第37章 李云龙看见盾构机,口水流了一地!-《亮剑:基地展开,老李吓懵了》

  “哈哈哈!痛快!他娘的真是痛快!”

  人还没进门,李云龙那破锣嗓子就先把指挥部的屋顶给掀了。

  他一脚踹开门,满面红光,那股子兴奋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刚从哪个窑姐的被窝里钻出来。

  “林总工!老赵!你们是没见着!”

  “送信的兵回来说,楚云飞那小子看完老子的条子,脸都绿了!”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草稿纸,显然是留的底,得意洋洋地“啪”一下拍在幽蓝色的全息沙盘上。

  那粗大的手指头,差点把纸背戳穿。

  “老子就给他写了这么一句!”

  李云龙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念叨起来,嘴角咧得快挂到耳根子。

  “‘云飞兄,路过此地,帮你除了几只苍蝇,不必言谢。’”

  “你们听听,听听!”

  “一个加强大队,在他楚云飞眼里是天塌下来的大事,在咱老李这儿,就是几只苍蝇!”

  “这叫什么?这就叫格局!”

  赵刚的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他拿起那张纸,上面那力透纸背、龙飞凤舞的字迹,正是李云龙标志性的“狗爬体”。

  他完全能想象,楚云飞在看到这封信时,是何等一副想吐血又得憋着的表情。

  这哪里是帮忙。

  这分明是打断了人家的脊梁骨,再踩上一万只脚,最后还得逼着人家爬起来说一声“多谢”。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而李云龙,显然把这种极致的羞辱,当成了对方发自内心的崇拜。

  林凡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他的目光像是被钉子钉死,牢牢锁在面前那座巨大的全息沙盘上。

  沙盘之上,黑云铁矿的地形被以厘米级的精度完美复刻。

  山体的等高线、植被的分布、日军的防御工事,甚至每一个哨塔探照灯的照射死角,都用动态光影清晰标注。

  “老李,别吹了,过来看看你的戏台。”

  林凡的声音很轻,却像一盆冷水,让李云龙瞬间收起了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屁颠屁颠地凑了过去。

  只见林凡手指在沙盘边缘轻轻一点。

  沙盘上,一个从未见过的金色图标亮了起来。

  图标的造型,像是一只正在奋力掘地的穿山甲。

  “这是啥玩意儿?”李云龙好奇地问。

  “工兵。”林凡言简意赅。

  “工兵?挖战壕的?”李云龙撇了撇嘴,“咱新一团的战士,哪个不会挖?用得着单独拉出来?”

  “他们挖的,不是战壕。”

  林凡的手指在沙盘上一划。

  一条猩红色的虚线凭空出现,如同一条地底的毒蛇,从新一团的集结地出发,直接钻进了黑云铁矿的山体腹地。

  虚线的尽头,稳稳停在了日军核心仓库和指挥部的正下方。

  “他们负责把这条路,挖通。”

  李云龙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

  “我操!”

  他一声怪叫,整个人都趴在了沙盘上,恨不得把眼珠子塞进去看个究竟。

  “钻……钻地道?从他娘的两公里外钻过去?!”

  “林总工,你没跟老子开玩笑吧?这得挖到猴年马月去?”

  “正常来说,需要半年。”林凡平静地陈述。

  “但他们有这个。”

  他再次点击那个金色图标,一幅三维模型图瞬间弹出。

  那是一个长约三米,直径一米五左右的圆柱形金属怪物。

  它的前端,是布满森然合金刀头的巨大圆形切割盘,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后端则拖着长长的电缆和排土管道,浑身散发着一种要把地球钻穿的蛮横气息。

  “‘土行孙一号’,小型无人盾构机。”

  “基地出品,一共十台。”

  “单台掘进速度,根据岩层硬度不同,约在每小时两百米到三百米之间。”

  “十台同时作业,十二小时内,可以打通一条足以容纳单兵快速通行的主坑道,以及数条通往日军核心目标的爆破支路。”

  指挥部里,死一般的寂静。

  李云龙和赵刚,像两个第一次进城的土包子,张着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们的眼珠子,死死盯着那个名为“土行孙”的钢铁怪物。

  这他娘的哪里是战争?

  这是神仙斗法!

  “除了盾构机,工兵还装备了‘定向爆破装置’。”

  林凡继续介绍,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可以精确控制爆炸的威力和方向,我们能在日军的军火库下面引爆,把他们的弹药全送上天,却不影响旁边营房的结构。”

  李云龙的呼吸变得无比粗重,他眼珠子血红,口水不自觉地从嘴角流下,仿佛已经看到了小鬼子连人带军火库一起被炸上天的壮丽景象。

  这仗……还能这么打?

  “所以,作战计划很简单。”林凡的手在沙盘上一分为二。

  “正面,你来唱戏。”他指向李云龙。

  “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把所有小鬼子的注意力都吸到正面阵地上去。炮击、冲锋、佯攻……怎么热闹怎么来,让小鬼子以为,你李云龙发了疯,要拿人命来填平黑云矿。”

  李云龙的脸上,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他懂了。

  “那背地里呢?”

  “我来。”

  林凡的目光转向那条深入地下的红色虚线,冰冷而致命。

  “我亲自带工兵部队,执行坑道突击。等你那边的戏唱到最高潮,就是我们从地底下钻出来,收割的时候。”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出瞒天过海、直捣黄龙的惊天双簧!

  “好!好啊!”李云龙一巴掌狠狠拍在自己大腿上,兴奋得满脸涨红。

  “就这么干!老子早就想会会那个狗屁少佐了!”

  “这次,老子要把炮弹全打光,让小鬼子看看什么叫他娘的‘饱和式拜年’!”

  赵刚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他看向林凡,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担忧。

  “林凡同志,你亲自带队……太危险了。”

  “最了解这套系统的,只有我。”林凡的回答不容置疑,“我是总工程师,也是最好的技术员。这件事,必须我来。”

  赵刚沉默了。

  他不再劝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了。

  总攻前的动员大会,在新落成的千人大会堂里举行。

  没有“为国捐躯”的悲壮口号,也没有“人在阵地在”的血性嘶吼。

  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战术技术说明会”。

  赵刚站在台上,身后是一块巨大的黑板,上面用粉笔画着清晰的坑道结构图、通风系统示意图和定向爆破原理图。

  “同志们!”

  他的声音通过基地自产的简易扩音器,传遍了整个会堂。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不是为了让大家去送死!”

  “而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怎么去赢,而且是毫发无伤地去赢!”

  “我们即将执行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地下闪击战’!支撑这场战争的,不是血肉,而是科学!是计算!”

  台下的战士们,一开始还带着一丝紧张和茫然。

  但随着赵刚和几名来自兵工厂的技术骨干,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土行孙”的工作原理,讲解了坑道的氧气供应系统有多么可靠,讲解了定向爆破装置能如何精确地摧毁目标……

  战士们脸上的不安,渐渐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自信所取代。

  “政委,俺就问一句,那地道真不会塌?”一个老兵扯着嗓子喊道。

  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技术员走上台,推了推眼镜,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

  “这位同志请放心!‘土行孙’自带地质雷达和应力感应器,能实时分析前方五十米内的岩层结构,规避所有不稳定区域。我们设计的坑道,顶部是拱形的,并且每隔五米就有一个钛合金支架撑着,别说塌方,就算小鬼子在上面用重炮轰,也跟挠痒痒一样!”

  “那万一憋死在里面咋办?”又有人问。

  “问得好!”赵刚指着黑板上的另一幅图。

  “看到这些管子了吗?这是独立维生系统,后头的柴油机不停,里头的氧气就断不了,足够我们打个来回还有富余!”

  台下,彻底炸开了锅!

  “我操!这么说,咱们就是钻到小鬼子屁股底下,他们都不知道?”

  “这仗打得也太憋屈了……我是说替小鬼子憋屈!”

  “哈哈哈,老子已经等不及想看看,小鬼子从地里看到咱们钻出来时,是什么表情了!”

  战士们的士气,在一种“我是天选之子,开挂打游戏”的奇妙氛围中,被推向了顶点。

  他们看向林凡和赵刚的眼神,已经不是崇拜。

  而是近乎于对神明的信仰。

  原来,战争真的可以是一道数学题。

  而他们,是拿着标准答案去考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