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的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决策的合理性(符合兵法),又将功劳分摊(推给章山),同时强调“獠牙”训练的实用性(针对北境),最后直接以“军务繁忙”委婉送客。
赵文渊碰了个软钉子,脸色有些难看。
又勉强问了几句,见秦牧回答得滴水不漏,始终绕不开“李将军将令”和“实战需要”这两个核心,只得悻悻起身告辞。
送走赵文渊,秦牧站在厅中,目光微冷。
冯保的“暗箭”果然来了,而且来自兵部,更加名正言顺,也更加难以应付。
这只是开始,后续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关注”和“请教”。
他深知,在这权力场中,仅仅会打仗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善于利用规则,甚至借助李崇信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和“獠牙”这支他倾注心血打造的力量。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但他秦牧,已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只能依靠个人勇武和急智的孤勇者。
他有了根基,有了袍泽,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这场与暗流的博弈,他必须,也一定会走下去。
定北城的天空,阴霾虽散,但无形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兵部赵文渊的来访,像一声警钟在秦牧心头敲响。
他明白,自己如今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凭借战功和一时血勇在边城立足的小小旅帅。
扬威将军的散官衔,如同一件华而不实的锦袍,看似光鲜。
却将他置于了更复杂的权力棋局之中,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无数双眼睛放大、解读,甚至扭曲。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獠牙”营的整训中。
这里,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能够在这个时代真正留下印记的地方。
校场上,杀声震天。
但与以往单纯的悍勇不同,如今的“獠牙”更多了几分沉静下的凌厉。
秦牧借鉴了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模块,结合这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设计了一套极其严苛的体系。
小组战术协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再是简单的冲锋陷阵,而是以五到七人为一“牙”,强调分工配合。
盾手掩护,枪矛突刺,刀斧手近身搏杀,弩手精准支援,甚至还有专门负责观察环境、传递信号的角色。
秦牧亲自下场,反复演练在各种地形下的接敌、掩护、撤退流程。
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熟悉自己的职责,更要了解同伴的习惯,做到心意相通。
野外生存与渗透成了必修课。
章山将他作为斥候的所有经验倾囊相授,如何辨别方向、寻找水源、设置陷阱、利用地形隐匿行踪。
秦牧则补充了更多关于心理伪装、利用光影和声音欺骗敌人的技巧。
训练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校场,而是拉到了定北城外的山林、河谷,进行为期数日的野外拉练,模拟敌后渗透与生存。
心理抗压与极限体能则由铁柱负责。
这个憨直的汉子,在训练场上却是最冷酷无情的教头。
负重长途奔袭、极限匍匐、泥沼格斗……
他用最原始的方式捶打着每一个“獠牙”士兵的意志和体魄。
秦牧偶尔会加入,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靠现代格斗技巧的兵王,而是真正将自己的身体融入到这个时代军人的极限挑战中。
与士兵们一同流汗,一同喘息,一同在精疲力竭后发出低吼。
胡莽的“土拨鼠”组则正式并入了“獠牙”营的后勤与技术支援序列。
他们不再仅仅是打造器械。
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更有效的便携式破坏工具、简易信号装置,甚至尝试改进弩箭的稳定性和射程。
秦牧画出的那些简陋的草图,成了他们钻研的方向。
李崇信来看过几次,他对那些小组战术和渗透技巧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秦牧,你练的这是精兵,甚至是死士。
好用,但也金贵。伤亡不起,也补充不易。”
秦牧点头承认:
“将军明鉴。‘獠牙’不求数量,只求在关键时刻,能如真正的獠牙般,一击致命,或力挽狂澜。
他们不是用来打阵地战的。”
李崇信沉吟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既然你有此志,那就放手去干!
需要什么,只要在我权限之内,尽管开口。”
他给了秦牧最大的支持,也无形中为他挡住了许多来自传统军方体系的非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獠牙”营训练渐入佳境时,麻烦接踵而至。
首先发难的是粮饷器械的调配。
虽然李崇信有令,但具体经手的是王朗。
王朗似乎从冯保那里得到了某种默许,开始在用度上做文章。
拨付给“獠牙”营的粮秣,总是掺杂了更多的沙石陈米;
申请的制式兵甲,迟迟不到位,送来的也多是些修补过的次品;
就连打造器械所需的铁料、木料,也以“库藏不足”、“需优先保障城防”为由,百般拖延。
“将军,王朗那厮欺人太甚!”胡莽气得满脸通红,拿着一把明显是旧箭回炉重铸、箭杆都有些歪斜的箭矢来找秦牧。
“就这东西,怎么用?射出去都不知道往哪儿飞!”
秦牧检查着那些劣质物资,脸色平静。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
“知道了。粮秣让兄弟们辛苦点,自己多筛检几遍。
兵甲不够,先用着我们自己的储备,破损的加紧修复。铁料木料……我去找李将军。”
他没有直接去找王朗理论,那正中对方下怀。
他拿着王朗批示的“合规”文书和李崇信的手令。
直接找到了负责具体仓储调运的一名低阶文吏,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这位大人,李将军急需这批物资用于军务。
若因延误导致‘獠牙’营无法形成战力,影响了北境防务,这个责任,不知王主事能否担待,还是需要你来担待?”
那文吏看着秦牧虽然年轻却自带杀伐气的面容,以及他身后按刀而立、眼神凶狠的铁柱,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
赵文渊碰了个软钉子,脸色有些难看。
又勉强问了几句,见秦牧回答得滴水不漏,始终绕不开“李将军将令”和“实战需要”这两个核心,只得悻悻起身告辞。
送走赵文渊,秦牧站在厅中,目光微冷。
冯保的“暗箭”果然来了,而且来自兵部,更加名正言顺,也更加难以应付。
这只是开始,后续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关注”和“请教”。
他深知,在这权力场中,仅仅会打仗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善于利用规则,甚至借助李崇信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和“獠牙”这支他倾注心血打造的力量。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但他秦牧,已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只能依靠个人勇武和急智的孤勇者。
他有了根基,有了袍泽,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
这场与暗流的博弈,他必须,也一定会走下去。
定北城的天空,阴霾虽散,但无形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兵部赵文渊的来访,像一声警钟在秦牧心头敲响。
他明白,自己如今已不再是那个可以凭借战功和一时血勇在边城立足的小小旅帅。
扬威将军的散官衔,如同一件华而不实的锦袍,看似光鲜。
却将他置于了更复杂的权力棋局之中,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无数双眼睛放大、解读,甚至扭曲。
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獠牙”营的整训中。
这里,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能够在这个时代真正留下印记的地方。
校场上,杀声震天。
但与以往单纯的悍勇不同,如今的“獠牙”更多了几分沉静下的凌厉。
秦牧借鉴了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模块,结合这个时代的客观条件,设计了一套极其严苛的体系。
小组战术协同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再是简单的冲锋陷阵,而是以五到七人为一“牙”,强调分工配合。
盾手掩护,枪矛突刺,刀斧手近身搏杀,弩手精准支援,甚至还有专门负责观察环境、传递信号的角色。
秦牧亲自下场,反复演练在各种地形下的接敌、掩护、撤退流程。
要求每个人不仅要熟悉自己的职责,更要了解同伴的习惯,做到心意相通。
野外生存与渗透成了必修课。
章山将他作为斥候的所有经验倾囊相授,如何辨别方向、寻找水源、设置陷阱、利用地形隐匿行踪。
秦牧则补充了更多关于心理伪装、利用光影和声音欺骗敌人的技巧。
训练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校场,而是拉到了定北城外的山林、河谷,进行为期数日的野外拉练,模拟敌后渗透与生存。
心理抗压与极限体能则由铁柱负责。
这个憨直的汉子,在训练场上却是最冷酷无情的教头。
负重长途奔袭、极限匍匐、泥沼格斗……
他用最原始的方式捶打着每一个“獠牙”士兵的意志和体魄。
秦牧偶尔会加入,他不再是那个仅仅依靠现代格斗技巧的兵王,而是真正将自己的身体融入到这个时代军人的极限挑战中。
与士兵们一同流汗,一同喘息,一同在精疲力竭后发出低吼。
胡莽的“土拨鼠”组则正式并入了“獠牙”营的后勤与技术支援序列。
他们不再仅仅是打造器械。
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更有效的便携式破坏工具、简易信号装置,甚至尝试改进弩箭的稳定性和射程。
秦牧画出的那些简陋的草图,成了他们钻研的方向。
李崇信来看过几次,他对那些小组战术和渗透技巧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秦牧,你练的这是精兵,甚至是死士。
好用,但也金贵。伤亡不起,也补充不易。”
秦牧点头承认:
“将军明鉴。‘獠牙’不求数量,只求在关键时刻,能如真正的獠牙般,一击致命,或力挽狂澜。
他们不是用来打阵地战的。”
李崇信沉吟片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既然你有此志,那就放手去干!
需要什么,只要在我权限之内,尽管开口。”
他给了秦牧最大的支持,也无形中为他挡住了许多来自传统军方体系的非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獠牙”营训练渐入佳境时,麻烦接踵而至。
首先发难的是粮饷器械的调配。
虽然李崇信有令,但具体经手的是王朗。
王朗似乎从冯保那里得到了某种默许,开始在用度上做文章。
拨付给“獠牙”营的粮秣,总是掺杂了更多的沙石陈米;
申请的制式兵甲,迟迟不到位,送来的也多是些修补过的次品;
就连打造器械所需的铁料、木料,也以“库藏不足”、“需优先保障城防”为由,百般拖延。
“将军,王朗那厮欺人太甚!”胡莽气得满脸通红,拿着一把明显是旧箭回炉重铸、箭杆都有些歪斜的箭矢来找秦牧。
“就这东西,怎么用?射出去都不知道往哪儿飞!”
秦牧检查着那些劣质物资,脸色平静。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出。
“知道了。粮秣让兄弟们辛苦点,自己多筛检几遍。
兵甲不够,先用着我们自己的储备,破损的加紧修复。铁料木料……我去找李将军。”
他没有直接去找王朗理论,那正中对方下怀。
他拿着王朗批示的“合规”文书和李崇信的手令。
直接找到了负责具体仓储调运的一名低阶文吏,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这位大人,李将军急需这批物资用于军务。
若因延误导致‘獠牙’营无法形成战力,影响了北境防务,这个责任,不知王主事能否担待,还是需要你来担待?”
那文吏看着秦牧虽然年轻却自带杀伐气的面容,以及他身后按刀而立、眼神凶狠的铁柱,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