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凉亭-《男色误我,闷骚夫君太缠人》

  法华寺临山而建,山上多植松柏。

  因此,虽然涿郡冬季,天气酷寒,草木不生,一片萧条。但法华寺周围,依旧古木参天。

  苍茫绿意,尽显傲然生机。

  祭拜已罢,慧净引着昭王在寺中游览,从侧院月亮门跨出去,是一片演武场地。

  路边有一古旧凉亭,亭外一树桃花红艳娇媚,十分惹眼。

  众人皆惊叹不已,“竟然真有冬日桃花盛开!”

  林青榕仰头看看,又四下张望。

  忽然指着桃花树下的一方石井,问道:“那是什么?”

  慧净颔首笑道:“三夫人好眼力,这是小寺去年新修的石井。”

  众人目光跟着看向石井。

  这井外形普普通通,无甚稀奇,但井口却烟雾缭绕,好似冒着热气。

  王妃奇道:“天寒地冻,这井中藏有何物,竟然会这般炙热?”

  慧净合掌笑道:“王妃有所不知,此井乃当年丘处机所凿,连通西山汤泉,因此一年四季,涌热汤而出,不会上冻。建寺后此井废弃,直至去年春日,忽有猛虎闯入寺中。沙弥骇然,不敢近前。

  那猛虎在此处不声不响,以爪刨地。半柱香后,有泉水涌出,猛虎畅饮之后,又悄然离去。直至武僧携棍棒前来御兽,早已不见猛虎踪影。只听到漫山遍野,虎啸猿啼,鸢飞戾天,自那日起,汤泉水长流不止。

  贫僧带人修缮此泉,复建此井,附近百姓皆可来此打水日用。当年长春真人一件善举,竟泽被后世,实在是令人敬佩啊!”

  ·

  这故事说得神乎其神,林青榕张大了嘴巴,一百个不信!

  甚至质疑的话,就要脱口而出。

  但昭王连连点头,王妃也合掌念着“阿弥陀佛”,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的样子。

  林青榕心中默念:忍住!千万要忍住!不要乱说话!

  她思索片刻,又道:“看来这桃花冬日盛开,是因着这汤泉水了?”

  慧净转头看她,挑挑眉,“三夫人所言,也不无道理。可桃花早不开晚不开,直到昨夜才开,显然,自有它的一番缘由。”

  二爷魏沨在旁边站着,马上接话,“那自然是父王要来,桃花为了迎接贵客,便昨夜开了!”

  它边拍马屁,边看昭王的脸上。

  刚刚他母妃差点儿让父王失了颜面,这会儿他还要努力争回来!

  果然,昭王笑道:“胡说八道,草木无情,哪里会是因为这种缘由,莫要胡说八道!”

  他虽然嘴上斥责,但脸上笑意不改。

  显然这马屁拍得他心里舒服。

  林青榕嘴角微抽。

  虽然她知道,天底下没人不爱听好听话,但这么直接的马屁都能成的话……

  她眼珠子转了几圈,笑着拍手。

  “如此看来,这凉亭名曰‘秋霜’,岂不不合时宜?冬日见春景,我看,该改个名字才是!”

  这话听似玩笑,没想到昭王却点点头,转而看向身后。

  “你们说,该改成什么好?”

  ·

  这话是对着几个儿子说的,但诸子神色各异。

  魏汌作为老大,又是世子,见无人应答,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陶渊明曾误闯桃源,写下名篇,其中一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流传甚广。依儿子愚见,此亭可唤作‘落英亭’。”

  昭王微微点头,不置可否,目光转向魏沨。

  魏沨急得挠头。

  说俏皮话,拍马屁,他还算会点儿。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他的确不太擅长。

  眼看昭王目光越来越沉,他目光在石井上转了一圈儿,突然一拍脑袋。

  “这井水终年不冻,热气浮于井上。远处看去,如烟似雾,如天边云朵忽至,让人宛如在仙境一般。如此景象,当以‘云栖’为名!”

  魏沨说完,挺胸昂首,自认为答得极好。

  一生的才气,都于今日迸发!他十分骄傲!

  昭王摸着胡子,又点了点头。

  两个都是点头,但并不评判决定。

  接下来,轮到老三、老四。

  魏渊主动承认:“我不会这个,想不出来。”

  魏澈见魏渊这么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行,也跟着讪笑挠头。

  “我跟三哥一样,也不会这文绉绉的玩意儿。”

  ·

  林青榕面露嫌弃。

  怎么这难兄难弟俩,还把没文化当正常了?

  尤其是魏渊,依旧冷淡漠然的样子,丝毫没有羞耻之意!

  昭王微微拧眉,正要开口数落两句,却听林青榕小声说道:

  “当日丘道长于此处凿井,显然这里是风水宝地。几百年后,有猛虎突降,却不伤人,可见地灵之上,更显人杰。如今桃花翩翩昨夜盛开,可见天命如此,天时使之。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归一。看来易经说得不错,否极自然泰来……”

  她说了一半,忽然捂住了嘴,像是不好意思,朝昭王笑笑。

  “父王莫笑儿媳,我也是随口说说……”

  没想到昭王却十分中意她说的话,“无妨,你接着说!”

  林青榕思索片刻,转而问慧净:“慧净大师可曾记得,那猛虎是何时来的寺里?”

  这竟给慧净问住了。

  他只是编了个故事而已,没想到还有人会详细问的!

  但慧净这样的老手,就就算心绪上有所波动,表面依旧不动声色。

  “是去年春日时节。”

  “春日何时?”

  林青榕接着追问,“去年三月,涿郡久久不下一滴雨,不止民心浮动,连狄人也趁机突袭,想要趁火打劫。是父王祈求上苍,才得以降下甘霖。又英明果断,打退了狄人进攻,这才有了后来的何谈。

  慧净大师可还记得,猛虎突至,是雨前还是雨后?又或者是狄人来前,还是狄人退去之后?”

  ·

  有林青榕这番提醒,慧净这样的人精,还如何不明白?

  他马上合掌应答:“猛虎到来,正是雨前。当时大地干涸,整个西山还数次燃起山火。是王爷祈福之后,猛虎突至,接着,好雨与甘泉同时现世!”

  他说到此,转而对着昭王鞠躬。

  “虎乃百兽之首,西方星宿之主,主杀伐兵事。既出现在涿郡境内,显然是应了王爷退敌的相!”

  昭王若有所思,点头又问,“猛虎既主杀伐,那为何未曾伤人?”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西方净土世界,有一罗汉,以身饲虎,人称伏虎罗汉!想来那伏虎罗汉,与虎相处日久,猛虎渐通人性,也未可知。”

  林青榕拍手笑道:“这就是了!罗汉派猛虎降世,重开水井;父王亲自祈福,求得甘霖。

  罗汉让猛虎勿要伤人,开井救人;父王手下精兵悍将,如猛虎一般,射杀敌手,退敌百里!

  心慈才战,以战止戈!父王如罗汉一般,真是功德无量,大菩提心!”

  ·

  林青榕说到这里,已有不少人明白过来。

  这转了一大圈儿,就是为了拍马屁!!

  但显然,这样迂回完整的故事,可比直接拍,更让昭王舒心!

  昭王大笑:“看来的确是大吉之兆!好,好!老三媳妇,那你来说,这凉亭,该改为何名?”

  “易经有云,‘天地不交,否。天地交,泰。’

  无论是干涸无雨,还是狄人入侵,甚至哪怕几十年的消沉黯淡,这些可谓天地不交,是为否卦。

  如今甘霖已至,边境太平,政通人和,海晏河清,可谓泰卦。

  以儿媳所见,不如就叫交泰亭,否极泰来,父王的大慈悲心,往后定然还有更大的功德呢!”

  昭王的心,被狠狠戳中了!

  虽然林青榕说的模糊,但显然昭王心中,自有“大功德”。

  太祖一脉当年被太宗赶至于涿郡,可不就是消沉黯淡了吗?

  若是有朝一日,真能重现太祖遗风,那才是真正的功德圆满……

  ·

  想到此,昭王抚掌大笑,“好!就叫‘交泰亭’!来人,拿纸笔来!”

  昭王刚吩咐完,全福勾勾手,就有下人呈上笔墨纸砚,放于亭中石桌之上。

  昭王扬手,全福上去帮他挽起衣袖,待收拾妥当,墨已研开,昭王提笔挥毫,写下“交泰”两个大字。

  慧净大喜,连连赞叹。

  “有王爷墨宝,此亭乌瓦覆金,熠熠生辉!”

  昭王高兴,众人也都跟着一起附和,拍着马屁。

  林青榕还在昭王面前,各种赞叹,“父王字写得真好”,“父王也给我写一个,挂我们堂屋上”,之类听着不着边际,但实际让昭王乐开花的话。

  ·

  魏渊在不远处,凝神注视着她。

  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狐疑。

  父王心中所思,连他们这些做儿子的,都不敢轻易探究。

  可林青榕却好像知道父王心里所思所想。

  每一句话,都围着那个十分敏感的点,说得父王心花怒放!

  但她偏偏又极其有分寸,僭越的、大逆不道的话,又一句没有。

  模棱两可,却又蛇打七寸,把人心拿捏得死死的!

  她是故意的?

  但看着大大咧咧,又不太像!

  这时,林青榕见他在看着自己,索性上前,挽住他的手臂,笑道:“父王答应我了,说要给咱们题字,你说,写什么好?”

  魏渊叹了口气。

  这般没心没肺,想来是满口胡言惯了,乱拍马屁,却拍对了地方!

  刚刚竟然怀疑,她是不是开了天眼,知晓人心、未来。

  看来是多虑了!

  他微微点头,笑意浅浅,“写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