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始皇之问-《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大殿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李源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一下,如同擂鼓,敲打在胸腔之上。

  他能感觉到,一道目光,从大殿最上方的王座上,缓缓地,投射了下来。

  那目光没有温度,没有情绪,却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重重地,压在了他的脊梁之上。

  这道目光的主人,是这片土地上唯一的神。

  是言出法随,一言可决万人生死的始皇帝,嬴政。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

  每一息,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李源的额头紧紧贴着冰冷坚硬的金砖地面,他不敢有丝毫异动,只能被动地承受着那道目光的审视,仿佛里里外外,都被看了个通透。

  终于,一个威严、低沉,仿佛带着金石之音的声音,在大殿中缓缓响起。

  “抬起头来。”

  这声音不大,却瞬间贯穿了李源的耳膜,直抵灵魂深处。

  他体内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李源强行压下身体的本能战栗,按照夏侯婴的教导,缓缓地,将头抬了起来。

  他的目光,落在了王座前方三步之处的地面上,不敢有半分逾越。

  但眼角的余光,却让他第一次,窥见了那位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战乱的男人的轮廓。

  那是一个身着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冠冕的男人。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并未刻意散发什么气势,但整个天地的威严,仿佛都汇聚于他一人之身。

  他就像是宇宙的中心,是万物的原点。

  仅仅是坐在那里,就足以让日月无光,群星黯淡。

  李源的心神,出现了刹那的恍惚。

  这,就是嬴政。

  这,就是千古一帝!

  “你就是李源?”

  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是那般平淡,听不出喜怒。

  “臣,李源,在。”李源恭敬地回答,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

  王座之上,嬴政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下方那个年轻人。

  他看过田光那封辞藻华丽、极尽夸张之能事的奏报。

  他也看过夏侯婴那两份言简意赅,却充满了矛盾与惊奇的密报。

  一个刑徒工匠。

  一个于绝境之中,造出“雷霆之车”,以一人之力,扭转一场百人规模战役的“奇人”。

  一个言谈之间,逻辑自洽,心性沉稳,远超常人的“异数”。

  嬴政没有问那“雷霆之车”的构造。

  他也没有问北地郡的战功。

  他那双深邃得如同星海的眸子,仿佛能洞穿时间与空间,直指事物的本源。

  他问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都为之一愣的问题。

  “田光奏报,你言‘格物可得万物之理’。”

  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头。

  “天之理,地之理,人之理。”

  “你,可知否?”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惊雷,在李源的脑海中炸响!

  他瞬间明白,这才是真正的“面试题”。

  这才是始皇帝,最关心的问题!

  天理,是星辰运转,四时更替,是上天的意志。

  地理,是山川脉络,风水龙脉,是社稷的根基。

  人理,是君臣父子,伦理纲常,是治国的法度。

  这三者,在古人的世界观里,构成了整个世界的全部。

  而敢说自己知晓这三者之理的,要么是上古圣贤,要么,就是妄图窥探天机的妖人!

  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巨大的,足以将他碾得粉身碎骨的哲学陷阱!

  如果他回答“知”,那便是狂妄无知,下一秒就可能被当成妖言惑众的方士拖出去砍了。

  如果他回答“不知”,那他所说的“格物可得万物之理”,就成了一句彻头彻尾的空话、大话,犯了欺君之罪!

  一瞬间,大殿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源身上。

  丞相李斯,那双隐藏在官帽阴影下的眼睛,微微眯起,闪烁着审慎的光芒。

  博士淳于越,则是嘴角挂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奇人”出丑的下场。

  就连站在殿外的夏侯婴,都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手心渗出了细汗。

  他知道,李源的生死,就在下一个回答。

  大殿之上,嬴政的目光,如同实质一般,压在李源的身上。

  他审视着下方这个年轻人。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从对方的眼中,没有看到贪婪,没有看到恐惧,甚至没有看到一个刑徒面对天威时应有的惶恐。

  他只看到了一种……平静。

  一种近乎痴迷的,对某种事物充满了绝对自信的平静。

  李源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任何的辩解和绕圈子,在眼前这位千古一帝面前,都是自取其辱。

  唯一的生路,就是坦诚。

  用他所信奉的科学精神,来回答这个哲学问题。

  “回陛下。”

  李源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干涩,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天有常理,如日升月落,星辰轮转,此乃天时,非人力所能揣度。”

  “地有利害,如山川之险,河泽之利,此乃地势,非一人所能穷尽。”

  “人之理,更是复杂,关乎爱恨情仇,家国天下,此乃圣人之道,治国之本,臣,更是不知。”

  这番话一出,满朝哗然。

  淳于越脸上的冷笑更盛了。

  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这不就是承认了自己之前所言,皆是虚妄吗?

  然而,李源的话,并没有结束。

  他顿了顿,微微抬高了声调,那股源于现代工程师的自信,在这一刻,毫无保留地绽放了出来。

  “臣所知者,非天、非地、非人。”

  “臣所知者,唯器物之理!”

  “水遇寒则冰,铁遇火则融,此乃物性之理。”

  “轮转可省力,杠杆可撬重,此乃器械之理。”

  “牛筋绞而复弹,木石飞而击远,此乃功用之理!”

  “这些理,不涉鬼神,不谈玄虚。它们真实存在,可以被度量,可以被计算,更可以被利用,以造福于大秦,以强盛我帝国!”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掷地有声!

  这番坦诚而又专注的回答,让嬴政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真正地,泛起了一丝名为“兴趣”的涟漪。

  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器物之理?

  有意思。

  然而,就在这微妙的气氛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陡然响起。

  只见博士淳于越,猛地从队列中站了出来,他指着李源,须发皆张,满脸怒容,厉声喝道:

  “一派胡言!”

  “区区工匠之术,奇技淫巧,也敢在朝堂之上,妄谈‘理’字!”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