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商品交流展销会”的成功,像一块投入死水的巨石,在县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改制初期迷茫而忐忑的百货公司。
首日客流翻倍的盛况,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摊位费收入和参与商品的热销,更极大地提振了公司内部的士气。
那些曾经对梅小红方案持怀疑态度的老员工,如今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信服和敬佩。连经理老马见到她时,紧绷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些许笑意,甚至主动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了一句:“小红啊,这次干得不错!”
小红穿梭在依旧热闹的集市现场,听着耳边嘈杂却充满生机的讨价还价声,看着顾客们提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地离开,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汗水浸湿了她的衬衫后背,阳光晒红了她的脸颊,但她毫不在意。这种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改变,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
她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将这种集市模式常态化、定期化,成为百货公司吸引客流、盘活资产的一个特色窗口。
然而,就在她踌躇满志,准备进一步大展拳脚之时,一股来自资本深处的寒流,已悄然袭来,瞬间冻结了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
改制后的第一次正式董事会议,在新设立的、铺着崭新蓝色桌布的长条会议室内召开。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油漆味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往日会议室里那种陈腐、拖沓的气息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硬、高效的陌生感。
梅小红作为分管业务的副经理,列席会议。她注意到,除了经理老马、厂长王德发等几位原班领导外,会议桌旁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为首的是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梳着油光水滑的背头,穿着一身价格不菲的藏蓝色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金表,手指间夹着一根粗大的雪茄,尽管会议室墙上明确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眼神锐利而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慢悠悠地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居高临下的笑意。
他就是新引入的民营资本代表,占股百分之三十的大股东——周老板。
会议伊始,周老板的发言就定下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基调。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手指敲击着桌面上一份财务简报,声音洪亮却带着冷意:
“马经理,王厂长,各位同仁。”他吐出一口烟圈,烟雾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略显精明苛刻的面容,“公司的状况,我看过报表了,很不乐观。改制,不是换块牌子,更不是搞些花里胡哨的集市热闹一下就完事的!归根结底,要看到效益!看到利润!”
他的目光像鹰隼一样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老马身上:“现在公司的包袱太重了!尤其是人力成本!这么多闲人,吃着大锅饭,效率低下,怎么竞争?怎么赚钱?”
老马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勉强笑道:“周老板,员工的安置和福利,是改制方案里明确要保障的,稳定压倒一切嘛……”
“稳定?”周老板嗤笑一声,打断了他,雪茄灰随意地弹落在光洁的桌面上,“没有利润,公司垮了,大家都喝西北风去,那才叫最大的不稳定!我的意见很明确,”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必须缩减不必要的开支,第一步,就是缩减员工福利!食堂补贴、交通补贴、劳保用品标准,全部下调百分之三十!还有,那些工龄长、工资高、干活少的老油条,该内退的内退,该裁撤的裁撤!我们要的是能创造价值的年轻人,能吃苦耐劳的人,不是养着一群祖宗!”
这番话如同冰水泼入滚油,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炸开。
几位原来的公司领导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彼此交换着震惊而愤怒的眼神。王厂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在周老板那强硬的气势下,又咽了回去。
梅小红的心猛地揪紧了。她清楚地知道,这些所谓的“闲人”、“老油条”,很多都是和王大姐一样,在百货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他们或许观念陈旧,手脚慢了些,但他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公司就是他们的家。
缩减福利,甚至裁员?这无异于直接撕毁改制时对员工的承诺,将他们推入困境!
一股热血冲上头顶,小红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
她的动作有些突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周老板那双带着审视和些许讶异的眼睛。
“周老板,我反对这个提议!”小红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但清晰有力,“员工是公司的基础!尤其是很多老员工,他们对商品、对客户非常熟悉,是公司的活字典和宝贵财富!刚刚有点起色的‘周末集市’,很多工作也离不开他们的经验和支持!我们不能只看短期利润,就轻易牺牲员工的利益!这会寒了大家的心,也会让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士气荡然无存!我们应该想办法开拓业务,增加收入,而不是从员工嘴里抠食!”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目光毫不退缩地迎着周老板,此时的梅小红对国营体制的认识,还是大锅大家有饭吃。而周老板这样的玩民间资本的,观念早就完全不一样,也可说是先人几步。她不会想到,以后自己继续打拼之后,观念也会变化。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老马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不停地给小红使眼色,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周老板盯着小红,脸上的那丝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冽的审视。他慢慢地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身体前倾,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小红的脸。
“梅副经理,是吧?听说你很能干,搞那个集市有点成绩。”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是,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也要认清现实。做生意,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搞慈善!”
他微微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缩减开支,提升效率,这是商场最基本的规则!你说开拓业务?增加收入?谈何容易!眼下最快见效的就是控制成本!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
最后那句话,“女人不懂大局”,他虽然没有明说,但那眼神、那语气,已经将这种轻蔑和否定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是一种基于性别和资历的双重歧视,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中了小红。这样的歧视,自己的父亲,曾经根深蒂固,曾经口头禅似,认为养女儿就是养赔钱货。
小红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在桌下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她感到一种巨大的屈辱和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更是为所有被轻蔑对待的努力和坚持。
“周老板,这和是不是女人没关系!”小红强压着怒火,据理力争,“这关乎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人心向背!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就算暂时看到一点利润,也绝不可能持久!”
“长远?”周老板冷笑一声,显得极不耐烦,“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长远吧!我是公司的股东,我的投资需要看到回报!这件事,原则上必须执行!细节可以再议!散会!”
他不再给小红反驳的机会,率先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皮包,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会议室。其他几位新股东也紧随其后。
会议室里剩下原公司的几位领导,面面相觑,脸色灰败。老马长长地叹了口气,重重地坐回椅子上,揉着太阳穴:“小红啊,你……你太冲动了……周老板他……唉……”
小红站在原地,身体微微发抖。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资本的意志如此强硬而冰冷,它只认利润的数字,看不到数字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更不屑于理解什么人情和长远。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周老板那句“女人不懂大局”和轻蔑的眼神,像魔咒一样在她脑中回荡,让她感到一阵阵窒息。
她本以为凭借努力和成绩可以赢得尊重和话语权,却发现在那冰冷的资本逻辑和根深蒂固的偏见面前,她的声音是如此微弱。
心情烦闷压抑,她需要做点什么来转移注意力,或者说,需要抓住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抗这种无力感。
她想起李国庆调离前,曾经含糊地交代过一些财务账目的交接事宜,当时她并未深究。此刻,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打开了那个紧锁的、属于前副经理(李国庆之前的位置)的文件柜底层。
里面堆放着一些陈年的报表和账本。灰尘扑面而来。她一份份地翻看着,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泛黄的纸页和密密麻麻的数字。
突然,她的手指在一本厚厚的、标签写着“1990-1991年度专项采购账”的册子上停住了。
鬼使神差地,她翻开了它。
里面记录着一些零部件的采购和款项支出,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小红的心却越跳越快,因为她敏锐地发现,有几笔金额较大的进口电器采购记录,后面的入库凭证编号模糊不清,与之对应的销售记录和利润上缴数额,存在着细微却无法忽略的差异。
那些数字像是被巧妙地修改过,如果不是像她这样对数字极其敏感又带着疑虑去仔细核查,根本难以发现。
李国庆那夜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那批走私的日本进口彩电……”“……假的证明……”“……利润被私分……”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小红!
她猛地合上账本,心脏狂跳,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难道……难道当初那批走私电机的利润,并没有完全上缴?而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被当时经手的人……私分了?而李国庆调离前匆忙移交的账目里,故意留下了这个不易察觉的漏洞?
他当时说“怕连累你”,难道指的不是走私事件本身,而是这更深一层的黑幕?而这黑幕涉及的人……恐怕绝不止李国庆一个!马经理?王厂长?他们当时真的完全不知情吗?还是说……他们也参与了?
她哪里知道,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人家的发达,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灰色收入上,有的还纯粹是建立在价格双轨制,握有批发盖章这样的实权,从而牟取暴利!
这个发现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了她的咽喉,让她感到一阵剧烈的恐慌和恶心。
她瘫坐在椅子上,手指冰凉。账本静静躺在桌上,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一边是周老板为代表的资本方,为了利润不惜牺牲员工利益,冷酷而无情;另一边,则是公司原有领导层可能存在的贪腐旧账,阴暗而肮脏。
她该怎么办?
揭发吗?如果捅出去,不仅李国庆完了,很可能还会牵连马经理、王厂长,甚至可能引爆改制以来勉强维持的稳定局面,刚刚有所起色的百货公司可能瞬间分崩离析,员工们将真正陷入绝望。
周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借此清洗原班人马,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他那套冷酷的策略。她梅小红将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可能被反咬一口,成为破坏改制的罪人。
沉默吗?
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现?
那么,她就等同于默认了周老板削减福利的计划,背叛了那些信任她的员工,也背叛了自己的良知和原则。而且,这个把柄握在手中,就像怀揣着一团火,随时可能烧到自己。李国庆留下这个,到底是什么用意?是忏悔?是警告?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捆绑?
巨大的道德困境和现实压力,像两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了梅小红,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窗外阳光正好,集市上隐约传来的喧闹声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
她独自一人坐在逐渐暗淡下来的办公室里,面对着那本致命的账本,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无论向前向后,都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资本的阴影与历史的污垢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她紧紧缠绕。
抉择的痛苦,如同黑夜般笼罩了她。
首日客流翻倍的盛况,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摊位费收入和参与商品的热销,更极大地提振了公司内部的士气。
那些曾经对梅小红方案持怀疑态度的老员工,如今看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信服和敬佩。连经理老马见到她时,紧绷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些许笑意,甚至主动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了一句:“小红啊,这次干得不错!”
小红穿梭在依旧热闹的集市现场,听着耳边嘈杂却充满生机的讨价还价声,看着顾客们提着大包小包心满意足地离开,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汗水浸湿了她的衬衫后背,阳光晒红了她的脸颊,但她毫不在意。这种通过自己的思考、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改变,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
她甚至开始构思,如何将这种集市模式常态化、定期化,成为百货公司吸引客流、盘活资产的一个特色窗口。
然而,就在她踌躇满志,准备进一步大展拳脚之时,一股来自资本深处的寒流,已悄然袭来,瞬间冻结了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
改制后的第一次正式董事会议,在新设立的、铺着崭新蓝色桌布的长条会议室内召开。空气里弥漫着新家具的油漆味和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往日会议室里那种陈腐、拖沓的气息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硬、高效的陌生感。
梅小红作为分管业务的副经理,列席会议。她注意到,除了经理老马、厂长王德发等几位原班领导外,会议桌旁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为首的是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梳着油光水滑的背头,穿着一身价格不菲的藏蓝色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金表,手指间夹着一根粗大的雪茄,尽管会议室墙上明确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识。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眼神锐利而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慢悠悠地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居高临下的笑意。
他就是新引入的民营资本代表,占股百分之三十的大股东——周老板。
会议伊始,周老板的发言就定下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基调。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手指敲击着桌面上一份财务简报,声音洪亮却带着冷意:
“马经理,王厂长,各位同仁。”他吐出一口烟圈,烟雾袅袅上升,模糊了他略显精明苛刻的面容,“公司的状况,我看过报表了,很不乐观。改制,不是换块牌子,更不是搞些花里胡哨的集市热闹一下就完事的!归根结底,要看到效益!看到利润!”
他的目光像鹰隼一样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老马身上:“现在公司的包袱太重了!尤其是人力成本!这么多闲人,吃着大锅饭,效率低下,怎么竞争?怎么赚钱?”
老马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勉强笑道:“周老板,员工的安置和福利,是改制方案里明确要保障的,稳定压倒一切嘛……”
“稳定?”周老板嗤笑一声,打断了他,雪茄灰随意地弹落在光洁的桌面上,“没有利润,公司垮了,大家都喝西北风去,那才叫最大的不稳定!我的意见很明确,”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必须缩减不必要的开支,第一步,就是缩减员工福利!食堂补贴、交通补贴、劳保用品标准,全部下调百分之三十!还有,那些工龄长、工资高、干活少的老油条,该内退的内退,该裁撤的裁撤!我们要的是能创造价值的年轻人,能吃苦耐劳的人,不是养着一群祖宗!”
这番话如同冰水泼入滚油,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炸开。
几位原来的公司领导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彼此交换着震惊而愤怒的眼神。王厂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在周老板那强硬的气势下,又咽了回去。
梅小红的心猛地揪紧了。她清楚地知道,这些所谓的“闲人”、“老油条”,很多都是和王大姐一样,在百货公司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他们或许观念陈旧,手脚慢了些,但他们把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公司就是他们的家。
缩减福利,甚至裁员?这无异于直接撕毁改制时对员工的承诺,将他们推入困境!
一股热血冲上头顶,小红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
她的动作有些突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周老板那双带着审视和些许讶异的眼睛。
“周老板,我反对这个提议!”小红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但清晰有力,“员工是公司的基础!尤其是很多老员工,他们对商品、对客户非常熟悉,是公司的活字典和宝贵财富!刚刚有点起色的‘周末集市’,很多工作也离不开他们的经验和支持!我们不能只看短期利润,就轻易牺牲员工的利益!这会寒了大家的心,也会让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士气荡然无存!我们应该想办法开拓业务,增加收入,而不是从员工嘴里抠食!”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目光毫不退缩地迎着周老板,此时的梅小红对国营体制的认识,还是大锅大家有饭吃。而周老板这样的玩民间资本的,观念早就完全不一样,也可说是先人几步。她不会想到,以后自己继续打拼之后,观念也会变化。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老马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不停地给小红使眼色,示意她不要再说了。
周老板盯着小红,脸上的那丝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冽的审视。他慢慢地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身体前倾,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小红的脸。
“梅副经理,是吧?听说你很能干,搞那个集市有点成绩。”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但是,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也要认清现实。做生意,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搞慈善!”
他微微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缩减开支,提升效率,这是商场最基本的规则!你说开拓业务?增加收入?谈何容易!眼下最快见效的就是控制成本!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
最后那句话,“女人不懂大局”,他虽然没有明说,但那眼神、那语气,已经将这种轻蔑和否定表达得淋漓尽致。
那是一种基于性别和资历的双重歧视,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刺中了小红。这样的歧视,自己的父亲,曾经根深蒂固,曾经口头禅似,认为养女儿就是养赔钱货。
小红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指在桌下紧紧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她感到一种巨大的屈辱和愤怒,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更是为所有被轻蔑对待的努力和坚持。
“周老板,这和是不是女人没关系!”小红强压着怒火,据理力争,“这关乎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和人心向背!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就算暂时看到一点利润,也绝不可能持久!”
“长远?”周老板冷笑一声,显得极不耐烦,“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长远吧!我是公司的股东,我的投资需要看到回报!这件事,原则上必须执行!细节可以再议!散会!”
他不再给小红反驳的机会,率先站起身,拿起桌上的皮包,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了会议室。其他几位新股东也紧随其后。
会议室里剩下原公司的几位领导,面面相觑,脸色灰败。老马长长地叹了口气,重重地坐回椅子上,揉着太阳穴:“小红啊,你……你太冲动了……周老板他……唉……”
小红站在原地,身体微微发抖。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资本的意志如此强硬而冰冷,它只认利润的数字,看不到数字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更不屑于理解什么人情和长远。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自己的小办公室,周老板那句“女人不懂大局”和轻蔑的眼神,像魔咒一样在她脑中回荡,让她感到一阵阵窒息。
她本以为凭借努力和成绩可以赢得尊重和话语权,却发现在那冰冷的资本逻辑和根深蒂固的偏见面前,她的声音是如此微弱。
心情烦闷压抑,她需要做点什么来转移注意力,或者说,需要抓住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抗这种无力感。
她想起李国庆调离前,曾经含糊地交代过一些财务账目的交接事宜,当时她并未深究。此刻,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打开了那个紧锁的、属于前副经理(李国庆之前的位置)的文件柜底层。
里面堆放着一些陈年的报表和账本。灰尘扑面而来。她一份份地翻看着,手指无意识地划过那些泛黄的纸页和密密麻麻的数字。
突然,她的手指在一本厚厚的、标签写着“1990-1991年度专项采购账”的册子上停住了。
鬼使神差地,她翻开了它。
里面记录着一些零部件的采购和款项支出,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小红的心却越跳越快,因为她敏锐地发现,有几笔金额较大的进口电器采购记录,后面的入库凭证编号模糊不清,与之对应的销售记录和利润上缴数额,存在着细微却无法忽略的差异。
那些数字像是被巧妙地修改过,如果不是像她这样对数字极其敏感又带着疑虑去仔细核查,根本难以发现。
李国庆那夜的话再次回响在耳边:“……那批走私的日本进口彩电……”“……假的证明……”“……利润被私分……”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击中了小红!
她猛地合上账本,心脏狂跳,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难道……难道当初那批走私电机的利润,并没有完全上缴?而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被当时经手的人……私分了?而李国庆调离前匆忙移交的账目里,故意留下了这个不易察觉的漏洞?
他当时说“怕连累你”,难道指的不是走私事件本身,而是这更深一层的黑幕?而这黑幕涉及的人……恐怕绝不止李国庆一个!马经理?王厂长?他们当时真的完全不知情吗?还是说……他们也参与了?
她哪里知道,生活中有些人,有些人家的发达,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灰色收入上,有的还纯粹是建立在价格双轨制,握有批发盖章这样的实权,从而牟取暴利!
这个发现像一把冰冷的匕首,抵住了她的咽喉,让她感到一阵剧烈的恐慌和恶心。
她瘫坐在椅子上,手指冰凉。账本静静躺在桌上,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一边是周老板为代表的资本方,为了利润不惜牺牲员工利益,冷酷而无情;另一边,则是公司原有领导层可能存在的贪腐旧账,阴暗而肮脏。
她该怎么办?
揭发吗?如果捅出去,不仅李国庆完了,很可能还会牵连马经理、王厂长,甚至可能引爆改制以来勉强维持的稳定局面,刚刚有所起色的百货公司可能瞬间分崩离析,员工们将真正陷入绝望。
周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借此清洗原班人马,更加肆无忌惮地推行他那套冷酷的策略。她梅小红将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可能被反咬一口,成为破坏改制的罪人。
沉默吗?
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现?
那么,她就等同于默认了周老板削减福利的计划,背叛了那些信任她的员工,也背叛了自己的良知和原则。而且,这个把柄握在手中,就像怀揣着一团火,随时可能烧到自己。李国庆留下这个,到底是什么用意?是忏悔?是警告?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捆绑?
巨大的道德困境和现实压力,像两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了梅小红,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窗外阳光正好,集市上隐约传来的喧闹声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
她独自一人坐在逐渐暗淡下来的办公室里,面对着那本致命的账本,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缘,无论向前向后,都可能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资本的阴影与历史的污垢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她紧紧缠绕。
抉择的痛苦,如同黑夜般笼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