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又去三江-《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

  等两人洗漱完毕,差不多10.30了,三哥两人才高兴地回来。

  杨志才开了个短会。

  “明天司机过来后,财务这边,要登记入册,给员工留底。”

  “根据车牌,确定每辆车的负责司机。”蒋蔓点了头。

  “我要求,每车每班的资金收入,都得单人登记;一个月下来,可以清晰地看出,每辆车的收入明细。”

  “同时,再根据一个月的行驶里程,确定最好班组,这个可给奖励。”他说道。

  三哥两人也是点头。

  “至于推荐宾馆入驻的司机,也是每次记录,给予提成。”

  “凡是被包长途的司机,也是要单独登记,看具体每班利润 ,拿出提成办法。”

  这才说,“三哥,你们有压力没有,明天就开始运营了,这就忙起来了哦!”

  “有事做,才有干劲,暂时没有的。”三哥说。

  “今天的驾考怎样,没问题吧?”

  “我问了主考,说是过了。”三哥说。

  “嗯,那就好,娜娜那边就没问题,这几天三嫂多练下车,你拿驾照哪天,我就送部手机给你,嫂子”

  三嫂听了,马上就笑了,“小弟,肯定没问题,你就等着吧!”

  双方愉快地约定,这才完事。

  之所以给个条件,无非是,促进她的学车热情。

  目前,车马上多了,不用问,手机也是该给三嫂配上了。

  说到这个,提醒蒋蔓,明天给大鱼说下 ,三人手机都充点话费,估计要打完了。

  至于三哥,肯定舍不得充,最多100块话费,只有一次多搞点进去,才有得打。

  话说完,自然休息。

  小妮子也没有心气了,乖乖地搂着他,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吃过饭,三人就开车去了小西街。

  事情已经交代完毕,杨志才决定不过去,慢腾腾吃了饭,想想自己需要办的事。

  明天估计要到三江去下,看看比赛,也带陈子聪去准备印刷球衣的。

  好久没去王姐那边,他下楼后,直接打车过去,贸易批发市场那边。

  等他进入王姐办公室时,她很惊讶,“小杨,有什么事吗?这么早过来。”

  “没有,就是没事干,找你喝会儿茶,真的,姐。”

  “行,我还以为有什么事呢!”她说道。

  “小事有一件,就是众智商贸那边,公司已经搞好,入股资金你得准备好,过两天签个协议。”

  “没事,姐早就准备好了 ,简单;一个电话的事。”

  “行,王姐,那你在那边计划用几个门面呀?”

  “不是还没封顶吗?暂时还没计划。”

  “哦,那上次我跟你提说的,饮料代理,现在情况怎样?”

  “现在行业有点乱,暂时不需要吧,小杨?”

  “估计你没重视,但我看过的资料,很快全国都会兴起这个制度。”

  “姐,我劝你早点行动,现在价格低,一旦施行,区域代理后,会马上大涨的。”

  “你是专门做这行的,现在这么乱,假货横行,市场混乱,大家无序竞争。”

  “你作为厂家,容易挣钱吗?”

  “规范了市场,可以打击假货,还能规范市场,增加税收,你说国家会支持那吗?”

  他一连串的问话,让王姐陷入了沉思,也在想这行的巨大变迁。

  实际上,杨志才觉得王姐非常不错,用马上行业的最新趋势,以及明年三月“朔州假酒事件” ,给她预防和提点而已。

  “小杨兄弟,我估计你来这的目的,主要就是给姐说这些话的吧?!”

  王姐也是果决之人,“姐听你的,马上着手这些事情。”

  “行, 姐,等商铺装修前,我再给你些图片,对你估计有帮助的。”

  “是吗?小杨,姐等着。”

  他是想把深圳、京城的图片给她看看,甚至施文溪搞到的,国外图片,给王姐看下;让她打开格局,窥见未来趋势一角,也能减少转型的弯路。

  “主要是想看到你的生意更好,姐,我买批发酒也能心安理得点。”他呵呵笑道。

  “你个小杨,别给姐扯这些没用的,估计再过段时间,我的资金又会上涨一波吧!”王姐说道。

  “那是肯定的,我姐,很快你就会看到了。”

  说完,目的达到,才起身告辞。

  王姐竭力挽留,他以提车办事为由,才顺利脱身,微笑告别。

  在三江,球衣的预订工作,突然放量,几大赛区,各校学生购买欲望突然上涨,只要有背上名字就行,数量一天不到,就突破千件,看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可把谢明川等人,忙碌坏了,说登记到手软也不为过。

  悲催的是,还没到货。

  球鞋估计也是火爆,只是还没有报给他。

  看看快12点了,杨志才还是打了个车,去小西街吃午饭。

  刚下来,看三嫂和蒋蔓已经在上菜,就走了过去。

  “志才哥,刚准备给你电话,就过来了,快吃饭。”

  小妮子拉着他坐下。

  “登记工作怎样,一切顺利吗?”他问。

  “早就做完了。”

  “李姐跟他们一块去提的车,这时都已经喷了两辆,下午装上计价器,就可以工作了。”

  “嗯,给黄师傅说,所有的司机中午公司请客。”他说道。

  “三哥已经安排了,估计再有一会儿就都到了。”蒋蔓回答道。

  看来他们工作还是做得仔细。

  现在人不多,叫上黄中梅,四人开始吃饭。

  她说,“一天钱没挣,吃得这么好,我都不好意思了,老同学。”

  “这有什么,等忙碌起来,你一天估计,饭都吃不准时;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理。”他说道。

  这时,各地工地的工人师傅,也是陆续来吃午餐了。

  杨志才发现,还有居民和上班的夹杂其中,问三嫂,“这些人什么时候过来的?”

  “两天前就有人来了,估计我们的菜味道好,价格又便宜吧!”三嫂说。

  听了后,他想了想,“以后大锅菜搞两个标准,4块和6块的价格,菜品你们自己安排,后面销售会好的。”

  蒋蔓几人都不理解,看着他,“人多了,有攀比心理,有人会接受的。”

  说完,就没解释,让她们在实践中去领悟。

  愉快地吃了个午饭,杨志才暗自数了会儿,截止到现在,已经有50多人,先后吃了盒饭,看来食堂已经能自负盈亏了。

  看太阳不是很猛,走过去看了宿舍楼的修建情况,4天多,就已经把一楼框架搞好,估计只要把木盒夹好,二楼也会很快浇筑好,那么工程进度也是挺快的了。

  回来后,正悠闲地吃着冰激凌,谢明川的电话来了。

  “志才,福建那边的球衣,司机刚打电话,还有两小时就到了,你过来不?”

  “过来啊!你把场地搞好,要有一个长平台,我把技术人员带过来,今晚就可以印刷。”他说道。

  “行,这边开始准备,等你。”

  老谢也是激动,话没说完就挂了。

  他给陈子聪打了电话,说马上开车去接他,这才对三嫂说,去三江的事。

  两辆车停在这里,三哥他们都在喷漆那边。叫蒋蔓上红旗车,直接去新丰厂接人。

  “志才哥,我们在那边呆多久啊,需要衣服吗?”小妮子提醒他。

  “行,回小区拿点换洗的,万一多待两天呢!”

  等蒋蔓各拿了两套衣服,这才开车去了新丰厂。

  陈厂长的东西带了不少,颜料、模板等,把后备箱都塞满了。

  路上也不显孤单。

  老球迷聪哥(应他要求),和他谈起了AC米兰的传奇,“荷兰三剑客”的球技和领袖气质,关键的比赛,荣誉等。

  又扯到94年世界杯,“忧郁王子”,罗伯特.巴乔,射失点球,等等事迹。

  基本上都是他在讲,就这样,让一个理工男,直接变成了话唠。

  杨志才能理解,聪哥这样的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