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开盘,除了深源涨了几毛钱。
雨华则一直在昨天买的,价位附近波动,也不知黄丽敢不敢添钱买回来?
闲暇时间,不禁想起了,今天要过来的谢明川。
人所具有的 ,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坚韧,会被无限放大。
他同学无疑就是这类人。
谢明川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71年生,比杨志才大半岁。
在班里,他俩是唯二的新绵人,都是贫寒人家子弟。大学四年,两人几乎无话不谈,相交莫逆。
谢明川老家是新绵下辖 ,三江县永顺乡人。
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是老大,家里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妹妹小他4岁,弟弟小妹妹5岁,是计划生育政策,刚宣布时的产物。
谢明川曾说过,再晚三个月,基于当地政府,对上面政策的执行力度,就没有他弟弟出生的机会了。
三江和灵川比,地理条件更恶劣,人口反而更多。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其它的技能。
在平均更少的田地里刨食,他家的境况有多艰难,可见一斑。
谢明川从小聪慧,在乡村小学、初中都成绩优异。
区预选时考的第一 ,没有杨志才那般,屌丝逆袭的经历。
本来听他说要考个中专中师的,好早点帮扶家里。
可他的班主任颇有远见,力劝他上高中考大学。
随后他才听从劝告,在三江中学就读,成绩也一直优异,成功以高分考入中川财大。
“选择高中”,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三年中,他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
每周不到1块钱的生活费,步行3个多小时,走40多里路回家。
没钱坐中班班车,还得用玻璃瓶装上,诸如腌菜,辣椒酱之类的东西,带到学校当菜吃。
这是一周的口粮,不然只能吃白饭。
食堂里5毛钱一份的肉菜,一学期能吃上一两回,对他来说,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高二的时候,他也有过短时间的迷茫。
学会了抽烟,捡别人“烟屁股”的那种。
去年两人写信,他还回忆过,读高中时的辛酸岁月。
如果不是性格坚韧,加上父母弟妹的期盼 。
在其他同学看异类的目光中,早就放弃了学业。
刚上大学时,他闹了不少笑话。
一次寝室同学过来发烟,他住上铺,一直在用火柴点烟。
整个房间里充满焦糊味时,大家才发现,他把烟头点燃了。
原来是他还没抽过,带过滤嘴的香烟,点反了!
另外一次几个同学,出去逛蜀城。
其中一个同学请大家喝可乐。
大家打开时,他正看配料表。
等其他人喝完时,他一直没动。
问明原因,原来他不知道,怎么打开易拉罐的拉扣(以前,见都没见过!)。
还有一件让他,永远无法释怀的事情。
那就是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妹妹本来初中毕业,成绩也很好。
为了供他读书,毅然放弃学业。
去到三江县一餐馆打工。
整整四年时间,每月给他寄30元做生活费。
没法,财大学校实行的是 三餐食堂付费用餐。
再节约,一个月20多块钱是要的。
她妹妹15岁到19岁,工资从35块涨到42块。
每月寄他30块,雷打不动。
一年时间,家都没敢回几次;因为攒的钱,还要供弟弟读书。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牺牲精神!
当时农村家庭,做出这样的选择,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只要说到他妹妹,谢明川眼睛里,都会泪光闪动。
因而,大学毕业,听说三江县政府招人。
是下基层,谢明川也义无反顾的签了合约。
为的是离家近点,能照顾到:父母弟妹。
谢明川现在工作的地方叫做秋驿 ,三江县靠近柳池市的交界处。
95年春天,杨志才辗转4个多小时,到过这个小镇。
小镇以前属于古潼川府—顺庆府—夔州府一线的官设驿站。
解放前还是车水马龙的。
一条小河(名字很诗意,衣水,一衣带水的意思)绕镇而过,镇上老旧的木板房(有些还是二层的),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主道已经被碾压得深浅不一,凸现出悠久的历史。
时光荏苒,解放后国家大干交通,这条不知多少年前建设的老路。
还是进入迟暮之年,让见证无数繁华的衣水:伤心、落寞。
现如今,则变得无人问津。
谢明川就在镇上的财政所工作。
据他说离他家20多里路,有自行车,几乎每周,都可以回家一趟,他感觉挺好。
自己丝毫不提,工作中的难处、身处偏僻乡镇的无奈。
带着杨志才参观小镇的时候,他欣喜地在镇子边发现。
衣水竟然被一堵石坝拦下来,上面安装了水流带动的石磨碾米。
这让听说过、没见过的杨志才,上上下下围观了很久。
当天晚上,谢明川及镇上的年轻同事,一块请他吃了个丰盛的晚餐。
大家几乎都是学生出身,年龄又相当,很快就熟悉起来。
奈何酒量太菜,不好意思地,只能以茶代酒,陪了多个回合。
当时小镇没有路灯,回来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地形,杨志才直接摔了个狗爬。
他当即严肃地郑告各位,若谁当了领导。
得把镇上的路灯装上,这是政治任务,大家哈哈大笑。
说领导请放心,下次一定不能,让您再摔跟头了。
大家哈哈大笑而回!
半夜,杨志才被不知名的鸟叫声惊醒。
既是驿站古路,除了衣水,和一条蜿蜒几十里到三江县的不宽的碎石路。
两边自然全是山坡,还是很高很陡的那种。
各种鸟类叫声肯定是有的,但半夜叫,还是挺瘆人的。
听谢明川说,早年还有狼和熊的身影,这让杨志才对他工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天早上,杨志才还在熟睡,谢明川把他叫醒,神神秘秘地说,带他看风景。
杨志才只好带着睡意起来洗漱,然后好奇的跟着他出了门。
本以为是爬山、登高望远之类。
两人走了几分钟,却来到秋驿车站。
和前几年永塔差不多,就是镇口一个稍宽的地方,有几个石凳,没有任何标识。
车的班次不固定,等够人就走。
看着光秃秃的一片,杨志才茫然的问,“明川,这里,看啥风景?”。
谢明川老神在在的,邀他坐在石凳上,点了根香烟,才说,
“秋驿最好的风景就在那上面,凡是兄弟们的朋友到这来,必然都要在这里坐一坐”
“再过几年,想看也看不到了!”
说罢,向车站上方一家住户指了指。
杨志才看到,几阶台阶上一户人家,上面不大的院子里,栽有几棵桃树、李树之类的。
上面绿叶成荫,也不知道挂果有多少?
临台阶附近,有一个洗衣台,旁边还有一个压水井,便于取水。
杨志才很纳闷,“老谢,这什么风景?”
“别急,咦,出来了”,谢明川说。
杨志才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一个17、8岁的女孩。
穿着碎花上衣,扎着马尾辫,下面穿一条黑色的长裤,脚穿普通的布鞋,
端着一个木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女孩大约1.6米多一些,皮肤白皙,自然青春。
谢明川声音不小,双方距离不过10米,估计都能听见。
“这是宋家老二,怎么样?”
杨志才低声说,“长得不错”。
“她家三姊妹,都长得好看;就是老三还小,还没长开,估计以后也很漂亮。”
谢明川补充说,“她大姐最漂亮,扎两个辫子,我们镇的镇花哦!当然老二也漂亮”。
仿佛知道那女孩,听得到他俩的谈话,谢明川后面补了一句。
女孩确实听到了谢明川的话,脸上一下红了一片。
这白里透红的肤色,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
让杨志才想起崔护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很贴切,也很应景。
而谢明川更雷人的话来了。
“宋老二,你姐在家吗?”
“这我同学杨志才,新绵市工作,昨天才过来的。叫她出来,看看我同学怎么样?”
卧槽,老谢,这么猛吗?!
杨志才瞬间感觉,自己很尴尬,非常的尴尬!
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句:“兄弟,你要老婆不要?”
可女孩仿佛没听见似的,“我大姐不在,走亲戚家了,下午才得回来。”
自然丝滑的回答。
咦!杨志才懵了,什么情况?!
谢明川对他说,“我们政府的年轻人,只要有空;或同学、朋友过来,都要在这里坐一坐;和她们聊聊天,熟得很。”
他接着说,“秋驿这么小,大家都知道,像我们这个年纪,只能配她大姐。”
“老二老三还小,有点不适合。”
说着,又对女孩说,叫你妹妹出来,叫我同学看看,他一会儿就要走了。
果然,宋家老二毫无违和感,真的把她妹叫出来。
真如谢明川所说,是个美人胚子,就是只有15、6岁,看样子还在读书。
坐了会儿,老谢陪着两姊妹,随便聊了下。
因为要见的主角不在 ,就拉着杨志才吃早饭去了。
路上,谢明川才对他说,“在秋驿,他们这种政府工作人员,在宋家几姊妹眼中,那都是超级良配了。”
“这地方没什么能人,最多几年就嫁给普通人做老婆了。”
说完,看着前方,叹了口气,
“这个年代,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宿命!”
他接着说,
“宋家家风正,几个女孩品行也好。”
“所以大家朋友介绍下,万一相中了,或许能改变下她们的命运!”
“没相中,就当看风景一样了”。
杨志才疑惑地问谢明川,“那你们,都没看上她大姐吗?”
谢明川的回答出人意料,“都相中了,就是太漂亮了,怕守不住。”
我淦!这是什么逻辑!!!
最终,没时间见到宋家老大,吃过早饭,杨志才就回新绵了。
车上人已等齐,怕下午没法发车。
第二天还要上班,所以不得不走。
但这奇葩的看风景之行,让杨志才记忆良久。
96年5月,杨志才又去了一次秋驿。
这次没去看风景,听谢明川说,“宋家老大,已经嫁到三江县了,夫家是开饭馆的。“
“老二也许了人家,据说是个高中毕业生,秋驿下边村子里的。具体干什么,不清楚。”
谢明川戏言他 ,与宋家老大无缘无分,可惜了。
杨志才一笑了之。
他这次来,主要是为谢明川的姻缘。
秋驿前两年新开了家幼儿园,去年分来一位幼儿教师。
老谢同志春节后 ,无意看了一眼,一见钟情。
写信说这个女孩身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完全是自己心中老婆的样子。
反复打听,知道这个女孩名叫谢小敏,广德幼师学校毕业。
三江县向阳镇人,其他还不清楚。
谢明川写信告诉他时,巧的是,杨志才单位幼儿园。
去年也分来一个女孩,叫马燕,居然是谢小敏的同班同学。
于是他向马燕,详细打听了小谢同学的情况。
得出结论,性格温柔,品行端正,关键是没谈过恋爱。
当他写信给谢明川,介绍了谢小敏的情况后。
对方一改写信的惯例,居然跑到镇长办公室,给他打电话(他办公室现在没电话)。
让杨志才马上过去,一起想办法.
声称你嫂子,就快变成别人的老婆了。
看着谢明川决心这么大,杨志才只能妥协,才有了第二次的秋驿之行。
两人见面后,啥事没干 ,坐到一起,就忙着想办法。
到底该用什么破局?
谢明川的方案是,找同事直接介绍。
杨志才说,如果谢小敏拒绝的话,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谢明川直接哑然!…
看着一向冷静的他,有点抓瞎的样子,杨志才想起人们常说:任何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像傻子。
觉得在自己眼前,不断晃荡的这个身影,就是最好的证明。
思考了会儿,他对谢明川说,
“我以马燕的同事身份去找她,她们两人关系不错”
“你以我同学的身份陪同,她应该知道你;见面后,有合适的机会直接上!”
“把你的情况向她说明,我再从你事业发展后劲的方面,展望下未来,你看行不行?”
两人反复推敲了下,觉得只有这么干。
考虑到杨志才明天要走,于是直接开始行动。
谢明川早就打听到了,今天谢小敏在幼儿园的信息。
于是两人直接走过去。
谢明川路上一直在嘀咕:这个事一定要成啊!都姓谢,娃儿名字都可以随便取,还没忌讳。
杨志才感到好笑,说,
“你紧张个毛啊,拿出名牌大学毕业生、政府公务员的派头,一切优势在我,直接拿下!”
鼓了鼓劲,临时买了两袋傻子瓜子(听马燕说她
雨华则一直在昨天买的,价位附近波动,也不知黄丽敢不敢添钱买回来?
闲暇时间,不禁想起了,今天要过来的谢明川。
人所具有的 ,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坚韧,会被无限放大。
他同学无疑就是这类人。
谢明川是他大学的同班同学,71年生,比杨志才大半岁。
在班里,他俩是唯二的新绵人,都是贫寒人家子弟。大学四年,两人几乎无话不谈,相交莫逆。
谢明川老家是新绵下辖 ,三江县永顺乡人。
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是老大,家里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妹妹小他4岁,弟弟小妹妹5岁,是计划生育政策,刚宣布时的产物。
谢明川曾说过,再晚三个月,基于当地政府,对上面政策的执行力度,就没有他弟弟出生的机会了。
三江和灵川比,地理条件更恶劣,人口反而更多。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其它的技能。
在平均更少的田地里刨食,他家的境况有多艰难,可见一斑。
谢明川从小聪慧,在乡村小学、初中都成绩优异。
区预选时考的第一 ,没有杨志才那般,屌丝逆袭的经历。
本来听他说要考个中专中师的,好早点帮扶家里。
可他的班主任颇有远见,力劝他上高中考大学。
随后他才听从劝告,在三江中学就读,成绩也一直优异,成功以高分考入中川财大。
“选择高中”,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三年中,他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
每周不到1块钱的生活费,步行3个多小时,走40多里路回家。
没钱坐中班班车,还得用玻璃瓶装上,诸如腌菜,辣椒酱之类的东西,带到学校当菜吃。
这是一周的口粮,不然只能吃白饭。
食堂里5毛钱一份的肉菜,一学期能吃上一两回,对他来说,就是最奢侈的享受!
高二的时候,他也有过短时间的迷茫。
学会了抽烟,捡别人“烟屁股”的那种。
去年两人写信,他还回忆过,读高中时的辛酸岁月。
如果不是性格坚韧,加上父母弟妹的期盼 。
在其他同学看异类的目光中,早就放弃了学业。
刚上大学时,他闹了不少笑话。
一次寝室同学过来发烟,他住上铺,一直在用火柴点烟。
整个房间里充满焦糊味时,大家才发现,他把烟头点燃了。
原来是他还没抽过,带过滤嘴的香烟,点反了!
另外一次几个同学,出去逛蜀城。
其中一个同学请大家喝可乐。
大家打开时,他正看配料表。
等其他人喝完时,他一直没动。
问明原因,原来他不知道,怎么打开易拉罐的拉扣(以前,见都没见过!)。
还有一件让他,永远无法释怀的事情。
那就是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她妹妹本来初中毕业,成绩也很好。
为了供他读书,毅然放弃学业。
去到三江县一餐馆打工。
整整四年时间,每月给他寄30元做生活费。
没法,财大学校实行的是 三餐食堂付费用餐。
再节约,一个月20多块钱是要的。
她妹妹15岁到19岁,工资从35块涨到42块。
每月寄他30块,雷打不动。
一年时间,家都没敢回几次;因为攒的钱,还要供弟弟读书。
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牺牲精神!
当时农村家庭,做出这样的选择,却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只要说到他妹妹,谢明川眼睛里,都会泪光闪动。
因而,大学毕业,听说三江县政府招人。
是下基层,谢明川也义无反顾的签了合约。
为的是离家近点,能照顾到:父母弟妹。
谢明川现在工作的地方叫做秋驿 ,三江县靠近柳池市的交界处。
95年春天,杨志才辗转4个多小时,到过这个小镇。
小镇以前属于古潼川府—顺庆府—夔州府一线的官设驿站。
解放前还是车水马龙的。
一条小河(名字很诗意,衣水,一衣带水的意思)绕镇而过,镇上老旧的木板房(有些还是二层的),似乎还在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青石板铺成的老街,主道已经被碾压得深浅不一,凸现出悠久的历史。
时光荏苒,解放后国家大干交通,这条不知多少年前建设的老路。
还是进入迟暮之年,让见证无数繁华的衣水:伤心、落寞。
现如今,则变得无人问津。
谢明川就在镇上的财政所工作。
据他说离他家20多里路,有自行车,几乎每周,都可以回家一趟,他感觉挺好。
自己丝毫不提,工作中的难处、身处偏僻乡镇的无奈。
带着杨志才参观小镇的时候,他欣喜地在镇子边发现。
衣水竟然被一堵石坝拦下来,上面安装了水流带动的石磨碾米。
这让听说过、没见过的杨志才,上上下下围观了很久。
当天晚上,谢明川及镇上的年轻同事,一块请他吃了个丰盛的晚餐。
大家几乎都是学生出身,年龄又相当,很快就熟悉起来。
奈何酒量太菜,不好意思地,只能以茶代酒,陪了多个回合。
当时小镇没有路灯,回来的时候,由于不熟悉地形,杨志才直接摔了个狗爬。
他当即严肃地郑告各位,若谁当了领导。
得把镇上的路灯装上,这是政治任务,大家哈哈大笑。
说领导请放心,下次一定不能,让您再摔跟头了。
大家哈哈大笑而回!
半夜,杨志才被不知名的鸟叫声惊醒。
既是驿站古路,除了衣水,和一条蜿蜒几十里到三江县的不宽的碎石路。
两边自然全是山坡,还是很高很陡的那种。
各种鸟类叫声肯定是有的,但半夜叫,还是挺瘆人的。
听谢明川说,早年还有狼和熊的身影,这让杨志才对他工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天早上,杨志才还在熟睡,谢明川把他叫醒,神神秘秘地说,带他看风景。
杨志才只好带着睡意起来洗漱,然后好奇的跟着他出了门。
本以为是爬山、登高望远之类。
两人走了几分钟,却来到秋驿车站。
和前几年永塔差不多,就是镇口一个稍宽的地方,有几个石凳,没有任何标识。
车的班次不固定,等够人就走。
看着光秃秃的一片,杨志才茫然的问,“明川,这里,看啥风景?”。
谢明川老神在在的,邀他坐在石凳上,点了根香烟,才说,
“秋驿最好的风景就在那上面,凡是兄弟们的朋友到这来,必然都要在这里坐一坐”
“再过几年,想看也看不到了!”
说罢,向车站上方一家住户指了指。
杨志才看到,几阶台阶上一户人家,上面不大的院子里,栽有几棵桃树、李树之类的。
上面绿叶成荫,也不知道挂果有多少?
临台阶附近,有一个洗衣台,旁边还有一个压水井,便于取水。
杨志才很纳闷,“老谢,这什么风景?”
“别急,咦,出来了”,谢明川说。
杨志才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一个17、8岁的女孩。
穿着碎花上衣,扎着马尾辫,下面穿一条黑色的长裤,脚穿普通的布鞋,
端着一个木盆,从屋里走了出来。
女孩大约1.6米多一些,皮肤白皙,自然青春。
谢明川声音不小,双方距离不过10米,估计都能听见。
“这是宋家老二,怎么样?”
杨志才低声说,“长得不错”。
“她家三姊妹,都长得好看;就是老三还小,还没长开,估计以后也很漂亮。”
谢明川补充说,“她大姐最漂亮,扎两个辫子,我们镇的镇花哦!当然老二也漂亮”。
仿佛知道那女孩,听得到他俩的谈话,谢明川后面补了一句。
女孩确实听到了谢明川的话,脸上一下红了一片。
这白里透红的肤色,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
让杨志才想起崔护的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很贴切,也很应景。
而谢明川更雷人的话来了。
“宋老二,你姐在家吗?”
“这我同学杨志才,新绵市工作,昨天才过来的。叫她出来,看看我同学怎么样?”
卧槽,老谢,这么猛吗?!
杨志才瞬间感觉,自己很尴尬,非常的尴尬!
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句:“兄弟,你要老婆不要?”
可女孩仿佛没听见似的,“我大姐不在,走亲戚家了,下午才得回来。”
自然丝滑的回答。
咦!杨志才懵了,什么情况?!
谢明川对他说,“我们政府的年轻人,只要有空;或同学、朋友过来,都要在这里坐一坐;和她们聊聊天,熟得很。”
他接着说,“秋驿这么小,大家都知道,像我们这个年纪,只能配她大姐。”
“老二老三还小,有点不适合。”
说着,又对女孩说,叫你妹妹出来,叫我同学看看,他一会儿就要走了。
果然,宋家老二毫无违和感,真的把她妹叫出来。
真如谢明川所说,是个美人胚子,就是只有15、6岁,看样子还在读书。
坐了会儿,老谢陪着两姊妹,随便聊了下。
因为要见的主角不在 ,就拉着杨志才吃早饭去了。
路上,谢明川才对他说,“在秋驿,他们这种政府工作人员,在宋家几姊妹眼中,那都是超级良配了。”
“这地方没什么能人,最多几年就嫁给普通人做老婆了。”
说完,看着前方,叹了口气,
“这个年代,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宿命!”
他接着说,
“宋家家风正,几个女孩品行也好。”
“所以大家朋友介绍下,万一相中了,或许能改变下她们的命运!”
“没相中,就当看风景一样了”。
杨志才疑惑地问谢明川,“那你们,都没看上她大姐吗?”
谢明川的回答出人意料,“都相中了,就是太漂亮了,怕守不住。”
我淦!这是什么逻辑!!!
最终,没时间见到宋家老大,吃过早饭,杨志才就回新绵了。
车上人已等齐,怕下午没法发车。
第二天还要上班,所以不得不走。
但这奇葩的看风景之行,让杨志才记忆良久。
96年5月,杨志才又去了一次秋驿。
这次没去看风景,听谢明川说,“宋家老大,已经嫁到三江县了,夫家是开饭馆的。“
“老二也许了人家,据说是个高中毕业生,秋驿下边村子里的。具体干什么,不清楚。”
谢明川戏言他 ,与宋家老大无缘无分,可惜了。
杨志才一笑了之。
他这次来,主要是为谢明川的姻缘。
秋驿前两年新开了家幼儿园,去年分来一位幼儿教师。
老谢同志春节后 ,无意看了一眼,一见钟情。
写信说这个女孩身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完全是自己心中老婆的样子。
反复打听,知道这个女孩名叫谢小敏,广德幼师学校毕业。
三江县向阳镇人,其他还不清楚。
谢明川写信告诉他时,巧的是,杨志才单位幼儿园。
去年也分来一个女孩,叫马燕,居然是谢小敏的同班同学。
于是他向马燕,详细打听了小谢同学的情况。
得出结论,性格温柔,品行端正,关键是没谈过恋爱。
当他写信给谢明川,介绍了谢小敏的情况后。
对方一改写信的惯例,居然跑到镇长办公室,给他打电话(他办公室现在没电话)。
让杨志才马上过去,一起想办法.
声称你嫂子,就快变成别人的老婆了。
看着谢明川决心这么大,杨志才只能妥协,才有了第二次的秋驿之行。
两人见面后,啥事没干 ,坐到一起,就忙着想办法。
到底该用什么破局?
谢明川的方案是,找同事直接介绍。
杨志才说,如果谢小敏拒绝的话,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谢明川直接哑然!…
看着一向冷静的他,有点抓瞎的样子,杨志才想起人们常说:任何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像傻子。
觉得在自己眼前,不断晃荡的这个身影,就是最好的证明。
思考了会儿,他对谢明川说,
“我以马燕的同事身份去找她,她们两人关系不错”
“你以我同学的身份陪同,她应该知道你;见面后,有合适的机会直接上!”
“把你的情况向她说明,我再从你事业发展后劲的方面,展望下未来,你看行不行?”
两人反复推敲了下,觉得只有这么干。
考虑到杨志才明天要走,于是直接开始行动。
谢明川早就打听到了,今天谢小敏在幼儿园的信息。
于是两人直接走过去。
谢明川路上一直在嘀咕:这个事一定要成啊!都姓谢,娃儿名字都可以随便取,还没忌讳。
杨志才感到好笑,说,
“你紧张个毛啊,拿出名牌大学毕业生、政府公务员的派头,一切优势在我,直接拿下!”
鼓了鼓劲,临时买了两袋傻子瓜子(听马燕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