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江畔 话事 二-《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

  后面, 众人根据他所说,又讨论起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说到,哪里的房子升值潜力大了。

  眼看跑偏了,杨志才说道,“叔、姨,我还没说完呢?!”

  这才让大家的注意力,回到了他的话题中来。

  杨志才从国营商场的弊端,说到目前自选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开始, 讲了大纲里所写的,关于他整体商铺的定位、发展策略,以及超额利润前景,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他问蒋晨晨,之前她在杭州商学院读的大学。

  “晨姐,你知道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情况吧?”

  “知道,我们大三开始,好多次去那边调研学习。”她回答道。

  “那里的商品,大方美观,品种繁多;拿回中川卖,的确实利润很高。”

  “你们想过没有,晋江、常熟的商品,同样也有这样的利润,这将是一个什么前景?”

  大家纷纷点头。

  “如果在新绵做得好,广德买商铺可以复制吗?”杨志才又抛出了个炸弹。

  蒋方舟看了他一眼,“小子,你绕来绕去,目的在这呀!”不禁老怀宽慰。

  “这边你们能找信任的人,代替做事;管理模式新绵很快成熟,货源也方便;做好了,哥姐你们就不用担心,钱的未来了。”

  杨志才总结道。

  大家都觉得,这会有很不错的利润前景。

  他才指着紧靠在身边,一副傻白甜样子的蒋蔓说道,“广德这边的外贸很难破局,市场、产品等都不占优势。”

  “她同学李雅姿,在上海有家外贸公司,有机会,姐你俩 ,应该去看看。”

  “刚说的几个地方,我马上会联系那里的同学;三年了,应该发展都不错。”

  “一个多月后,会带着我二姐,分别去三地找商家进货;建议姐和姐夫,抽段时间一块过去,说不定会有工作中的新思路。”

  他说完,又加了句,“费用我出。”

  这时, 就连蒋方舟,都被杨志才的计划所折服,叹到,

  “以前你们还说,小杨家庭怎么样,现在看到了吗?这就是差距!”

  “我看是你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待得太安逸了;没经过苦难和挫折,有点不思进取了!”

  对杨志才说,“小杨啊,我要感谢你父母,为我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女婿!”

  他赶紧摆手,“叔,没您说的那样好。我爸妈没文化,只是比较纯朴而已。”

  蒋方舟也没咬着不放,只是提醒有空,多和志才聊聊,就没再说。

  蒋蔓终于登场,从杨志才捐修族谱说起,再到资助族人,开办油厂等等,详细地讲了起来。

  说到自己亲眼见的贫穷景象,眼睛都是红红的。

  此时,杨志才从蒋逸飞、许山河眼神中,看到了“服气”二字。

  那么,这次到广德的初步目的,算是达到了!…

  看起来大家讲了很多话,时间却过得不快,还不到下午四点。

  杨志才和蒋蔓下楼,一同去楼下江边散步。

  建筑方确实独具匠心,在枯水期的日子,浇筑了弯弯曲曲的,钢筋混凝土河堤。

  再在上面布置回廊,木制地板向外伸出,1米左右的距离。

  现在丰水期,效果出来了,在回廊上行走,宛如在江面散步;远望,水天一色,有我在画中的即视感。

  让人一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