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踩着云气落在瑶池岸边时,衣襟上还沾着昨日与那头千年玄龟打斗时溅上的灵涎。那涎水遇风凝结成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倒比他腰间悬挂的“碎星”玉佩更惹眼些。
“这瑶池的水,倒比传闻中更滑溜。”他低头踢了踢脚边的水纹,指尖刚触到水面,涟漪便化作无数细碎的冰晶,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融成一滩带着淡淡檀香的水渍。
身后传来衣袂拂动的轻响,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拨弄琴弦。沈醉没回头,只是将沾着灵涎的衣襟往身后一甩——他识得这气息,是种名为“忘忧草”的仙植所化的熏香,寻常仙子断不会用,唯有那些守在瑶池千年以上的古仙,才会以这种香气标记自己的领地。
“沈公子倒是不客气。”
声音像淬了冰的玉珠滚过琉璃盏,清泠中带着三分漫不经心。沈醉这才转身,目光撞进一片流动的霞光里。
那仙子就站在三丈外的水榭边,身上的霓裳羽衣竟似用晨光织就,裙摆扫过水面时,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朵朵半开的白莲。她的发间没簪金玉,只别着支青玉雕琢的莲苞,苞尖垂着三两颗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却半滴水珠也未曾溅落。
最奇的是她的眼睛,瞳仁竟是淡淡的金棕色,像是盛着熔化的琥珀,看人时总带着种隔世的疏离。
“听闻瑶池归西王母座下‘浣尘仙子’掌管,”沈醉挑眉,指尖把玩着刚从水面捞起的冰晶,“仙子既在此地,想必就是那位以‘浣尘纱’涤尽天下浊气的主儿?”
仙子闻言,金棕色的眼瞳微微一缩,随即抬手拂过鬓边的珍珠,轻笑出声:“沈公子倒是博闻。只是‘浣尘’二字,早已是前尘旧事了。”
她说话时,霓裳羽衣的广袖轻轻扬起,袖间竟飞出数点流萤,绕着沈醉的指尖转了两圈,化作细小的符文没入他的皮肉。沈醉只觉丹田处微微一暖,昨日与玄龟打斗时淤塞的经脉,竟有了松动的迹象。
“仙子这是……”
“沈公子体内有‘玄龟真煞’,”仙子缓步走近,金棕色的眼瞳里映出他衣襟上的灵涎,“此煞需以瑶池灵泉辅以‘浣尘诀’化解,否则不出三月,便会蚀尽你的仙骨。”
沈醉心头一凛。他与玄龟交手时,只觉对方龟甲上的纹路诡异,却不知竟中了如此阴毒的煞术。这仙子一眼便看穿症结,修为显然深不可测。
“如此说来,倒是要多谢仙子提醒。”他拱手作揖,目光却落在对方腰间——那里系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上刻着的不是仙家常用的云纹,而是个扭曲的“囚”字。
仙子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抬手将玉佩往袖中藏了藏,语气淡了几分:“沈公子不必客气。你既与那头白泽兽结为挚友,便是我瑶池的客人。”
她口中的白泽兽,正是前几日与沈醉并肩大战玄龟的神兽。那畜生虽生得憨态可掬,真身却是能吐人言、通万物情的上古异兽,寻常仙门想请都请不动,此刻却不知跑去哪里撒野了。
“说起来,”沈醉故意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瑶池中央那朵巨大的莲台,“方才我见莲台之下似有金光流转,不知藏着什么宝贝?”
仙子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变,转身望向莲台的眼神里,竟掠过一丝痛楚。“那是‘镇池莲’,”她的声音低了些,“瑶池的灵脉之源,动不得。”
沈醉笑了笑,没再追问。他看得出,这仙子对那莲台讳莫如深,其中定有隐情。但他此刻更关心的是体内的玄龟真煞——能让浣尘仙子这般人物都郑重其事的煞术,绝非轻易能化解。
“不知仙子所言的‘浣尘诀’,何时可教我?”
仙子转过身,金棕色的眼瞳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沈公子若信得过我,今夜三更,可来这水榭寻我。只是……”她顿了顿,广袖中的手似乎攥紧了什么,“修炼此诀需以心为炉,以情为火。沈公子心中若有放不下的执念,怕是会走火入魔。”
“执念?”沈醉嗤笑一声,指尖在腰间的碎星玉佩上敲了敲,“我沈醉从出生那天起,就不知道‘放下’二字怎么写。”
他这话半真半假。当年在凡间被影阁追杀时,他确实什么都敢舍,可自从来了这仙山,遇到那头蠢萌的白泽兽,又见识了这些光怪陆离的仙法,心底某处似乎真的多了些牵念。
仙子看着他,忽然抬手摘下鬓边的青玉莲苞,递了过来:“这‘锁情苞’你且拿着。若修炼时心魔滋生,捏碎它便可暂避一时。”
沈醉接过莲苞,只觉入手温润,苞尖的珍珠竟微微发烫。他正想道谢,却见仙子的霓裳羽衣突然无风自动,裙摆上的白莲图案竟化作活物,簌簌落在水面,瞬间连成一条通往莲台的花径。
“我还有事,先行一步。”仙子的身影渐渐后退,广袖挥过之处,流萤再次飞舞,“记住,三更时分,莫要带旁人来。”
话音未落,她已踩着花径走到莲台中央,身影被巨大的莲叶遮住,只余下几片飘落的霓裳碎羽,在风中打着旋儿。
沈醉捏着手中的青玉莲苞,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质。他总觉得这仙子有些古怪——她的语气虽淡,眼神里却藏着化不开的忧愁;她的霓裳虽美,细看之下,衣料的纹路竟与凡间囚牢的铁栅栏有几分相似。
“有意思。”他将莲苞揣进怀里,转身往瑶池外走去。刚走没两步,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低头一看,竟是片巴掌大的帛书,不知何时落在了青石板上。
帛书的材质非丝非麻,上面用金线绣着几行字,字迹扭曲,倒像是用指甲硬生生刻上去的:
“莲台锁着的,不是灵脉。”
“她不是浣尘仙子。”
“三更水榭,是鸿门宴。”
沈醉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抬头望向莲台的方向,那里静悄悄的,只有莲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手中的帛书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金线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光,竟与他当年在凡间见过的“血咒符”有几分相似。
是谁留下的?是那仙子故意掉落,还是另有其人?
沈醉将帛书揉成一团,指尖微微用力,帛书便化作灰烬,被风吹散在瑶池水面。他知道,不管这是不是鸿门宴,今夜三更,他都必须来。
体内的玄龟真煞在蠢蠢欲动,而那仙子眼中的痛楚,像根细针,轻轻刺在了他心底最硬的那块地方。
他转身离开瑶池,没注意到身后的水面上,那团灰烬并未消散,而是重新凝聚,化作一只小小的、缺了角的玉牌,牌上刻着的,正是仙子腰间那块玉佩上的“囚”字。
而此刻的莲台之下,霓裳羽衣的主人正跪在一片冰冷的水牢里。她褪去了仙姿,露出原本的模样——那是张苍白而稚嫩的脸,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脚踝上锁着粗重的玄铁镣铐,镣铐上刻满了镇压仙力的符文。
“你不该提醒他。”水牢深处传来个沙哑的声音,“主人说了,沈醉是解开‘镇池莲’封印的关键。”
少女抬起头,金棕色的眼瞳里蓄满了泪水:“可他是白泽兽的朋友……白泽兽当年救过我。”
“朋友?”沙哑的声音冷笑,“在这瑶池,从来只有囚徒和看守。你忘了你姐姐是怎么死的了?”
少女的身体猛地一颤,攥着霓裳衣角的手用力到指节发白。水面上,她的倒影渐渐扭曲,竟化作了另一张脸——那是张与她有七分相似的面容,眉宇间却带着股凛冽的英气,正是真正的浣尘仙子。
倒影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无声地吐出三个字:
“他来了。”
少女惊恐地抬头,望向水牢的入口,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锁链,在黑暗中轻轻晃动,发出“哐当”的轻响,像是在倒计时。
“这瑶池的水,倒比传闻中更滑溜。”他低头踢了踢脚边的水纹,指尖刚触到水面,涟漪便化作无数细碎的冰晶,簌簌落在青石板上,融成一滩带着淡淡檀香的水渍。
身后传来衣袂拂动的轻响,像有只无形的手在拨弄琴弦。沈醉没回头,只是将沾着灵涎的衣襟往身后一甩——他识得这气息,是种名为“忘忧草”的仙植所化的熏香,寻常仙子断不会用,唯有那些守在瑶池千年以上的古仙,才会以这种香气标记自己的领地。
“沈公子倒是不客气。”
声音像淬了冰的玉珠滚过琉璃盏,清泠中带着三分漫不经心。沈醉这才转身,目光撞进一片流动的霞光里。
那仙子就站在三丈外的水榭边,身上的霓裳羽衣竟似用晨光织就,裙摆扫过水面时,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朵朵半开的白莲。她的发间没簪金玉,只别着支青玉雕琢的莲苞,苞尖垂着三两颗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却半滴水珠也未曾溅落。
最奇的是她的眼睛,瞳仁竟是淡淡的金棕色,像是盛着熔化的琥珀,看人时总带着种隔世的疏离。
“听闻瑶池归西王母座下‘浣尘仙子’掌管,”沈醉挑眉,指尖把玩着刚从水面捞起的冰晶,“仙子既在此地,想必就是那位以‘浣尘纱’涤尽天下浊气的主儿?”
仙子闻言,金棕色的眼瞳微微一缩,随即抬手拂过鬓边的珍珠,轻笑出声:“沈公子倒是博闻。只是‘浣尘’二字,早已是前尘旧事了。”
她说话时,霓裳羽衣的广袖轻轻扬起,袖间竟飞出数点流萤,绕着沈醉的指尖转了两圈,化作细小的符文没入他的皮肉。沈醉只觉丹田处微微一暖,昨日与玄龟打斗时淤塞的经脉,竟有了松动的迹象。
“仙子这是……”
“沈公子体内有‘玄龟真煞’,”仙子缓步走近,金棕色的眼瞳里映出他衣襟上的灵涎,“此煞需以瑶池灵泉辅以‘浣尘诀’化解,否则不出三月,便会蚀尽你的仙骨。”
沈醉心头一凛。他与玄龟交手时,只觉对方龟甲上的纹路诡异,却不知竟中了如此阴毒的煞术。这仙子一眼便看穿症结,修为显然深不可测。
“如此说来,倒是要多谢仙子提醒。”他拱手作揖,目光却落在对方腰间——那里系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上刻着的不是仙家常用的云纹,而是个扭曲的“囚”字。
仙子似是察觉到他的目光,抬手将玉佩往袖中藏了藏,语气淡了几分:“沈公子不必客气。你既与那头白泽兽结为挚友,便是我瑶池的客人。”
她口中的白泽兽,正是前几日与沈醉并肩大战玄龟的神兽。那畜生虽生得憨态可掬,真身却是能吐人言、通万物情的上古异兽,寻常仙门想请都请不动,此刻却不知跑去哪里撒野了。
“说起来,”沈醉故意拖长了语调,目光扫过瑶池中央那朵巨大的莲台,“方才我见莲台之下似有金光流转,不知藏着什么宝贝?”
仙子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变,转身望向莲台的眼神里,竟掠过一丝痛楚。“那是‘镇池莲’,”她的声音低了些,“瑶池的灵脉之源,动不得。”
沈醉笑了笑,没再追问。他看得出,这仙子对那莲台讳莫如深,其中定有隐情。但他此刻更关心的是体内的玄龟真煞——能让浣尘仙子这般人物都郑重其事的煞术,绝非轻易能化解。
“不知仙子所言的‘浣尘诀’,何时可教我?”
仙子转过身,金棕色的眼瞳在阳光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沈公子若信得过我,今夜三更,可来这水榭寻我。只是……”她顿了顿,广袖中的手似乎攥紧了什么,“修炼此诀需以心为炉,以情为火。沈公子心中若有放不下的执念,怕是会走火入魔。”
“执念?”沈醉嗤笑一声,指尖在腰间的碎星玉佩上敲了敲,“我沈醉从出生那天起,就不知道‘放下’二字怎么写。”
他这话半真半假。当年在凡间被影阁追杀时,他确实什么都敢舍,可自从来了这仙山,遇到那头蠢萌的白泽兽,又见识了这些光怪陆离的仙法,心底某处似乎真的多了些牵念。
仙子看着他,忽然抬手摘下鬓边的青玉莲苞,递了过来:“这‘锁情苞’你且拿着。若修炼时心魔滋生,捏碎它便可暂避一时。”
沈醉接过莲苞,只觉入手温润,苞尖的珍珠竟微微发烫。他正想道谢,却见仙子的霓裳羽衣突然无风自动,裙摆上的白莲图案竟化作活物,簌簌落在水面,瞬间连成一条通往莲台的花径。
“我还有事,先行一步。”仙子的身影渐渐后退,广袖挥过之处,流萤再次飞舞,“记住,三更时分,莫要带旁人来。”
话音未落,她已踩着花径走到莲台中央,身影被巨大的莲叶遮住,只余下几片飘落的霓裳碎羽,在风中打着旋儿。
沈醉捏着手中的青玉莲苞,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玉质。他总觉得这仙子有些古怪——她的语气虽淡,眼神里却藏着化不开的忧愁;她的霓裳虽美,细看之下,衣料的纹路竟与凡间囚牢的铁栅栏有几分相似。
“有意思。”他将莲苞揣进怀里,转身往瑶池外走去。刚走没两步,脚下突然踢到个硬物,低头一看,竟是片巴掌大的帛书,不知何时落在了青石板上。
帛书的材质非丝非麻,上面用金线绣着几行字,字迹扭曲,倒像是用指甲硬生生刻上去的:
“莲台锁着的,不是灵脉。”
“她不是浣尘仙子。”
“三更水榭,是鸿门宴。”
沈醉的瞳孔猛地一缩。他抬头望向莲台的方向,那里静悄悄的,只有莲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手中的帛书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金线在阳光下泛着妖异的红光,竟与他当年在凡间见过的“血咒符”有几分相似。
是谁留下的?是那仙子故意掉落,还是另有其人?
沈醉将帛书揉成一团,指尖微微用力,帛书便化作灰烬,被风吹散在瑶池水面。他知道,不管这是不是鸿门宴,今夜三更,他都必须来。
体内的玄龟真煞在蠢蠢欲动,而那仙子眼中的痛楚,像根细针,轻轻刺在了他心底最硬的那块地方。
他转身离开瑶池,没注意到身后的水面上,那团灰烬并未消散,而是重新凝聚,化作一只小小的、缺了角的玉牌,牌上刻着的,正是仙子腰间那块玉佩上的“囚”字。
而此刻的莲台之下,霓裳羽衣的主人正跪在一片冰冷的水牢里。她褪去了仙姿,露出原本的模样——那是张苍白而稚嫩的脸,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脚踝上锁着粗重的玄铁镣铐,镣铐上刻满了镇压仙力的符文。
“你不该提醒他。”水牢深处传来个沙哑的声音,“主人说了,沈醉是解开‘镇池莲’封印的关键。”
少女抬起头,金棕色的眼瞳里蓄满了泪水:“可他是白泽兽的朋友……白泽兽当年救过我。”
“朋友?”沙哑的声音冷笑,“在这瑶池,从来只有囚徒和看守。你忘了你姐姐是怎么死的了?”
少女的身体猛地一颤,攥着霓裳衣角的手用力到指节发白。水面上,她的倒影渐渐扭曲,竟化作了另一张脸——那是张与她有七分相似的面容,眉宇间却带着股凛冽的英气,正是真正的浣尘仙子。
倒影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诡异的笑,无声地吐出三个字:
“他来了。”
少女惊恐地抬头,望向水牢的入口,那里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锁链,在黑暗中轻轻晃动,发出“哐当”的轻响,像是在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