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的靴底碾过祭坛边缘的枯苔,腥咸的风裹着南疆特有的潮湿扑面而来。他斜倚在刻满虫蛀般符文的石柱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敲打着石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篝火在他脚边噼啪作响,将他半边脸映得通红,另一半却隐在浓重的阴影里,那双眸子像淬了冰的寒星,冷冷地落在不远处的老巫女身上。
这巫女瞧着已半截身子入土,干瘪的皮肤裹着嶙峋的骨架,活像被岁月抽干了血肉的老树皮。她裹着件靛蓝色的旧袍,袍角磨损得露出了灰白的线脚,手里拄着根蛇头拐杖,蛇眼处镶嵌的绿宝石在火光下闪着幽幽的光,像是在盯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外来的客官,”老巫女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可知这片林子为何叫‘蚀骨’?”
沈醉没接话,只是从怀里摸出个酒葫芦,拔开塞子仰头灌了一口。烈酒入喉,烧得喉咙火辣辣的,却驱不散他眼底的寒意。他这趟来南疆,本是为了追查一桩陈年旧案,没成想半道被这群部落族人拦下,说什么圣地神器异动,硬要请他这“懂法术的外乡人”帮忙看看。他本想一剑劈开这些蛮人的阻拦,可转念一想,这蚀骨林里的邪气确实有些古怪,倒不如顺道探探底细,或许能摸到些意外的线索。
“三十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老巫女忽然笑了,笑声像夜猫子在哭,听得人头皮发麻。“那时候啊,林子边缘开满了金盏花,春末一到,能香到十里外的河湾去。部落的孩子们总爱在花丛里打滚,抓着蝴蝶能追出二里地……”
她顿了顿,枯瘦的手指在蛇头拐杖上轻轻摩挲,像是在触碰什么珍贵的回忆。“变故是从一个月圆夜开始的。那天晚上,月亮红得像血,林子深处传来怪响,像是有无数人在哭嚎,又像是巨兽在咆哮。第二天一早,去林子里采药的阿爸就没回来——后来在一棵老榕树下找到了他,人都僵了,眼睛瞪得溜圆,像是看到了什么吓破胆的东西,手里还攥着半朵被捏烂的金盏花。”
沈醉握着酒葫芦的手指微微收紧。他去过不少凶险之地,见过尸山血海,也遇过鬼魅横行,可这老巫女描述的场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寻常邪祟害人,要么取命,要么夺魂,这般将人吓成痴傻模样再弃之荒野的,倒不多见。
“从那以后,怪事就没断过。”老巫女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听去。“先是牲畜夜里总往外跑,第二天在林子里找到时,都成了皮包骨,身上没一点伤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后来,部落里开始有人失踪,都是些青壮年,前一晚还好好的,第二天就没了踪影,屋里的火塘还温着,草鞋摆在床边,像是只是出去解个手,就再也没回来。”
篝火突然“啪”地爆出个火星,吓得旁边一个缩着脖子的部落少年猛地一颤。沈醉瞥了那少年一眼,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满眼惊恐,双手死死抓着身前的草裙,指节都泛了白。
“族里的老祭司说,是我们触怒了山神。”老巫女继续说道,声音里多了几分苦涩。“他带着族里的勇士去林子深处献祭,杀了最肥的牛羊,还烧了三车草药,可一点用都没有。那天晚上,林子里的怪响更厉害了,连祭坛这边都能听见,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地底爬出来……”
她忽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沈醉,那眼神里有恐惧,有哀求,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祭司大人说,那是‘暗影’醒了。”
“暗影?”沈醉终于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入滚油,瞬间打破了周遭的沉闷。“是什么东西?”
老巫女喉结动了动,像是在吞咽什么恐惧。“是古老的邪祟,比这林子的年岁还要大。传说在天地还没分开的时候,它就存在了,以生灵的恐惧为食,以绝望为壤。后来被天神封印在圣地之下,用七件圣物镇着,才安分了数千年。”
她指了指祭坛后方那座被藤蔓缠绕的石塔,塔尖隐在浓密的树冠里,只能看到半截灰黑色的轮廓。“圣物就在那塔里。可近段时间,塔身上的符文开始褪色,夜里还会发出红光,连林子里的瘴气都比以前浓了数倍。祭司大人上个月去塔里查看,回来后就一病不起,临死前只说……‘暗影要出来了’。”
沈醉放下酒葫芦,目光落在那座石塔上。他能感觉到,那塔里确实藏着一股不寻常的力量,阴冷、霸道,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睁开眼睛。
“你们就没想过离开?”他问道。这蚀骨林显然已是凶险之地,这群部落族人却还死守在这里,未免有些不明智。
老巫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决绝。“这里是我们的根。祖辈在这里生息,在这里守护圣物,我们不能走。再说,就算离开了,暗影真要是破封而出,这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安全的?”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沈醉的心湖,激起一圈涟漪。他想起了那些在江湖上见过的惨状,想起了那些被邪祟吞噬的村镇,若是这所谓的“暗影”真有那么可怕,那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客官,”老巫女忽然朝沈醉跪了下去,枯瘦的身子在火光下微微颤抖,“我知道你是有大本事的人。部落里的年轻人大多没见过世面,勇士们也折损了不少,如今能指望的,就只有你了。求你发发慈悲,帮我们看看那石塔里的情况,若是……若是暗影真要复苏,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旁边的部落族人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一时间,祭坛周围跪了黑压压一片人,连那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少年,也咬着牙跪了下去。
沈醉看着这群人,眉头微微皱起。他不是什么救世主,也没兴趣管别人的死活,可老巫女那句“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安全的”,却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想起了那个在江南水乡等着他回去的女子,想起了她煮的茶,绣的帕子,若是这世间真要大乱,她又该如何自处?
他沉默了片刻,将酒葫芦塞回怀里,站起身来。篝火的光芒在他身上跳跃,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起来吧。”他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之前的疏离,“石塔在哪,带我去看看。”
老巫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连忙挣扎着站起身,拄着蛇头拐杖在前面引路。沈醉跟在她身后,一步步走向那座被藤蔓缠绕的石塔。越靠近石塔,空气中的阴冷气息就越浓重,那些缠绕在塔身上的藤蔓像是活的一般,在火光下扭曲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石塔的大门是用整块黑石打造的,上面刻满了繁复的符文,只是正如老巫女所说,许多符文都已褪色,只剩下淡淡的印痕,像是随时会彻底消失。门楣上挂着一块残破的匾额,上面用古南疆文字写着三个字,沈醉恰好认得——“镇邪塔”。
“就是这里了。”老巫女停下脚步,指着那扇黑石大门,“里面有三层,圣物就在顶层的石台上。只是……自从祭司大人病倒后,就没人敢再进去了。”
沈醉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门上的符文。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还有一丝微弱的电流般的麻痹感。他能感觉到,这些符文里蕴含的力量正在快速流失,就像一个漏气的皮囊,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失效。
他正想推开大门,忽然注意到门楣上的匾额后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皱了皱眉,纵身一跃,伸手将匾额掀开。
匾额后面,不是砖石,而是一张泛黄的兽皮。兽皮上用朱砂画着一幅奇怪的图案,像是一张地图,又像是某种阵法。可最让人在意的,是兽皮角落里的一个印记——那是一个黑色的骷髅头,骷髅头的眼眶里,各嵌着一颗红色的宝石,正对着沈醉,像是在无声地狞笑。
沈醉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个印记,他太熟悉了。十年前,他追查的那桩灭门惨案现场,就留下过一模一样的印记。
就在这时,那兽皮突然“噗”地一声燃了起来,火苗窜起半尺高,瞬间就将整张兽皮烧成了灰烬。可在火光熄灭的刹那,沈醉清楚地看到,灰烬中飘起一缕黑烟,那黑烟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竟化作一只巴掌大的黑色蝙蝠,扑棱着翅膀,朝着林子深处飞去。
更诡异的是,那蝙蝠的眼睛,竟是血红色的,像两颗燃烧的血珠,在黑暗中一闪而逝。
老巫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是……是暗影的信使……它知道我们在查它了……”
沈醉站在石塔门前,望着黑色蝙蝠消失的方向,眼底的寒意更浓了。他原以为这只是一桩简单的邪祟复苏案,可现在看来,事情恐怕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黑色骷髅印记,那诡异的黑色蝙蝠,还有十年前的旧案……这一切,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他握紧了腰间的长剑,剑鞘上的龙纹在火光下闪着冷冽的光。看来,这蚀骨林的水,比他预想的要深得多。而他这趟浑水,怕是想蹚也得蹚,不想蹚,也得蹚了。
这巫女瞧着已半截身子入土,干瘪的皮肤裹着嶙峋的骨架,活像被岁月抽干了血肉的老树皮。她裹着件靛蓝色的旧袍,袍角磨损得露出了灰白的线脚,手里拄着根蛇头拐杖,蛇眼处镶嵌的绿宝石在火光下闪着幽幽的光,像是在盯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外来的客官,”老巫女的声音像生锈的铁片在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可知这片林子为何叫‘蚀骨’?”
沈醉没接话,只是从怀里摸出个酒葫芦,拔开塞子仰头灌了一口。烈酒入喉,烧得喉咙火辣辣的,却驱不散他眼底的寒意。他这趟来南疆,本是为了追查一桩陈年旧案,没成想半道被这群部落族人拦下,说什么圣地神器异动,硬要请他这“懂法术的外乡人”帮忙看看。他本想一剑劈开这些蛮人的阻拦,可转念一想,这蚀骨林里的邪气确实有些古怪,倒不如顺道探探底细,或许能摸到些意外的线索。
“三十年前,这里可不是这样。”老巫女忽然笑了,笑声像夜猫子在哭,听得人头皮发麻。“那时候啊,林子边缘开满了金盏花,春末一到,能香到十里外的河湾去。部落的孩子们总爱在花丛里打滚,抓着蝴蝶能追出二里地……”
她顿了顿,枯瘦的手指在蛇头拐杖上轻轻摩挲,像是在触碰什么珍贵的回忆。“变故是从一个月圆夜开始的。那天晚上,月亮红得像血,林子深处传来怪响,像是有无数人在哭嚎,又像是巨兽在咆哮。第二天一早,去林子里采药的阿爸就没回来——后来在一棵老榕树下找到了他,人都僵了,眼睛瞪得溜圆,像是看到了什么吓破胆的东西,手里还攥着半朵被捏烂的金盏花。”
沈醉握着酒葫芦的手指微微收紧。他去过不少凶险之地,见过尸山血海,也遇过鬼魅横行,可这老巫女描述的场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寻常邪祟害人,要么取命,要么夺魂,这般将人吓成痴傻模样再弃之荒野的,倒不多见。
“从那以后,怪事就没断过。”老巫女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像是怕被什么东西听去。“先是牲畜夜里总往外跑,第二天在林子里找到时,都成了皮包骨,身上没一点伤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精气。后来,部落里开始有人失踪,都是些青壮年,前一晚还好好的,第二天就没了踪影,屋里的火塘还温着,草鞋摆在床边,像是只是出去解个手,就再也没回来。”
篝火突然“啪”地爆出个火星,吓得旁边一个缩着脖子的部落少年猛地一颤。沈醉瞥了那少年一眼,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满眼惊恐,双手死死抓着身前的草裙,指节都泛了白。
“族里的老祭司说,是我们触怒了山神。”老巫女继续说道,声音里多了几分苦涩。“他带着族里的勇士去林子深处献祭,杀了最肥的牛羊,还烧了三车草药,可一点用都没有。那天晚上,林子里的怪响更厉害了,连祭坛这边都能听见,像是有什么东西正从地底爬出来……”
她忽然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沈醉,那眼神里有恐惧,有哀求,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祭司大人说,那是‘暗影’醒了。”
“暗影?”沈醉终于开了口,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冰投入滚油,瞬间打破了周遭的沉闷。“是什么东西?”
老巫女喉结动了动,像是在吞咽什么恐惧。“是古老的邪祟,比这林子的年岁还要大。传说在天地还没分开的时候,它就存在了,以生灵的恐惧为食,以绝望为壤。后来被天神封印在圣地之下,用七件圣物镇着,才安分了数千年。”
她指了指祭坛后方那座被藤蔓缠绕的石塔,塔尖隐在浓密的树冠里,只能看到半截灰黑色的轮廓。“圣物就在那塔里。可近段时间,塔身上的符文开始褪色,夜里还会发出红光,连林子里的瘴气都比以前浓了数倍。祭司大人上个月去塔里查看,回来后就一病不起,临死前只说……‘暗影要出来了’。”
沈醉放下酒葫芦,目光落在那座石塔上。他能感觉到,那塔里确实藏着一股不寻常的力量,阴冷、霸道,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就像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缓缓睁开眼睛。
“你们就没想过离开?”他问道。这蚀骨林显然已是凶险之地,这群部落族人却还死守在这里,未免有些不明智。
老巫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决绝。“这里是我们的根。祖辈在这里生息,在这里守护圣物,我们不能走。再说,就算离开了,暗影真要是破封而出,这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安全的?”
她的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沈醉的心湖,激起一圈涟漪。他想起了那些在江湖上见过的惨状,想起了那些被邪祟吞噬的村镇,若是这所谓的“暗影”真有那么可怕,那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客官,”老巫女忽然朝沈醉跪了下去,枯瘦的身子在火光下微微颤抖,“我知道你是有大本事的人。部落里的年轻人大多没见过世面,勇士们也折损了不少,如今能指望的,就只有你了。求你发发慈悲,帮我们看看那石塔里的情况,若是……若是暗影真要复苏,也好让我们有个准备。”
旁边的部落族人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一时间,祭坛周围跪了黑压压一片人,连那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少年,也咬着牙跪了下去。
沈醉看着这群人,眉头微微皱起。他不是什么救世主,也没兴趣管别人的死活,可老巫女那句“天下之大,又有哪里是安全的”,却像根刺一样扎在他心上。他想起了那个在江南水乡等着他回去的女子,想起了她煮的茶,绣的帕子,若是这世间真要大乱,她又该如何自处?
他沉默了片刻,将酒葫芦塞回怀里,站起身来。篝火的光芒在他身上跳跃,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起来吧。”他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少了几分之前的疏离,“石塔在哪,带我去看看。”
老巫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连忙挣扎着站起身,拄着蛇头拐杖在前面引路。沈醉跟在她身后,一步步走向那座被藤蔓缠绕的石塔。越靠近石塔,空气中的阴冷气息就越浓重,那些缠绕在塔身上的藤蔓像是活的一般,在火光下扭曲着,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石塔的大门是用整块黑石打造的,上面刻满了繁复的符文,只是正如老巫女所说,许多符文都已褪色,只剩下淡淡的印痕,像是随时会彻底消失。门楣上挂着一块残破的匾额,上面用古南疆文字写着三个字,沈醉恰好认得——“镇邪塔”。
“就是这里了。”老巫女停下脚步,指着那扇黑石大门,“里面有三层,圣物就在顶层的石台上。只是……自从祭司大人病倒后,就没人敢再进去了。”
沈醉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了一下门上的符文。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还有一丝微弱的电流般的麻痹感。他能感觉到,这些符文里蕴含的力量正在快速流失,就像一个漏气的皮囊,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失效。
他正想推开大门,忽然注意到门楣上的匾额后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皱了皱眉,纵身一跃,伸手将匾额掀开。
匾额后面,不是砖石,而是一张泛黄的兽皮。兽皮上用朱砂画着一幅奇怪的图案,像是一张地图,又像是某种阵法。可最让人在意的,是兽皮角落里的一个印记——那是一个黑色的骷髅头,骷髅头的眼眶里,各嵌着一颗红色的宝石,正对着沈醉,像是在无声地狞笑。
沈醉的瞳孔猛地一缩。这个印记,他太熟悉了。十年前,他追查的那桩灭门惨案现场,就留下过一模一样的印记。
就在这时,那兽皮突然“噗”地一声燃了起来,火苗窜起半尺高,瞬间就将整张兽皮烧成了灰烬。可在火光熄灭的刹那,沈醉清楚地看到,灰烬中飘起一缕黑烟,那黑烟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竟化作一只巴掌大的黑色蝙蝠,扑棱着翅膀,朝着林子深处飞去。
更诡异的是,那蝙蝠的眼睛,竟是血红色的,像两颗燃烧的血珠,在黑暗中一闪而逝。
老巫女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是……是暗影的信使……它知道我们在查它了……”
沈醉站在石塔门前,望着黑色蝙蝠消失的方向,眼底的寒意更浓了。他原以为这只是一桩简单的邪祟复苏案,可现在看来,事情恐怕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黑色骷髅印记,那诡异的黑色蝙蝠,还有十年前的旧案……这一切,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
他握紧了腰间的长剑,剑鞘上的龙纹在火光下闪着冷冽的光。看来,这蚀骨林的水,比他预想的要深得多。而他这趟浑水,怕是想蹚也得蹚,不想蹚,也得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