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上智之一《见大》11 楚庄王&袁盎-《智囊里的管理学》

  楚庄王&袁盎:不揪小错,古代“人情投资天花板”

  楚庄王请大臣们喝酒,让美人给大家斟酒。天黑下来,酒喝到兴头上,蜡烛突然灭了。这时有个大臣趁黑拽了美人的衣服,美人一把扯断了他帽子上的带子,然后赶紧让侍从点灯,想看看是谁。

  楚庄王却拦住说:“哪能为了显扬女人的贞节,就让大臣受辱啊!”接着下令:“今天跟我喝酒,谁不把帽子带扯断,就是不尽兴!”大臣们听了都把帽子带扯断,这才点灯继续喝,直到尽欢而散。

  后来楚国围攻郑国,有个大臣打仗时总冲在最前面,五次冲锋都斩了敌人首级,击退了敌军,帮楚军最终打赢了。楚庄王问起他,才知道这人就是当年被美人扯断帽子带的大臣。

  袁盎以前当吴国丞相时,有个侍从偷偷跟他的侍女好上了。袁盎知道这事儿,但没声张。后来有人拿这事吓唬侍从,侍从吓得跑了。袁盎亲自去把他追回来,还真把侍女赐给了他,对待他还像以前一样。

  到了汉景帝时期,袁盎回朝廷当太常,又被派去出使吴国。当时吴王正准备谋反,想杀袁盎,派了五百人把他围住。袁盎还没察觉危险,刚好那个曾跟他侍女私通的侍从,现在成了看守袁盎的校尉司马。

  这侍从特意买了二百石的好酒,把五百个守卫都灌醉睡倒,然后连夜叫醒袁盎说:“您赶紧跑!明天吴王就要杀您了!”袁盎问:“你是谁啊?”侍从说:“我就是当年跟您侍女私通的那个侍从啊!”袁盎这才惊觉,赶紧趁机逃走了。

  冯梦龙点评:这种“人情投资”,比啥都管用!梁朝的葛周、宋朝的种世衡,都用这招打败敌人、平定叛乱。就连张说能躲过灾祸,也靠的是这种“放一马”的转圜之福。连金国的兀术,不杀那个想报仇的小兵妻子,也算是胡人里的厉害角色了。

  葛周曾跟自己宠爱的美姬一起喝酒,有个侍卫一直盯着美姬看,连葛周问话都没答上来。侍卫后来自己反应过来,怕被治罪。葛周却啥也没说。后来葛周跟唐军打仗失利,他喊来这个侍卫,让他奋勇破敌,打赢后居然把美姬嫁给了他。

  胡人首领苏慕恩的部落最强,种世衡曾夜里跟他喝酒,让侍姬出来陪酒。过了会儿种世衡起身进内屋,苏慕恩偷偷跟侍姬调笑。

  种世衡突然出来撞见,苏慕恩又惭愧又害怕,赶紧请罪。种世衡却笑着说:“你想要她?”当场就把侍姬送给了他。后来其他部落有叛乱的,种世衡让苏慕恩去征讨,没有打不赢的。

  张说有个门生偷了他的宠婢,张说本来想依法治罪。这门生大喊:“相公您就没有急需用人的时候吗?何必舍不得一个婢女!”张说觉得他这话不一般,就把婢女赐给了他,让他走了。后来这门生就没了消息。直到张说被姚崇陷害,眼看要大祸临头,这门生连夜赶来,提议把“夜明帘”献给九公主,让公主在唐玄宗面前替张说说话,张说这才躲过一劫。

  金兀术看上了一个小兵的妻子,杀了小兵把她抢过来,特别宠爱。有天兀术白天睡觉,醒来突然看见这女人拿着刀要杀他。兀术惊起来问她为啥,女人说:“我要为我丈夫报仇!”兀术沉默了会儿,挥手让她退下。当天兀术大宴将士,把这女人叫出来说:“杀了你吧,你没罪;留着你吧,又不行。你在众将里自己选个想跟的人。”女人指了一个将领,兀术当场就把她赐给了那人。

  【管理智慧】

  楚庄王和袁盎,一个靠“绝缨宴”放过摸美人衣服的臣子,换来了生死战场上的拼命相护;一个靠“不究私通罪”包容下属,换来了生死关头的救命之恩——这俩古人把“人情投资”玩明白了:别揪着别人的小错不放,给人留余地,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收获意想不到的回报。

  一、楚庄王“绝缨宴”:不戳穿“酒后失态”,换来了“五战五捷”的死忠的现代案例:职场“不究迟到错”,换来了“救命订单”

  某公司的王总,有次部门聚餐,刚毕业的新人小李喝多了,不小心把红酒洒在了王总的西装上——那是王总准备第二天见大客户的定制西装,小李吓得脸都白了,连连道歉,说要赔。

  王总却笑着说:“多大点事,衣服洗了就好,你刚毕业挣钱不容易,别放心上。”还特意转移话题,不让小李尴尬。

  过了半年,公司竞标一个大项目,对手把报价压得特别低,眼看要输了。负责做方案的小李,连夜改了三个版本,还主动找自己的大学导师(刚好是客户行业的专家)帮忙背书,最后硬生生把项目抢了下来。

  庆功宴上小李说:“王总当初没怪我洒红酒,我就想好好干活报答他。这次项目要是丢了,我都觉得对不起他的包容。”——这就是楚庄王“绝缨宴”的现代版:不揪着小错不放,反而能点燃下属的感恩心,关键时刻能帮你扛事。

  二、袁盎“不究私通”:放过“偷情下属”,换来了“深夜救逃”的生机现代案例:老板“不炒失职错”,换来了“揪出财务漏洞”的挽救

  朋友开的外贸公司,有个财务小张,刚入职时不小心把一笔货款的汇率算错了,多付了国外客户5万块。按公司规定,小张得全额赔偿,还要被开除。

  朋友知道后,没骂小张,反而说:“谁没犯过错?这5万公司先担着,你接下来把所有汇率换算的流程重新理一遍,避免再出错就行。”小张又愧疚又感动,主动加了半个月班,把公司三年来的所有外贸单据都核对了一遍。

  结果这一核对,小张发现有个老客户一直在用“虚假提单”骗货款,已经骗了公司20多万。小张赶紧把证据交给朋友,朋友及时止损,还追回了被骗的钱。

  后来小张说:“老板没炒我,我总想着要补这个错,没想到真帮公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就是袁盎“包容私通”的逻辑:别人犯了小错,你给人留条路,人往往会用更努力的方式“还人情”,甚至帮你避开更大的坑。

  三、核心启示:“放人一马”不是圣母心,是性价比最高的“人情投资”

  楚庄王、袁盎这些人的“包容”,不是没原则的纵容,而是精准的“人情判断”:小错可改、对方有感恩心、未来有回报可能,才值得“放人一马”。放到现在的职场、生活里,该怎么学这种智慧?

  1.先判断“小错”还是“原则错”

  比如下属迟到是因为送生病的家人去医院(小错,可包容),但要是挪用公款(原则错,不能忍);朋友借你钱忘了还(小错,可提醒),但要是故意骗你钱(原则错,不能放)——拎清底线,才不是“傻包容”。

  2.包容后“不翻旧账”,给人留尊严

  楚庄王没再提“绝缨”的事,袁盎没再提“私通”的事,这才让对方能放下心理负担。职场里包容下属后,别总拿“上次你犯的错”说事;生活里包容朋友后,别总翻旧账——留尊严,才能让人情真正落地。

  3.明白“人情投资”是“长期回报”

  楚庄王的回报在战场上,袁盎的回报在生死关头,都不是“马上见效”。别指望今天放别人一马,明天就有回报,这种人情往往是“平时存着,急时用着”——多攒点“放人一马”的善意,关键时刻往往能帮你渡难关。

  【原文】楚庄王 袁盎

  楚庄玉宴群臣,命美人行酒。日暮,酒酣烛灭,有引美人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趣火视之。王曰:“奈何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命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群臣尽绝缨而火,极欢而罢。及围郑之役,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却敌,卒得胜。询之,则夜绝缨者也。

  盎先尝为吴相时,盎有从史私盎侍儿。盎知之,弗泄。有人以言恐从史,从史亡。盎亲追反之,竟以侍儿赐,遇之如故。景帝时,盎既入为太常,复使吴。吴王时谋反,欲杀盎,以五百人围之。盎未觉也。会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置二百石醇醪,尽饮五百人醉卧,辄夜引盎起,曰:“君可去矣,旦日王且斩君。”盎曰:“公何为者?”司马曰:“故从史盗君侍儿者也。”于是盎惊脱去。

  (评:梁之葛周、宋之种世衡,皆用此术克敌讨叛。着张说免祸,可谓转圜之福。兀术不杀小卒小妻,亦胡虏中之杰然者也。

  葛周尝与所宠美姬同饮,有侍卒目视姬不辍,失答周问。既自觉,惧罪。周并不言。后与唐师战,失利,周呼此卒奋勇破敌,竟以美姬妻之。(边批:怜才之至。)胡酋苏慕恩部落最强,种世衡尝夜与饮,出侍姬佐酒。既而世衡起入内,慕恩窃与姬戏。(边批:《三国演义》貂蝉事套此。世衡遽出掩之,慕恩惭愧请罪。世衡笑日:“君欲之耶?”即以遗之,由是诸部有贰者,使慕恩讨之,无不克。

  张说有门下生盗其宠婢,欲置之法。此生呼曰:“相公岂无缓急用人时耶?何惜一婢!”说奇其言,遂以赐而遣之。后杳不闻。及遭姚崇之构,祸且不测。此生夜至,请以夜明帘献九公主,为言于玄宗,得解。

  金兀术爱一小卒之妻,杀卒而夺之,宠以专房。一日昼寝,觉忽见此妇持利刃欲向。惊起问之,曰:“欲为夫报仇耳。”(边批:此妇亦奇。)术默然,麾使去。即日大享将士,召此妇出,谓曰:“杀汝则无罪,留汝则不可。任汝于诸将中自择所从。”妇指一人,术即赐之。(边批:将知感而妇不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