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上智之一《见大》35 后唐明宗-《智囊里的管理学》

  后唐明宗:古代“定位清醒帝”!不折腾不擅长的事

  后唐的秦王李从荣,性格浮躁爱装,表面喜欢儒家学问,实际天天拉着一群没正形的文艺青年喝酒写诗,不务正业。有一天,他爹后唐明宗问他:“你管着军政大事,空闲时都在学啥啊?”

  李从荣装模作样回答:“没事就看书,跟儒生们聊诗论道,提升自己。”明宗一听就皱了眉,戳穿他:“我以前见你爷爷(先帝)总爱写破诗,没半点用!你是武将家的儿子,写文章本来就不是你的本行,肯定写不明白,传出去只会让人笑掉大牙。我虽然老了,对经书大义不算精通,但还知道听点有用的;写诗这种虚头巴脑的,学了没啥用!”

  可惜李从荣没听进去,最后果然因为不抓军政、瞎折腾,落了个失败的下场。

  【管理智慧】

  一、明宗的“清醒逻辑”:不是反对学文化,是怕儿子“丢了本分、错了定位”

  明宗不让李从荣搞诗文,不是老古董反对文化,而是精准看透了“将家子的核心职责”——你是管军队、抓政务的,不是靠写诗吃饭的,瞎折腾不擅长的事,只会耽误正事还闹笑话。这背后藏着3个超实用的现代逻辑:

  1.先认“自己是谁”:核心身份决定核心任务

  李从荣的身份是“秦王 军政管理者”,核心任务是守疆土、管军队,不是“文人墨客”;写诗对他的核心任务没半点帮助,反而会分散精力。就像现在职场里,技术主管的核心身份是“带团队做技术”,不是“网红博主”——要是天天拍短视频带货,不管代码质量、不管团队进度,项目早晚得黄;

  2.再看“擅长啥”:不擅长的事硬搞,只会丢人又误事

  李从荣没学过写文章,硬凑诗句只会是“打油诗水平”,传出去不仅显不出“有文化”,反而让人觉得“武将家的儿子装文人,不伦不类”。就像现在有人明明是做行政的,硬要跟风搞“职场培训讲师”,讲的内容没干货,最后不仅没人听,还被同事笑话“不务正业”;

  3.最后算“没用的事别沾”:别被表面光鲜迷惑

  写诗看似“高雅”,但对李从荣来说,不如多练兵法、多查军情有用。明宗见过先帝“写破诗没用”,就是不想儿子重蹈覆辙。就像现在很多人跟风搞“副业”,明明主业没做好,硬要去开网店、做直播,结果副业没赚钱,主业也被拖累,两头空。

  二、当代“李从荣式翻车”案例:没认清定位瞎折腾,最后丢了核心

  明宗的警告,放到现在依然戳中很多人的痛点——不少人被“表面光鲜的事”诱惑,丢了自己的核心职责,最后翻车。

  案例1:技术主管“弃技从文”搞直播,项目黄了还被降职

  某互联网公司的后端主管小张,看到同事靠直播讲“职场干货”涨了粉,也心动了。本来他的核心任务是带团队做“用户中台系统”,结果天天琢磨直播脚本、拍短视频,团队的代码评审不管了,项目进度也不管了。

  下属催他定技术方案,他说“先等我拍完今天的视频”;老板问项目进展,他说“快了快了,直播涨粉能帮公司做品牌”。结果三个月后,用户中台系统延期上线,竞争对手抢先推出类似功能,公司丢了大客户;小张的直播也没做起来,粉丝不到500,还被网友吐槽“讲的都是废话”。

  最后老板把小张降成普通程序员,还在会上说:“你的核心是写好代码、带好技术团队,不是当网红——搞不清楚自己该干啥,就别占着主管的位置!”——这就是典型的“李从荣式翻车”:丢了核心,瞎折腾不擅长的,最后啥也没捞着。

  案例2:餐饮老板“弃菜装网红”,装修再炫也没人复购

  创业者老王开了家川菜馆,本来靠“味道正宗、分量足”攒了不少回头客。后来看到“网红打卡店”火,就开始瞎折腾:把后厨师傅调去做“高颜值摆盘菜”,自己天天拍装修视频发抖音,还花20万把店里装成“ins风”,菜价涨了30%。

  结果老顾客来吃,说“味道没以前香了,量还少了”;新顾客被抖音吸引来,拍了照就走,没几个人复购。不到半年,店里客流少了一半,房租都快交不起,老王只能把店转让——他忘了自己的核心是“做好吃的川菜”,不是“搞网红装修”,跟李从荣“丢军政搞诗文”的逻辑一模一样:被表面光鲜迷惑,丢了吃饭的本事。

  三、反例:“认清定位专注核心”的人,反而走得远

  跟李从荣相反,那些认清楚自己“该干啥、擅长啥”的人,反而能把事做好,甚至做出成绩。

  案例:UI设计师“不跟风学产品”,专注设计成行业大牛

  小李是一家设计公司的UI设计师,身边很多同事都在跟风学“产品经理课程”,说“会产品才好升职”。但小李没跟着瞎学,他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是“对视觉、用户体验敏感”,核心任务是“做出让用户喜欢的界面”。

  他把时间花在研究“优秀设计案例”“用户视觉偏好数据”上,还主动帮公司优化“设计规范”,让团队出图效率提高了40%。不到两年,他设计的App界面被行业媒体报道,还接到了大厂的挖人邀请,薪资翻了一倍——他没跟风搞“跨领域”,反而靠专注核心成了专家,这就是明宗希望儿子做到的“抓自己该抓的”。

  四、核心启示:想不翻车,先搞懂“3个不折腾”

  明宗的智慧,说到底就是“认清定位、不瞎折腾”。不管是职场、创业,还是个人成长,想避开“李从荣式陷阱”,记住这3点:

  1.不折腾“和核心无关的事”

  先列清楚自己的“核心身份 核心任务”(比如技术主管=带团队做技术,餐饮老板=做好菜品);

  遇到“想做的事”先问自己:“这能帮我完成核心任务吗?”——不能就别碰,比如小张的直播、老王的网红装修,都和核心无关;

  2.不折腾“自己不擅长的事”

  别觉得“别人做着好,我也能做”,比如李从荣见文人写诗高雅,就跟着学,却忘了自己没基础;

  擅长的事做到极致,比不擅长的事瞎折腾强10倍,比如小李专注设计,比跟风学产品的同事走得远;

  3.不折腾“看起来光鲜却没用的事”

  写诗、网红装修、直播,这些事看似“高雅”“时髦”,但对没需求的人来说,就是“无用功”;

  明宗说“余不足学也”,就是告诉儿子:“没用的事别学,不如多搞点有用的”——职场里,“有用”比“光鲜”重要多了。

  【原文】后唐明宗

  秦王从荣性轻佻,喜儒学,多招致后生浮薄之徒赋诗饮酒。一日,明宗问之曰:“尔军政之余,所习何事?”对曰:“暇则读书,与诸儒诗谈道。”明宗曰:“吾每见先帝好作歌诗,甚无谓。汝将家子,文章非所素刁,必不能工,传于人口,徒作笑柄,吾老矣,于经义虽未晓,然尚喜闻之,余不足学也。”从荣卒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