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明智之三《剖疑》23 戚贤-《智囊里的管理学》

  戚贤:对付“有豪强撑腰的淫祠骗局”,先“用现实需求验真假”,再“抓人为操作的证据”

  戚贤刚被任命为归安县县令时,县里有个“萧总管庙”——这其实是座没正经名分、专搞迷信的“淫祠”。当地的豪强地主想诅咒官员,总会先去庙里搞祭祀活动,所以这座庙被修得特别豪华。

  有一天,戚贤路过这座庙,正好赶上祭祀的日子。他走进庙里,让参加祭祀的人都站在台阶下,对他们说:“老天已经很久没下雨了,你们要是能求神让天下雨,那最好;要是求不来雨,这庙就拆了,谁也别想免责!”

  说完,他让人把庙里的萧总管木偶抬到石桥上,等了半天也没下雨。戚贤就按自己说的,把木偶扔进了水里。

  又过了几天,戚贤坐船出行,突然那尊木偶从水里跳进了船里。随从们吓得脸色发白,拔腿就想跑,大喊:“萧总管来了!萧总管来了!”戚贤却笑着说:“这是还没把它烧干净啊!”下令把木偶绑起来。

  他早就怀疑这事有问题,转头看到岸边有座土地庙,就悄悄派了个机灵的衙役换上便服躲进庙里,叮嘱他:“等着看有没有人从水里出来,一旦出现就把人抓过来。”没过多久,果然有人从水里钻出来——原来这都是那些搞祭祀的豪强在背后搞鬼,他们猜准了大家怕“萧总管”的心理,还花钱收买了会水的人来装神弄鬼。

  戚贤的高明,在于“先拿‘求雨’验真假,再抓‘装神’的真人”,两步拆穿骗局

  别人都怕“萧总管”显灵、怕豪强报复,不敢动这淫祠;戚贤却不按常理出牌:第一步用“求雨”测试——要是真有神,就该下雨,下不了雨说明庙是假的,扔木偶也理直气壮;第二步发现木偶“跳船”,不慌不忙抓幕后黑手,一下就戳穿了“鬼神显灵”的把戏。

  他没跟迷信的人争论“有没有萧总管”,而是用“事实(不下雨)”和“抓现行(水里的人)”说话,既破了迷信,又治了豪强,让骗局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管理智慧】

  一、戚贤的“破迷信逻辑”:先立“效果规则”,让迷信不攻自破

  为啥之前没人敢动“萧总管”庙?因为大家被“神显灵”的说法吓住,更怕得罪背后操控的豪右。戚贤的聪明,是不跟迷信掰扯“有没有神”,反而立了个超简单的“效果规则”:你说神有用,那就能求来雨;求不来,就证明是假的——用“实际效果”戳穿“神有用”的谎言,比说一万句“这是迷信”都管用。

  这放现在太实用了:现在还有人靠“迷信活动”骗钱,比如“求神能治病”“拜神能发财”,却不敢承诺“没效果退钱”。对付这种套路,就得学戚贤,先定“效果标准”——你说拜神能治病,就看能不能让病人好转;你说求神能发财,就看能不能让人事事顺利。没效果?那就是假的,别再装神弄鬼。

  二、戚贤的“抓幕后逻辑”:不被“神显灵”吓住,专查“谁在背后搞鬼”

  木偶从水里蹦上船,随从们都以为“神显灵”,戚贤却一眼看穿“是有人装的”——他知道,所谓“神显灵”,从来都是“人在操盘”:要么是想靠迷信骗钱,要么是想借“神的名义”搞事。所以他不慌着怕,反而派衙役抓幕后黑手,一抓一个准。

  现在也有这种“装神弄鬼”的套路:比如有人故意把“神物”放在显眼处,说是“显灵”,其实是为了骗香火钱;有人半夜搞点动静,说是“神发怒”,其实是为了逼大家听话。对付这种,就得学戚贤,别被“显灵”吓住,先查“有没有人在背后操控”——一查就知道是假的。

  三、核心启示:遇“装神弄鬼”,学戚贤的2个“反套路招”

  戚贤能拆穿“萧总管”骗局,不是因为他“不怕神”,是因为他“懂套路”——知道迷信靠“效果吹牛皮”,显灵靠“人在背后搞鬼”。对付现在的迷信套路,记住这两招就行:

  1.遇“迷信吹牛皮”,先立“效果规则”

  不管是“求雨”“治病”还是“求发财”,先问“能不能保证效果?没效果咋办?”——比如求雨就定“几天内下雨”,治病就定“多久好转”,发财就定“有没有实际收益”。骗子要是不敢保证,十有八九是假的;要是保证了没做到,就按规则拆穿,别让他再忽悠人。

  2.遇“神显灵”,先查“有没有人搞鬼”

  看到“神物自己动”“神鸟叼纸条”这种“显灵”,别慌着怕,先想“有没有人操控”——查监控、找目击者、看有没有痕迹(比如绳子、遥控器)。多数“显灵”都是人为造假,一查就能找到幕后操盘手,迷信自然就散了。

  简单说,戚贤的厉害不是“有超能力”,是“不被吓住、不被忽悠”——他知道,真神不会靠“求雨”“跳船”刷存在感。

  【原文】戚贤

  戚贤初授归安县。县有“萧总管”,此淫祠也。豪右欲诅有司,辄先赛庙,庙壮丽特甚。一日过之,值赛期。入庙中,列赛者阶下,谕之曰:“天久不雨,若能祷神得雨则善;不尔,庙且毁,罪不赦也。”舁木偶道桥上,竟不雨,遂沉木偶,如言。又数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跃入舟中,侍人失色走,曰:“萧总管来!萧总管来!”贤笑曰:“是未之焚也!”命系之。顾岸傍有社祠,别遣黠隶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来。”已而果然,盖策诸赛者心,且贿没人为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