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上智之二《远犹》02 李泌-《智囊里的管理学》

  李泌:提前掐灭“内斗火苗”,才是真远见

  唐肃宗的儿子建宁王李倓,性格英勇果断,还很有谋略。他跟着肃宗从马嵬坡向北撤退时,军队人少力弱,还总遇到强盗。李倓亲自挑选勇猛的士兵守在肃宗前后,拼尽全力打仗保护肃宗。有时肃宗过了饭点还没吃上饭,李倓就难过得哭起来,军中将士都很敬佩他。

  肃宗想让李倓当天下兵马元帅,统领众将东征。李泌却劝道:“建宁王确实有当元帅的才能,但广平王李俶是他哥哥啊。要是建宁王立了大功,难道要让广平王像吴太伯那样,主动让出王位吗?”

  肃宗说:“广平王是嫡长子,难道还需要靠元帅的职位来巩固地位吗?”

  李泌反驳:“广平王还没被立为太子。现在天下大乱,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元帅身上。要是建宁王真的立下大功,就算陛下不想让他当太子,那些和他一起立功的人,难道会甘心吗?太宗李世民、太上皇李隆基(当年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争权),都是这样的例子啊!”

  肃宗这才明白,任命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众将都归他统领。李倓听说后,向李泌道谢:“这本来就是我心里想的!”

  冯梦龙点评:提前掐灭“内斗火苗”,才是真远见

  李泌没纠结“谁更有能力当元帅”,反而盯着“兄弟争位”的隐患——要是让弟弟先立大功,就算哥哥是嫡长子,也容易引发权力争斗,甚至重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覆辙。这种提前规避家族内耗的眼光,比单纯推荐人才更关键。

  就像现在团队里,要是只看个人能力安排重要任务,却忽略了成员间的层级、关系平衡,很可能任务没完成,先起了内部矛盾。李泌的智慧,在于他做事不只看“当下能不能成”,更看“长远会不会出乱子”。

  【管理智慧】

  唐肃宗的儿子建宁王李倓,是个又勇猛又有本事的狠角色。当初跟着肃宗从马嵬坡往北逃的时候,队伍人少还弱,一路上老遇到劫匪,李倓直接挑了队里最能打的人,守在肃宗前后,次次冲上去硬拼,就为了护着老爹安全。有时候肃宗赶路赶得没饭吃,李倓急得直哭,一点不藏着对老爹的在意。军队里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都特别服他,觉得这皇子靠谱。

  后来肃宗想让李倓当“天下兵马元帅”,带着各路将领东征平叛。结果李泌(肃宗的核心谋士,相当于“首席战略官”)直接拦了下来,说:“建宁王确实有当元帅的本事,但广平王李俶是他亲哥啊!要是建宁王真把仗打赢了,立了大功,你让广平王怎么办?总不能让他像吴太伯那样,主动把继承人的位置让出来吧?”

  肃宗还没懂,说:“广平是嫡长子,本来就是继承人,一个元帅的位置而已,有啥要紧的?”李泌赶紧补刀:“可广平王现在还没正式立为太子啊!现在天下大乱,大家都盯着‘元帅’这个位置——谁能打胜仗,谁就有军心,谁就是大家心里的‘主心骨’。要是建宁王真立了大功,就算您不想让他当太子,跟着他打仗的那些人能答应吗?当年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太上皇(玄宗当年也经历过皇子争位)的事,您忘了?”

  肃宗这才醒过神,赶紧改了主意,让广平王李俶当天下兵马元帅,所有将领都归他管。李倓听说这事后,不仅没生气,还专门去找李泌道谢:“李公您太懂我了!我本来就没想争什么位置,就想好好打仗平叛,您这么做,正好帮我避了坑!”

  一、李泌的“风险预判逻辑”:不是打压能臣,是怕“功高盖主引内耗”

  李泌拦住建宁王,不是觉得他没能力,而是精准算透了“团队(皇室)稳定的核心——不能让‘能力强的人’越过‘层级秩序’,否则会引发内斗”。当时广平王是兄、还没正名太子,建宁王要是功高,不管是他自己想争,还是手下人起哄,都会让兄弟反目,甚至重演“玄武门之变”的悲剧。这拆开来,就是现代职场\/团队管理里的“防内耗法则”,比只看“个人能力”更长远。

  1.先看“层级秩序”:能力再强,也不能乱了团队“辈分\/层级”

  李泌没否定建宁王的能力,却抓着“广平是兄”“没立太子”这两个关键点——团队里有默认的“层级”(比如兄友弟恭、正职在前),要是让层级靠后的人“功高盖主”,哪怕他没私心,也会让层级靠前的人不安,手下人还会趁机挑拨。这就像现在公司里:

  某重点项目要选负责人,副总监小张能力强、之前立过功,cEo想让他上;但总监老王是正职,还没明确“事业部接班人”身份。要是让小张当项目负责人,打赢了仗,小张的手下肯定会说“张哥比王总监厉害,该让张哥当老大”,老王心里不舒服,俩人早晚掐起来,项目就算成了,后续团队也会散。

  2.再算“风险连锁反应”:“功高”会被“有心人利用”,不是自己能控的

  李泌怕的不是建宁王争位,是“跟着建宁王打仗的人”会起哄——人一旦立了大功,身边总会有想“攀高枝”的人,推着他争更高的位置,到时候就算建宁王不想争,也身不由己。这就像现在职场里:

  小张当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拿了百万大单,手下的人开始到处说“这单全靠张哥,王总监啥也没干”,甚至有人偷偷给小张递话“要不你跟cEo提提,把王总监换掉?”——小张就算不想抢位,这些话传到老王耳朵里,矛盾也会爆发。

  3.最后找“平衡方案”:不是不用强者,是给强者找“不越界的位置”

  李泌没让建宁王“闲着”,只是不让他当“元帅”(一把手)——广平当元帅(正职),建宁王可以当副手,既能发挥他的打仗本事,又不会越过层级。这就像现在公司里:

  让老王当项目负责人(正职),小张当执行总监(副手),小张负责具体的业务推进,老王负责统筹和向上对接——既用了小张的能力,又没乱了层级,团队还能稳定干活。

  二、当代“李泌式防内耗”案例:不选“能力强的”当负责人,反而让团队赢了大项目

  李泌这种“先防内耗、再谈能力”的思路,现在不管是公司做项目、还是团队选 leader,用好了都能“避开兄弟阋墙的坑,让团队拧成一股绳”——比只看个人能力、最后闹内耗强太多。

  案例1:科技公司选项目负责人,不选“能力强的副总监”,选“正职总监”,项目成了还没内耗

  某科技公司要做“AI医疗诊断”的重点项目,预算500万,cEo本来想让副总监小张当负责人——小张之前做过类似的AI项目,拿过行业奖项,手下人也服他。但hRd老陈(类似李泌)拦了下来,跟cEo说:“张能力没的说,但王总监(正职)是这个事业部的老大,还没明确‘未来接班人’的身份。这项目要是张当负责人,成了,他手下的人肯定会起哄,说‘张比王行’,到时候王心里不舒服,说不定会在资源上给张使绊子;要是输了,张会觉得‘王没支持我’,俩人矛盾只会更大。咱们之前有过副总监和总监抢权,最后项目黄了的教训,不能再犯了。”

  cEo想了想,采纳了老陈的建议:让王总监当项目负责人,负责对接公司资源、跟客户谈需求;小张当执行总监,负责技术研发和团队管理。结果项目推进得特别顺:小张发挥技术优势,搞定了核心算法;王总监协调资源,帮团队争取到了额外的测试经费。最后项目上线,客户特别满意,还签了长期合作。小张不仅没生气,还跟老陈说:“幸好没让我当负责人,我就适合搞技术,跟王总监配合,既不用管乱七八糟的对接,还能专心干活,太爽了!”——这就是李泌“拦住建宁王”的现代版:选负责人不是看“谁能力最强”,是看“谁能让团队不内耗、能成事”。

  案例2:家族企业选分公司经理,不选“能打的弟弟”,选“稳的哥哥”,分公司盈利翻番

  某做建材生意的家族企业,想让儿子们管外地分公司:弟弟小李能力强,会开拓市场,去年帮总公司谈成了3个大客户;哥哥大李性格稳,擅长管理团队,把总公司的库存管得井井有条。老板本来想让小李去管新开的上海分公司,毕竟“开拓新市场需要能打的”。但公司顾问老周(类似李泌)劝他:“小李能打,但大李是哥哥,还没明确‘未来接班人’的身份。上海分公司是咱们的重点,要是小李去了,做得好,他肯定会觉得‘我比哥强,总公司该我管’;做得不好,他会怪‘总公司没给够资源’,到时候兄弟俩掐起来,不仅上海分公司黄了,总公司也会受影响。不如让大李去当经理,负责团队和运营;小李当销售总监,专门开拓市场——大李稳得住盘子,小李能发挥本事,俩兄弟配合,比单打独斗强。”

  老板听了老周的话,这么安排了。结果上海分公司第一年就盈利了,比预期多了30%:大李把库存和员工管理得妥妥的,没出一点乱子;小李开拓了5个大客户,还把售后服务理顺了。兄弟俩不仅没矛盾,还天天一起开会讨论业务,老板笑得合不拢嘴——这和李泌“让广平当元帅、建宁当副手”的逻辑一模一样:家族企业\/团队里,“兄弟齐心”比“单打独斗”重要,“层级稳定”比“一时能打”长远。

  三、核心启示:选团队负责人,记住李泌的3个“不盲目”

  李泌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盲目看能力、不盲目给高位、不盲目赌人心”——先防住内耗的坑,再谈做事。不管是公司选项目负责人、还是团队选 leader,想避开“兄弟阋墙、团队散伙”的坑,记住这三点:

  1.不盲目“选能力最强的”,先看“层级是否匹配”

  遇到选负责人的事,别先想“谁能打、谁立过功”,先想“团队默认的层级是什么”(比如正职在前、兄在前);

  就像李泌没选能力强的建宁,选了层级更合适的广平;老陈没选能力强的小张,选了层级合适的老王——层级匹配,才不会让其他人不安,减少内耗的可能。

  2.不盲目“给最高的位”,给“能发挥本事又不越界的位”

  能力强的人,不一定非要当“一把手”,当副手、当执行负责人,照样能发挥本事;

  就像建宁当副手能打仗,小张当执行总监能搞技术,小李当销售总监能开拓市场——给对位置,既用了他的能力,又没让他越过层级,反而能让他专心干活,不用想“争位”的事。

  3.不盲目“赌人心”,先算“会不会有人起哄”

  别觉得“能力强的人没私心,就不会有问题”——人一旦功高,身边总会有想攀高枝的人起哄,到时候就算他没私心,也会被推着走;

  李泌就是算到“建宁功成,手下人会起哄”,才拦着他当元帅;老周算到“小李功成,会有人挑拨他和大李的关系”,才不让他当经理——先算透风险,才能防住内耗。

  【原文】李泌

  肃宗子建宁王倓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倓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上或过时未食,倓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太上皇即其事也。”上乃以广平王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以属焉。倓闻之,谢泌曰:“此固倓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