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术智之三《权奇》29 王东亭-《智囊里的管理学》

  王东亭:东晋“离间智者”!用“神秘对话”破谗言,以巧计拆二王联盟

  王绪经常在王国宝面前说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坏话,殷仲堪对此很头疼,就向王东亭请教办法。王东亭说:“你只要多去拜访王绪,每次去了就把身边人打发走,然后随便聊些无关紧要的事。这样一来,你和王国宝的关系就能疏远了!”

  殷仲堪照着做了。王国宝见到王绪后,就问:“最近你和殷仲堪都聊了些什么?”王绪说:“就是些平常的闲聊。”王国宝却觉得王绪在瞒着自己,心里对王绪的猜忌越来越重,两人的关系日渐疏远,王绪也就不再说殷仲堪的坏话了。

  冯梦龙点评:这其实是曹操当年离间韩遂和马超的老办法。后来张浚杀平阳牧守时,也用了同样的计谋。这位平阳牧姓王,是蒲州主帅王珂手下的大将。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谗言,关键在“造‘信息差’ 抓‘猜忌心’,以‘神秘互动’拆联盟”

  王东亭能帮殷仲堪脱困,核心逻辑是“精准利用‘人际信任的脆弱性’,用‘刻意隐瞒的互动’制造猜忌,瓦解谗言者与听信者的联盟”,可拆解为两层:

  1.看透危机本质:谗言能生效,源于“王绪与王国宝的信任联盟”

  他明白,王绪的谗言之所以能影响王国宝,关键是两人关系亲近、彼此信任——王绪说的话,王国宝愿意信。因此,破解的核心不是“反驳谗言”,而是“打破两人的信任”:只要王国宝对王绪产生猜忌,哪怕王绪再进谗言,也不会被采信。

  2.以“神秘互动”造猜忌:用“屏人谈话”制造“信息差”,触发多疑心理

  他不搞“直接对抗”,而是设计“低成本却高效果”的离间动作:让殷仲堪“频繁找王绪、屏退旁人聊天”,但聊的内容无关紧要。这种“只避人、不谈关键事”的操作,会让王国宝产生“他们肯定在说我坏话,才故意瞒着我”的联想——信息越不透明,猜忌心越容易滋生,最终让两人从“信任同盟”变成“互相提防”,谗言自然失效。

  二、核心启示:应对“人际联盟型威胁”,别硬辩,用“造信息差 激猜忌”破局

  王东亭的智慧,对职场人际博弈、化解联盟压力、应对背后诋毁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应对“两人联手针对你”:用“神秘互动”拆联盟,让对方互相猜忌

  若遇到同事和领导联手打压你、或两个对手结盟针对你,别直接对抗。可像王东亭那样,找其中一方“频繁私下接触”(如偶尔和对方单独吃饭、聊工作),但不透露具体内容。另一方看到后,很容易产生“他们是不是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要坑我”的猜忌,原本的联盟会因不信任逐渐瓦解,针对你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 化解“背后诋毁”:不直接反驳,用“间接动作”让听信者生疑

  若有人在关键人物(如领导、客户)面前诋毁你,别急于找关键人物辩解。可设计“让关键人物看到你和诋毁者‘友好互动’”的场景——比如在公开场合主动和诋毁者打招呼、合作完成小事。关键人物看到后,会疑惑“既然他们关系不错,为什么还要说坏话”,进而对诋毁内容产生怀疑,比直接辩解更能消除负面影响。

  - 利用“猜忌心”:不做“挑事者”,只做“信息差的制造者”

  王东亭的高明之处在于“不直接挑明矛盾”,而是通过“制造信息差”让对方自行产生猜忌。日常人际中,若想避免卷入纷争,又要化解潜在威胁,也可采用这种方式:不主动说任何人的坏话,只在必要时制造“模糊的互动场景”,让对方因信息不透明而自我怀疑,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简单说就是:“面对两个人联手对你不利的情况,硬拼或辩解都容易吃力不讨好。不如通过‘频繁私下接触其中一方’的小动作,制造信息差,触发另一方的猜忌心,让他们的联盟从内部瓦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原文】王东亭

  王绪素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他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何所道?”绪云:“故是常谈。”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情好日疏,谗言用息。

  此曹瞒间韩遂马超之故智。张浚杀平阳牧守,亦用此术。平阳牧张姓,蒲帅王珂之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