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捷智之一《灵变》14 陈平-《智囊里的管理学》

  陈平:西汉“智计破局高手”!解衣避祸、六出奇计,亦藏贻祸之鉴

  陈平乔装改扮、带着宝剑逃亡,路过一条河时乘船渡河。船夫见他是个高大英俊的单身男子,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间肯定藏有金银珠宝,频频盯着他的腰看。陈平心里发慌,立刻脱下衣服,光着身子帮忙划船。船夫看清他身上确实没带财物,才打消了歹念。

  冯梦龙点评:陈平辅佐刘邦时,一共献出六条奇计:一是请求拿出黄金实施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二是用粗劣的食物招待楚国使者,故意疏远项羽和亚父范增;三是夜里放出两千名女子,迷惑楚军,解除荥阳之围;四是暗中踩刘邦的脚,劝说他封韩信为齐王,稳住韩信;五是建议刘邦假装游览云梦泽,趁机擒住韩信;六是派画师画美女图,暗中派人送给匈奴阏氏并游说,解除白登之围。

  这六条计策中,只有“蹑足请封齐王”最精妙。而“伪游云梦擒韩信”则是大错!云梦泽本就可以游览,何必特意说是“假装”?况且既然预判韩信一定会前来拜见,趁机擒住他,既然都料到他会主动来,又怎能说他谋反呢?调查他是可以的,但仓促擒住他就不对了。擒住一个韩信,却让其他三位大功臣接连心生疑惧,最终接连被杀、满门抄斩,陈平这条计策留下的祸患实在太严重了!

  还有两个类似的故事:有人坐船时,拿出黄铜杯喝酒,船夫怀疑是真金打造的,频频注视。这人就起身到水边洗杯子,故意把杯子掉进水里。船夫又惊又惋惜,这人趁机解释:“这是黄铜杯,不是真金,不值得可惜!”另外,丘琥曾路过丹阳,有个人搭他的船,屡次偷看他的住处。丘琥心里知道这人是盗贼,就假装把发簪掉到船底,然后把自己的衣箱全部打开,铺摆开来寻找,还脱下自己的衣服,示意身上没藏贵重物品。第二天这人就离开了,没多久,这人在城里抢劫被抓,他对人说:“我差点错杀了丘公!”这两件事,和陈平解衣划船避祸的智慧很相似。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智计的双刃剑,关键在“辨场景 知边界,避险用巧需守度,谋事忌贪急”

  故事围绕陈平的智计展开,核心逻辑是“智计既能精准破局避险,也可能因急功近利留下后患;真正的智慧,是看清场景本质,用巧计化解危机时不越界,谋划大事时不贪急”,可拆解为三层:

  1.避险巧计的核心:“露底牌 破猜忌”,用透明化打消对方贪念

  陈平解衣、路人弃杯、丘琥开箱,都是看透“对方因猜忌产生歹念”,不硬抗也不辩解,而是主动“暴露无财”的底牌——用透明化的行为打破对方的幻想,从根源上化解危机,这是“以退为进”的避险智慧。

  2.奇计成事的关键:“抓痛点 顺人心”,精准拿捏需求与局势

  陈平的“蹑足封信”之所以精妙,是因为看透“韩信需名分稳心,刘邦需韩信助力”,顺势提议既稳住韩信,又促成大局;而“反间计”“说阏氏”等,都是精准抓住对手的软肋(项羽多疑、阏氏怕失宠),用最小成本达成目标。

  3.智计致祸的根源:“越边界 贪急功”,忽视长远影响

  “伪游云梦”之所以是大错,是因为违背“无实据不妄动”的边界,仅凭猜忌就擒住功臣,既失人心,又引发连锁恐慌;看似达成“除隐患”的短期目标,实则埋下“功臣离心”的长期祸患,暴露了急功近利的短板。

  二、核心启示:用智需守度,谋事要留余,真正的智慧是“巧避险 稳大局”

  故事的智慧,对日常避险、职场谋划、人际相处等场景极具借鉴意义:

  - 日常避险:遇猜忌别硬刚,用“主动透明”破局

  若被他人怀疑(如被同事怀疑藏私、被陌生人觊觎),别急于辩解。可像陈平那样,主动“暴露底牌”——比如同事怀疑你藏关键资料,就主动展示工作文档;被陌生人觊觎财物,就故意显露随身物品的普通,用透明化打消对方的猜忌,比硬抗更安全。

  - 职场谋划:用计别越界,兼顾短期目标与长远人心

  制定策略时,别只追求“快速达成目标”,忽略规则与人心。比如推进项目时,别用“隐瞒信息”的手段逼同事配合,可像“蹑足封信”那样,兼顾对方利益(如明确配合后的回报);处理团队矛盾时,别用“打压一方”的急招,要留有余地,避免引发连锁不满。

  - 人际相处:藏锋亦露拙,用“适度示弱”避祸

  面对潜在风险(如被小人惦记、被强者针对),别刻意彰显优势。可学丘琥“示无物”的思路,适当“露拙”——比如不炫耀财富、不张扬能力,用低调的姿态降低自身的“存在感”,减少被针对的可能,这是“藏巧于拙”的处世智慧。

  简单说就是:“智计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急越好。避险时用‘透明化’破猜忌,谋事时用‘顺人心’稳大局,始终守住‘不越界、不贪急’的底线,才能让智慧成事而不致祸,这才是真正的高明。”

  【原文】陈平

  陈平间行,仗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腰中当有金宝,数目之。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平事汉,凡六出奇计:请捐金行反间,一也;以恶草具进楚使,离间亚父,二也;夜出女子二千人,解荥阳围,三也;蹑足请封齐王信,四也;请伪游云梦缚信,五也;使画工图美女,间遣人遗阏氏说之,解白登之围,六也。六计中,唯蹑足封信最妙。若伪游云梦,大错!夫云梦可游,何必日伪?且谓信必迎谒,因而擒之。既度其必迎谒矣,而犹谓之反乎?察之可,遽擒之则不可。擒一信而三大功臣相继疑惧,骈首灭族,平之贻祸烈甚矣!

  有人舟行,出鍮石杯饮酒,舟人疑为真金,频瞩之。此人乃就水洗杯,故堕之水中。舟人骇惜,因晓之曰:“此鍮石杯,非真金,不足惜也!”又,丘琥尝过丹阳,有附舟者,屡窥寝所。琥心知其盗也,佯落簪舟底,而尽出其衣箧,铺陈求之,又自解其衣以示无物。明日其人去,未几,劫人于城中,被缚,语人曰:“吾几误杀丘公!”此二事与曲逆解衣刺船之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