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捷智之三《敏悟》13 怀丙-《智囊里的管理学》

  怀丙:宋朝“水下打捞大神”!用“大船浮牛”捞出万斤铁牛,藏着浮力巧用的智慧

  宋朝河中府的浮桥,用八头铁牛固定桥身,每头铁牛都有几万斤重。治平年间,洪水暴涨冲断了浮桥,铁牛也被冲进河里,沉到了河底。官府招募能把铁牛捞上来的人,真定府的僧人怀丙主动应募。

  怀丙让人准备了两艘大船,装满泥土,把船紧紧拴在铁牛两侧。再用粗大的木头做成类似秤杆的架子,一端钩住铁牛,另一端固定在船上。然后慢慢把船上的泥土铲掉,船随着泥土减少逐渐上浮,借助浮力就把铁牛从河底拉了上来。转运使张焘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赏赐给怀丙一件紫衣。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万斤铁牛打捞”困局,关键在“借力浮力 平衡转化”

  怀丙能轻松捞出沉底的万斤铁牛,核心逻辑直击要害:

  1.精准借力自然力:他抓住“浮力可承载重物”的规律,不用人力硬拉,而是借助大船的浮力作为核心动力,化解“铁牛过重无法直接打捞”的难题;

  2.用平衡转化控制力度:通过“装土压船固定、卸土让船上浮”的过程,缓慢释放浮力,平稳将铁牛从河底拉起,避免蛮力导致铁牛或工具损坏,本质是“巧用自然力,通过平衡转化实现省力高效作业”的智慧。

  这就像面对超重、超大的难题,硬拼人力或蛮力只会徒劳;找准可借力的自然规律,用简单的平衡手段转化力量,就能轻松破局。

  二、核心启示:遇“超重\/超大难题”,别硬拼,用“借力思维 平衡转化”破局

  怀丙的思路,对现在工作、工程、生活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工程作业遇“超重搬运”:比如工地需要搬运巨型设备,别只用起重机硬吊。像怀丙那样,用气垫船或浮箱借助浮力,搭配牵引设备,平稳移动设备,既安全又省力,避免设备磕碰损坏;

  - 工作遇“繁重任务推进”:比如接手一个工作量巨大的项目,别盲目加班硬扛。借助“团队协作”的“浮力”,拆分任务分配给不同成员,通过定期同步进度平衡推进节奏,比单打独斗效率高得多;

  - 生活遇“重物搬运”:比如搬家时要挪动冰箱,别直接硬推。在冰箱底部垫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借助滚动摩擦力替代滑动摩擦力),再轻轻推动,利用“借力转化”轻松挪动,避免损伤地板和体力。

  简单说就是:“遇到超重、超大或繁重的难题,硬拼蛮干只会事倍功半。关键是找准可借力的力量(自然力、团队力等),用平衡转化的方式缓慢发力,既高效又安全,轻松搞定‘不可能’的任务。”

  【原文】怀丙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