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语智之二《善言》09 魏征-《智囊里的管理学》

  魏征:唐代“委婉劝谏天花板”!一句“看错陵”点醒太宗,凭“隐性提醒”破局

  文德皇后下葬后,唐太宗在皇家园林里建了一座高楼,用来眺望她的陵墓——昭陵。有一次,太宗拉着魏征一起登上高楼。魏征仔细看了半天,说:“臣年纪大了,眼睛昏花,啥也看不见。”太宗赶紧指着昭陵的方向提示他。魏征故作恍然大悟:“这是昭陵啊?”太宗说:“对啊。”魏征说:“臣还以为陛下是在眺望献陵(太宗父亲唐高祖的陵墓)呢!要是昭陵,臣其实早就看见了。”太宗听了这话,瞬间流下眼泪,当即下令拆掉了这座高楼。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重妻轻父”的隐性失仪,关键在“装傻 隐性对比”

  魏征能让太宗主动拆楼,核心逻辑是“不直接指责,用‘假装看错陵’的方式,隐性提醒君主‘尽孝为先’的礼仪底线”:

  1.以“眊昏不见”装傻,降低抵触情绪:不直接批评“建楼望妻陵”的行为,而是用“年纪大、眼睛花”的借口回避正面回应,让太宗主动提示,为后续劝谏铺垫;

  2.用“献陵vs昭陵”对比,戳中核心痛点:故意把昭陵说成“以为是献陵”,隐性点出“太宗只念及妻子,却忽略了父亲的陵墓”,违背了“以孝为先”的封建礼仪和君主表率责任,戳中太宗“怕失德、怕留骂名”的顾虑;

  3.借“君主自悟”收尾,给足颜面:不直接要求“拆楼”,而是通过对比让太宗主动意识到自己的失仪,在愧疚中下令拆楼,既维护了君主尊严,又达成了“纠正失德”的目的。

  二、核心启示:遇“权威失仪 不便直言”,别硬谏,用“隐性提醒 价值引导”破局

  这种“以退为进、借事说理”的思路,对现在应对“领导失当、长辈失礼、权威行为有偏差”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职场遇“领导行为有失分寸,影响团队形象”:比如领导总在工作时间聊私人琐事,耽误工作还影响表率,别直接说“别聊私事”。像魏征那样:“领导,我还以为您在对接重要客户呢,刚才听了半天,才知道是聊家常(隐性提醒)。您平时总强调‘高效工作’,咱们团队都以您为榜样,要是大家都跟着学聊私事,可能会影响工作进度(价值引导)”,用暗示 团队影响唤醒领导注意;

  - 生活遇“长辈偏心,厚此薄彼,引发家庭矛盾”:比如奶奶总偏爱小孙子,忽略大孙女,导致孩子心里不平衡,别直接说“别偏心”。可以说:“奶奶,我还以为您最疼大孙女呢,刚才看您只给小孙子买零食,大孙女都委屈了(隐性提醒)。您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俩孩子一样疼,他们才不会闹矛盾,家庭也更和睦呀(价值引导)”,用暗示 家庭和睦引导长辈;

  - 合作遇“客户行为不当,违背合作共识”:比如客户在合作中频繁临时变更需求,不遵守之前约定的流程,别直接拒绝。可以说:“王总,我还以为咱们之前定的流程是固定的呢,这次您临时改需求,我们得重新调整方案,可能会耽误项目进度(隐性提醒)。咱们当初约定好流程,就是为了高效推进合作,要是总临时变更,反而会影响最终效果(价值引导)”,用暗示 合作效果打动对方。

  简单说就是:“面对权威行为失当、不便直言的情况,别硬谏也别沉默。关键是用‘装傻、假装误解’的方式隐性提醒,再结合‘价值引导’让权威意识到行为的不当之处,主动修正,既保住对方颜面,又能达成纠正目的,这才是高情商的劝谏智慧。”

  【原文】魏征

  文德皇后即葬。太宗即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引魏征同升。征熟视曰:“臣眊昏,不能见。”帝指示之。征曰:“此昭陵耶?”帝曰:“然。”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帝泣,为之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