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录音棚的休息区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质茶几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苏澈捧着一杯热咖啡,手指在刘姨的旧手机屏幕上滑动——屏幕里是星火传媒市场部发来的EP筹备进度表,《青花瓷》的伴奏混音已完成80%,《晴天》的后期情感强化也进入收尾阶段,唯独“第三首收录歌曲”那一栏,还空着刺眼的白色。
“还差一首啊。”老林坐在对面,手里把玩着一把尤克里里,琴身的彩绘是青花瓷图案——这是粉丝群里的小姑娘特意送的,说是“和《青花瓷》配一脸”,“EP要三首歌才够分量,一首古风,一首青春,再补一首什么风格的好?”
周建明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眉头轻轻皱着:“现在蓝星的EP大多是‘一主两副’,主打歌撑热度,另外两首凑数。但咱们不一样,要做就做三首都是精品,覆盖不同受众——《青花瓷》抓了
“还差一首啊。”老林坐在对面,手里把玩着一把尤克里里,琴身的彩绘是青花瓷图案——这是粉丝群里的小姑娘特意送的,说是“和《青花瓷》配一脸”,“EP要三首歌才够分量,一首古风,一首青春,再补一首什么风格的好?”
周建明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市场调研报告,眉头轻轻皱着:“现在蓝星的EP大多是‘一主两副’,主打歌撑热度,另外两首凑数。但咱们不一样,要做就做三首都是精品,覆盖不同受众——《青花瓷》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