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新官上任-《长生:打铁证道》

  精工坊内,匠工们已适应了新的节奏,在王监丞的带领下。

  全力赶制着新朝制式的仪仗礼器和军械样品,坊内锤声叮当,气氛忙碌而有序。

  这日清晨,上工的梆声刚落不久,坊外便传来一阵清脆而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坊门前戛然而止。

  所有匠工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向坊门方向,心中猜测着来者何人。

  很快,周匠师快步走进坊内,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所有人,整理工具,肃静!王监丞陪同新朝工部特使前来视察!”

  众人心中一凛,立刻行动起来,迅速将手头的工具物料归置整齐,拍了拍身上的煤灰,垂手肃立,不敢喧哗。

  片刻后,王监丞陪着两人走进了精工坊。

  其中一人自然是大家熟悉的李书办,另一人,则是一位从未见过的中年男子。

  这男子约莫四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自有威仪。

  他并未穿官袍,而是一身藏青色劲装,外罩一件半旧不新的儒生长衫,腰间束着革带,悬挂着一枚看似普通的青玉符牌。

  他步履沉稳,气息内敛,看似文士,眉宇间却隐含着一股久经沙场的锐利和干练,竟是一位修为不低的武者,隐隐透出儒将之风。

  王监丞在一旁微微躬身引路,态度恭敬却不卑不亢。

  “特使大人,此处便是精工坊,专司军械核心部件与特殊器物的锻打制作。”王监丞介绍道。

  那特使目光如电,缓缓扫过整个工坊,从炉火、砧台、工具到每一位匠工,都看得十分仔细,眼神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

  他微微颔首,并未多言,只是示意王监丞继续引路。

  一行人缓步在工坊内巡视。

  特使看得极为认真,偶尔会停下脚步,拿起一件半成品或成品仔细端详,手指拂过刃口或接口处,感受其光滑度与精度,甚至屈指轻弹,聆听其声判断内部结构。

  遇到一些特殊工艺或难点的工序,他还会开口询问几句,问题直指核心,显得极为内行。

  王监丞和周匠师在一旁详细解答,言简意赅,态度不卑不亢。

  匠工们都屏息凝神,不敢抬头,心中却暗暗吃惊:这位新朝特使,懂行!绝非那些只知指手画脚的庸碌官僚!

  林长生站在自己的工位旁,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灵觉却微微散开,感知着这位特使。

  气息凝练深厚,至少是四品巅峰,甚至可能是五品高手!

  举止干练,目光精准,是个务实的人物。

  他心中稍安。

  新朝派此等人物前来,看来确实重视实务。

  特使的目光扫过林长生工位旁砧台上那件尚未完全完工的“幽水铁软甲”内衬样品时,脚步微微一顿。

  “此乃何物?”他开口问道,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威严。

  王监丞连忙道:“回特使,此乃坊内匠师陈铁正在试制的新式软甲内衬,采用特殊百炼钢丝编织而成,旨在兼顾柔韧性与防护力。”

  特使走上前,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捏起那片泛着幽蓝光泽、触手柔软却极具韧性的内衬。

  仔细感受其质地,又轻轻拉扯测试其弹性,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赞赏。

  “手法精妙,用料扎实。”他点评道,目光转向垂手站在一旁的林长生。

  “你叫陈铁?这编织手法,师承何处?可能保证大批量制作时品质如一?”

  林长生上前一步,躬身恭敬答道:“回大人,小人陈铁,原籍清河镇,师从镇上的张铁匠。

  此编织手法是小人根据图样自行揣摩练习,尚不纯熟。

  若能量产,需定制专用工具,并严格把控钢丝材质与火候,或可保证七八分品质。”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自己“清白”的师承,又强调了试制难度和量产可能存在的问题,毫不居功。

  特使闻言,深深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自行揣摩能到此地步,殊为不易。

  心思也细腻,知道量产的难处。

  很好。”

  他将内衬放回原处,对王监丞道:“此物颇有价值,可将试制心得与难点详细记录呈报工部。”

  “是,特使大人!”王监丞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特使又巡视了片刻,询问了一些关于产能、物料储备和匠工技艺水平的问题,王监丞一一据实回答。

  最后,特使站在工坊中央,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新朝初立,百废待兴。

  工器之利,关乎国运民生。

  将作监技艺精湛,忠于职守。

  望诸位匠师安心本职,精研技艺,新朝绝不会亏待任何有真才实学、肯踏实做事之人!”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务实气息。

  “谨遵特使教诲!”在王监丞的带领下,众匠工齐声应道,心中大多松了口气,甚至涌起一丝振奋。

  看来新朝很务实,重视匠作。

  这是个好信号。

  林长生心中暗道。这位特使,比预想的要明事理。

  特使又勉励了王监丞和周匠师几句,便带着李书办转身离去,马蹄声渐行渐远。

  工坊内凝重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匠工们纷纷议论开来,语气中带着兴奋和期待。

  “这位特使大人,看着就是个懂行的!”

  “是啊!一眼就看出陈师傅那内衬的好处了!”

  “新朝看来是真重视咱们手艺人了!”

  “好好干,说不定真有前途!”

  王监丞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走到林长生面前。

  拍了拍他的肩膀:“陈铁,做得不错!特使大人对你的手艺很赞赏!继续努力,不要懈怠!”

  “是!监丞大人!小人定当尽力!”林长生恭敬应道。

  很好,开局顺利。

  他心中平静。

  继续保持低调,踏实干活就行。

  下工后,他照例先去老周的铁匠铺交了点零活,结算了工钱。

  老周也听说了特使视察的消息,笑着恭喜他:“陈师傅,听说你被特使大人夸了?这可是露脸了啊!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老哥我!”

  林长生笑着摇摇头:“周老哥说笑了,不过是大人随口一问罢了。”

  他揣好银子,想了想,还是拐去了怡红院。

  嫣红姑娘见他来了,格外热情,显然也听说了些风声,软语奉承了几句。

  林长生享受了片刻温存,放松了一下连日来的紧绷心神,便起身离开,并未过多流连。

  回到小院,卡卡西爬过来迎接,嗅到他身上淡淡的脂粉气和一丝陌生的官气(特使残留的微弱气息),传递来“女人…还有…谁?”的疑惑意念。

  “没事,龟爷,来了个新官,看了看咱们的活儿。”林长生笑着给它加了餐,揉了揉它的小脑袋,“看样子,咱们还能继续安稳过日子。”

  卡卡西埋头吃肉,传递回“好吃…安稳就好…”的满足感。

  夜色中,地火炼器室的锤声再次响起,沉稳依旧。

  外面的世界在变化,但有些东西,仿佛从未改变。

  新朝特使视察过后没几天,精工坊内便传开了消息:朝廷的封赏下来了!

  因在临川郡和平易主及过渡期间“恪尽职守、技艺精湛、有功于新朝”,将作监上下皆有赏赐。

  尤其是精工坊,因试制新器得力,更是褒奖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