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对弈-《镇龙司执刀人:我靠杀戮速通武道》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记忆中那个在凤县小有成就的少年。

  竟在如此短暂的光景里,已然成长到了这等地步。

  他走的是一条充满荆棘与血火的险路,每一步都踏在刀锋之上。

  而她,却被困在这金碧辉煌的牢笼里。

  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

  一种混合着骄傲酸楚,以及深深无力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魏念瑶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涌的心潮压下。

  抬起眼眸,望向静立一旁的萧逸。

  脸上努力挤出一丝还算得体的笑容,笑容背后,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萧大人,多谢您……每次都冒险将这些消息带给我。这份情谊,念瑶……铭记于心。”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萧逸看着眼前这位被忧伤笼罩。

  只有在听闻那人消息时眼中才会闪过一丝生气的公主,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这位以铁血手腕,冷面无情着称的镇龙司指挥使。

  此刻脸上竟也浮现出一抹罕见带着怜惜与无奈的复杂笑意。

  “公主殿下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魏念瑶那强撑坚强的面容。

  语气变得有些迟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劝慰。

  “公主,三个月后,您与公孙家的婚事……若是您心中实在不愿……或可再向陛下……”

  “不必说了,萧大人。”

  魏念瑶轻轻摇头,打断了他未尽的话语。

  她脸上依旧带着那抹看似平静的微笑。

  然而那笑容深处,却浸透着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认命,如同秋日最后的残花。

  “我的意愿,何时重要过呢?”

  她的声音飘忽得像是一缕烟。

  “在这宫里,我的一切,不都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么?反抗?

  不过是徒增笑柄,或许还会连累更多无辜的人罢了。”

  她不愿再继续这个令人绝望的话题。

  转而看向萧逸,眼神真诚,带着诀别般的祝福。

  “好了,萧大人,夜已深,您该走了。多谢您今夜前来……我……

  我如今身无长物,没什么能报答您的,只愿您……往后一切珍重,平安顺遂。”

  萧逸看着她故作坚强的模样,心中暗叹,知道此事已无转圜余地。

  他抱拳,深深一揖,沉声道。

  “公主……亦请,万千珍重。”

  言罢,他不再停留,身形一晃,如同来时一般。

  悄无声息地融入窗外深沉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

  几日后,千山郡,郡城。

  时值午后,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为这座繁华的郡城披上一层略显慵懒的光晕。

  在城东最显赫的地段,坐落着一座占地面积极广,气象森严的府邸。

  朱漆大门高逾丈许,门前两侧矗立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乌木鎏金的巨大匾额。

  上面以遒劲的笔力镌刻着三个大字——郡守府。

  府内深处,一间宽敞而静谧的书房内。

  阳光透过半开的支摘窗,在打磨光滑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清冽的檀香,与书卷特有的墨香交织在一起。

  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类典籍与卷宗。

  显露出主人并非纯粹的武夫。

  郡守赵明德正端坐在一张宽大的紫檀木嵌螺钿扶手椅上。

  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下颌留着修剪整齐的短须。

  身着一件质地精良的墨色暗云纹锦缎常服。

  虽未着官袍,但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与眉宇间不经意流露的精明干练,依旧令人不敢小觑。

  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身着朴素的灰布长衫,面容清瘦。

  眼神却澄澈明亮,透着一股历经世事的通达与智慧。

  此人乃是赵明德颇为倚重的幕僚,人称云老。

  两人之间,摆放着一张紫檀木棋盘。

  其上黑白二子犬牙交错,战况正酣,显然已到了决定胜负的最后关头。

  书房内静悄悄的,唯有棋子偶尔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声响,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鸟鸣。

  赵明德手指夹着一枚温润的黑子。

  久久未曾落下,眉头微蹙,目光在纵横十九道上反复逡巡。

  对面的云老则气定神闲,手捧一盏清茶,偶尔轻呷一口,仿佛胜券在握。

  几息之后,赵明德终究还是将那颗黑子放回了棋罐,发出一声轻叹。

  云老见状,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放下,呵呵轻笑起来,声音带着长者特有的宽和。

  “赵大人,承让了。此局,是老夫侥幸胜了半子。”

  赵明德脸上并无丝毫愠怒之色,只是带着几分棋差一招的懊恼,摇了摇头。

  随即,那抹懊恼便化作了爽朗的笑意,他随手拨乱了棋盘上的棋子,笑道。

  “云老棋艺精湛,布局深远,本官自愧不如啊。每每与云老对弈,总能有所得,只是这想赢一局,还真是难如登天。”

  话语中带着真诚的佩服与熟稔的客套。

  云老微笑着,拿起桌上那只冒着袅袅热气的紫砂茶壶。

  动作舒缓地为赵明德面前空了的青花瓷盏续上茶水。

  那茶汤色泽澄澈碧绿,一股清幽高远的茶香随之弥漫开来,比之前的檀香更令人心旷神怡。

  赵明德端起茶盏,并未急着饮用,先是置于鼻下轻轻一嗅。

  感受那沁人心脾的香气,随后才小口抿了一下。

  茶汤入口,初时微苦,旋即化为甘醇,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好茶!”

  赵明德眼中一亮,不由得赞道。

  “香气清幽,入口甘醇,回味绵长,真是难得的好茶!”

  云老闻言,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抚须道。

  “大人是识货的。此乃老夫珍藏多年的‘雾顶青岚’。

  取自高山云雾之处,每年所产不过数斤,平日里自己也舍不得多饮。

  今日知大人闲暇,特带来与大人共品,自然差不了。”

  赵明德哈哈一笑,将盏中余茶饮尽,感受着那暖流熨帖肺腑。

  然而,放下茶盏后,他脸上的轻松笑意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郑重与沉凝。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看向云老。

  书房内的气氛,似乎也随着他神色的变化,而悄然严肃了几分。

  手指摩挲着温热的盏壁,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比之前低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