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的药庐飘着细雪,罗羽成的药罐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在结着薄冰的窗上融出斑驳的圆斑。
李俊儒倚着门框,望着院中正在打拳的黄森严,他左手上的绷带已换成浅色纱布,三根断指虽已结痂,挥拳时仍带着些许僵硬。
“该启程了。” 李俊儒转身整理行囊,目光扫过墙角堆放的还魂草 —— 那是耽欲怜亲自晾晒的,叶片上还带着秦岭的晨露。
屋内,耽欲怜正跪在华婉贞面前,指尖攥着对方的袖口,绣着凝香的银线在烛火下泛着微光:“师父,跟我们回凝香谷吧。您看,小师妹们都在等您 ——”
“傻孩子。” 华婉贞抚过她鬓角,发间的银簪已换成最简单的木簪,“凝香谷需要新的掌门,而我……” 她望向窗外积雪压弯的梅枝,“更适合留在这秦岭的药田。”
小师妹们簇拥在门边,手中捧着半旧的剑穗,那是华婉贞曾日日佩戴的信物。
耽欲怜忽然抬头,看见师父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瓶,瓶身刻着细小的凝香纹路:“这是凝香谷的掌门令,以后……”
“师父!” 耽欲怜的声音带着哭腔,却被华婉贞轻轻摇头打断。
“拿着。” 她将玉瓶塞进徒儿掌心,指尖掠过对方手背上的剑茧,“当年我师父让我接任掌门时,我也像你这般舍不得。但凝香谷的剑,该由心怀温暖的人执掌。”
药庐外,黄森严收拳走向李俊儒,袖口露出半截新刻的木剑 —— 那是耽欲怜昨夜偷偷为他刻的,剑柄处刻着小小的 “怜” 字。
“华前辈心意已决。” 李俊儒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屋内正在擦拭玉瓶的华婉贞,“有些离别,是为了让江湖多一处安心的药庐。”
华婉贞忽然转身,对着两人深深施礼:“儒帅数次相救,又点醒我门规不应锢心……” 她望向黄森严的断手,“若有朝一日江湖再兴风浪,凝香谷的剑,永远为你们而挥。”
细雪忽然变大,打在竹篱上沙沙作响。
耽欲怜终究没能留住师父,只能将掌门令贴身收好,与小师妹们在药庐前与华婉贞告别。
华婉贞的身影在雪幕中越来越小,却始终站在梅枝下,像极了那株宁折不弯的老梅。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李俊儒在山道拐角驻足,望着执意要送十里的黄森严与耽欲怜,“幽州隔蜀都千里迢迢,你们还要回凝香谷整顿教务。”
黄森严挠了挠头,断指处的纱布被雪水浸透:“李兄,若没有你,我怕是早就死在秦岭的巨蚺口里了。更别说……” 他望向身旁的耽欲怜,对方耳尖泛红,正用凝香露为他擦拭额角,“还能娶到心仪的姑娘。”
耽欲怜忽然抬头,眼中映着李俊儒肩上的雪:“儒帅,当初在阴阳道、极乐楼,若不是你力挽狂澜,我师父恐怕……”
“江湖事,本就该由江湖人了。” 李俊儒打断她,目光落在远处渐晴的天际,“只要你们能在凝香谷种种药、练练剑,便是对这江湖最好的救赎。”
雪不知何时停了,三人在山道岔口作别。
黄森严的背影渐渐融入雪景,耽欲怜的银铃剑穗在风中轻响,像极了凝香谷清晨的晨钟。
蜀都的青石板路上飘着零星细雪,落地即化,只留下淡淡的水痕。
李俊儒推开院门时,张艺雅正在廊下晾晒梅枝,听见响动转身,眼中立刻泛起笑意。
“秋…… 不,儒帅?” 她手中的梅枝轻轻摇晃,花瓣上的水珠溅在石阶上,“该怎么称呼你呢?是厨房里会熬银耳羹的秋,还是江湖上人人敬畏的儒帅?”
李俊儒愣住,看着她发间别着的冰晶玉佩 —— 正是郭君铱留下的信物。
尚未开口,已被她扑进怀中,嗅到熟悉的梅花香混着淡淡的药味。
“别解释啦。” 张艺雅闷在他胸前,声音带着笑意,“那天慕寒姐都告诉我了,说你在龙湖山被我救起后,就偷偷记下了我的每一个喜好。原来鼎鼎大名的春秋殿主,也会像普通男子一样,为心上人学熬粥。”
他忽然笑出声,指尖掠过她发梢的水珠:“那你可知道,我最怕你问起我腰间的剑疤,怕你心疼。”
“傻瓜。” 张艺雅抬头,指尖划过他肩侧未愈的伤,“慕寒姐还说,有个叫郭君铱的姐姐去幽州找你了,也不知道你见到没。她可厉害了,随手一挥就能凝出冰剑 ——”
“师姐去了幽州?” 李俊儒挑眉,想起郭君铱那身冰绡广袖,“算时间,那时候我恐怕在秦岭。也好,她回来了,春秋殿的剑,总能护得江湖一隅安宁。”
院角的梅树忽然晃了晃,最后几片残雪飘落,露出枝头新萌的花苞。
张艺雅望着渐暖的天色,忽然指着远处的青山:“你看,雪快化了,春天就要来了。”
李俊儒顺着她的指尖望去,山腰间的积雪已露出青灰色的岩石,像极了十年前他在龙湖山醒来时,看见的第一缕晨光。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曾用体温温暖他的女孩,会在多年后,成为他江湖路途中,最温暖的归处。
“是啊,春天要来了。” 他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或许,江湖的风雪,也该停一停了。”
檐角的冰棱滴下最后一滴水,落在石臼中,惊起一圈细小的涟漪。
数日后。
蜀都的雪在立春前两日化尽,青石板路上泛着湿润的冷光。
李俊儒靠在廊柱上,看张艺雅蹲在梅树下收集残雪,准备泡今年的头茬新茶。她鬓角别着的冰晶玉佩随动作轻晃,映得晨光碎成点点银鳞。
“这雪水配去年的梅蕊,定能熬出你最爱喝的‘踏雪羹’。” 她抬头轻笑,指尖沾着的雪粒在阳光下转瞬即逝,“慕寒姐说你在春秋殿时,总让厨房留半坛雪水……”
话音未落,院墙上瓦片轻响,一道黑影如夜鸦般坠下,落地时带起的劲风扫落几瓣早梅。
严慕寒的绝爱剑已出鞘三寸,银铃剑穗绷直如弦,却在看清来者服饰时骤然收势 —— 是遗恨阁的黑色劲装。
“殿主,遗恨阁急报!” 黑衣人单膝跪地,面罩下的声音带着风雪的凛冽,“东瀛‘樱花流’剑派七名高手已入龙国境内,十日连破江北七大门派!武当紫霄宫首座凌道清被‘居合二式’震碎丹田,嵩山达摩院首座圆音大师断了三根肋骨,今日在中州城悬刀立碑,刻‘龙国无人’四字!”
李俊儒的手指骤然收紧,张艺雅手中的雪盆 “当啷” 落地,残雪混着梅蕊洒在青砖上。
他望向东方,眉峰紧蹙如刀 —— 中州乃中原腹地,此刻应是杏花开遍的时节,却传来武林高手连败的噩耗。
“东瀛人?” 严慕寒的声音冷得能冻住梅枝,银铃惊飞檐角麻雀,“三十年前老殿主斩了柳生玄斋半臂,如今他徒弟樱井半藏带着‘斩华’刀鞘卷土重来?”
黑衣人呈上染着樱花印记的战帖,边缘浸着暗褐色血渍,那血渍已凝结成痂,像极了风干的樱花瓣。
“为首者正是樱井半藏,其刀风带寒铁霜气,中刀者寒毒入体,经络寸断。” 他的声音低沉如铁,“泰山‘五大夫剑’传人徐长青丹田被震碎,至今昏迷不醒;武当紫霄宫首座凌道清经脉尽断,已成废人;嵩山达摩院首座圆音大师三根肋骨寸断,卧床不起。”
战帖上的 “斩华” 二字浸着血锈,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他们放言,龙国无人能接下‘居合三式’。” 黑衣人顿了顿,语气更沉,“江湖豪侠自持武功高强,纷纷上门挑战,却在樱井半藏的刀下走不过三招,被其以‘居合斩’废去武功,挑断手筋脚筋,如今中州城的护城河,日日漂着断剑残刀。”
李俊儒倚着门框,望着院中正在打拳的黄森严,他左手上的绷带已换成浅色纱布,三根断指虽已结痂,挥拳时仍带着些许僵硬。
“该启程了。” 李俊儒转身整理行囊,目光扫过墙角堆放的还魂草 —— 那是耽欲怜亲自晾晒的,叶片上还带着秦岭的晨露。
屋内,耽欲怜正跪在华婉贞面前,指尖攥着对方的袖口,绣着凝香的银线在烛火下泛着微光:“师父,跟我们回凝香谷吧。您看,小师妹们都在等您 ——”
“傻孩子。” 华婉贞抚过她鬓角,发间的银簪已换成最简单的木簪,“凝香谷需要新的掌门,而我……” 她望向窗外积雪压弯的梅枝,“更适合留在这秦岭的药田。”
小师妹们簇拥在门边,手中捧着半旧的剑穗,那是华婉贞曾日日佩戴的信物。
耽欲怜忽然抬头,看见师父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瓶,瓶身刻着细小的凝香纹路:“这是凝香谷的掌门令,以后……”
“师父!” 耽欲怜的声音带着哭腔,却被华婉贞轻轻摇头打断。
“拿着。” 她将玉瓶塞进徒儿掌心,指尖掠过对方手背上的剑茧,“当年我师父让我接任掌门时,我也像你这般舍不得。但凝香谷的剑,该由心怀温暖的人执掌。”
药庐外,黄森严收拳走向李俊儒,袖口露出半截新刻的木剑 —— 那是耽欲怜昨夜偷偷为他刻的,剑柄处刻着小小的 “怜” 字。
“华前辈心意已决。” 李俊儒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屋内正在擦拭玉瓶的华婉贞,“有些离别,是为了让江湖多一处安心的药庐。”
华婉贞忽然转身,对着两人深深施礼:“儒帅数次相救,又点醒我门规不应锢心……” 她望向黄森严的断手,“若有朝一日江湖再兴风浪,凝香谷的剑,永远为你们而挥。”
细雪忽然变大,打在竹篱上沙沙作响。
耽欲怜终究没能留住师父,只能将掌门令贴身收好,与小师妹们在药庐前与华婉贞告别。
华婉贞的身影在雪幕中越来越小,却始终站在梅枝下,像极了那株宁折不弯的老梅。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李俊儒在山道拐角驻足,望着执意要送十里的黄森严与耽欲怜,“幽州隔蜀都千里迢迢,你们还要回凝香谷整顿教务。”
黄森严挠了挠头,断指处的纱布被雪水浸透:“李兄,若没有你,我怕是早就死在秦岭的巨蚺口里了。更别说……” 他望向身旁的耽欲怜,对方耳尖泛红,正用凝香露为他擦拭额角,“还能娶到心仪的姑娘。”
耽欲怜忽然抬头,眼中映着李俊儒肩上的雪:“儒帅,当初在阴阳道、极乐楼,若不是你力挽狂澜,我师父恐怕……”
“江湖事,本就该由江湖人了。” 李俊儒打断她,目光落在远处渐晴的天际,“只要你们能在凝香谷种种药、练练剑,便是对这江湖最好的救赎。”
雪不知何时停了,三人在山道岔口作别。
黄森严的背影渐渐融入雪景,耽欲怜的银铃剑穗在风中轻响,像极了凝香谷清晨的晨钟。
蜀都的青石板路上飘着零星细雪,落地即化,只留下淡淡的水痕。
李俊儒推开院门时,张艺雅正在廊下晾晒梅枝,听见响动转身,眼中立刻泛起笑意。
“秋…… 不,儒帅?” 她手中的梅枝轻轻摇晃,花瓣上的水珠溅在石阶上,“该怎么称呼你呢?是厨房里会熬银耳羹的秋,还是江湖上人人敬畏的儒帅?”
李俊儒愣住,看着她发间别着的冰晶玉佩 —— 正是郭君铱留下的信物。
尚未开口,已被她扑进怀中,嗅到熟悉的梅花香混着淡淡的药味。
“别解释啦。” 张艺雅闷在他胸前,声音带着笑意,“那天慕寒姐都告诉我了,说你在龙湖山被我救起后,就偷偷记下了我的每一个喜好。原来鼎鼎大名的春秋殿主,也会像普通男子一样,为心上人学熬粥。”
他忽然笑出声,指尖掠过她发梢的水珠:“那你可知道,我最怕你问起我腰间的剑疤,怕你心疼。”
“傻瓜。” 张艺雅抬头,指尖划过他肩侧未愈的伤,“慕寒姐还说,有个叫郭君铱的姐姐去幽州找你了,也不知道你见到没。她可厉害了,随手一挥就能凝出冰剑 ——”
“师姐去了幽州?” 李俊儒挑眉,想起郭君铱那身冰绡广袖,“算时间,那时候我恐怕在秦岭。也好,她回来了,春秋殿的剑,总能护得江湖一隅安宁。”
院角的梅树忽然晃了晃,最后几片残雪飘落,露出枝头新萌的花苞。
张艺雅望着渐暖的天色,忽然指着远处的青山:“你看,雪快化了,春天就要来了。”
李俊儒顺着她的指尖望去,山腰间的积雪已露出青灰色的岩石,像极了十年前他在龙湖山醒来时,看见的第一缕晨光。
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曾用体温温暖他的女孩,会在多年后,成为他江湖路途中,最温暖的归处。
“是啊,春天要来了。” 他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或许,江湖的风雪,也该停一停了。”
檐角的冰棱滴下最后一滴水,落在石臼中,惊起一圈细小的涟漪。
数日后。
蜀都的雪在立春前两日化尽,青石板路上泛着湿润的冷光。
李俊儒靠在廊柱上,看张艺雅蹲在梅树下收集残雪,准备泡今年的头茬新茶。她鬓角别着的冰晶玉佩随动作轻晃,映得晨光碎成点点银鳞。
“这雪水配去年的梅蕊,定能熬出你最爱喝的‘踏雪羹’。” 她抬头轻笑,指尖沾着的雪粒在阳光下转瞬即逝,“慕寒姐说你在春秋殿时,总让厨房留半坛雪水……”
话音未落,院墙上瓦片轻响,一道黑影如夜鸦般坠下,落地时带起的劲风扫落几瓣早梅。
严慕寒的绝爱剑已出鞘三寸,银铃剑穗绷直如弦,却在看清来者服饰时骤然收势 —— 是遗恨阁的黑色劲装。
“殿主,遗恨阁急报!” 黑衣人单膝跪地,面罩下的声音带着风雪的凛冽,“东瀛‘樱花流’剑派七名高手已入龙国境内,十日连破江北七大门派!武当紫霄宫首座凌道清被‘居合二式’震碎丹田,嵩山达摩院首座圆音大师断了三根肋骨,今日在中州城悬刀立碑,刻‘龙国无人’四字!”
李俊儒的手指骤然收紧,张艺雅手中的雪盆 “当啷” 落地,残雪混着梅蕊洒在青砖上。
他望向东方,眉峰紧蹙如刀 —— 中州乃中原腹地,此刻应是杏花开遍的时节,却传来武林高手连败的噩耗。
“东瀛人?” 严慕寒的声音冷得能冻住梅枝,银铃惊飞檐角麻雀,“三十年前老殿主斩了柳生玄斋半臂,如今他徒弟樱井半藏带着‘斩华’刀鞘卷土重来?”
黑衣人呈上染着樱花印记的战帖,边缘浸着暗褐色血渍,那血渍已凝结成痂,像极了风干的樱花瓣。
“为首者正是樱井半藏,其刀风带寒铁霜气,中刀者寒毒入体,经络寸断。” 他的声音低沉如铁,“泰山‘五大夫剑’传人徐长青丹田被震碎,至今昏迷不醒;武当紫霄宫首座凌道清经脉尽断,已成废人;嵩山达摩院首座圆音大师三根肋骨寸断,卧床不起。”
战帖上的 “斩华” 二字浸着血锈,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他们放言,龙国无人能接下‘居合三式’。” 黑衣人顿了顿,语气更沉,“江湖豪侠自持武功高强,纷纷上门挑战,却在樱井半藏的刀下走不过三招,被其以‘居合斩’废去武功,挑断手筋脚筋,如今中州城的护城河,日日漂着断剑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