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万众瞩目-《第八把剑:救赎》

  晨钟撞碎雾霭时,演武场的青铜鼎正腾起第三缕沉水香。

  当主持人念出 “华山派‘清风剑’李慕然对战东瀛樱花流樱井半藏” 时,台下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声。

  李慕然是华山派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三日前刚以 “太岳三青峰” 剑式击退漠北马匪,此刻却面色凝重,手中青钢剑穗凝结着晨露。

  樱井半藏起身时,月白和服袖口的雪樱纹几乎未动,步伐轻得像踩在云絮上。

  他双手按在 “斩华” 刀鞘上,弓身行礼时,刀疤纵横的左脸在晨光下泛着冷铁般的光:“李兄剑名‘清风’,请阁下赐教。”

  李慕然的剑先动了。

  华山派 “紫霞剑诀” 讲究 “迅如闪电”,首招 “青峰贯日” 便携万钧之力刺向樱井面门。

  然而刀鞘未离身,樱井的指尖已点在剑脊 “神门穴”,李慕然只觉手腕一麻,青钢剑竟 “当啷” 落地。

  “承让了。” 樱井半藏退后半步,刀鞘始终未离腰带,声音如浸在东瀛海雾里,“李兄剑法已得华山派七分精髓,若用全力,某家怕是要出刀了。”

  台下哗然。

  有人看见李慕然的虎口渗血 —— 樱井指尖的劲气竟透过剑脊震伤经脉,而他自始至终未拔刀。

  华山派弟子愤而起身,却见樱井转身时,和服下摆的暗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无人注意那纹路与中原武学的截然不同。

  当 “武林第一美人魏霜然” 的名字响起时,演武场的铜灯仿佛都暗了三分。

  她身着月白蝉翼纱,腰间悬着半旧的玉刀鞘,发间一支银蝶步摇随步伐轻颤,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尖上。

  鬓角碎发被晨风吹起,露出如凝脂般的肌肤,眼尾一点朱砂痣在晨光中流转,竟让见惯江湖美色的丐帮长老手中破碗 “当啷” 落地。

  “天啊,这是广寒宫的仙子下凡吧?”

  有人喉结滚动,手中茶盏倾斜,滚热的茶汤泼在衣襟上竟浑然不觉。

  更有独行侠当场愣住,腰间断刀 “咣当” 坠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俊儒正与严慕寒低语,听闻名字下意识侧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 他没想到幽州一别许久,此刻她竟站在擂台之上,当真应了那句 “美人执刀,颠倒众生”。

  她的对手是 “关东刀王” 陆沉舟,满脸虬髯如钢针倒竖,腰间九环刀足有八十斤重,刀环相撞声如闷雷:“小娘子不在闺中绣花,跑来演武场耍刀?赵某可舍不得伤你玉手。”

  话音未落,台下已是一片哄笑,更有人吹起尖锐的口哨,此起彼伏的调笑声让演武场的青砖都跟着发烫。

  魏霜然却柔柔一笑,眼尾微挑如三月春水:“陆大侠刀法如雷贯耳,小女子怎敢班门弄斧?不过江湖传言‘关东九环刀,刀刀见血光’,还望大侠手下留情。”

  声音像浸了蜜糖,听得众人骨头都酥了,连少林高僧都忍不住微微颔首,暗道这等姿容竟能在江湖行走,当真是奇事。

  陆沉舟的九环刀率先劈落,刀风带起的劲气震得台边香灰漫天。

  魏霜然的玉刀出鞘如电,刀身竟泛着淡青光华 —— 正是周宏川 “鬼刃刀法” 的诡谲狠辣,刀光未至,刀气已封死所有退路。

  陆沉舟瞳孔骤缩,这等速度唯有当年的天下第一神探周宏川才有,却不想竟在一个柔弱女子手中重现。

  未及细想,魏霜然的刀势骤变,如灵蛇吐信,正是幻刃居士张陆伟的 “千变刀”,每一道刀光都根据他的微表情调整角度,明明是凌厉杀招,却带着说不出的柔美。

  刀影在阳光下化作三重叠影,分别取他咽喉、心口、手腕,每一刀的角度都暗含玄机,如云雾般变幻莫测。

  张陆伟的刀法精髓在此刻尽显,刀光如灵动的灵蛇,根据敌人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做出迅捷调整,充满了诡异难测之感,叫人难以防备。

  “大侠小心,小女子要变招了。” 魏霜然唇角微扬,玉刀在指间旋转,刀影瞬间化作漫天蝶影,却是张陆伟刀法中 “蝶影迷踪” 的精髓,每一道刀光都带着诡异的弧度,让人根本无法预判下一击的方向。

  陆沉舟连退三步,九环刀 “当啷” 落地,胸前三道血痕渗出,却未及皮外伤 —— 魏霜然的刀竟在最后关头收了七分力。

  “多谢大侠相让。” 她盈盈施礼,步摇银蝶轻颤,“若陆大侠全力出手,小女子怕是要败得难看。”

  声音温柔至极,却让陆沉舟面色铁青,抱拳时指甲几乎掐入掌心:“魏姑娘刀法…… 赵某佩服。”

  话毕甩袖下台,背后传来 “关东刀王败在美人刀下” 的调笑,脚步愈发踉跄。

  台下众人望着魏霜然的背影,只觉这一仗比任何江湖传说都要震撼 —— 美人的刀,竟比男儿的剑还要快上三分,且柔中藏刚,叫人如何不惊叹。

  李俊儒微微眯眼,周宏川和张陆伟的刀法精髓她竟已全部学去。

  当主持人念出 “春秋殿主李俊儒” 时,演武场忽然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地声。

  众人转头望向西南角,却见青衫男子负手而立,腰间 “救赎” 剑鞘隐有云纹流转,正是声望震九洲的儒帅。

  “儒帅来了!”

  有人认出李俊儒,窃窃私语声如潮水般涌来。

  他的对手是 “燕山青锋” 陈墨,昨日目睹师兄与蒲红羽一战,此刻硬着头皮上台,手中长剑微微发颤:“儒帅之名,陈某早已如雷贯耳。本想与儒帅切磋一二,可……” 话未说完,却突然苦笑着抱拳,“陈某自知不敌,甘愿认输。”

  台下哗然。

  有人难以置信:“燕山剑派竟不战而降?”

  “前日聂枫与蒲阁主一战耗尽内力,此刻陈墨怕是连剑都握不稳。”

  议论声中,李俊儒无奈一笑,拱手还礼:“陈兄勇气可嘉,江湖路长,后会有期。”

  声音如春风化雪,却让陈墨红了眼眶 —— 这是春秋殿主对后辈的尊重,而非居高临下的施舍。

  演武场的铜灯在正午阳光中渐暗,魏霜然的玉刀已收入鞘中,樱井半藏的视线却始终钉在李俊儒腰间的 “救赎” 剑上。

  当值日官宣布下一场对决时,东瀛团席位传来低低的议论,唯有那月白和服女子依旧凝视折扇,扇柄樱花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与樱井刀鞘上的纹路相映成趣。

  这半个时辰内的三场对决,如三块投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记住了樱井半藏的 “谦和” 下藏着的森冷,看似未出刀却已震伤对手;有人为魏霜然的柔刀痴狂 —— 她明明笑语嫣然,出手却快如闪电,将两大刀法精髓融于一体,刀光过处,尽是江湖恩怨;更有人在李俊儒的背影中,看到了中原武林未灭的脊梁 —— 他未出一剑,却让对手心服口服,这才是真正的侠者风范。

  而演武场西侧,“山河社稷甲” 的鎏金横幅被风掀起一角 —— 那是六族守护的秘钥,也是东瀛势力觊觎的目标,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江湖之下,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