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来到。
广场中央的酒桌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春秋殿的弟子们三三两两围坐,粗瓷大碗碰撞的脆响此起彼伏。
“干了这碗!”
几个年轻弟子嫌坐着喝不过瘾,干脆跳到桌案上,搂着彼此的肩膀放声高歌,跑调的唱腔混着海浪拍岸的轰鸣,反倒生出几分豪迈。
刘解语摇着折扇,刚在徐志豪身边坐下,便端起酒碗笑道:“徐少侠仗义救慕寒阁主,这份胆识在下佩服!我敬你一碗,先干为敬!”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淌进脖颈,他却毫不在意,用袖口随意一抹。
“听说徐少侠在苏北一带以快剑闻名,江湖人称‘剑痴’?我倒想知道,你的剑快,还是红羽的飞镖快?”
徐志豪本是拘谨之人,被他这热络劲儿一冲,反倒放开了些,也端起碗回敬:“刘阁主客气了!寻仇阁的暗器功夫天下闻名,我这点微末伎俩哪敢班门弄斧?不过若论喝酒,徐某倒愿奉陪到底!”
两人 “砰” 地碰碗,酒液溅在衣襟上也浑然不觉,三碗下肚便称兄道弟,聊起江湖趣闻,时而拍桌大笑,时而低声议论,倒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不远处的酒桌旁,蒲红羽和王鸯阳正与几个弟子拼酒。
王鸯阳嫌碗太小,干脆抱起酒坛往嘴里灌,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在衣襟上晕开大片深色,却越喝越精神,指着远处的弟子笑道:“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当年入门时连酒杯都端不稳,如今倒敢跟老子叫板?来,再喝三坛!”
说着又往身边弟子碗里倒酒,眼神里的严厉早被酒意冲淡,只剩江湖长辈的慈爱。
吴大多则和唐鸣声凑在一处,两人都爱聊陈年往事。
吴大多拎着酒坛,指着天边的残月笑道:“唐前辈还记得十年前在江南码头,你用破山掌劈翻海盗船的事吗?当时我就在附近,那掌风隔着三里地都能感觉到!”
唐鸣声被勾起回忆,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也拎起酒碗:“来,为咱们江湖人的血性干杯!”
秦杰在一旁默默给两人添酒,自己也小口抿着,看着师父和副殿主谈笑风生,嘴角忍不住上扬。
李俊儒端着酒杯,在各桌间缓缓走动,时不时与弟子们碰碗。
女子们的酒桌也在一旁。
张艺雅正给严慕寒添酒,海风吹起她的鬓发,眼底的笑意比烛火还暖:“慕寒姐,这桃花酿是蜀都特产,你尝尝,不烈。”
严慕寒端起小巧的酒杯,指尖轻捻杯沿,浅尝一口,清冷的眉眼柔和了几分,看向张艺雅的目光带着笑意:“你总是带着这些稀奇玩意儿。”
唐甜儿和林若仙凑在一起,捧着酒杯叽叽喳喳。
唐甜儿指着远处划拳的弟子笑道:“若仙你看,那个穿灰袍的师兄,上次在欧洲还帮咱们拎行李呢,没想到喝酒这么厉害!”
林若仙也跟着笑,眼角却悄悄泛红,她轻轻碰了碰唐甜儿的杯沿:“能这样热热闹闹的,真好。”
花见琉璃坐在最外侧,面前的酒杯只动了半口。
她望着广场上的喧嚣,蓝发被海风拂得轻扬,眼底却没什么笑意。
周围的笑声、吆喝声像隔着一层纱,明明很近,却又觉得遥远。
她想起在东瀛的那些年,从未有过这样的场景,没有推心置腹的弟兄,没有真心相待的朋友。
此刻的温暖太过真切,反倒让她有些无措,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杯壁,连酒液的温热都没察觉。
李俊儒走到女子们的酒桌旁时,一眼便瞥见了花见琉璃的落寞。
他不动声色地与张艺雅、严慕寒碰了杯,目光却在花见琉璃脸上停留了一瞬 —— 她望着远处的月亮出神,像藏着许多没说出口的心事。
是想家了?还是想起了东瀛的过往?
李俊儒心里泛起一丝疑惑,却没有多问,只是笑着举杯:“今夜月色正好,大家多喝几杯。”
酒过三巡,夜色渐深。
广场上的喧嚣渐渐染上醉意,不少弟子趴在桌案上呼呼大睡,鼾声此起彼伏。有的还在借着酒劲划拳,“五魁首”“六六顺” 的吆喝声东倒西歪。
刘解语和徐志豪搂着彼此的肩膀,舌头都有些打结,却还在互相敬酒,酒坛倒在地上,酒液淌了一地。
蒲红羽早喝得满脸通红,正被几个弟子架着往客房走,嘴里还嘟囔着:“没醉…… 再来…… 再来十坛……”
王鸯阳和唐鸣声也有些晃悠,互相搀扶着回忆年轻时的战绩,说到激动处还比划几招,却差点绊倒在酒坛上,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就在这时,李俊儒看到花见琉璃悄悄站起身。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沿着广场边缘慢慢朝海边走去。
月光落在她身上,拉出一道细长的影子,孤单得让人心头一紧。
李俊儒沉吟片刻,对张艺雅说了句 “去吹吹海风”,便跟了上去。
海边的风比广场上更凉,带着潮湿的水汽。
礁石沉默地立在夜色里,海浪一次次涌来,又一次次退去。
花见琉璃站在一块巨大的礁石旁,仰头望着天上的圆月,月光洒在她脸上,将她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柔和,蓝发上沾着细碎的海雾,像落了层霜。
她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却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主人怎么也来了?”
李俊儒走到她身边,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笑道:“这里的月色比广场上好。”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脸上:“有心事?”
花见琉璃低下头,声音轻得像海风:“没什么,只是…… 有些感慨。”
“很久没有这样…… 有家的感觉了。”
之前她是背负血海深仇的孤女,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加入春秋殿后,虽有李俊儒和众人照拂,却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直到今夜,看着大家毫无芥蒂地笑闹、拼酒,听着那些带着江湖气的吆喝,她才忽然意识到,原来 “家” 不是一间屋子,而是这样一群热热闹闹、能把后背交给彼此的人。
可这份温暖太过突如其来,让她既贪恋,又害怕失去。
李俊儒看着她泛红的眼角,忽然从怀里拿出一物,递到她面前。
那是柄狭长的东洋刀,刀鞘漆黑如墨,刀柄缠着暗红色的丝绦,刀镡上镶嵌的螺钿樱花在月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 —— 正是那日在黑曜之环拍卖会上,他以六百万欧元拍下的 “落樱” 刀。
花见琉璃瞳孔骤缩,惊讶地看着那柄刀,又看向李俊儒:“主人…… 这是……”
“送你的。” 李俊儒将刀塞进她手里,“那日在拍卖会上见你盯着刀镡的樱花纹出神,便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花见琉璃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眼眶瞬间热了起来。
她想起在东瀛的童年,母亲也曾给她买过一柄樱花纹的小木刀,后来却遗失。
这么多年,从未有人留意过她喜欢什么,更不会为了一句无心的感慨,花天价拍下这样的珍品。
“你…… 你当时花那么多钱拍下它,是为了送给我?”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月光下,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像碎掉的星光。
李俊儒看着她泛红的眼眶,笑道:“你值得。”
花见琉璃再也忍不住,肩膀轻轻耸动。
过了许久,她才抬起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望着李俊儒的目光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光亮:“谢谢主人。”
李俊儒笑着摆手, 他望着天边的圆月,声音温和:“春秋殿就是你的家,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是你的家人。”
花见琉璃用力点头,将刀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住了全世界的温暖。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海风送来远处隐约的酒香与笑声,潮起潮落间,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远处的广场依旧灯火通明,而海边的礁石旁,一柄樱花纹的刀,正映着月光,照亮了一颗漂泊已久的心。
广场中央的酒桌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春秋殿的弟子们三三两两围坐,粗瓷大碗碰撞的脆响此起彼伏。
“干了这碗!”
几个年轻弟子嫌坐着喝不过瘾,干脆跳到桌案上,搂着彼此的肩膀放声高歌,跑调的唱腔混着海浪拍岸的轰鸣,反倒生出几分豪迈。
刘解语摇着折扇,刚在徐志豪身边坐下,便端起酒碗笑道:“徐少侠仗义救慕寒阁主,这份胆识在下佩服!我敬你一碗,先干为敬!”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淌进脖颈,他却毫不在意,用袖口随意一抹。
“听说徐少侠在苏北一带以快剑闻名,江湖人称‘剑痴’?我倒想知道,你的剑快,还是红羽的飞镖快?”
徐志豪本是拘谨之人,被他这热络劲儿一冲,反倒放开了些,也端起碗回敬:“刘阁主客气了!寻仇阁的暗器功夫天下闻名,我这点微末伎俩哪敢班门弄斧?不过若论喝酒,徐某倒愿奉陪到底!”
两人 “砰” 地碰碗,酒液溅在衣襟上也浑然不觉,三碗下肚便称兄道弟,聊起江湖趣闻,时而拍桌大笑,时而低声议论,倒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不远处的酒桌旁,蒲红羽和王鸯阳正与几个弟子拼酒。
王鸯阳嫌碗太小,干脆抱起酒坛往嘴里灌,酒液顺着嘴角往下淌,在衣襟上晕开大片深色,却越喝越精神,指着远处的弟子笑道:“你们这群小兔崽子,当年入门时连酒杯都端不稳,如今倒敢跟老子叫板?来,再喝三坛!”
说着又往身边弟子碗里倒酒,眼神里的严厉早被酒意冲淡,只剩江湖长辈的慈爱。
吴大多则和唐鸣声凑在一处,两人都爱聊陈年往事。
吴大多拎着酒坛,指着天边的残月笑道:“唐前辈还记得十年前在江南码头,你用破山掌劈翻海盗船的事吗?当时我就在附近,那掌风隔着三里地都能感觉到!”
唐鸣声被勾起回忆,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也拎起酒碗:“来,为咱们江湖人的血性干杯!”
秦杰在一旁默默给两人添酒,自己也小口抿着,看着师父和副殿主谈笑风生,嘴角忍不住上扬。
李俊儒端着酒杯,在各桌间缓缓走动,时不时与弟子们碰碗。
女子们的酒桌也在一旁。
张艺雅正给严慕寒添酒,海风吹起她的鬓发,眼底的笑意比烛火还暖:“慕寒姐,这桃花酿是蜀都特产,你尝尝,不烈。”
严慕寒端起小巧的酒杯,指尖轻捻杯沿,浅尝一口,清冷的眉眼柔和了几分,看向张艺雅的目光带着笑意:“你总是带着这些稀奇玩意儿。”
唐甜儿和林若仙凑在一起,捧着酒杯叽叽喳喳。
唐甜儿指着远处划拳的弟子笑道:“若仙你看,那个穿灰袍的师兄,上次在欧洲还帮咱们拎行李呢,没想到喝酒这么厉害!”
林若仙也跟着笑,眼角却悄悄泛红,她轻轻碰了碰唐甜儿的杯沿:“能这样热热闹闹的,真好。”
花见琉璃坐在最外侧,面前的酒杯只动了半口。
她望着广场上的喧嚣,蓝发被海风拂得轻扬,眼底却没什么笑意。
周围的笑声、吆喝声像隔着一层纱,明明很近,却又觉得遥远。
她想起在东瀛的那些年,从未有过这样的场景,没有推心置腹的弟兄,没有真心相待的朋友。
此刻的温暖太过真切,反倒让她有些无措,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杯壁,连酒液的温热都没察觉。
李俊儒走到女子们的酒桌旁时,一眼便瞥见了花见琉璃的落寞。
他不动声色地与张艺雅、严慕寒碰了杯,目光却在花见琉璃脸上停留了一瞬 —— 她望着远处的月亮出神,像藏着许多没说出口的心事。
是想家了?还是想起了东瀛的过往?
李俊儒心里泛起一丝疑惑,却没有多问,只是笑着举杯:“今夜月色正好,大家多喝几杯。”
酒过三巡,夜色渐深。
广场上的喧嚣渐渐染上醉意,不少弟子趴在桌案上呼呼大睡,鼾声此起彼伏。有的还在借着酒劲划拳,“五魁首”“六六顺” 的吆喝声东倒西歪。
刘解语和徐志豪搂着彼此的肩膀,舌头都有些打结,却还在互相敬酒,酒坛倒在地上,酒液淌了一地。
蒲红羽早喝得满脸通红,正被几个弟子架着往客房走,嘴里还嘟囔着:“没醉…… 再来…… 再来十坛……”
王鸯阳和唐鸣声也有些晃悠,互相搀扶着回忆年轻时的战绩,说到激动处还比划几招,却差点绊倒在酒坛上,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就在这时,李俊儒看到花见琉璃悄悄站起身。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沿着广场边缘慢慢朝海边走去。
月光落在她身上,拉出一道细长的影子,孤单得让人心头一紧。
李俊儒沉吟片刻,对张艺雅说了句 “去吹吹海风”,便跟了上去。
海边的风比广场上更凉,带着潮湿的水汽。
礁石沉默地立在夜色里,海浪一次次涌来,又一次次退去。
花见琉璃站在一块巨大的礁石旁,仰头望着天上的圆月,月光洒在她脸上,将她的轮廓勾勒得格外柔和,蓝发上沾着细碎的海雾,像落了层霜。
她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却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主人怎么也来了?”
李俊儒走到她身边,望着远处翻涌的海浪,笑道:“这里的月色比广场上好。”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脸上:“有心事?”
花见琉璃低下头,声音轻得像海风:“没什么,只是…… 有些感慨。”
“很久没有这样…… 有家的感觉了。”
之前她是背负血海深仇的孤女,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加入春秋殿后,虽有李俊儒和众人照拂,却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
直到今夜,看着大家毫无芥蒂地笑闹、拼酒,听着那些带着江湖气的吆喝,她才忽然意识到,原来 “家” 不是一间屋子,而是这样一群热热闹闹、能把后背交给彼此的人。
可这份温暖太过突如其来,让她既贪恋,又害怕失去。
李俊儒看着她泛红的眼角,忽然从怀里拿出一物,递到她面前。
那是柄狭长的东洋刀,刀鞘漆黑如墨,刀柄缠着暗红色的丝绦,刀镡上镶嵌的螺钿樱花在月光下流转着珍珠般的光泽 —— 正是那日在黑曜之环拍卖会上,他以六百万欧元拍下的 “落樱” 刀。
花见琉璃瞳孔骤缩,惊讶地看着那柄刀,又看向李俊儒:“主人…… 这是……”
“送你的。” 李俊儒将刀塞进她手里,“那日在拍卖会上见你盯着刀镡的樱花纹出神,便想着你或许会喜欢。”
花见琉璃握着刀柄的手微微颤抖,眼眶瞬间热了起来。
她想起在东瀛的童年,母亲也曾给她买过一柄樱花纹的小木刀,后来却遗失。
这么多年,从未有人留意过她喜欢什么,更不会为了一句无心的感慨,花天价拍下这样的珍品。
“你…… 你当时花那么多钱拍下它,是为了送给我?”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月光下,泪珠顺着脸颊滑落,像碎掉的星光。
李俊儒看着她泛红的眼眶,笑道:“你值得。”
花见琉璃再也忍不住,肩膀轻轻耸动。
过了许久,她才抬起头,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望着李俊儒的目光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光亮:“谢谢主人。”
李俊儒笑着摆手, 他望着天边的圆月,声音温和:“春秋殿就是你的家,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是你的家人。”
花见琉璃用力点头,将刀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住了全世界的温暖。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海风送来远处隐约的酒香与笑声,潮起潮落间,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温柔起来。
远处的广场依旧灯火通明,而海边的礁石旁,一柄樱花纹的刀,正映着月光,照亮了一颗漂泊已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