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成凝丹斩将夺旗-《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诸位头领,都说说看,你们对顾冒的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顾冒一走,风元山便立刻开口。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足足三分钟的沉默,没有一位头领主动接话。

  最后还是方嵩在他的眼神示意下,主动站了出来。

  “大头领,属下以为第一问的答案唯有您才能自决。”

  “第二问的答案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清楚,属下不明白的是顾冒为什么问这种白痴问题。”

  “至于第三问,这个需要属下需要回营后详细询问过后才有答案。”

  听了方嵩的看法,风元山心中哭笑不得的同时面色如常地看向其余头领:

  “方头领的看法我已知之,其他人又是怎么看的?”

  许临闻言便想站出来,毕竟他是八头领,这间军帐内身份地位排倒数第二。

  方嵩之后不是他,还能是谁?

  哪料李成却先他一步,正色道:“大头领,顾冒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当务之急是确定是战是退,绝不可拖延下去,因为拖下去对我们不利。”

  “是啊,七头领说的对,大头领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许安跟着附和,众人的眼神纷纷落到风元山身上。

  风元山见状丝毫不慌,反而神秘笑道:“古人言事以密成。有些事我并非有意瞒着大家,而是为了最终胜利。”

  “如今再瞒着于战事有害无益,我也就直说了。”

  说到这,风元山故意停顿了一下,吊足众人的胃口后才缓缓开口:

  “三日前,我已凝丹。”

  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士气更是大振。

  以凝丹高手的强大,亲自带队往前一冲,区区4000官兵如何能挡?

  而风元山之所以迟迟不发起总攻,显然是在熟悉力量。

  “恭贺大头领晋升凝丹!”

  众头领反应过来后,在二头领三头领的带领下齐齐下拜。

  风元山眼见诸位头领在他面前低下头颅,心中畅快的同时顺势提出:

  “每位头领各精选两百壮士入陷阵营,三天后我将亲带陷阵营杀穿虞军。”

  “诺。”

  众头领齐声答道,这一刻风元山才感觉自己成为义军的唯一首领。

  然而这个世界不是谁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仅仅过去一天,意外就发生了。

  虞军不知发什么疯,竟然主动攻过来了!

  “这还用说,一定是敌人的援军到了。”李成大吼道。

  许临等头领均颔首同意,面有隐忧。

  敌兵援军来了,他们还打不打?若是打,援军太强,输了怎么办?

  他们不是刚起义时的小门小户,只有烂命一条,而是手握数千兵马的义军头领,随便投靠某家世家,便能立即拥有荣华富贵。

  风元山却没时间想那么多,他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打。

  权力就是毒药,一旦品尝过,就没有人能轻易放下。

  风元山也不例外,他当即下令各部整备,随他一起出营野战。

  同时他让各头领告诉手下士兵,敌人是因为中了他的计不得不主动出击。

  此战他早已有所准备,只要出营,胜的一定是他们。

  “不管怎样讲,此战我军六千,虞军四千,我军有凝丹,虞军没有凝丹,优势在我。”

  “众将士,随我出击!”

  风元山话音落下,便带头向前冲锋。紧随其后的是他的举旗兵赵树以及亲卫数十,再之后就是一千从各头领精选的壮士。

  仔细一看不难发现,由于磨合时间太短,所以这一千人分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刚好200人。

  时间流逝,风元山控制着速度,避免和身后军队脱节。

  然而只要向前,总有遇到敌军的时候。

  相比于义军的散乱,虞军要显得整齐得多,故而虞军此时的首领许景衡难免起了轻视之下。

  “传令下去,全军出击,让这群乌合之众看看什么叫军队。”

  于是两支军队很快就相遇了,双方没有多余的废话,见面就厮杀。

  风元山深知此战的关键在于速战速决,而想要速战速决最快的方法莫过于斩将夺旗。

  可恨他刚晋升凝丹不久,飞得还不够稳当,否则直接飞过去杀了将领多省事。

  “诸位兄弟,随我冲杀敌军主将!”

  风元山一声大吼,凝丹的本事使出,轻轻松松便带着护卫杀出一条通往主将的血路来。

  其实他本不会如此轻松,奈何对方太过轻视义军,将主将位置前移了许多。

  于是风元山很快杀到许景衡面前,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砍掉代表他位置的大旗。

  “主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风元山等人边走边高呼,不久后整个战场上就无人不知无人晓。

  得知许景衡已死,义军士气大作,最重要的是李涛等头领见虞军主将的旗帜这么快倒下,纷纷命令手下快速出击。

  与之相对应的是虞军士气大落,虽然知道会有援军相助,但还是或降或逃,很快演变成一场大败。

  魏东领着五十兵在虞军后军,眼见情况不妙,果断带着手下逃离。

  不仅如此,他还怂恿其他人和他一起逃。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虞军会这么快溃败也是有他一分力的。

  “抓到虞军军官后,尽快审问,我要知道虞军的援兵有多少,从哪里来?”

  “还有告诉将士们,现在不是庆祝休息的时候。你们都给我紧张起来,把探马全派出去,不要等敌人都贴脸上了才发现。”

  “……”

  风元山有条不紊地下达着指令,他的头脑无比地清醒,说话的同时思索着各种情况的应对方案。

  李涛等头领乖乖站在一旁,配合着他做事,没人敢违背他、质疑他。

  没多久,风元山就得到了他最想要知道的答案。

  援兵一共3000人,领头的是韦家八龙之一的韦懿。

  此人年仅二十六岁,便已是通了六条奇经的高手。假以时日,想必凝丹不在话下。

  论单体战力,整支义军除了风元山,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众人心中不由蒙上一层阴影,毕竟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像韦懿这种优秀的世家子弟,身旁往往有凝丹高手护卫。

  也就是说,义军在高端战力上反而处于劣势。

  至于底层士兵,虞军精锐打两倍于己的义军不是洒洒水的事吗?

  就在风元山思索该怎么办的时候,探马来报一支打着韦字旗号的军队正从南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