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成县侯顾冒发兵-《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顾冒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张开山斟酌片刻后道:

  “这种事自古以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大头领有用到小人的地方,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小人也在所不辞。”

  顾冒闻言笑道:“既然如此,你就暂且跟在胡伍佰主身边为我做事。”

  “多谢大头领。”张开山笑道,总算迈出重新崛起的第一步。

  次日,谢玉书见顾冒真的在准备发兵,当即动身南下。

  与此同时,大头领门外有一纵横家要见顾冒。

  来人五十岁左右,腰间挂了几块玉印,扬言要送一场大富贵给顾冒。

  亲卫通报之后,顾冒想也不想就吐出两个字:“不见。”

  现下京都空虚,来的肯定是劝他发兵南下的牛鬼蛇神,他才懒得浪费时间。

  不过也不可怠慢这种人,故而顾冒便让刘患去打发此人。

  令狐修见一男子急匆匆从门内出来,他会心一笑抱拳道:

  “久仰顾大头领之盛名,今日总算得偿所愿。”

  刘患闻言歉声道:“先生弄错了,我不是大头领,我是从事中郎刘患。”

  击退胡人后不久,顾冒便升任刘患为从事中郎,负责献言献计献策并参与议政。

  令狐修见顾冒不来见自己,心中微怒,刚想离开,却觉得刘患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不由问道:

  “阁下莫非是布八门金锁阵大败胡人的那位刘主簿?”

  “正是在下。”刘患颔首,面上虽然平静,但内心却有些得意。

  “以公之大才,顾大头领竟不愿给长史之位,真是让在下替你不值。”令狐修叹息道。

  刘患虽然觉得他说得对,但这种事怎么能承认,当即怒斥道:

  “请先生慎言,我大头领行事不容先生置喙。”

  令狐修一笑而过,接着道:“顾大头领不肯来见我,可是瞧不起在下送他的大富贵?”

  “非也。”刘患摇头:“若真的瞧不起,如何会让我来见先生。”

  “只是大头领公务繁忙,他实在是有心无力,只能婉拒先生好意。”

  “既如此,这义军大盟主之位我就只能另寻他人。”令狐修叹息道。

  刘患深知顾冒的想法,回道:“先生既然有大事要忙,患就不留先生了。”

  见刘患不上钩,令狐修有些诧异,洒脱大笑后消失在刘患的视线中。

  傍晚,刘患刚回到家,便有家仆告诉他故人在客厅等候多时。

  刘患问来人是谁,家仆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便主动去寻。

  进门一看,好家伙,等他的正是白天有一面之缘的令狐修,令狐修的身边则站着一个魁梧大汉。

  有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刘患当即抱拳笑道:“今早匆匆一别,还未请教先生大名?”

  “在下令狐修,对刘中郎一见如故。冒然拜访,还请见谅。”令狐修回道。

  “那这位壮士呢?”刘患看向令狐修身旁那人,真正让他起忌惮之心的正是此人。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不足为刘中郎所知。”令狐修豪不在意道。

  刘患叹息一声,道:“先生找我有何事,还请直言。”

  令狐修拊掌笑道:“好,没想到刘老弟和我一样是个痛快人,那我就直说了,我想请你成为我主公麾下的长史。”

  “先生说笑了,自古忠臣不事二主,我既已是顾大头领的从事中郎,又如当得了你主公的长史。”刘患回道。

  令狐修摆手道:“刘老弟先别急着拒绝。正所谓贤臣择主而事,我主公所占之地数倍于顾冒,所拥之兵亦数倍于顾冒。”

  说到这,他看了眼身旁的魁梧大汉,继续道:“像他这样好手,更是不下数十。顾冒与之相比,便如萤火之于皓月。”

  “而且我主公礼贤下士,不吝封赏,刘老弟去了,必得长史之位,以后荣封万户侯也不是不可能。”

  “吹牛。”刘患失笑道:“若先生的主公真有这么厉害,又如何看得上区区在下?”

  “刘老弟妄自菲薄了不是,八门金锁阵一出,天下有谁没听过你的大名。”

  令狐修继续劝道:“至于为什么你一去就能当长史,实不相瞒在下的主公虽然兵多将广,但却无一智谋之士。”

  刘患凝眉,硬是想不起天下间有哪号人物符合令狐修的描述,便好奇道:

  “不知先生的主公是何人?”

  “不可说,不可说。”令狐修摇头,故作神秘道:“除非刘老弟弃了顾冒追随我家主公。”

  “那就算了,我在这待得挺好的。”刘患瞬间失去兴趣。

  “刘老弟,不知顾大头领为何不愿见我?”令狐修问道。

  刘患眼珠一转,学着他道:“不可说,不可数,除非你听了这个答案就离开此地。”

  “一言为定。”令狐修颔首答应下来。反正主动权在他手上,到时候他不走刘患能拿他怎么办?

  刘患回道:“不久前萧帝使者来见我家大头领,我家大头领向他表达了投靠之意,现在正在等萧帝的圣旨。”

  令狐修了然,抱拳道:“后会有期。”

  说罢,其人便带着身旁的魁梧大汉离开。

  得知顾冒要投靠大齐,令狐修意识到再待下去也无用,便选择离去。

  一群称王的义军首领,是不可能接受他国臣子当这盟主之位的。

  数日后,顾冒要投靠大齐的消息传出,诸多义军首领皆鄙视之。

  与此同时,萧辉从谢玉书口中得知顾冒要投靠他,大喜之下决定封顾冒为燕公,镇北大将军,总领大齐攻京都一事。

  大齐文武听后不喜,纷纷出言劝诫。要知道大齐现在一共也只有四王七公,顾冒何德何能成为第八公。

  在诸多大臣的压力下,萧辉妥协了,顾冒被他封为奉朝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镇北大将军也变成了破虏将军,同时勒令他速速发兵南下攻京都。

  不仅如此,萧辉还派出监军杜通明去传旨,以示恩宠。

  数日后,得到消息的顾冒当即发兵一万五南下,做出一副要奔袭京都的样子。

  而顾冒这一动,其余义军首领都坐不住了,纷纷朝大虞京都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