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密信至韦家欲战-《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这就是你的调查结果?”

  大帐之中,韦一笑铁青着脸将韦泽上报的文书砸在他脸上。

  “是。”韦泽恭敬答道。

  “发还重审,这个结果我不满意。”韦一笑闻言更气了,怒声道。

  韦泽面色不变,还是之前的那副语气:

  “重审不了。幸存的五位刺客,有三位宁死不说出他们的屯长投靠过黄巾贼,剩下两位在说出这个秘密后也自杀了。”

  “你是怎么办事的?这么重要的犯人,怎么能让他们都死了?”

  韦一笑厉声呵斥,韦泽一言不发,因为这的确是他的错。

  一旁的韦博突然开口:“父亲,可否让我看一下刺客的口供,我也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杀我。”

  韦一笑颔首应下,韦博捡起地上的文书阅读起来。

  然而还未看完,韦博便忍不住道:“荒缪,这简直是荒缪。”

  “自大败之后我便一直与俞柳两位将军在一块,哪来的机会派人联络黄巾贼。”

  “而且我与叶赫将军素无旧怨,如何会要他的性命。”

  “最关键的是顾贼狼子野心,他连父亲都不服,为何会甘居在我之下?”

  听着韦博的一通自证,原本深信韦博的韦一笑突然起了疑心,因为他这副姿态实在太像秘密被拆穿时气急败坏的样子。

  “大公子所言句句在理,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刺客认定的事实就是这样,我也只好先把它呈给家主看。”

  韦泽开口解释了一句,他可不想因此被韦博厌恶。

  不管怎么讲,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韦博是最有希望继承家主的人。

  “报,郭长史密信。”

  韦一笑正思索该怎么处理韦博被刺事件,突然传令兵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从亲卫手中接过密信,打开一看,瞬间被惊得站了起来,大叫道:

  “怎么可能!”

  一旁的陈佩见状,连忙问道:“主公,发生什么事了?”

  韦一笑正要与他们商量,自然不会隐瞒,当即道:

  “郭悠去晚了,煜儿的两万大军已经被顾贼带去的援兵与武宪城内的黄巾军合力打败了,煜儿和韩将军等人生死不知。”

  陈佩闻言下意识地朝韦博看去,若二公子和三公子都死在黄巾贼手中,那这位大公子必将成为韦家少主。

  “家主,您的意思是援兵主将是顾贼?”韦泽开口问道。

  “不错。”韦一笑颔首,幽幽道:“而且据高远将军探听到的情报,援兵中不仅有黄巾贼,还有韩家军。”

  “也就是说我们被韩家耍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想着和谈。”

  韦泽感觉天都塌了,和谈一事是他极力促成的。

  现在出了问题,他如何能逃脱责任。

  他双腿一软,跪在地上,说道:

  “家主,你是知道的,我对韦家一向忠心耿耿。”

  “这次误信韩贼张昙,我罪不可恕,请家主责罚。”

  韦一笑见状斥道:“都什么时候了,现在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吗?”

  “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理这件事,郭长史建议我们直接发兵消灭韩家剩余力量,此事你们怎么看?”

  韦博眼珠一转,提醒道:“若是他们狗急跳墙,杀了叶将军和二弟以及剩下的数千俘虏怎么办?”

  韦一笑被韦博的发言气笑了,他质问道:“博儿,你之前提的几条建议不是挺好的,如今怎么说出如此愚蠢的话来?”

  韦博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遂低头不答。

  韦一笑见状看向陈佩和韦世才:“你们怎么看?”

  有了韦博的前车之鉴,韦世才当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抱拳道:“该出手时就出手,我韦家从来没有吃了亏不还手的规矩。”

  陈佩颔首道:“属下也认为该出兵。”

  “可和约之事我军上下已尽皆知晓,士卒人人盼着回家,我们该怎么激励他们的士气?”

  韦一笑问道,他的第一想法也是打。

  “不若以利诱之。”韦泽提议道。

  韦一笑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

  征战这么长时间,若是没有和约松了那口气,此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现在再行此计,谁能保证许多大利士气会高涨。

  陈佩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主意:“不若在大公子遇刺一事上做文章。”

  “请先生细细说来。”韦一笑催促道。

  “咱们对外宣称刺杀大公子的那些人乃是受到韩家的要挟。他们若不动手,韩家就会杀他们的家人。”

  陈佩斟酌道:

  “由此我们推断出韩家和谈是假,实则是想将我们拖延在此,然后与黄巾贼从云门郡杀入我们老家实施报复。”

  韦一笑闻言大赞道:

  “此计真是一箭双雕,既给出博儿被刺的交代,又鼓舞了士气。”

  很快,这个说法在韦家军中传播。

  一时间群情激愤,纷纷请战消灭韩家败军。

  没办法,他们本身就是兵,很清楚一旦韩家军与黄巾贼杀到他们家乡,会发生多么恐怖的事。

  韦一笑也是应了他们的请战,立即广发斥候,大举进攻韩家剩下的三郡之地。

  另一边,高远回到武宪城附近,没怎么费力就打听到他要打听的事。

  三公子死了,头颅被悬于城门处,此乃他亲眼所见。

  韩贵投降了,他穿着黄巾贼的衣甲守在韦煜头颅旁边,这也是他亲眼看到的。

  罗飞、罗堃被俘,这个他没有见到,但武宪城人人都在谈论着并州罗家会花多大的价钱去赎回他们的少主。

  高远心如死灰,看了看韦煜的头颅,又看了看守在一旁的韩贵,最终不甘地离开了。

  他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

  两万人,虽说大部分都是新兵,但那也是经历韦家训练了两三个月的新兵,总比没啥底蕴的黄巾贼强吧!

  还有韩贵,他为什么要投靠黄巾贼?

  他难道忘了当初是谁改变他的命运,是谁让他成为一军之将?

  而且他的家眷可还在韦家,他就不担心遭到韦家的报复?

  高远悄然离去,带着他探听到的消息。

  他走后不久,城门下,顾冒带人来接班:“韩将军,可有发现什么异常?”

  “没有。”韩贵摇头。

  实际上,不久前他是隐隐察觉到一股窥觑的目光的,但他乃降将,总不好因为一个猜疑就展开大规模搜索。

  毕竟对他来说抓对人是小功,抓不到或抓错了人可就是大过。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当然回答没有。

  “韩将军辛苦,接下来就交给我好了。”

  顾冒不疑有他,挥手让韩贵下去休息。

  韩贵却不忙着走,提醒道:“大头领,虽说没人来抢这头颅,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韦家的探子来这。”

  “而且还有溃兵南逃,所以我估计韦家差不多该知道此事了。”

  “以韦一笑的性子,他必然要报仇,我们得做好准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