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敌当前,形势不容乐观,先生既有妙计,尽管说出来,我等必然听从。”
郭悠话音刚落,文辅堂立即拍胸脯保证道。
“文参军,你这话是代表你个人,还是代表整个文家?”
郭悠闻言问道,眼睛却是看向文崇。
文辅堂当然代表不了整个文家,遂也跟着看向文崇。
文崇不悦,但此时改投国师并非最佳选择,于是耐住性子道:
“郭先生且说来听听。若是用得着文家,我一定尽力。”
“好。”郭悠颔首,心知不能再逼迫下去,缓缓说出自己的谋划。
“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大将军没法回去,那就只能让陛下南巡。”
“不过南巡太不好听,我的意思是若我们能在陛下到达之前打一场大胜仗,把奸臣国师拥立的伪帝赶出京都。”
“然后以迎新帝回京为口号,方能不坠大将军威名。”
文崇听得直皱眉,若是国师那么好打败,之前的对峙又算什么呢?
文辅堂见状拱手道:“郭先生好计策,只是陈奸实力强大,恐怕不是那么好打败的。”
郭悠自信道:
“陈奸虽强,但大将军也不弱,尔等只需将军权交出,不出三个月,此战必胜。”
众人心中不屑冷笑,说到底不还是想夺他们的权吗?
当即有人阴阳道:“郭先生此言何意,难道大将军之前下的命令我们没有听吗?”
郭悠主动忽略那人,只是看向文崇:“文家主,你怎么看?”
那人眼见郭悠竟如此轻视于他,暗怒的同时决心答应陈国师的招揽。
文崇却是反问:“若三个月不能胜陈奸,该当如何?”
“请斩我头颅。”郭悠镇静回道。
“好,就且信你一回。”文崇咬牙答道。
他其实并不想将兵权交出,奈何陈青尧给的价码太低,加上北边大败韦家的黄巾贼都尉正是他文家的人。
文崇心里过不去,遂决定给韦家一次机会。
当然所谓三个月之约是假的,文崇已暗自决定若是两个月之内未取得大胜,他就反水。
另一边,陈青尧得知北边的计谋成功了当即也是大喜。
他叫来孙元忆,封其为步兵校尉,领兵三千。
……
昌平郡,顾冒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将此郡全部占领,但他并不是很开心。
原因很简单,昌平郡几乎所有县的粮食都存在亏空,百姓手中也更是只剩下种子。
换句话说,黄巾军非但不能在此征粮,还补贴这里。
“大头领,若是韦家治下的所有郡都是这样,以咱们现存的粮食,最多再扩地三郡。”刘患愁眉苦脸道。
“嗯。”顾冒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对了,元驰县发生的事已查清,当时打着黄巾军旗帜反对的除了孙元忆外,还有一个贼曹杨琦。”刘患接着道。
“杨琦,此人与提醒薛校尉那个杨琦是同一个人吗?”顾冒追问道。
“是同一个人。”刘患回道。
“这个人你觉得该怎么处置比较好?”顾冒问道。
“当然是杀掉。虽说他有可能是被旧友陷害,但就凭此人纵容手下坏我黄巾军名声,那就该杀!”
刘患立即答道,显然早有考量。
“那就杀了。”顾冒点头,定下了杨琦的结局。
次日,执法兵找到杨琦,以纵兵劫掠罪斩其首级。
众将凛然,纷纷加强对麾下将士的约束。
当晚,顾冒正在思考粮食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程杰带着杜松墨来找他。
顾冒让两人坐下,然后询问他们的来意。
“大头领,您现在之所以进兵缓慢,是因为担心粮食吧?”程杰问道。
“没错。”顾冒颔首,此事几乎算是公开的秘密,自然瞒不过程杰。
“此事松墨或许有办法,您要不要听一听?”程杰说道。
“请说。”
顾冒拱手,他很想知道这位科举头名有何妙计。
杜松墨闻言先施一礼,而后笑道:“学生有三个办法可解此困局。其一买粮,其二借粮,其三抢粮。”
顾冒一听差点笑了出来,这三个办法说了等于没说。
杜松墨面色不变,继续道:“先说买粮,大头领只要给我钱,给多少我就能买多少。”
“然后是借粮。天下粮食,大多在世家豪强手中。”
“大头领如今贵为一方雄主,只需给我一个承诺,我便能为您借来足够多的粮食。”
“最后是抢粮,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据我所知,韦家此前将粮仓聚集在并州白苍郡,我们只需要把它打下来就不愁没粮吃。”
“有点意思。”顾冒严肃起来,若杜松墨没有吹牛的话,此人确实是个有才之人。
他正色道:“此前我与韩家少主划分地盘,这白苍郡恰好归他家,倒不好出尔反尔,你且说说你要的承诺是什么?”
“大头领,我听说您还没有结婚,所以想为您说几门亲事。”杜松墨肃然回道。
顾冒惊得张大嘴巴,片刻后才点头道:
“可以,我也确实该到结婚的时候了。不过别的要求也是可以商量的,不一定非得联姻。”
顿了顿,顾冒又道:“杜松墨,我现任命你为黄巾军筹粮使并调百名精兵护你安全。”
“谢大头领。”杜松墨大喜,接下这一任命。
接下来,黄巾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攻略与昌平郡相邻的山阴山阳二郡。
其中西路由文渊领兵,南路则由刚到不久魏东领兵。
这两郡和昌平一样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旬月之间便攻克了。
由于还未收到杜松墨筹到粮的消息,加上春耕将至,顾冒也是谨慎地不再扩张。
另一边,韩家在连夺两郡之后终是遇上了雷玉成的反击。
雷玉成利用骄兵之计,让韩家误以为他兵少将弱。
然后为了提高扩张效率,韩家果断选择分兵,结果其中一支兵马中了埋伏,折损过半兵马。
韩家吃了亏后不敢再分兵,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逐步蚕食韦家的地盘。
……
昌平城,此地是昌平郡的郡治。
忙碌一个多月的杜松墨终于认命,尽管他嘴皮子都说破了,到头来还是少有人支持顾冒。
偶尔有一两家愿意借粮,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将女儿嫁给顾大头领,而是看中了他手里的兵权。
乱世之中,兵权乃重中之重,杜松墨怎么可能答应,于是他一粒米都没有筹来。
“大头领,属下失职,请您责罚。”
郡守府内,杜松墨满脸羞愧,躬身道。
“此事我早有预料,罪不在你,起来吧。”
顾冒淡淡开口,似乎毫不在意。
事实上杜松墨这段时间的经历早有人上报于他,所他才如此淡然。
杜松墨起身,又给顾冒提了一个建议:
“大头领,我听说您和韩家少主相约每人各取七郡之地。”
“眼下我们既无力取剩下的四个郡,何不用其中三个向韩家换取粮食来多取一个郡呢?”
话音落下,顾冒还未开口,门外便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
“好计策,听得我都心动了。”
杜松墨闻声望去,只见来人风度翩翩,犹如浊世公子。
顾冒起身相迎,笑道:“韩兄,快请坐。”
没错,来人正是韩虎。
至于此人为何不经通报便能直接来见顾冒,那是因为顾冒此前就打过招呼的。
韩虎坐下后看向杜松墨,问道:“顾兄,此人是谁?”
“上次科举的头名,杜松墨。”顾冒随口回道。
杜松墨见状,拱手道:“大头领,属下还有事就先下去了。”
顾冒挥手,待杜松墨离开后才正色道:
“韩兄来找我有何要事?”
郭悠话音刚落,文辅堂立即拍胸脯保证道。
“文参军,你这话是代表你个人,还是代表整个文家?”
郭悠闻言问道,眼睛却是看向文崇。
文辅堂当然代表不了整个文家,遂也跟着看向文崇。
文崇不悦,但此时改投国师并非最佳选择,于是耐住性子道:
“郭先生且说来听听。若是用得着文家,我一定尽力。”
“好。”郭悠颔首,心知不能再逼迫下去,缓缓说出自己的谋划。
“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大将军没法回去,那就只能让陛下南巡。”
“不过南巡太不好听,我的意思是若我们能在陛下到达之前打一场大胜仗,把奸臣国师拥立的伪帝赶出京都。”
“然后以迎新帝回京为口号,方能不坠大将军威名。”
文崇听得直皱眉,若是国师那么好打败,之前的对峙又算什么呢?
文辅堂见状拱手道:“郭先生好计策,只是陈奸实力强大,恐怕不是那么好打败的。”
郭悠自信道:
“陈奸虽强,但大将军也不弱,尔等只需将军权交出,不出三个月,此战必胜。”
众人心中不屑冷笑,说到底不还是想夺他们的权吗?
当即有人阴阳道:“郭先生此言何意,难道大将军之前下的命令我们没有听吗?”
郭悠主动忽略那人,只是看向文崇:“文家主,你怎么看?”
那人眼见郭悠竟如此轻视于他,暗怒的同时决心答应陈国师的招揽。
文崇却是反问:“若三个月不能胜陈奸,该当如何?”
“请斩我头颅。”郭悠镇静回道。
“好,就且信你一回。”文崇咬牙答道。
他其实并不想将兵权交出,奈何陈青尧给的价码太低,加上北边大败韦家的黄巾贼都尉正是他文家的人。
文崇心里过不去,遂决定给韦家一次机会。
当然所谓三个月之约是假的,文崇已暗自决定若是两个月之内未取得大胜,他就反水。
另一边,陈青尧得知北边的计谋成功了当即也是大喜。
他叫来孙元忆,封其为步兵校尉,领兵三千。
……
昌平郡,顾冒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就将此郡全部占领,但他并不是很开心。
原因很简单,昌平郡几乎所有县的粮食都存在亏空,百姓手中也更是只剩下种子。
换句话说,黄巾军非但不能在此征粮,还补贴这里。
“大头领,若是韦家治下的所有郡都是这样,以咱们现存的粮食,最多再扩地三郡。”刘患愁眉苦脸道。
“嗯。”顾冒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对了,元驰县发生的事已查清,当时打着黄巾军旗帜反对的除了孙元忆外,还有一个贼曹杨琦。”刘患接着道。
“杨琦,此人与提醒薛校尉那个杨琦是同一个人吗?”顾冒追问道。
“是同一个人。”刘患回道。
“这个人你觉得该怎么处置比较好?”顾冒问道。
“当然是杀掉。虽说他有可能是被旧友陷害,但就凭此人纵容手下坏我黄巾军名声,那就该杀!”
刘患立即答道,显然早有考量。
“那就杀了。”顾冒点头,定下了杨琦的结局。
次日,执法兵找到杨琦,以纵兵劫掠罪斩其首级。
众将凛然,纷纷加强对麾下将士的约束。
当晚,顾冒正在思考粮食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程杰带着杜松墨来找他。
顾冒让两人坐下,然后询问他们的来意。
“大头领,您现在之所以进兵缓慢,是因为担心粮食吧?”程杰问道。
“没错。”顾冒颔首,此事几乎算是公开的秘密,自然瞒不过程杰。
“此事松墨或许有办法,您要不要听一听?”程杰说道。
“请说。”
顾冒拱手,他很想知道这位科举头名有何妙计。
杜松墨闻言先施一礼,而后笑道:“学生有三个办法可解此困局。其一买粮,其二借粮,其三抢粮。”
顾冒一听差点笑了出来,这三个办法说了等于没说。
杜松墨面色不变,继续道:“先说买粮,大头领只要给我钱,给多少我就能买多少。”
“然后是借粮。天下粮食,大多在世家豪强手中。”
“大头领如今贵为一方雄主,只需给我一个承诺,我便能为您借来足够多的粮食。”
“最后是抢粮,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据我所知,韦家此前将粮仓聚集在并州白苍郡,我们只需要把它打下来就不愁没粮吃。”
“有点意思。”顾冒严肃起来,若杜松墨没有吹牛的话,此人确实是个有才之人。
他正色道:“此前我与韩家少主划分地盘,这白苍郡恰好归他家,倒不好出尔反尔,你且说说你要的承诺是什么?”
“大头领,我听说您还没有结婚,所以想为您说几门亲事。”杜松墨肃然回道。
顾冒惊得张大嘴巴,片刻后才点头道:
“可以,我也确实该到结婚的时候了。不过别的要求也是可以商量的,不一定非得联姻。”
顿了顿,顾冒又道:“杜松墨,我现任命你为黄巾军筹粮使并调百名精兵护你安全。”
“谢大头领。”杜松墨大喜,接下这一任命。
接下来,黄巾军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南,攻略与昌平郡相邻的山阴山阳二郡。
其中西路由文渊领兵,南路则由刚到不久魏东领兵。
这两郡和昌平一样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旬月之间便攻克了。
由于还未收到杜松墨筹到粮的消息,加上春耕将至,顾冒也是谨慎地不再扩张。
另一边,韩家在连夺两郡之后终是遇上了雷玉成的反击。
雷玉成利用骄兵之计,让韩家误以为他兵少将弱。
然后为了提高扩张效率,韩家果断选择分兵,结果其中一支兵马中了埋伏,折损过半兵马。
韩家吃了亏后不敢再分兵,采取步步为营的方法逐步蚕食韦家的地盘。
……
昌平城,此地是昌平郡的郡治。
忙碌一个多月的杜松墨终于认命,尽管他嘴皮子都说破了,到头来还是少有人支持顾冒。
偶尔有一两家愿意借粮,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将女儿嫁给顾大头领,而是看中了他手里的兵权。
乱世之中,兵权乃重中之重,杜松墨怎么可能答应,于是他一粒米都没有筹来。
“大头领,属下失职,请您责罚。”
郡守府内,杜松墨满脸羞愧,躬身道。
“此事我早有预料,罪不在你,起来吧。”
顾冒淡淡开口,似乎毫不在意。
事实上杜松墨这段时间的经历早有人上报于他,所他才如此淡然。
杜松墨起身,又给顾冒提了一个建议:
“大头领,我听说您和韩家少主相约每人各取七郡之地。”
“眼下我们既无力取剩下的四个郡,何不用其中三个向韩家换取粮食来多取一个郡呢?”
话音落下,顾冒还未开口,门外便响起一道爽朗的声音:
“好计策,听得我都心动了。”
杜松墨闻声望去,只见来人风度翩翩,犹如浊世公子。
顾冒起身相迎,笑道:“韩兄,快请坐。”
没错,来人正是韩虎。
至于此人为何不经通报便能直接来见顾冒,那是因为顾冒此前就打过招呼的。
韩虎坐下后看向杜松墨,问道:“顾兄,此人是谁?”
“上次科举的头名,杜松墨。”顾冒随口回道。
杜松墨见状,拱手道:“大头领,属下还有事就先下去了。”
顾冒挥手,待杜松墨离开后才正色道:
“韩兄来找我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