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佰将,通了六条以上的正脉修行者可为屯长。”
顾冒话音落下,众皆哗然。
校尉秒变佰将,这谁能受得了,魏王未免对降兵太苛刻了!
徐阳亦有此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他只得试探性地问道:
“魏王,您有没有想过张仟将之所以不出战,是因为您给他的职位太低了?”
“没有。”顾冒摇头,认真道:“不过若他真这么想,那他就惨了。因为不参战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就得一直当仟将。”
“诸位,佰将对奇经来说起步是低了点,但魏军素来赏罚分明。”
“奇经高手只要不乱来,一场大战之后累计的功勋便足以升伍佰主甚至是仟将。”
“宇文俅此人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他被孤封佰将还不到一天,便因功升到伍佰主。”
宇文俅是赵军中有名的“倒霉蛋”,因此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
顾冒拿他举例,使他的话天然多了几分说服力,不少人更是暗下决心要参与即将到来的赵魏大战。
但也有人不以为意,认定顾冒是在忽悠他们拼命,心中暗下决心会后去找张进,看看顾冒说的话算不算数。
片刻之后,眼见无人再提问,顾冒将张进留下,然后孤身一人离去。
与此同时,齐王的人意外截获一封韩栎写给顾冒的回信。
信中言明他与齐皇萧辉已经同意,只要顾冒领兵攻京州,愿意让顾冒先取京州四郡之地。
为了使此信更有说服力,信中还加盖了萧辉的大印。
由于事关重大,因此这封信很快出现在陈青尧的案头上。
陈青尧得知此事后想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召集审图等一众文武大臣。
他先命人传阅信件内容,而后问道:“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审图分析道:“信上的字迹、印章不似作假,伪魏又一直盘桓在白澄不肯攻安西,想来此事应当是真的。”
吴康大怒道:“伪魏不安心与伪赵狗咬狗,反道来惹我们,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主公,事不宜迟,咱们按照之前所论,遣使与伪赵联合,先攻灭伪魏,再回身与应付伪周与伪齐。”
“没错,必须先解决伪魏,否则后方如何安宁?”
崔宁出声附和道,其余人则愤慨颔首表示支持。
陈青尧见状起身道:“既然大家都欲伐伪魏,那咱们就先对付伪魏。”
“孙云飞,孤命你即刻出发,代孤与赵兴结盟共伐伪魏。”
“诺。”
孙云飞忙应道,然后在陈青尧的逼视下立即出发。
陈青尧接着道:“袁慧明,着你带珍宝两箱去贿赂伪周重臣张昙,务必要让他保证大周的军队按兵不动十五日。”
袁慧明拱手问道:“主公,十五日是不是有点短,怎么说也要一个月才够用。”
陈青尧冷声道:“你若有本事让张昙延长伪周大军按兵不动的时间,孤届时定会另有封赏。”
袁慧明大喜,刚要称谢,陈青尧就催促道:“时间紧迫,你现在就下去准备吧。”
“诺。”
袁慧明躬身下拜,徐徐退出议事大帐。
陈青尧扭头看向吴康,正色道:“吴将军,孤命你为先锋,领本部两万兵马于明日五更启程返回京州抵御伪魏大军。”
“军情紧急,你现在就去准备吧。”
“诺。”
吴康高声应道,随后带着两个下属离开。
而他走后,陈青尧下达最后一个命令:
“其余诸将,回去后做好准备,我们后天五更再出发。”
袁慧明的行动很快,当晚就见到了伪周重臣张昙。
两人曾是同窗好友,因此如今虽分属敌我,但并不互相敌视。
酒过三巡之后,张昙开始谈起正事,他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是哪阵风把你吹来?”
“我是来与你做生意的。”袁慧明神秘笑道。
张昙心中一动,问道:“什么生意?”
“我有一重大消息要卖给你。”袁慧明回道,在给张昙钱财之前他想先小赚一笔。
张昙很纳闷,难道对方要谈的跟他心中想的不是同一件。
他笑道:“别卖关子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只要你的消息保真且有用,绝不会少你一个子的。”
袁慧明听后笑道:“张兄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你且听听我这条消息值多少钱。”
“不久前齐王截获了一封周皇写给魏王的信,魏国、大周以及大齐三方之间的谋划已经暴露。”
“此事当真?”张昙故作惊讶起身,盯着袁慧明看。
袁慧明笑而不答,他都把信的内容说出来了,那还能有假?
张昙很快醒悟这点,握住袁慧明的手道:
“袁兄,大恩不言谢。军情紧急,容我先去劝陛下发兵盯死齐王,再将你这条消息的酬劳奉上。”
话落,张昙松开袁慧明的手便要走。
“且慢!”
袁慧明来此是为了让韩栎的大军按兵不动的,因此连忙抓住张昙的手高呼。
张昙吃痛,回头推开袁慧明的手道:“袁兄放心,你这条消息至少价值百金,待我劝完陛下后就立即给你。”
“蠢货。”
袁慧明暗骂一句,然后诚恳道:
“张兄放心,齐王没那么快发兵,你的时间还很充足,何妨先听我一言再决定要怎么跟周皇说。”
张昙颔首,重新坐下后强装镇定道:“袁兄请说。”
袁慧明笑道:“魏军很强,出兵不足两月便攻取秦州近三郡之地,魏王的真气军阵更是足以威胁到宗师性命。”
“张兄,有如此强大的邻居盟友你不觉得寝食难安吗?”
张昙眼角一跳,说道:“魏王娶了大周的公主,双方亲如一家。”
袁慧明不屑道:“亲如一家又不是真的一家,况且自古以来为皇位残杀亲友的事还少吗?”
“张兄,你须知道在大周你能当重臣,但若是去了魏国,你的身份还能有如今显赫吗?”
张昙似乎心动了,他提醒道:“袁兄,你若是想让我知情不报的话,你的消息对我来说可就没有价值了。”
顾冒话音落下,众皆哗然。
校尉秒变佰将,这谁能受得了,魏王未免对降兵太苛刻了!
徐阳亦有此感,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他只得试探性地问道:
“魏王,您有没有想过张仟将之所以不出战,是因为您给他的职位太低了?”
“没有。”顾冒摇头,认真道:“不过若他真这么想,那他就惨了。因为不参战就没有军功,没有军功就得一直当仟将。”
“诸位,佰将对奇经来说起步是低了点,但魏军素来赏罚分明。”
“奇经高手只要不乱来,一场大战之后累计的功勋便足以升伍佰主甚至是仟将。”
“宇文俅此人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他被孤封佰将还不到一天,便因功升到伍佰主。”
宇文俅是赵军中有名的“倒霉蛋”,因此不少人听过他的名字。
顾冒拿他举例,使他的话天然多了几分说服力,不少人更是暗下决心要参与即将到来的赵魏大战。
但也有人不以为意,认定顾冒是在忽悠他们拼命,心中暗下决心会后去找张进,看看顾冒说的话算不算数。
片刻之后,眼见无人再提问,顾冒将张进留下,然后孤身一人离去。
与此同时,齐王的人意外截获一封韩栎写给顾冒的回信。
信中言明他与齐皇萧辉已经同意,只要顾冒领兵攻京州,愿意让顾冒先取京州四郡之地。
为了使此信更有说服力,信中还加盖了萧辉的大印。
由于事关重大,因此这封信很快出现在陈青尧的案头上。
陈青尧得知此事后想了足足一个时辰方才召集审图等一众文武大臣。
他先命人传阅信件内容,而后问道:“诸位,此事你们怎么看?”
审图分析道:“信上的字迹、印章不似作假,伪魏又一直盘桓在白澄不肯攻安西,想来此事应当是真的。”
吴康大怒道:“伪魏不安心与伪赵狗咬狗,反道来惹我们,当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主公,事不宜迟,咱们按照之前所论,遣使与伪赵联合,先攻灭伪魏,再回身与应付伪周与伪齐。”
“没错,必须先解决伪魏,否则后方如何安宁?”
崔宁出声附和道,其余人则愤慨颔首表示支持。
陈青尧见状起身道:“既然大家都欲伐伪魏,那咱们就先对付伪魏。”
“孙云飞,孤命你即刻出发,代孤与赵兴结盟共伐伪魏。”
“诺。”
孙云飞忙应道,然后在陈青尧的逼视下立即出发。
陈青尧接着道:“袁慧明,着你带珍宝两箱去贿赂伪周重臣张昙,务必要让他保证大周的军队按兵不动十五日。”
袁慧明拱手问道:“主公,十五日是不是有点短,怎么说也要一个月才够用。”
陈青尧冷声道:“你若有本事让张昙延长伪周大军按兵不动的时间,孤届时定会另有封赏。”
袁慧明大喜,刚要称谢,陈青尧就催促道:“时间紧迫,你现在就下去准备吧。”
“诺。”
袁慧明躬身下拜,徐徐退出议事大帐。
陈青尧扭头看向吴康,正色道:“吴将军,孤命你为先锋,领本部两万兵马于明日五更启程返回京州抵御伪魏大军。”
“军情紧急,你现在就去准备吧。”
“诺。”
吴康高声应道,随后带着两个下属离开。
而他走后,陈青尧下达最后一个命令:
“其余诸将,回去后做好准备,我们后天五更再出发。”
袁慧明的行动很快,当晚就见到了伪周重臣张昙。
两人曾是同窗好友,因此如今虽分属敌我,但并不互相敌视。
酒过三巡之后,张昙开始谈起正事,他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是哪阵风把你吹来?”
“我是来与你做生意的。”袁慧明神秘笑道。
张昙心中一动,问道:“什么生意?”
“我有一重大消息要卖给你。”袁慧明回道,在给张昙钱财之前他想先小赚一笔。
张昙很纳闷,难道对方要谈的跟他心中想的不是同一件。
他笑道:“别卖关子了,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只要你的消息保真且有用,绝不会少你一个子的。”
袁慧明听后笑道:“张兄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你且听听我这条消息值多少钱。”
“不久前齐王截获了一封周皇写给魏王的信,魏国、大周以及大齐三方之间的谋划已经暴露。”
“此事当真?”张昙故作惊讶起身,盯着袁慧明看。
袁慧明笑而不答,他都把信的内容说出来了,那还能有假?
张昙很快醒悟这点,握住袁慧明的手道:
“袁兄,大恩不言谢。军情紧急,容我先去劝陛下发兵盯死齐王,再将你这条消息的酬劳奉上。”
话落,张昙松开袁慧明的手便要走。
“且慢!”
袁慧明来此是为了让韩栎的大军按兵不动的,因此连忙抓住张昙的手高呼。
张昙吃痛,回头推开袁慧明的手道:“袁兄放心,你这条消息至少价值百金,待我劝完陛下后就立即给你。”
“蠢货。”
袁慧明暗骂一句,然后诚恳道:
“张兄放心,齐王没那么快发兵,你的时间还很充足,何妨先听我一言再决定要怎么跟周皇说。”
张昙颔首,重新坐下后强装镇定道:“袁兄请说。”
袁慧明笑道:“魏军很强,出兵不足两月便攻取秦州近三郡之地,魏王的真气军阵更是足以威胁到宗师性命。”
“张兄,有如此强大的邻居盟友你不觉得寝食难安吗?”
张昙眼角一跳,说道:“魏王娶了大周的公主,双方亲如一家。”
袁慧明不屑道:“亲如一家又不是真的一家,况且自古以来为皇位残杀亲友的事还少吗?”
“张兄,你须知道在大周你能当重臣,但若是去了魏国,你的身份还能有如今显赫吗?”
张昙似乎心动了,他提醒道:“袁兄,你若是想让我知情不报的话,你的消息对我来说可就没有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