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陈青尧弄巧成拙-《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周平的话很有鼓动性,吴康听后不再犹豫,当即下令全速行军。

  而在他下定决心时,陈青尧也带着大军把韩栎赶到天河沿岸。

  自上次从萧辉口中得知大齐要撤军,韩栎深知攻徐之战结束了。

  所谓独木难支,萧辉大军撤退后,光凭他这一方是不可能斗得过陈青尧的。

  因此夜袭过后,他果断下令撤退,但由于对方速度太快,如今还是被陈青尧带人追上了。

  “陛下,船只已备好,还请速速登船,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马才催促的声音在耳畔响起,韩栎闻言失笑道:“马爱卿忙糊涂了吧,朕堂堂宗师,若是想走,岂是天河所能阻?”

  “尔等先行撤退,朕亲自为你们断后!”

  马才大为感动,泣声道:“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反成陛下累赘。”

  “去吧。”

  韩栎挥手,打发走马才,他可没闲心听对方在这表忠心。

  陈青尧用兵颇有章法,采取的是半渡而击的策略。

  这对大周来说非常不友好,一不小心就会损失惨重。

  因此韩栎必须留下来断后,给大军撤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考虑到友军跑路我拼命太搞心态,韩栎决定主动出击。

  他召集三万大军,其中万余是俘虏。他让这些俘虏充当先锋,打算用他们去消磨敌军的气力与战斗意志。

  当然,为了确保这些俘虏听话,先锋里面自然掺杂着他的嫡系。

  时间流逝,很快,韩栎便见到前来追击他的敌军。

  对方数量仅有万余,而且大部分将士很疲惫。

  不过他们有两位宗师,凝丹成丹的数量也不少。

  因此这一场仗,韩栎只能拼数量。

  就在他要下令进攻时,陈青尧开口道:

  “韩兄,徐州地方,最近一两年连续遭遇数次大战,早已疲惫不堪。”

  “为徐州百姓计,只要你愿意释放所有俘虏,并允诺在接下来的两年不发兵徐州,孤可让你平安渡河。”

  此言一出,众俘虏大喜,国师对他们实在太好了!

  大周士卒亦是如此,他们恨不得立刻替韩栎答应下来。

  毕竟能百分百活下来,谁愿意去拼命?

  韩栎却很头疼,若是陈青尧真的说到做到自然是好事一件,可要是他在众人放松警惕后出尔反尔,那将是一场灾难。

  眼见韩栎迟迟不给答复,陈青尧催促道:“韩兄,这等好事你也不答应,难道连自家儿郎的性命都不顾了吗?”

  “当然不是。”韩栎连忙否认,“朕只是在想何时交出俘虏为宜。”

  “只要俘虏不过河我都可以接受。”陈青尧笑道,诚意给的满满的。

  “那就烦请陈兄在此陪我枯等半日,半日之后孤自会把俘虏留下,只带自家儿郎离开。”

  “好。”

  陈青尧高声应道,同意了韩栎给的方案。

  至于接下来两年不发兵徐州的许诺,两人默契地没有提,也不知他们是忘了,还是故意没提。

  时间流逝,转眼两个时辰过去,陈青尧身边的兵越聚越多。

  眼见时机成熟,陈青尧不再迟疑,高呼:

  “韩栎老贼,你不守信用,竟偷偷将俘虏运回冀州,不少不愿意去的更是被你残忍杀害!”

  “全军听令,给孤冲锋,与老贼拼了!”

  此言一出,一众俘虏满脸茫然,他们不是全在这吗,国师怕不是弄错了?

  一念至此,有人高呼:“国师不要误信小人,我等全数在此,无一人离去。”

  话音落下,不少人纷纷出言相随。

  他们中有的是确信事实如此,有的则是担心冲突再起,难免会波及自家性命。

  至于陈青尧说的是真是假,他们并不在乎。

  陈青尧却是冷声道:“陈贼,你自己做贼心虚,不敢反驳,只敢派些无名小卒来回应我吗?”

  “情况不对,韩老贼不会是逃了吧?”

  片刻之后,眼见韩栎仍不开口,文崇难免起了疑心。

  “不会吧?”陈青尧目露惊讶之色,心中却是多了几分慌张。

  若真让韩栎就这么走了,他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么不会?”文崇反问,而后叹道:“拖延你我二人足足两个时辰,他韩栎也算对得起其麾下的一众将士了。”

  此言有理,陈青尧刚想颔首赞同,却突然摇头反驳道:“还是不对,当面之敌足有三万,总不能他们都是俘虏吧?”

  “断尾求生,弃车保帅,他韩栎难道连这点魄力都没有?”文崇反问道。

  陈青尧颔首,心中略感挫折,细思之后道:“既如此,眼前之敌当为我所用。”

  言罢,其脱离大军,飞身赶往敌军上空。

  他要劝降眼前这三万人!

  然而,其人刚飞至俘虏上空,却突然色变,紧接着便见两三百支箭矢齐齐向他射来,像是要把他射成刺猬。

  陈青尧堂堂宗师,这两三百支箭矢自是不能取他性命,但已足够让他手忙脚乱。

  最关键的是箭矢之后,韩栎突然杀出,陈青尧不得不硬接以至于受了轻伤。

  此等变故之下,陈青尧不敢再托大,连忙退回文崇身边,指挥大军向对面杀去。

  “齐王,你没事吧?”

  看着陈青尧身上的血迹,文崇不由问道。

  “没事,孤不过是大意之下吃了点小亏。”

  陈青尧笑道,面上尽显洒脱之色。

  “韩贼奸诈,只会使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把戏。不过他既然没有走,今日定要给他点教训。”

  文崇怒道,然后主动飞到大军最前面,身先士卒。

  陈青尧因他错估形势,以至于被韩栎所伤,他当然要有所表示。

  俘虏兵眼见昔日友军杀来,纷纷放下武器以求活命。

  但陈青尧受伤,这些精兵哪敢心软?

  况且不杀人,哪来的军功领赏升职?

  须知俘虏是集体的,人头却独属于个人,他们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最前面,岂会不要白给的人头?

  随着前排俘虏的头颅落地,后面的俘虏不得不认清现实,重新拿起武器抵抗。

  于是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了,韩栎想要用俘虏兵消磨陈青尧兵马的意图也因此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