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关一过,时间也就来到了魏永初二年正月。

  这日,马达的小舅子张志带着一个陌生人来给他拜年。

  守门见怪不怪,自魏赵战争结束后,张志已经陆续带了几批人来马达这谋求差事。

  唯独令他们诧异的是这次只带了一个人过来,看来那个人一定下了大功夫。

  “姐夫,这位是吴之许吴先生,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有他相助,魏王定能成就大业。”

  双方见面,简单寒暄几句后,张志便直接开门见山。

  马达神色不变,像这种自夸的话他早就听过不知多少遍了。

  吴之许见状笑道:“当不得大才,但代魏王治理一郡之地不在话下。”

  马达闻言诧异道:“你想当郡守?”

  “然也。”吴之许从容承认,丝毫不觉有什么不对。

  “凭什么?”马达反问道。

  “自然是凭我是将军亲自举荐的人。”吴之许回道。

  马达摇头,“我可没有答应要荐你为郡守?况且魏国自有法度,就是我举荐了,你也未必当得上。”

  “怎么会?”吴之许诧异道:“灵武郡守审伯圭腐儒一个,身无尺寸之功。只因认识都尉韩贵,便被魏王任命为灵武郡守。”

  “以将军如今的身份和对魏王的忠诚,他韩都尉能做到的事您没有道理办不到啊!”

  马达解释道:“审伯圭虽未立功,但也曾为主公不避生死。”

  “况且他乃秦州名士,用他可安民心。你一个无名之辈,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

  吴之许反驳道:

  “可韩贵都尉也无法与将军相提并论啊?”

  马达陷入沉思,一旁的张志附和道:

  “是啊,姐夫,你可是最早跟随魏王攻城掠地的老兄弟。只要你开口,区区一个郡守之位魏王还能不允吗?”

  “另外,此次攻赵,你灭敌立功无数,魏王却只赏了些许钱财,还不够我用一个月,未免忒小气了点。”

  “如今只要他一个郡守,已经算便宜他了!”

  听到如此大不敬的话,马达怒了,反手一巴掌就要往张志脸上抽。

  吴之许眼疾手快,拉着张志的衣袖往旁边一带,使其成功躲开马达的伤害,而后伸手拦住马达道:

  “将军勿怒,张兄也是为您鸣不平这才失言,万望恕罪。”

  “况且他也没有说错,与天下诸侯相比,魏王确实对手下太过苛刻了点。”

  马达冷笑道:“找死,竟然敢当着我的面污蔑主公!”

  言罢,其人便要出手拿下吴之许,张志见状连忙上前死死抱住马达,大吼道:

  “姓马的,吴先生是我请来的客人,你若要杀他就先杀我。”

  “他不过是为你说了句天大的实话,何罪之有,你竟非要他的命不可?”

  “亏我姐以为你是个大英雄,甘愿下嫁给你,没想到你竟是连几句真话都听不得的莽夫。”

  提及妻子,马达杀心骤减,因为他曾在妻子面前抱怨过几句。

  “你们走吧,不要让我再看到你们。”

  片刻后,马达挣脱张志,留下此话后便转身离去。

  “小生告辞。”

  吴之许朝马达的背影躬身一拜,而后与张志携手离去。

  离开马府后,张志一脸歉意,对吴之许道:“实在不好意思,吴先生,不仅没让你达成所愿,还险些害了你性命。”

  “你放心,过段时间我就把你送的礼如数奉还并加上我的歉意。”

  吴之许摇头道:“张兄说的哪里的话,我吴某人送出去的礼从不会收回。”

  “这怎么好意思呢?你看,我都没让你当上魏臣。”张志故作推托,实则心里乐开了花。

  他刚才强调过段时间再还,本意就是不想还。

  “我与张兄一见如故,张兄就不要跟我见外,况且我还有一事相求。”吴之许恳切道。

  张志会意,当即表示:

  “说什么求,吴兄直说便是,能办的我都给你办了。”

  吴之许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到张志手中:“此信乃是我给马将军献上的计策,烦请寻个机会放到他书桌上。”

  “没问题,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好了。”

  张志当即拍胸脯保证。

  在他看来,一封信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同一日,段明、聂鹏、苏照、雄虎、孙猛虎、林不弃等人身边均出现挑拨他们与顾冒关系的人。

  至于张进、崔启明等降将,更不用说,来见他们的人直接邀请他们转投齐王麾下。

  而在安西城,这里的大街小巷开始流传一个有关忠义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概是说不知哪一个朝代出了一个大忠臣,结果被奸臣陷害,全家仅有一少年逃出生天,其余皆死无葬身之地。

  后来少年长大,学成武艺,为给家族报仇,化名韦敬加入朝廷。

  此时老皇帝已死,乃是新帝即位。新帝英明神武,仁爱百姓,如若杀之必然天下大乱,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少年不忍百姓受苦,正纠结该如何报仇之际,其偶遇新帝魏妃遇险。

  千钧一发之际,少年终究不忍魏妃香消玉殒,拼死救下魏妃,但也因此暴露了身份。

  新帝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追究他欺君之罪,反而对其大加赏赐,更与其联手追查当年真相,给他们一家翻案。

  最终少年一家沉冤得雪,奸臣惨遭抄家。

  当然故事的最后也少不了一句,少年与新帝君臣相得,开创了盛世。

  数日后,偶然得知这个消息的郭悠面色大变,连忙去寻赵国后将军韦博商议。

  韦博耐心听完郭悠转述的故事后,不以为意地笑道:

  “郭先生今日如何有闲情与我讲述这等市井故事?”

  郭悠顿时猛咳两声,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他都这样提醒了,韦博竟然没有领会到其中深意。

  他想了想,决定再给韦博一次机会,幽幽开口道:“韦救魏妃恩怨消,贤臣遇主天下安。”

  “这是说书人每次讲完故事的结束语,将军怎么看?”

  韦博听后大惊,失声道:“莫不是魏王想劝我韦家叛赵投魏?”

  郭悠彻底无语,好在下一秒韦博反应过来。

  他猛地摇头,自语道:“不可能。魏王若是真想招揽我,直接遣人来见我便是,何必用这拙劣的方法。”

  “没错。”郭悠颔首道:“所以这一定是有人在害将军一家?”

  “谁要害我?”韦博立即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