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顾冒的求和之语,陈青尧本想嘲讽一番,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此战之前,他以为凭着大宗师修为再加上文崇等人的帮助,可以大败顾贼。
可刚才那番交手,让他意识到伪魏这两万人不是那么好击败的。
他若是继续战下去,就算胜了也很有可能是惨胜。
这结果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毕竟他麾下的精兵真的已经不多了。
况且顾贼除了这两万精兵,还有十多万大军。
若是全部倾巢而出,他即使能战而胜之也必会元气大伤,被伪周伪齐,甚至是大庆所趁。
思及此,陈青尧终是选择暂时忍让,回道:“好,就依你所言。”
顾冒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就像陈青尧猜的那样,他不是不能再战,而是不想再战。
毕竟身旁的精兵训练不易,他实在不愿损失太多。
最主要的是如今他已经摸清陈青尧的战力,等待将来更有把握了再对付他岂不是更好。
双方最高领导人商议完毕,当即开始鸣金收兵,各自缓缓向后方撤去。
为了避免陈青尧出尔反尔,顾冒带着刘耀武等人断后。
“可惜,若我们多带一万人,今日一战胜的就算我们了。”
眼见陈青尧等人没有反悔的趋势,马达带头懊恼起来。
“别说一万了,只要主公肯让镇西将军带五千秦州精锐来援,胜的一样是我们。”一旁的孙猛虎忍不住出言附和道。
顾冒不语,任由他们在耳边讨论。
此战两万打七千,他稍落下风,从兵力对比来看他有辱名将之名,但考虑到对方有一位大宗师和一位宗师,他虽败犹荣。
另一边陈青尧同样在带人断后,兵不厌诈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齐王,顾贼远比我们想的强悍,还是把罗兄召回来吧。”
文崇犹豫许久,终究是决定再劝一次。
“好。”
陈青尧点头,此刻的他不得不承认顾冒确实有威胁他的本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种示弱来告诉伪周与伪齐,伪魏非常强,从而使前者开始忌惮后者。
文崇闻言心中一松,若是陈青尧到现在了都还不松口,那他就得考虑改换门庭的事。
……
扬州,虞军大营。
看完陈青尧的信后罗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自渡江后几乎没遇到什么样的抵抗,眼下距离大齐国都太昌更是只有半日之程。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带了三万大军,另一方面就是大齐将沿途的守备力量全部调回太昌防守。
而他皱眉的原因并非即将功亏一篑,而是陈青尧竟让他去助庆军一臂之力,让他麾下的三万大军启程返回。
哪有这样的!
罗栋在心中吐槽,犹豫片刻还是决定执行陈青尧给的军令。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正如陈青尧所说的那样,他回不回都不影响伪周伪魏撤军。
最关键的是,倘若他这枚暗棋用好了,说不定能让齐军吃个暗亏,从而延迟伪齐伪周伪魏三方进攻他们的时间。
想到这,罗栋唤来军中将领,简单安排过后便悄然离开虞军大营去寻庆军所在。
次日,三万虞军开拔,带上他们在大齐搜刮来的战利品返回徐州。
太昌城的人得知此事后不由心中一松,这下他们总算安全了。
一个时辰后,萧辉与朱定军抵达太昌城。
他们从留守的人口中得知罗栋大军已撤,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由懊恼白跑一趟。
“朱大将军,既然太昌之危已解,那你便先返回掌控大军,朕处理好事务之后再来。”
萧辉思虑片刻,便朝朱定军下旨。
他也不想朱定军如此劳累,但奈何前线大军正等待这个好消息,而且他还安排了数千人往这赶。
“末将领命。”
朱定军显然明白萧辉的苦衷,领命之后他连家也没回便立即出发。
当日下午,在罗栋不辞辛苦的赶路下,他终于来到庆军大营之前。
报上名号后,庆军很快将他带到解珲父子面前。
“罗兄,你怎么来这了?”
寒暄过后,解珲立即问出心中疑惑。
罗栋简单答了几句话,就把当前形势和自己的来意如实告知。
解珲父子闻言又惊又喜,刚想开口说话,一旁的杨云却先一步问道:
“罗将军,敢问你来的路上可曾见过齐军往太昌赶?”
罗栋颔首,“没错,是有数支兵马赶往太昌城。观其军势,该是伪齐精锐无疑。”
“太好了,我们反败为胜的时机到了。”
杨云大喜,忍不住握拳道。
此言一出,解珲茫然,罗栋不解,唯独解宝眼睛一亮,问道:“军师,莫不是大齐的宗师已不在军营?”
“八九不离十。”杨云点头,随即向解珲建言道:
“庆王,如今大齐宗师、精锐已去,正是其虚弱之时,还请速速发兵,以免错过这大好时机。”
解珲迟疑,毕竟这只是杨云的推测。若是猜错了,庆军恐怕会损失惨重。
一旁的解宝见状连忙跟着劝道:
“父王,你还在犹豫什么?如今有罗将军相助,纵使大齐宗师尚在,我等也不难撤离。”
解珲顿时心动,连忙看向罗栋:“罗兄,你看这……”
罗栋会意,当即笑道:“我奉齐王之命前来助你,庆王有事尽管吩咐。”
“有罗兄这话,我就放心了。”
解珲面露喜色,随即便欲召集诸将下令出兵。
杨云提议道:“主公,兵贵神速,未免齐军闻风而逃,当请世子领精锐作为先锋,再请罗将军护卫世子。”
解宝大喜,刚想请战,却被解珲一个眼神瞪住,再用询问的眼神看向罗栋。
罗栋点头,算是应下此事。
“有劳罗兄了。”
解珲抱拳,真诚道谢。
两个时候后,解宝领一万精兵与罗栋先行出发,解珲则带兵两万紧随其后,至于剩下的人则镇守营寨。
庆军一动,立即被齐军斥候探知,而后迅速报告给陆景行。
“麻烦。”
陆景行暗道一声,随即下令大军后退。
此战之前,他以为凭着大宗师修为再加上文崇等人的帮助,可以大败顾贼。
可刚才那番交手,让他意识到伪魏这两万人不是那么好击败的。
他若是继续战下去,就算胜了也很有可能是惨胜。
这结果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毕竟他麾下的精兵真的已经不多了。
况且顾贼除了这两万精兵,还有十多万大军。
若是全部倾巢而出,他即使能战而胜之也必会元气大伤,被伪周伪齐,甚至是大庆所趁。
思及此,陈青尧终是选择暂时忍让,回道:“好,就依你所言。”
顾冒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就像陈青尧猜的那样,他不是不能再战,而是不想再战。
毕竟身旁的精兵训练不易,他实在不愿损失太多。
最主要的是如今他已经摸清陈青尧的战力,等待将来更有把握了再对付他岂不是更好。
双方最高领导人商议完毕,当即开始鸣金收兵,各自缓缓向后方撤去。
为了避免陈青尧出尔反尔,顾冒带着刘耀武等人断后。
“可惜,若我们多带一万人,今日一战胜的就算我们了。”
眼见陈青尧等人没有反悔的趋势,马达带头懊恼起来。
“别说一万了,只要主公肯让镇西将军带五千秦州精锐来援,胜的一样是我们。”一旁的孙猛虎忍不住出言附和道。
顾冒不语,任由他们在耳边讨论。
此战两万打七千,他稍落下风,从兵力对比来看他有辱名将之名,但考虑到对方有一位大宗师和一位宗师,他虽败犹荣。
另一边陈青尧同样在带人断后,兵不厌诈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齐王,顾贼远比我们想的强悍,还是把罗兄召回来吧。”
文崇犹豫许久,终究是决定再劝一次。
“好。”
陈青尧点头,此刻的他不得不承认顾冒确实有威胁他的本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种示弱来告诉伪周与伪齐,伪魏非常强,从而使前者开始忌惮后者。
文崇闻言心中一松,若是陈青尧到现在了都还不松口,那他就得考虑改换门庭的事。
……
扬州,虞军大营。
看完陈青尧的信后罗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自渡江后几乎没遇到什么样的抵抗,眼下距离大齐国都太昌更是只有半日之程。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带了三万大军,另一方面就是大齐将沿途的守备力量全部调回太昌防守。
而他皱眉的原因并非即将功亏一篑,而是陈青尧竟让他去助庆军一臂之力,让他麾下的三万大军启程返回。
哪有这样的!
罗栋在心中吐槽,犹豫片刻还是决定执行陈青尧给的军令。
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正如陈青尧所说的那样,他回不回都不影响伪周伪魏撤军。
最关键的是,倘若他这枚暗棋用好了,说不定能让齐军吃个暗亏,从而延迟伪齐伪周伪魏三方进攻他们的时间。
想到这,罗栋唤来军中将领,简单安排过后便悄然离开虞军大营去寻庆军所在。
次日,三万虞军开拔,带上他们在大齐搜刮来的战利品返回徐州。
太昌城的人得知此事后不由心中一松,这下他们总算安全了。
一个时辰后,萧辉与朱定军抵达太昌城。
他们从留守的人口中得知罗栋大军已撤,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由懊恼白跑一趟。
“朱大将军,既然太昌之危已解,那你便先返回掌控大军,朕处理好事务之后再来。”
萧辉思虑片刻,便朝朱定军下旨。
他也不想朱定军如此劳累,但奈何前线大军正等待这个好消息,而且他还安排了数千人往这赶。
“末将领命。”
朱定军显然明白萧辉的苦衷,领命之后他连家也没回便立即出发。
当日下午,在罗栋不辞辛苦的赶路下,他终于来到庆军大营之前。
报上名号后,庆军很快将他带到解珲父子面前。
“罗兄,你怎么来这了?”
寒暄过后,解珲立即问出心中疑惑。
罗栋简单答了几句话,就把当前形势和自己的来意如实告知。
解珲父子闻言又惊又喜,刚想开口说话,一旁的杨云却先一步问道:
“罗将军,敢问你来的路上可曾见过齐军往太昌赶?”
罗栋颔首,“没错,是有数支兵马赶往太昌城。观其军势,该是伪齐精锐无疑。”
“太好了,我们反败为胜的时机到了。”
杨云大喜,忍不住握拳道。
此言一出,解珲茫然,罗栋不解,唯独解宝眼睛一亮,问道:“军师,莫不是大齐的宗师已不在军营?”
“八九不离十。”杨云点头,随即向解珲建言道:
“庆王,如今大齐宗师、精锐已去,正是其虚弱之时,还请速速发兵,以免错过这大好时机。”
解珲迟疑,毕竟这只是杨云的推测。若是猜错了,庆军恐怕会损失惨重。
一旁的解宝见状连忙跟着劝道:
“父王,你还在犹豫什么?如今有罗将军相助,纵使大齐宗师尚在,我等也不难撤离。”
解珲顿时心动,连忙看向罗栋:“罗兄,你看这……”
罗栋会意,当即笑道:“我奉齐王之命前来助你,庆王有事尽管吩咐。”
“有罗兄这话,我就放心了。”
解珲面露喜色,随即便欲召集诸将下令出兵。
杨云提议道:“主公,兵贵神速,未免齐军闻风而逃,当请世子领精锐作为先锋,再请罗将军护卫世子。”
解宝大喜,刚想请战,却被解珲一个眼神瞪住,再用询问的眼神看向罗栋。
罗栋点头,算是应下此事。
“有劳罗兄了。”
解珲抱拳,真诚道谢。
两个时候后,解宝领一万精兵与罗栋先行出发,解珲则带兵两万紧随其后,至于剩下的人则镇守营寨。
庆军一动,立即被齐军斥候探知,而后迅速报告给陆景行。
“麻烦。”
陆景行暗道一声,随即下令大军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