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号航母战斗群最终留在了菲国,这让杜涛彻底的心凉了。他在这个时候也意识到了一件事,哪怕是联邦签过的纸,也会随时变成废纸。虽然他们之前签署了武器出售协议,但是安南迄今为止都没得到交付的武器,这足以证明,他们不过是被联邦利用的对象。他的前辈们从联邦手里夺回了土地,现在被联邦戏耍一通,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阮文灵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本来想提出是否与华夏和谈,但是话到嘴边他也没继续说下去。山见港和海云关的失守断绝了南北联系的可能,北方的全部部队都已经在前线了,一旦他们被击溃,那么他们将在北方畅通无阻。
杜涛在思考,随后他咬着牙说道:“我们必须要抵抗到底,要把更多的人拖进来。”
关键时刻,杜涛想出了他们现在唯一一个可行的点子。他很清楚,只有自己坚持下去才可能取得胜利,就像当年联邦灰溜溜的滚出安南一样。
在中东的战争让联邦有些心力交瘁,他们不能再主动卷入一场不属于他们的战争,所以联邦开始暗示自己的小弟。果不其然,整个东南亚,还有霓虹、南朝都纷纷开始谴责华夏的军事行动,就连欧罗巴的几个主要国家也加入了声讨的行列。但是声讨归声讨,该贸易的还是要贸易,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你们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结束安南之战。”刘海清向马靖通报了军委的决定。经过数天的激战,华夏军已经伤亡了七千多人,虽然安南军损失的更多,但是这不足以让这位老将军感到精神上的宽慰。
“目前,安南北方已经集结了二十个师,差不多二十五万的部队,在良山一线就布置了六个师。”马靖也没有想到才打了四天,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样。良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哪怕安南集结了重兵防守,他们也必须要拿下。华夏在这四天内也调动了差不多五个军的陆军兵力以及配套的数个火箭旅和空军师。
“无论多么困难,这里都要拿下。”刘海清微微一叹,“不过,这一次拿下了,就不必还了。”
吃一堑长一智,付出了这么惨重代价拿下的地方如此轻易的还给对手,怎么对得起牺牲的战士们。
“是!”
根据马靖的布置,华夏军必须在十天之内拿下亭理,由此再向西进攻包夹良山。但是在亭理附近,目前集中了安南军三个师,差不多两万五千人的部队。负责对他们发起进攻的是华夏南部战区第32集团军。
“现在亭理的情况非常糟糕,为了躲避我军的优势火力和空军,对方在疯狂的挖掘战壕、坑道以及隐蔽掩体。”第32军军长桓英卓面容严肃地对自己手下的若干合成旅旅长们说道,“而且他们还在到处埋设地雷,把整个亭理变成了雷区,他们想把我们拖入巷战。”
“我认为应该先用地毯式轰炸清楚雷区,然后再进入坑道。”合成第七旅旅长俞刚说道。
“这样硬拼的话我们的损失会难以估计的。”第162旅旅长程鸿波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跟敌人用兵换兵这是最低级的做法,而且华夏人并不熟悉敌人的坑道,伤亡只会比对方更多。
“地毯式轰炸排除地雷,然后派出特战队找到这些地道的出口,最后打掉这些出口。”参谋长文元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需要多久。”
“半个月以上。”
“不行,时间太久了。我们必须在十天之内突破亭理,然后到达良山,完成对敌人的合围。”桓英卓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方案。指挥部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了诸多的方案,但是桓英卓一个都不满意,要么耗时太久,要么伤亡超出预期。
亭理地区的指挥部设立在一座山当中,这里已经被掏空了部分。
“华夏军居然没有丝毫动静,真是让人感到意外。”亭理总指挥官,安南军第319师师长杜立春有些疑惑地自言自语,随即他的目光看向了跟他一起防守的第90师师长宋刚和第三八八师师长黎德英,“两位师长怎么看?”
“我们完全暴露在敌方的视野之下,这仗很难打。”宋刚的语气格外不善。
杜立春是杜涛的侄子,所以由他来节制这两个师。为了自己的安全,杜涛把自己的嫡系319师布置在城内,而把90师和三八八师布置在自己的左右两翼。这样一来,华夏军要进攻市区,必须要经过他们的防区。一旦这两个师想要后退,那么自己也能堵死他们的退路。
宋刚和黎德英当然清楚对方那么布置的原因,只不过宋刚的脾气比较火爆,眼里容不得沙子。
“那按照你说,我们干脆投降得了。”杜立春冷声道。
“好了,大敌当前,我们不要先内讧。”黎德英也很无奈,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自从杜涛上台以来,一直任人唯亲,他们这些人即使想要进步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宋刚摔下一句话就走了,他真不想看到这个人。
“别生气,这个小子脾气就这样,巷战很难打,所以您才把319师放在这里。他宋刚不识相,您多担待。”黎德英还是懂得说话的艺术的,硬是把杜立春的私心变成了公心,这让对方非常受用。
“算了,我不跟他计较,本来还想让他去分界河到华夏境内制造点麻烦,现在看来算是不行了。”
“您先忙,我先走了。”黎德英微微点头就离开。他的心里满是悲哀,过了分界河,90师就是孤军,只要华夏截断这里,结局可想而知。一个指挥官,为了个人意气就将大局置于不顾,这样的人,这样的家族真的能把安南带向好的发展吗?
“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阮文灵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本来想提出是否与华夏和谈,但是话到嘴边他也没继续说下去。山见港和海云关的失守断绝了南北联系的可能,北方的全部部队都已经在前线了,一旦他们被击溃,那么他们将在北方畅通无阻。
杜涛在思考,随后他咬着牙说道:“我们必须要抵抗到底,要把更多的人拖进来。”
关键时刻,杜涛想出了他们现在唯一一个可行的点子。他很清楚,只有自己坚持下去才可能取得胜利,就像当年联邦灰溜溜的滚出安南一样。
在中东的战争让联邦有些心力交瘁,他们不能再主动卷入一场不属于他们的战争,所以联邦开始暗示自己的小弟。果不其然,整个东南亚,还有霓虹、南朝都纷纷开始谴责华夏的军事行动,就连欧罗巴的几个主要国家也加入了声讨的行列。但是声讨归声讨,该贸易的还是要贸易,毕竟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你们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结束安南之战。”刘海清向马靖通报了军委的决定。经过数天的激战,华夏军已经伤亡了七千多人,虽然安南军损失的更多,但是这不足以让这位老将军感到精神上的宽慰。
“目前,安南北方已经集结了二十个师,差不多二十五万的部队,在良山一线就布置了六个师。”马靖也没有想到才打了四天,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样。良山是兵家必争之地,哪怕安南集结了重兵防守,他们也必须要拿下。华夏在这四天内也调动了差不多五个军的陆军兵力以及配套的数个火箭旅和空军师。
“无论多么困难,这里都要拿下。”刘海清微微一叹,“不过,这一次拿下了,就不必还了。”
吃一堑长一智,付出了这么惨重代价拿下的地方如此轻易的还给对手,怎么对得起牺牲的战士们。
“是!”
根据马靖的布置,华夏军必须在十天之内拿下亭理,由此再向西进攻包夹良山。但是在亭理附近,目前集中了安南军三个师,差不多两万五千人的部队。负责对他们发起进攻的是华夏南部战区第32集团军。
“现在亭理的情况非常糟糕,为了躲避我军的优势火力和空军,对方在疯狂的挖掘战壕、坑道以及隐蔽掩体。”第32军军长桓英卓面容严肃地对自己手下的若干合成旅旅长们说道,“而且他们还在到处埋设地雷,把整个亭理变成了雷区,他们想把我们拖入巷战。”
“我认为应该先用地毯式轰炸清楚雷区,然后再进入坑道。”合成第七旅旅长俞刚说道。
“这样硬拼的话我们的损失会难以估计的。”第162旅旅长程鸿波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跟敌人用兵换兵这是最低级的做法,而且华夏人并不熟悉敌人的坑道,伤亡只会比对方更多。
“地毯式轰炸排除地雷,然后派出特战队找到这些地道的出口,最后打掉这些出口。”参谋长文元亮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需要多久。”
“半个月以上。”
“不行,时间太久了。我们必须在十天之内突破亭理,然后到达良山,完成对敌人的合围。”桓英卓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方案。指挥部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讲了诸多的方案,但是桓英卓一个都不满意,要么耗时太久,要么伤亡超出预期。
亭理地区的指挥部设立在一座山当中,这里已经被掏空了部分。
“华夏军居然没有丝毫动静,真是让人感到意外。”亭理总指挥官,安南军第319师师长杜立春有些疑惑地自言自语,随即他的目光看向了跟他一起防守的第90师师长宋刚和第三八八师师长黎德英,“两位师长怎么看?”
“我们完全暴露在敌方的视野之下,这仗很难打。”宋刚的语气格外不善。
杜立春是杜涛的侄子,所以由他来节制这两个师。为了自己的安全,杜涛把自己的嫡系319师布置在城内,而把90师和三八八师布置在自己的左右两翼。这样一来,华夏军要进攻市区,必须要经过他们的防区。一旦这两个师想要后退,那么自己也能堵死他们的退路。
宋刚和黎德英当然清楚对方那么布置的原因,只不过宋刚的脾气比较火爆,眼里容不得沙子。
“那按照你说,我们干脆投降得了。”杜立春冷声道。
“好了,大敌当前,我们不要先内讧。”黎德英也很无奈,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自从杜涛上台以来,一直任人唯亲,他们这些人即使想要进步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宋刚摔下一句话就走了,他真不想看到这个人。
“别生气,这个小子脾气就这样,巷战很难打,所以您才把319师放在这里。他宋刚不识相,您多担待。”黎德英还是懂得说话的艺术的,硬是把杜立春的私心变成了公心,这让对方非常受用。
“算了,我不跟他计较,本来还想让他去分界河到华夏境内制造点麻烦,现在看来算是不行了。”
“您先忙,我先走了。”黎德英微微点头就离开。他的心里满是悲哀,过了分界河,90师就是孤军,只要华夏截断这里,结局可想而知。一个指挥官,为了个人意气就将大局置于不顾,这样的人,这样的家族真的能把安南带向好的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