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约伯的质疑:恶人为何亨通?-《圣经21世纪GQ版》

  约伯回答说:

  “请你们仔细听我说,这才是你们应给我的安慰。

  请容忍我发言,说完之后,你们再嘲笑吧!

  我的怨言并非对人而发,为何不能急躁?

  你们看着我吧,必会惊骇,用手捂口。

  我每想到这些,就感到恐惧,浑身战栗。

  恶人为什么能存活,享长寿,势力强盛?

  他们的子孙围绕他们,亲眼看见后代成长。

  他们的家宅平安无惧,上帝的责罚不临到他们。

  他们的公牛繁殖有力,母牛生犊不掉胎。

  他们让孩童成群外出,儿女们跳跃舞蹈。

  他们随着手鼓和琴歌唱,伴着笛声欢呼。

  他们一生顺遂,平平安安下到阴间。

  他们竟对上帝说:‘离开我们吧!我们不愿认识你的道。

  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他?祷告有什么益处?’

  看,他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恶人的谋算与我无关。

  恶人的灯何曾熄灭?灾难何曾临到他们?上帝何曾发怒惩罚他们?

  他们何曾像风前的碎秸,如暴风刮走的糠秕?

  你们说‘上帝为恶人的儿女积蓄罪罚’,不如说让恶人自己受报,让他亲身尝到报应。

  让他亲眼看见自己的毁灭,亲身饮全能者的烈怒。

  他岁月既尽,怎会顾念身后的家室?

  上帝既审判高位者,谁能指教上帝呢?

  有人至死身体强健,享尽安宁舒适;

  他的腰满有力气,骨髓滋润。

  有人至死心灵痛苦,从未尝过福乐。

  但两者都同样长卧尘土,被蛆虫覆盖。

  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你们冤枉我的计谋。

  你们问:‘霸者的房屋在哪?恶人住过的帐棚何在?’

  你们没有询问过路的人吗?不听他们的见证吗?

  恶人在灾难之日反得存留,在上帝发怒之时却得逃脱。

  谁当面指责他的行为?谁因他所做的报复他?

  他反被抬入坟墓,有人看守墓穴。

  谷中的泥土也甘甜为他送行,送葬的人络绎不绝。

  你们竟用虚话安慰我?你们的回答尽是虚假!

  本章启示与现实意义

  一、核心启示

  1. 挑战简单的报应观:约伯尖锐地指出,现实世界中善恶与祸福并非简单对应。恶人往往亨通长寿,义人反而受苦,这打破了“恶人有恶报”的机械式因果思维。这促使我们思考上帝掌管世界的方式远比人类理解的复杂。

  2. 强调上帝的超越性:约伯在质疑中依然承认“谁能将知识教训上帝呢?”,这体现了他对神的主权与智慧有更深的认识。人的经验有限,不能凭个别境遇判断上帝的公义与否。

  3. 真正的安慰在于倾听真理:约伯要求朋友“细听我的言语,就算是你们安慰我”。这表明有时默默的陪伴与倾听,比急于给出解释更能带来安慰。真正的安慰不是用空话掩盖问题,而是共同面对困惑。

  二、现实指导意义

  1. 面对不公现象的态度:当我们看到恶人得意、义人受苦时,不必怀疑上帝的公正或急于自下判断。应当接纳世界中的矛盾性,相信上帝有更高的旨意和最终的审判。

  2. 苦难中的信仰坚守:约伯虽不解,却仍向上帝发声。这教导我们在困惑中仍可向上帝坦诚表达,不必强装虔诚。与神的关系可以包含质疑与挣扎。

  3. 如何安慰受苦者:约伯朋友的错误在于固执于教条而缺乏同理。今天我们安慰人时,应先倾听、理解对方的真实处境,而非急于用理论“解决问题”。有时无声的陪伴胜过千言万语。

  4. 人生的终极焦点:无论境遇顺逆,最终“都长卧尘土”。这提醒我们不要过于看重今生的福乐或苦难,而应关注与上帝的关系和永恒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