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赛亚见主异象-《圣经21世纪GQ版》

  乌西雅王驾崩的那年,我看见了主。

  他坐在高高的宝座上,衣袍垂下,充满圣殿。

  在他上方有撒拉弗(神圣的仆役)侍立,各有六个翅膀:

  用两个翅膀遮脸,两个翅膀遮脚,两个翅膀飞翔。

  他们彼此呼应说:

  “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

  全地都充满他的荣耀!”

  这呼喊震动了殿的门槛,圣殿充满了烟雾。

  于是我惊呼:“我有祸了!我完了!

  因为我是个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百姓中间,

  竟亲眼看见了万军之耶和华——君王!”

  这时,一位撒拉弗飞到我面前,手里拿着从祭坛上用火钳取来的红炭。

  他用炭沾我的口,说:

  “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唇,

  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

  我听见主的声音说:

  “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他说:

  “你去告诉这百姓:

  ‘你们听了又听,却不明白;

  看了又看,却不晓得。’

  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发沉,眼闭合,

  免得他们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我就问:“主啊,这情形要持续多久呢?”

  他说:

  “直到城邑荒凉,无人居住,

  房屋空闲,田地荒废;

  直到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

  境内遍地荒凉。

  即使剩下十分之一,也必被焚烧;

  但就像橡树、栗树被砍后,残干(指圣洁的余民)仍存——

  这圣洁的种类将从残干中再生。”

  ——————

  本章的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看见神的圣洁带来真实的罪咎感:本章节中,以赛亚在神圣荣光中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不洁。这提醒我们:对神属性的正确认识(他的圣洁、威严)是真实悔改的起点;越靠近光,越显明污秽。

  2. 罪得洁净是事奉的前提:撒拉弗用祭坛的火炭洁净以赛亚的嘴唇的比喻,表明事奉必须始于神圣的洁罪。我们若未经历赦免,就无法传递恩典;祭坛的“火”是事奉的能力源头。

  3. 神圣一旦呼召,人是需要主动回应的:章节中表明,神主动寻找同工(“我可以差遣谁?”),而以赛亚主动回应(“我在这里”)。这表明一个大前提是,神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但他的计划常常是透过甘心响应的人,一步一步去推进的。

  4. 传道使命可能伴随着人心的刚硬:神明确指示以赛亚的信息会使人“心蒙脂油”,这表明神圣言有时反而显明人的悖逆,因为人的心始终有对罪的倾向,拥抱光明是需要勇气和决心,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这提醒传道者:果效在于神,忠实地传达信息比追求表面的成功更重要。

  5. 审判中仍存“余民”的盼望:即使毁灭临到,神圣的“残干”仍存留并再生。这给予历代信徒在黑暗时代的盼望:神总为自己存留忠于他的子民,他的计划终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