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环,荷李活道古董街深处,“宝华轩”工坊。
与中环摩天大楼的现代冷冽、钢筋森林截然不同,荷李活道弥漫着旧时光发酵的慵懒气息。狭窄的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门脸不大却深藏不露的古董店、散发着墨香与艺术气息的画廊、以及坚持传统手工的工艺品店。
空气中漂浮着旧木器、陈旧纸张、淡淡熏香和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味道。一辆低调的黑色丰田阿尔法(Alphard)保姆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宝华轩”那扇古色古香、雕着缠枝莲纹的厚重木门前。
汪言换了一身更显儒雅的深蓝色细格纹精纺羊毛西装,内搭浅灰色高领羊绒衫,少了些谈判桌上的锐利锋芒,多了几分低调的贵气与书卷气。早已等候在门口、穿着素色棉麻唐装、态度恭敬的学徒深深躬身:“汪先生,师傅在后院工坊静候,请随我来。”
穿过光线略显幽暗、陈列着各种精美仿古家具、瓷器、玉器的前厅,推开一扇沉重的、边缘包裹着黄铜的实木门,一股浓烈而复杂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
那是上等木料的清香、天然生漆的独特气息、各种金属的冷冽味道、松香的微辛以及岁月尘埃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里便是“宝华轩”的灵魂所在,所有传世之作诞生的地方——手工工坊。
工坊内光线充足,几扇高窗将下午的天光引入。巨大的实木工作台上铺着深绿色的厚毡布,上面散落着各种精巧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工具,
四周直达天花板的博古架上,则陈列着一些已完成或半完成的惊世之作——点翠凤簪、累丝金龙、翡翠玉佩、珐琅彩盒……无不精美绝伦,在静谧的光线下流淌着时光赋予的温润光泽和匠人倾注的心血温度。
工坊中央,一位头发花白如雪、身形清瘦却腰背挺直、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工装围裙的老者,正戴着寸镜,全神贯注地伏在宽大的工作台前。
他布满岁月痕迹却异常稳定的手中,捏着一根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千足金丝,正用一把极其细小、尖端如同针尖般的镊子,
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将一片仅有米粒大小、闪烁着梦幻般、如同晴空与深海交融的蓝绿色泽的翠羽,精准地贴合在一个已经初具凤冠雏形的、繁复精巧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金丝框架的特定位置上。
他的动作稳定而精准,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虔诚与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时光对话的无声朝圣。他便是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享有盛誉、被誉为“国手”的金银细工与点翠大师,周允生。
学徒轻声提醒,带着敬畏:“师傅,汪先生到了。”
周允生大师的动作并未因此停顿,直到将那片薄如蝉翼的翠羽完美地、天衣无缝地镶嵌到位,才缓缓直起身,摘下寸镜。
他揉了揉因长时间高度集中而有些发酸的眼睛,看向汪言,脸上露出温和而略带歉意的笑容:“汪生,怠慢了,实在抱歉。这点翠的活儿,讲究的是一气呵成,手要稳,心要静,眼要准,气更不能断。
一旦上了手,就仿佛入了定,旁的事都入不了耳了。”
“周师傅言重了。是我打扰了您的‘入定’。”汪言微微颔首,语气带着真诚的敬意。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被工作台上那顶在柔和的自然光线下流淌着炫目金翠光泽的凤冠雏形所吸引。
即使尚未完工,那繁复到极致却又充满惊心动魄韵律美感的金丝盘绕,那如同将最纯净的碧空与最深沉的海洋凝固其上的点翠色泽,已经足以让任何观者屏息凝神,感受到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之美。
“汪生请看,”周允生引着汪言走近工作台,语气带着匠人特有的、深入骨髓的自豪感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就是完全按照您提供的故宫馆藏图样复原、并依据刘小姐的头围尺寸精确调整,用999千足金手工拉丝、再一点点盘绕焊接出的冠体框架。
九条五爪金龙,九只展翅金凤,全部是手工錾刻出鳞甲羽纹,再一点点焊接成型。龙须飞扬,凤尾逶迤,姿态各异,或昂首向天,或回首顾盼,无一雷同,活灵活现。
最难的莫过于这龙须和凤尾末端,” 他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递给汪言,指着冠体上那些细密得如同发丝编织、却又充满力与美的纹路,“用的是近乎失传的‘游丝毛雕’绝技,金丝细若毫发,柔韧异常,全凭手上几十年练就的功夫和眼力,心手合一,稍有一丝颤抖或分神,便是前功尽弃,整条龙须凤尾皆废。”
他示意汪言看冠体上那些细如发丝的卷草纹、如意云纹以及底部的“海水江崖”纹饰:“您看这些底纹,全是手工一点点掐丝、填丝、焊接出来的,一丝不苟。光是这冠体框架,三个老师傅带着徒弟,日夜轮替,耗了整整四个月心血。”
汪言接过高倍放大镜,凑近了细看。在放大镜下,那些细密繁复的金丝纹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道转折流畅自然,每一处焊接点完美无瑕,光滑如镜,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非机器所能及的工艺精度和登峰造极的艺术美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当这顶凝聚着无上匠心与时光的凤冠最终完成,点缀上莹润的东珠、璀璨的宝石,戴在刘艺菲如瀑的黑发之上,衬着她那张纯净绝伦的面容时,会是何等惊心动魄、倾国倾城的华美景象。那画面,足以让任何盛典黯然失色。
“点翠呢?”汪言放下放大镜,目光深沉地落在那闪烁着神秘、深邃而灵动蓝绿色泽的羽毛上,这才是赋予凤冠灵魂的关键,“如今,还能找到……合适的翠羽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周允生大师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他拿起一片备用的、闪烁着炫目蓝绿色泽的翠羽,小心翼翼地托在掌心,对着光线:“真正的顶级点翠,用的是活翠鸟脖颈下方那一小片最鲜亮、最柔软、色泽最饱和的羽毛。
那色泽,是活的,有灵魂的,随着光线流转,蓝中透绿,绿中泛蓝,如同晴空映碧海,是任何化学染料都无法模拟其万一的瑰丽。
但如今,” 他语气沉重,“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宝华轩’用的,是早年祖师爷传下来的、清末民初时期存下的老翠羽,还有一些是早年与东南亚那边老关系户还能寻到的、极其稀少的自然脱落的翠羽。
数量极其有限,品相更是参差不齐,一片难求。” 他指着冠体上已经贴好的部分,那蓝绿色泽如同有生命般流淌,
“您看,这深浅的自然过渡,这如同波光般灵动的光泽,都是靠老师傅一辈子的经验和眼力,从成千上万片羽毛中,一点点筛选、比对、裁剪、拼贴出来的。
费时费力,耗神耗心,但为了那份‘活’的灵气,为了对得起祖宗的手艺,值得!”
他顿了顿,挺直了腰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带着一诺千金的份量:“汪生放心,给刘小姐做的这顶九龙九凤冠,我们‘宝华轩’倾尽了全力。
用的是压箱底最好的老料子,请的是手上功夫最稳、眼力最毒的老师傅亲自操刀。九龙九凤,点翠面积之大、弧度之复杂、对色彩过渡要求之高,都是登峰造极的难度。
但老朽敢以‘宝华轩’百年信誉担保,做出来,绝对不比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逊色!甚至……” 他眼中精光一闪,带着大师的傲气,“在某些细节的处理和灵动气韵上,更胜一筹!定要让刘小姐在最荣耀的时刻,戴上这顶配得上她无双气质的凤冠,惊艳寰宇!”
汪言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眼神炯炯如少年、浑身散发着对极致工艺无限执着与骄傲的老匠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这敬意不仅是对技艺,更是对那份坚守与匠心。他郑重地点点头:“有劳周师傅和诸位师傅费心。工期方面,务必保证……”
“按计划,再有五个月,最迟六月底,九龙腾飞,九凤来仪,必定完工!”周允生大师斩钉截铁,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绝不会耽误刘小姐的大事!”
汪言的目光再次深深落在那流淌着千年金翠华光的冠体上,仿佛已经穿透时空,看到了它加冕于刘艺菲发髻之上的辉煌时刻。他微微颔首:“好。静候周师傅佳音。”
正当汪言准备告辞时,周允生大师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向工坊内侧一个覆盖着深色绒布的大型物件。他示意学徒帮忙,两人小心翼翼地揭开绒布——
一件尚未完全完工、却已初见惊世风华的大红色织金妆花云锦霞帔,如同沉睡的凤凰般展现在汪言眼前!
霞帔以最顶级的云锦为底,大红色浓郁正点,如同凝固的火焰。其上,用赤金线、孔雀羽线、五彩丝线,以最繁复的“妆花”和“缂丝”工艺,织就了极其华丽精美的图案:
正中心是一只巨大的、姿态雍容华贵的金凤凰,展翅翱翔于祥云之间,凤尾迤逦,翎羽纤毫毕现,闪烁着璀璨的金光;
四周环绕着盛放的牡丹、缠枝莲花、灵芝仙草等吉祥纹样,同样用金线勾勒,富丽堂皇,贵气逼人。霞帔的边缘,则用更细密的金线盘绣着连绵不断的“海水江崖”和“八宝”纹饰。
“既然凤冠都做了,”周允生大师抚摸着霞帔上那只金光璀璨的凤凰,眼中满是欣赏,“想着总要配得上。
这霞帔底料是南京云锦研究所压箱底的贡品级云锦,上面的金凤牡丹,是苏杭顾婉清女士和几位缂丝和刺绣大师联手,一针一线耗了大半年功夫才织就的。
虽然还没完全做好,但这气派,配上那顶冠,才是真正的‘凤冠霞帔’,相得益彰!汪生觉得如何?”
汪言的目光被那件华美绝伦的霞帔牢牢吸引。那浓郁如烈焰的正红,那翱翔九天的金凤,那繁复到极致的织金纹样……
他仿佛已经看到刘艺菲身着这身凤冠霞帔的模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期待在胸中激荡。
“极好。”汪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目光灼灼,“有劳周师傅,务必尽善尽美。”
离开“宝华轩”,坐回车上。香港的夜色已然华丽降临,汪言靠在舒适的后座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刘艺菲在万米高空那狡黠灵动的眼神、羞红的小脸、温热的气息,与眼前这顶凝聚着千年工艺与无上心意的九龙九凤冠、那件如同烈焰般华美的霞帔影像,悄然重叠,编织成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画卷。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刘艺菲半小时前发来的短信,显示着“已读”:
“汪言哥哥,我到横店酒店啦!佩佩姐接到我了,还给我带了超——级好吃的双皮奶!开心!(^▽^) 你那边谈完了吗?事情……还顺利吗?”
汪言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停留片刻,深邃的眼眸映着窗外流动的璀璨灯火。他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刘艺菲捧着双皮奶、眼睛亮晶晶的模样。他缓缓输入回复:
“谈完了,很顺利。看到了一些……很美的东西,像未来的你。早点休息,好好拍戏。晚安,小仙女。”
短信发送成功的提示音轻响。他收起手机,望向窗外这片流光溢彩、充满机遇与暗涌的香江夜色。
与中环摩天大楼的现代冷冽、钢筋森林截然不同,荷李活道弥漫着旧时光发酵的慵懒气息。狭窄的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门脸不大却深藏不露的古董店、散发着墨香与艺术气息的画廊、以及坚持传统手工的工艺品店。
空气中漂浮着旧木器、陈旧纸张、淡淡熏香和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味道。一辆低调的黑色丰田阿尔法(Alphard)保姆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宝华轩”那扇古色古香、雕着缠枝莲纹的厚重木门前。
汪言换了一身更显儒雅的深蓝色细格纹精纺羊毛西装,内搭浅灰色高领羊绒衫,少了些谈判桌上的锐利锋芒,多了几分低调的贵气与书卷气。早已等候在门口、穿着素色棉麻唐装、态度恭敬的学徒深深躬身:“汪先生,师傅在后院工坊静候,请随我来。”
穿过光线略显幽暗、陈列着各种精美仿古家具、瓷器、玉器的前厅,推开一扇沉重的、边缘包裹着黄铜的实木门,一股浓烈而复杂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
那是上等木料的清香、天然生漆的独特气息、各种金属的冷冽味道、松香的微辛以及岁月尘埃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这里便是“宝华轩”的灵魂所在,所有传世之作诞生的地方——手工工坊。
工坊内光线充足,几扇高窗将下午的天光引入。巨大的实木工作台上铺着深绿色的厚毡布,上面散落着各种精巧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工具,
四周直达天花板的博古架上,则陈列着一些已完成或半完成的惊世之作——点翠凤簪、累丝金龙、翡翠玉佩、珐琅彩盒……无不精美绝伦,在静谧的光线下流淌着时光赋予的温润光泽和匠人倾注的心血温度。
工坊中央,一位头发花白如雪、身形清瘦却腰背挺直、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工装围裙的老者,正戴着寸镜,全神贯注地伏在宽大的工作台前。
他布满岁月痕迹却异常稳定的手中,捏着一根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千足金丝,正用一把极其细小、尖端如同针尖般的镊子,
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将一片仅有米粒大小、闪烁着梦幻般、如同晴空与深海交融的蓝绿色泽的翠羽,精准地贴合在一个已经初具凤冠雏形的、繁复精巧到令人头晕目眩的金丝框架的特定位置上。
他的动作稳定而精准,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虔诚与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时光对话的无声朝圣。他便是香港乃至整个华人世界都享有盛誉、被誉为“国手”的金银细工与点翠大师,周允生。
学徒轻声提醒,带着敬畏:“师傅,汪先生到了。”
周允生大师的动作并未因此停顿,直到将那片薄如蝉翼的翠羽完美地、天衣无缝地镶嵌到位,才缓缓直起身,摘下寸镜。
他揉了揉因长时间高度集中而有些发酸的眼睛,看向汪言,脸上露出温和而略带歉意的笑容:“汪生,怠慢了,实在抱歉。这点翠的活儿,讲究的是一气呵成,手要稳,心要静,眼要准,气更不能断。
一旦上了手,就仿佛入了定,旁的事都入不了耳了。”
“周师傅言重了。是我打扰了您的‘入定’。”汪言微微颔首,语气带着真诚的敬意。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被工作台上那顶在柔和的自然光线下流淌着炫目金翠光泽的凤冠雏形所吸引。
即使尚未完工,那繁复到极致却又充满惊心动魄韵律美感的金丝盘绕,那如同将最纯净的碧空与最深沉的海洋凝固其上的点翠色泽,已经足以让任何观者屏息凝神,感受到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之美。
“汪生请看,”周允生引着汪言走近工作台,语气带着匠人特有的、深入骨髓的自豪感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就是完全按照您提供的故宫馆藏图样复原、并依据刘小姐的头围尺寸精确调整,用999千足金手工拉丝、再一点点盘绕焊接出的冠体框架。
九条五爪金龙,九只展翅金凤,全部是手工錾刻出鳞甲羽纹,再一点点焊接成型。龙须飞扬,凤尾逶迤,姿态各异,或昂首向天,或回首顾盼,无一雷同,活灵活现。
最难的莫过于这龙须和凤尾末端,” 他拿起一个高倍放大镜递给汪言,指着冠体上那些细密得如同发丝编织、却又充满力与美的纹路,“用的是近乎失传的‘游丝毛雕’绝技,金丝细若毫发,柔韧异常,全凭手上几十年练就的功夫和眼力,心手合一,稍有一丝颤抖或分神,便是前功尽弃,整条龙须凤尾皆废。”
他示意汪言看冠体上那些细如发丝的卷草纹、如意云纹以及底部的“海水江崖”纹饰:“您看这些底纹,全是手工一点点掐丝、填丝、焊接出来的,一丝不苟。光是这冠体框架,三个老师傅带着徒弟,日夜轮替,耗了整整四个月心血。”
汪言接过高倍放大镜,凑近了细看。在放大镜下,那些细密繁复的金丝纹路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道转折流畅自然,每一处焊接点完美无瑕,光滑如镜,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非机器所能及的工艺精度和登峰造极的艺术美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甚至能清晰地想象出,当这顶凝聚着无上匠心与时光的凤冠最终完成,点缀上莹润的东珠、璀璨的宝石,戴在刘艺菲如瀑的黑发之上,衬着她那张纯净绝伦的面容时,会是何等惊心动魄、倾国倾城的华美景象。那画面,足以让任何盛典黯然失色。
“点翠呢?”汪言放下放大镜,目光深沉地落在那闪烁着神秘、深邃而灵动蓝绿色泽的羽毛上,这才是赋予凤冠灵魂的关键,“如今,还能找到……合适的翠羽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周允生大师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他拿起一片备用的、闪烁着炫目蓝绿色泽的翠羽,小心翼翼地托在掌心,对着光线:“真正的顶级点翠,用的是活翠鸟脖颈下方那一小片最鲜亮、最柔软、色泽最饱和的羽毛。
那色泽,是活的,有灵魂的,随着光线流转,蓝中透绿,绿中泛蓝,如同晴空映碧海,是任何化学染料都无法模拟其万一的瑰丽。
但如今,” 他语气沉重,“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我们‘宝华轩’用的,是早年祖师爷传下来的、清末民初时期存下的老翠羽,还有一些是早年与东南亚那边老关系户还能寻到的、极其稀少的自然脱落的翠羽。
数量极其有限,品相更是参差不齐,一片难求。” 他指着冠体上已经贴好的部分,那蓝绿色泽如同有生命般流淌,
“您看,这深浅的自然过渡,这如同波光般灵动的光泽,都是靠老师傅一辈子的经验和眼力,从成千上万片羽毛中,一点点筛选、比对、裁剪、拼贴出来的。
费时费力,耗神耗心,但为了那份‘活’的灵气,为了对得起祖宗的手艺,值得!”
他顿了顿,挺直了腰板,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带着一诺千金的份量:“汪生放心,给刘小姐做的这顶九龙九凤冠,我们‘宝华轩’倾尽了全力。
用的是压箱底最好的老料子,请的是手上功夫最稳、眼力最毒的老师傅亲自操刀。九龙九凤,点翠面积之大、弧度之复杂、对色彩过渡要求之高,都是登峰造极的难度。
但老朽敢以‘宝华轩’百年信誉担保,做出来,绝对不比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那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逊色!甚至……” 他眼中精光一闪,带着大师的傲气,“在某些细节的处理和灵动气韵上,更胜一筹!定要让刘小姐在最荣耀的时刻,戴上这顶配得上她无双气质的凤冠,惊艳寰宇!”
汪言看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却眼神炯炯如少年、浑身散发着对极致工艺无限执着与骄傲的老匠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这敬意不仅是对技艺,更是对那份坚守与匠心。他郑重地点点头:“有劳周师傅和诸位师傅费心。工期方面,务必保证……”
“按计划,再有五个月,最迟六月底,九龙腾飞,九凤来仪,必定完工!”周允生大师斩钉截铁,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绝不会耽误刘小姐的大事!”
汪言的目光再次深深落在那流淌着千年金翠华光的冠体上,仿佛已经穿透时空,看到了它加冕于刘艺菲发髻之上的辉煌时刻。他微微颔首:“好。静候周师傅佳音。”
正当汪言准备告辞时,周允生大师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向工坊内侧一个覆盖着深色绒布的大型物件。他示意学徒帮忙,两人小心翼翼地揭开绒布——
一件尚未完全完工、却已初见惊世风华的大红色织金妆花云锦霞帔,如同沉睡的凤凰般展现在汪言眼前!
霞帔以最顶级的云锦为底,大红色浓郁正点,如同凝固的火焰。其上,用赤金线、孔雀羽线、五彩丝线,以最繁复的“妆花”和“缂丝”工艺,织就了极其华丽精美的图案:
正中心是一只巨大的、姿态雍容华贵的金凤凰,展翅翱翔于祥云之间,凤尾迤逦,翎羽纤毫毕现,闪烁着璀璨的金光;
四周环绕着盛放的牡丹、缠枝莲花、灵芝仙草等吉祥纹样,同样用金线勾勒,富丽堂皇,贵气逼人。霞帔的边缘,则用更细密的金线盘绣着连绵不断的“海水江崖”和“八宝”纹饰。
“既然凤冠都做了,”周允生大师抚摸着霞帔上那只金光璀璨的凤凰,眼中满是欣赏,“想着总要配得上。
这霞帔底料是南京云锦研究所压箱底的贡品级云锦,上面的金凤牡丹,是苏杭顾婉清女士和几位缂丝和刺绣大师联手,一针一线耗了大半年功夫才织就的。
虽然还没完全做好,但这气派,配上那顶冠,才是真正的‘凤冠霞帔’,相得益彰!汪生觉得如何?”
汪言的目光被那件华美绝伦的霞帔牢牢吸引。那浓郁如烈焰的正红,那翱翔九天的金凤,那繁复到极致的织金纹样……
他仿佛已经看到刘艺菲身着这身凤冠霞帔的模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期待在胸中激荡。
“极好。”汪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目光灼灼,“有劳周师傅,务必尽善尽美。”
离开“宝华轩”,坐回车上。香港的夜色已然华丽降临,汪言靠在舒适的后座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刘艺菲在万米高空那狡黠灵动的眼神、羞红的小脸、温热的气息,与眼前这顶凝聚着千年工艺与无上心意的九龙九凤冠、那件如同烈焰般华美的霞帔影像,悄然重叠,编织成一幅令人心潮澎湃的未来画卷。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是刘艺菲半小时前发来的短信,显示着“已读”:
“汪言哥哥,我到横店酒店啦!佩佩姐接到我了,还给我带了超——级好吃的双皮奶!开心!(^▽^) 你那边谈完了吗?事情……还顺利吗?”
汪言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停留片刻,深邃的眼眸映着窗外流动的璀璨灯火。他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刘艺菲捧着双皮奶、眼睛亮晶晶的模样。他缓缓输入回复:
“谈完了,很顺利。看到了一些……很美的东西,像未来的你。早点休息,好好拍戏。晚安,小仙女。”
短信发送成功的提示音轻响。他收起手机,望向窗外这片流光溢彩、充满机遇与暗涌的香江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