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侠影启幕·蝙蝠喧嚣-《光影年华,我与天仙》

  2004年5月1日,星期六。

  上午十点,华纳兄弟影业位于伯班克的片场大门外,聚集了大量媒体和粉丝。摄影机、录音设备和人群将入口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混合着汗味和期待感。

  引发这场关注的原因,是华纳兄弟刚刚发布的官方新闻稿:

  【华纳兄弟影业官方宣布】

  锚点影业创始人、奥斯卡最佳导演汪言(Wang Yan)正式执导全新《蝙蝠侠》电影!

  片名:《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

  类型:动作/剧情/犯罪

  重启之作,与过往系列无关联,深度探索布鲁斯·韦恩成为黑暗骑士的起源!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饰布鲁斯·韦恩/蝙蝠侠)

  连姆·尼森(饰亨利·杜卡德)

  迈克尔·凯恩(饰阿尔弗雷德·潘尼沃斯)

  凯蒂·赫尔姆斯(饰瑞秋·道斯)

  加里·奥德曼(饰詹姆斯·戈登)

  摩根·弗里曼(饰卢修斯·福克斯)

  开机时间:2004年5月3日

  北美上映:2005年6月17日

  “BATMAN BEGINS”这个标题立刻引发了广泛讨论。

  “他疯了?!汪言绝对是疯了!”——《好莱坞报道者》资深影评人托德·麦卡锡在专栏中写道,“看看乔·舒马赫的《蝙蝠侠与罗宾》造成的灾难!七年了!华纳这是病急乱投医!”

  “华纳终于醒了!汪言是蝙蝠侠唯一的救世主!”——《综艺》杂志则持乐观态度,“看看汪言的履历!他从不重复自己,总在突破!这正是蝙蝠侠需要的!”

  “贝尔演蝙蝠侠?认真的吗?”——娱乐八卦网站TMZ上,这条评论获得很多点赞,“我承认贝尔演技好,但布鲁斯·韦恩是哥谭王子!贝尔看起来更像刚从阿卡姆疯人院逃出来的!”

  “克里斯蒂安·贝尔!连姆·尼森!摩根·弗里曼!加里·奥德曼!我的天!这是什么神仙阵容!”——蝙蝠侠粉丝论坛瞬间被激动的帖子刷爆。

  “重启?彻底割裂?那我的基顿版蝙蝠侠情怀怎么办?”——怀旧派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担忧。

  “实景拍摄?芝加哥、冰岛、伦敦?拒绝绿幕?”——电影技术论坛的专业讨论则聚焦在制作本身,“汪言这是要逆流而上啊!”

  质疑、嘲讽、担忧与狂热的期待、坚定的信任激烈地交织碰撞。汪言的名字和蝙蝠侠的LOGO,牢牢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条。

  风暴的中心,此刻却异常平静。

  芝加哥西区一处被改造为“哥谭市警察局外景地”的废弃市政大楼前,没有红毯和闪光灯,只有忙碌的剧组工作人员和临时拉起的警戒线。

  一辆被改装成Tuler战车的原型车静静地停放着,几名技师正在做最后的检测调试。

  汪言站在战车旁边。他穿着深灰色工装夹克和工装裤,脚上是厚重的工装靴,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这副打扮更像工程师而不是导演。

  当他看向警戒线外的媒体人群时,那股沉稳的气场瞬间弥漫开来。他手插在口袋里,姿态放松,却像一根定海神针。

  “汪导!汪导看这边!”“Mr. Wang! Over here!”“请问您为什么选择接手蝙蝠侠这个IP?”

  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过来,闪光灯噼啪作响。

  汪言微微抬手,现场安静了大半。他目光平静地扫过人群,声音清晰地穿透背景噪音。

  “为什么是蝙蝠侠?”他重复了其中一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他是布鲁斯·韦恩。”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芝加哥的摩天楼群。

  “布鲁斯·韦恩是什么?他不是一个天生的超级英雄。他是一个在犯罪巷里,眼睁睁看着父母被夺走的、恐惧到骨髓里的八岁男孩。”

  他的声音沉了下去,带着穿透力。

  “蝙蝠侠的起源,不是一个关于超能力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创伤、关于愤怒、关于如何在绝望和恐惧中找到不让自己堕入黑暗的道路的故事。”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他选择成为恐惧本身,去震慑那些制造恐惧的人。这是最纯粹的、最具有人性张力的英雄叙事。”

  他拍了拍身旁的战车装甲:“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实景,需要芝加哥的钢铁丛林,需要冰岛的荒寒绝壁,需要伦敦的古老建筑。”

  他的语气笃定:“布鲁斯·韦恩的恐惧和愤怒,不是绿幕前对着空气表演出来的情绪。它需要演员真正置身于那个环境里。只有这种真实感,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个凡人如何将自己锻造成黑夜的象征。”

  他停顿一下,目光再次扫过媒体:“至于预算?风险?拍电影从来就不是没有风险的投资。关键在于投入是否能创造出超越预期的价值。”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斩钉截铁:“关于重启……我们并非要否定蒂姆·伯顿先生创造的蝙蝠侠世界。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侠影之谜》是全新的开始,是回到原点,去探索那个最本源的问题:一个人,究竟要经历什么,才能选择成为蝙蝠侠?”

  他向前微微迈了一小步:“华纳选择我,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锚点影业对复杂叙事、视觉奇观和真实质感的掌控力。他们愿意相信我能为蝙蝠侠注入新的生命。”

  他环视全场:“《蝙蝠侠:侠影之谜》,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它是我,是我们整个团队,对‘超级英雄电影’这个类型的一次重新定义。我们要证明,超级英雄的故事,可以拥有不亚于任何严肃剧情片的深度和力量。”

  他微微颔首,结束了这场“宣言”。

  “我的话说完了。现在,”他指了指身后的战车和场地,“我得回去干活了。真正的战斗,两天后才开始。”

  说完,他不再理会警戒线外爆发的追问和闪光灯,转身走向片场深处。深灰色的工装背影,在芝加哥阴郁的天色中显得挺拔而坚定。

  太平洋彼岸,北京。

  顺义别墅里,刘艺菲赤着脚坐在地毯上,抱着柠檬抱枕。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正播放着CNN对汪言芝加哥采访的报道。汪言那低沉有力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屏幕上那些“滑铁卢”、“豪赌”、“质疑”的标题和评论,让她心里闷闷的。她不喜欢那些人用轻率的词语评判他倾注心血的事情。

  就在这时,笔记本电脑右下角的视频通话软件图标闪烁起来。是汪言的专属频道!

  刘艺菲立刻坐直身体,点开接听。几秒后,画面稳定下来。

  出现在屏幕里的,是一个堆满了图纸和电脑屏幕的凌乱空间。汪言的脸出现在画面中央。他看起来比新闻画面里更加疲惫,眼下有明显的阴影,头发凌乱,额角还沾着灰渍。他刚坐下,正拧开一瓶矿泉水仰头喝着。

  “茜茜?”汪言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沙哑和倦意,但看到屏幕接通,眼底掠过一丝暖意。

  “汪言哥哥,”刘艺菲看着他那副样子,心微微揪紧,“你看起来累坏了。那些记者……应付他们很辛苦吧?我都看到了,问题很尖锐。”

  汪言靠在椅背上,长长吁了口气,扯出一个疲惫的笑容:“还好,预料之中。就是有点吵,风也大,吹得头疼。”

  他的声音低哑,透着一股不设防的疲惫,“刚跟特效组开了个长会,盯着他们改‘恐惧毒气’的效果,脑仁儿嗡嗡的。”

  他揉了揉太阳穴,闭了闭眼,“听你说说话就好。今天怎么样?北电那边有什么新鲜事?”

  看着屏幕里汪言闭着眼、眉心微蹙的样子,刘艺菲的心软了下来。她只想说点能让他放松下来的话。

  “嗯,还好。”她声音放柔和些,“台词课崔老师说我那段‘灵儿目睹姥姥牺牲’的独白,比上次处理得更内敛,层次感出来了。”

  她分享着点滴进步,然后语气带上笑意,“下午形体课倒是挺逗的。朱雅文练习即兴动物模仿,非要演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结果动作太夸张,重心没稳住,直接摔了个结结实实。”

  她描述着场景:“罗进在旁边笑得直不起腰,连江一燕都没绷住,笑出声了。朱雅文那表情,真是又尴尬又好笑。”

  汪言闭着眼听着,女孩清晰温和的声音像清泉流过他紧绷的神经。他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紧绷的弦一点点松弛下来。紧蹙的眉心舒展了些,嘴角牵起一丝淡淡的弧度。

  “嗯……”他闭着眼,低低应了一声,声音里的沙哑被冲淡了些。

  “汪言哥哥?”刘艺菲见他依旧闭着眼,轻声问,“是不是太累了?要不先休息一下?”

  汪言没有睁眼,只是几不可察地点点头,声音低哑模糊:“嗯是有点乏了。听着你说话感觉好多了。”声音越来越轻,像是被倦意拖拽着沉下去。

  刘艺菲看着屏幕上汪言安静疲惫的侧脸,心里一片温软。她不再说话,怕打扰他这难得的片刻安宁。她抱着柠檬抱枕,下巴轻轻搁在上面,也安静了下来。

  房间里只剩下笔记本屏幕幽幽的光,以及耳机里传来的、汪言均匀而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窗外的北京已是夜色弥漫。而屏幕两端,一个在芝加哥冰冷的临时工作间里,靠着椅背沉入短暂的休憩;一个在顺义温暖的灯光下,抱着熟悉的抱枕,安静地陪伴着屏幕上那疲惫的睡颜。

  哥谭市的黑暗与喧嚣即将启幕,而此刻,连接着太平洋两岸的,只有一片宁静的呼吸声,以及屏幕上无声流转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