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年轻人不懂规矩-《官途:青云志》

  1997年6月3日,星期二,阴转小雨。

  路远站在省委组织部七楼走廊尽头的窗前,白衬衫袖口沾着刚蹭到的墙灰。

  他掏出皱巴巴的纸巾用力擦拭,却把那道灰痕抹得更开了。

  二十三岁的他,在这栋建于五十年代的苏式大楼里,连呼吸都带着小心翼翼的节奏。

  小路!材料送过去了没有?

  干部教育处副处长王志东的嗓门穿透半个走廊。

  马上就去,王处!

  路远小跑着回到办公室,抓起桌上那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

  封面上全省青年干部培训班实施方案几个宋体字格外醒目,右下角标注着二字,让他每次触碰都下意识地放轻动作。

  这是路远借调到省委组织部的第十七天。

  作为省委党校去年入职的应届毕业生,他本该是党校一名小小的助教,享受一年接近四个月假期的甜蜜生活,却因为一篇发表在《党建研究》上的文章被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周明康注意到。

  借调手续办得飞快,快到他那个在县城中学当教导主任的父亲连夜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他从未听过的颤抖,

  记住,多看多学少说话。

  电梯下行时,路远对着金属门整理领口。

  镜面映出一张还带着学生气的脸,单眼皮,鼻梁挺直,下颌线条像是用尺子比着画出来的。

  唯一不合时宜的是左颊那道若隐若现的酒窝,让这张本该严肃的脸总带着几分稚气。

  的一声,三楼到了。

  走廊尽头那扇深褐色的实木门上挂着常务副部长办公室的铜牌,路远在门前站定,深吸一口气,指关节刚要落下,门却突然从里面打开。

  你就是新来的借调生?

  五十岁出头的周明康端着茶杯开门。

  没等回答,他已经转身往屋里走,

  进来吧,把门带上。

  办公室比路远想象中简朴。

  褪色的红木办公桌,皮面剥落的转椅,唯一显眼的是占据整面墙的书柜,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版本的党刊文件和理论着作。

  窗台上摆着盆半死不活的绿萝,蔫头耷脑地垂在省直机关运动会颁发的奖杯旁边。

  材料我看看。

  周明康伸手。

  路远急忙双手递上文件,注意到对方无名指上的老茧——那是长期握笔留下的痕迹。

  周明康翻页的速度快得惊人,突然在第七页停住,食指重重地点在某个段落上。

  这个课程设置是谁拟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只安排四课时?你知道现在多少突发事件是因为官员不会面对媒体闹大的?

  周明康的钢笔在纸上划出三道凌厉的横线,

  拿回去重改,明天早上八点前放我桌上。

  路远喉咙发紧:是,周部长。我马上联系党校的专家......

  找什么专家?

  周明康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你不就是党校的吗?大学不是学新闻的吗?自己改。记住,在组织部工作,第一课就是别把问题往外推。

  走出办公室时,路远后背的衬衫已经湿透。

  他没想到周明康连他的专业都记得,更没想到第一次单独汇报就挨了批评。

  回到办公室,他盯着被划花的第七页发了十分钟呆,直到王志东踱步过来,带着淡淡的烟味俯身看他屏幕。

  挨批了?

  王处三十五六岁,是部里最年轻的副处长,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