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建学堂-《穿成农家弃女,我有系统风生水起》

  所幸之前烧青砖的那户人家还在,便是在山上安家的郑家村的一户人家。

  有了县令大人发话后,郑家的人白日里在官兵的陪同下回村烧砖,晚上又回来。

  在这期间徐夏夏画起了图纸。

  由于条件简陋,之前镇上教书的夫子大多数都去其他地方逃难了。

  现在村里也只有三个夫子。

  夫子居住的地方就建五座,其他的两间备用。

  学堂建了六座,由于村里的小孩都没读过书,所以直接按照年龄来建。

  八岁以下一间学堂;八岁到十二岁一间学堂;十二岁到十六岁一座学堂;十六岁到二十岁一间学堂;

  还单独给二十岁以上想学习的人建了一间学堂。

  剩下一间是给女学生建造的。

  十二岁以下的女学生和同龄人在一个教室学习。

  十二岁以上的单独在这个教室学习。

  只不过有没有人去就不知道了。

  反正刚开始建大点,以后也不用补建。

  徐夏夏仿制现代的学校,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操场。

  虽然可能不跑操,但是到时候学点武术也是可以的。

  而且村里还养着几十匹马,这些马暂时都没什么用,不如就先用上,教孩子们上骑射课。

  图纸画了半天就画好了。

  徐夏夏拿去给沈县令。

  “这是你画的?”沈县令震惊道:“这跟建好的房子有什么区别!”

  没错,现代画图工具就是这么高端。

  “一年两次的院试现在也举行不了。”

  沈县令又叹气道:“先建吧,建好后让孩子们先学着,等乱世结束后回了镇上再举行考试,说不定还能赶上乡试。”

  于是第二日,村里就开始建学堂了。

  虽然青砖还没有烧好,但是地基得先打起来。

  之前选中的地有些不平,村民们忙着先将地全部弄平。

  此次建学堂,用的都是其他村的人。

  对此赵家村的人都没说什么。

  毕竟他们之前已经从赵安媳妇那里兑换了很多吃食,够吃上一阵了。

  山上其他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吃食,全靠着县令大人的接济过活。

  现在有了赚银钱的法子,县令大人先想着他们也是应该的。

  这几日徐夏夏又开始召集人做工了。

  主要是因为苹果和山楂已经熟了一部分了。

  再不摘烂到树上多可惜!

  赵有梅的事过去了一月后,赵伯母也出门了。

  徐夏夏看到赵伯父一家来还有些震惊。

  “伯父伯母,您二老怎么不养着身体?”

  她连忙将人扶了进来。

  “我们还没老呢。”

  赵伯母叹气道:“这段时间也辛苦你嫂子了。”

  “总不能放着一大家子,我们两个一直躺下去吧。”

  “堂哥堂弟还有嫂子肯定也希望您二老先将身体养好。”

  徐夏夏劝道:“现在家里也不缺吃食。”

  “我们俩躺着也是给有光添麻烦。”

  赵伯父也跟着说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家还得继续生活。”

  “伯父您能这样想,堂哥他们肯定也高兴。”

  徐夏夏说道:“以后您二老就帮忙做点轻活,照看着小江和小河,就是帮大忙了。”

  “这原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赵伯母说道:“这段时间把几个孩子都忙坏了,你和小安也整日跟着忙前忙后的没个消停。”

  “我们俩再躺下去,你们都要忙倒了。”

  徐夏夏也不再劝,二人能起来走动走动也是好事。

  她笑道:“等下堂哥他们过来,看到家里的顶梁柱也来了,不知道心里有多高兴呢。”

  “就你嘴甜。”赵伯母也跟着笑了一下:“有什么我们俩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使唤。”

  “您和伯父就帮我把苹果洗干净就好。”徐夏夏说道:“其他的活您二老都别干。”

  有活干就行,赵伯母真怕他们俩一躺就躺进棺材板里了。

  死了陪着女儿也好。

  但他们还得操持着这个家,一家七口人,不能在这乱世饿死!

  果然,在果园帮忙摘果子的赵有光提着两桶苹果来时,看到他爹娘坐在前院洗着苹果,嘴里正和弟妹说着话。

  虽然精神头还是不怎么样,但是比之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多了。

  他的心也安定了不少。

  他出去后对着赵安说:“这次多谢你和弟妹了。”

  赵安只说了一句:“我们是兄弟。”

  赵有光没再说什么了。

  他们是兄弟,是家人啊。

  一家人之间说什么谢。

  过了一会,王柔柔也来了。

  她怀里还抱着赵小河。

  “小河睡着了,我上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徐夏夏将孩子抱到了屋里:“嫂子,让小河在这睡,我们去外面说。”

  王柔柔说:“夏夏,让小河睡前院的屋吧。”

  中间的屋子是他们睡觉的地方,一般都没有人进去。

  “嫂子跟我客气什么。”

  徐夏夏笑道:“前院我们干活的声音太吵了,孩子睡都睡不好。”

  二人聊着天到了前院。

  “嫂子刀工好,帮我切苹果吧。”

  王柔柔应了声好,去洗了手后就开始干活了。

  今天徐夏夏主要是晒一些苹果干。

  树上摘下来的熟苹果,让杨通几人帮忙抬着上山去卖。

  剩下的都抬到了前院。

  赵伯父负责将苹果洗干净;

  赵伯母负责削皮,再将削好皮的苹果放入木桶。

  木桶里面已经提前加好了盐水,目的是防止苹果氧化变黑。

  王柔柔负责将苹果去蒂去核,然后再将苹果切成四瓣。

  徐夏夏负责将切好的苹果摆在簸箕上晾晒。

  这个要晒两天,中间多翻面就行。

  晒好后还要回锅蒸。

  要满足“三蒸四晒”的条件,才能做出完美的苹果干。

  至于苹果干的保存,就更简单了。

  系统的储物间,东西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就是什么样。

  压根不用担心保质期的问题。

  这就是穿越带系统的好处!

  前几天晾晒的柿饼还没好,今天又切了很多苹果晒着。

  院子里都快没地方落脚了。

  最后赵安又听媳妇的,去山上砍了一些竹子回来。

  做了八层的晾晒架,这个晾晒架是可以旋转的。

  白天的时候旋转晾晒,每一层都能晒上太阳。

  雨天的时候收进库房,也只占一个簸箕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