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花材生意-《穿成农家弃女,我有系统风生水起》

  今日的晚饭做多了,徐夏夏将一部分菜卤了出来,当做卤肉来储存着第二日吃。

  到了第二日,留下赵安和儿子在家。

  徐夏夏和沈时玉去茶茶居了。

  昨日秦将军把消息放了出去,今日定有许多人上门。

  果然,二人刚到茶茶居,就被一堆人给包围了。

  此时二楼用餐的人不是很多,徐夏夏直接将人带去了二楼。

  既然要谈花材的生意,那在有花的地方,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都会痛快一点。

  “徐掌柜,沈掌柜!”昨日带头跑去将军府哭诉的刘掌柜开口了。

  “将军已经给我们传了消息,您二位说的,我们都同意。”

  毕竟就算是之前布置过的花材,他们也无处可买。

  哪怕跟在茶茶居后面吃点福利,也是够了。

  “行。”

  徐夏夏也不扭捏,直接说道:“长安城里商户酒楼千家万家,我卖给谁才好?”

  此话一出,原本团结的掌柜立马争先恐后道:“我家!”

  “我家!”

  ......

  还不等徐夏夏说个所以然,他们就已经掐了起来。

  此情此景,看的沈时玉直皱眉。

  他看着一堆身价万千的老板掐的鸡飞狗跳的场面,毫不客气的开口道:“诸位不买就出去,茶茶居不是打架的地方。”

  “咳咳......”

  众人这才冷静了下来。

  刘掌柜抚了一下皱皱的衣服,问道:“由徐掌柜和沈掌柜决定卖给谁家即可。”

  他们再争来抢去有什么意思,卖不卖,还是眼前二人说了算。

  上天也是可怜他们。

  眼前的二人,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竟然能将生意做到如此地步。

  他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还在这里为了花材的事争来抢去的,实在是丢脸啊!

  “长安城有一百零八坊,”徐夏夏说道:“太多酒楼想要我们也供不了。”

  “徐掌柜尽管说。”

  “分东西南北,固定花材。”

  徐夏夏将提前画好的图纸递了过去:“城东所有的商户,想从我这购买花材的,都要统一使用一种。但是这个花材,我定会给你们挑选最好的。”

  一群掌柜立刻将图纸接了过去。

  “你们可以去投票,选出最想做的花材,最迟三日,我就能供给你们。”

  众人纷纷大惊:“三日!”

  他们从西南运来的花材,没个几个月都过不来,更别提运的还是盆栽了。

  就算是盆栽,也有很多因为气候原因死在路上。

  徐掌柜竟然说三日就能供齐整个长安城所需的花材!

  他们虽然好奇花材之前存放的地方,或者是某个不知名的山庄下种植的。

  但只要他们店也能买到花材,生意定也能上一层楼。

  更别提长安城,东西南北,形成了不同的花宴。

  此人,是要打破自古以来的经商之道啊!

  众人再不敢小瞧面前年纪尚小的二人。

  “我等现在就去商议,下午就给徐掌柜回复。”

  说完这句话后,众人急匆匆地离去了。

  “怎么样?”

  徐夏夏问道:“谈生意是不是也没那么难?”

  沈时玉点点头:“看起来很简单。”

  “不是简单,而是我们拿捏住了他们。”她继续说道:“现在还没有到百花齐放的时节,所以我们能赚第一笔银子。”

  等到春天夏天来了,他们卖出去的话,也只能是真正与当前季节不符的花了。

  “只不过这个对我们影响也不是很大。”

  徐夏夏指了指满厅的桃花宴:“完蛋!”

  沈时玉也连忙顺着他姐指的方向看去。

  他也头脑一空。

  这次来了一波文人书生。

  其中为首的,是此次县试的案首。

  文人雅客,是他们最不想接待的。

  因为只要他们做出一首诗,那往后前赴后继的人都要来瞻仰。

  沈时玉眼前一黑,往后有的忙了!

  但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去招呼客人。

  因为他姐早就跑了。

  “弟弟啊,上次我陪安哥报名,和很多人都打过照面,我先溜了。”

  沈时玉没有来得及跑路,被迫上去迎人了。

  自古以来,春日宴都是诗词大发的地方。

  更别说春日还没到来,却有一家茶楼布置出了桃花宴。

  县试已结束,是该做上几首诗来庆祝了。

  -

  徐夏夏绕后,从另外一个楼梯走了下来。

  今日她还有事要做。

  就是将之前的果脯铺重新开起来。

  由于这条街和之前的店铺离得不是很远,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茶茶居的老板就是果脯铺的老板。

  已经有很多人来打听什么时候重新开果脯铺了。

  店铺里之前定制的柜子也都不能用了。

  徐夏夏年后又找人重新定制了一批。

  这不,今日柜子才到货。

  于是徐夏夏在茶茶居门口摆了一个专门用来放果脯的柜子,再派一个专门的伙计守着。

  果脯铺又重新开起来了。

  “徐掌柜!”

  来买果脯的人一下买了好多,生怕他们又关店了。

  “以后都在这开着。”徐夏夏劝道:“大家少买一些,够吃就行了。”

  “真的不会关了吗?”

  一个妇人问道:“我家孩子天天哭着喊着要吃,我愣是找不到你们的店在哪里。”

  这番话倒是给了徐夏夏启发,她连忙在之前的小店门上贴了一张告示。

  “本店搬迁至茶茶居。”

  于是闻讯而来的人一下就把今日份的果脯买光了。

  徐夏夏不得不紧急从空间再调一批出来。

  还好之前家里种的果树够多,做成的果干也不少,暂时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徐夏夏在茶茶居门前一待就是一天。

  到了晚上,沈时玉耷拉着头从二楼下来。

  “姐,”他有气无力道:“我们回去吧。”

  那些文人墨客还没走,他已经要被榨干了。

  徐夏夏把摊子交给伙计,二人走路回家了。

  她看着弟弟的样子,好笑道:“这是怎么了?”

  “那些人太离谱了!”

  沈时玉吐槽道:“他们作诗就算了,还非要让我作诗。”

  得知他已经考过了县试和府试之后,更是各个称呼他为大哥,还非要他作诗。

  年轻有为之类的话,他都听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