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面对公主邑司令的催促,不慌不忙,对其拱了拱手,朗声道:“中官容禀。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这位赵刺史乃下官故交,远道而来,正有要事相商。待下官与赵公叙话完毕,再随中官前往拜见公主殿下不迟。” 说罢,不等那邑司令反应,便一把拉住尚在发懵的赵刺史,转身进了房间,顺手带上了房门。
屋内,赵刺史惊魂未定,压低声音急道:“我的凌贤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外面那可是公主殿下跟前的中官!你怎敢如此怠慢?”
凌云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低声道:“老大人莫慌。您今日寻我,究竟所为何事?不妨直言。”
赵刺史定了定神,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与希冀交织的神色,搓着手道:“这个……实不相瞒,老夫今年已五十有七,按制,地方官年过六十便需致仕。老夫自觉精力尚可,还想在台州任上多待几年……听闻吏部近年对官员年貌勘验渐严,老夫这年纪……咳咳,想请贤弟帮忙,在崔尚书面前美言几句,看看能否……能否在吏部档册上,将老夫的年岁稍作……调整?”
凌云闻言,心中了然。原来是为了“官年”(官员上报的年龄)之事。唐代官员为延迟致仕或满足升迁年龄要求,在履历上改动年岁乃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需吏部关键人物默许或操作。这赵刺史定是听闻了自己与崔尚书的新关系,才拐弯抹角地求上门来。
“老大人如何得知下官能在崔尚书面前说上话?”凌云不动声色地问。
赵刺史讪笑道:“贤弟何必瞒我?如今京城官场谁不知晓,崔天官力排众议,举荐你出任尚书省令史?此等清要之职,非心腹不能任之。贤弟在崔尚书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老夫也是托了吏部一位旧识透露,才知此事,并言若想成事,或可求到贤弟门下。”
凌云心下暗忖,这消息传得倒快,自己这“崔党”标签怕是甩不掉了。他略一沉吟,此事对他而言不过顺水人情,且赵刺史在台州对自己也算有几分香火情,便点头应承下来:“既如此,下官便寻机向崔尚书探探口风。成与不成,尚在两可之间。”
赵刺史大喜过望,连连拱手:“多谢贤弟!多谢贤弟!”
“只是……”凌云瞥了一眼房门,低声道:“外间公主中官尚在等候,老大人之事既已言明,便请先回吧。公主相召,拖延不得。”
赵刺史这才想起门外还有一尊“大神”,顿时又紧张起来,担忧道:“贤弟,你将公主的人晾在外面,这……这岂非大大得罪了公主?日后恐有祸患啊!”
凌云心中苦笑,却不能明言自己已被崔尚书推至前台,与公主属意的驸马争夺令史之位,本就处于对立面,谈不上得罪不得罪。只得宽慰道:“老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您且先回,静候佳音便是。”
送走一步三回头、满脸忧色的赵刺史,凌云整了整衣袍,走出房门,对那面色已然不豫的邑司令拱手致歉,语气诚恳:“劳中官久候,实在罪过。本想即刻随中官前往拜见公主殿下,奈何方才与故交叙话,耽搁了些时辰。如今天色已晚,恐扰殿下清休,不若容下官明日一早,备齐礼数,再专程过府请罪谢恩?”
那邑司令面无表情,冷冷道:“凌大人不必多言。殿下有旨,无论多晚,务必请到凌大人。请吧!” 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凌云心知推脱不过,暗叹一声,只得道:“既如此,下官遵命。” 便随那邑司令再次前往公主府。
此番入府,并未再去那日罚跪的内院,而是被引至一处灯火通明、陈设华贵的大堂。只见长安公主一身雍容宫装,端坐于主位之上,珠翠生辉,容光慑人,与那日珠帘后的模糊身影判若两人,自有一番天家贵胄的威严气度。
凌云上前依礼参拜。公主抬手虚扶,语气竟比上次缓和许多:“凌参军请起。今日请你来,一是为那日驸马言行失当,冲撞了参军,本宫代为致歉。”
凌云忙道:“殿下言重了,下官不敢当。”
公主微微颔首,步入正题,语气转为郑重:“凌参军,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尚书省令史一职,干系重大。驸马虽有不妥之处,然其才学品性,本宫深知,且其身份特殊,于此位更能……有所作为。听闻崔尚书有意举荐于你,本宫希望你……能知难而退,主动辞谢。本宫绝不会亏待于你。”
凌云面露难色,沉吟道:“殿下厚爱,下官感激不尽。只是……崔尚书举荐之恩,下官亦难推却。此事……着实令下官为难。”
公主似乎早有所料,淡然一笑,抛出一个极具诱惑的条件:“若你愿成全此事,本宫可向太后请旨,赐你一个开国县男的爵位。虽是最低等的爵位,却也是正经的勋官,享有食邑,光耀门楣。届时,你既有爵位在身,享尽荣华,又可远离朝堂是非。即便因此事恶了崔尚书乃至一些文官,他们又能奈你何?岂不胜过在那漩涡中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凌云心中剧震!开国县男!虽最低等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勋爵,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跃升,拥有永业田、食邑等实际好处,更是极大的荣耀!这条件,不可谓不丰厚!他几乎就要脱口答应……
就在此时,堂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凌云!你这无耻小人!安敢在此蛊惑公主!” 只见驸马爷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指着凌云鼻子便要开骂。
公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呵斥道:“放肆!谁让你进来的?退下!”
驸马显然是早上被公主训斥,又听闻凌云在此,特意赶来撒气,被公主一呵斥,气势顿时矮了半截,但仍梗着脖子道:“殿下!此人巧言令色,绝非善类!您切莫被他蒙蔽!”
公主见他如此不成器,在这种关键时刻再次搅局,心中怒火腾起,厉声道:“滚出去!再敢多言,休怪本宫不客气!”
驸马见公主真动了怒,想起那邑司令手下如狼似虎的太监,若被他们“请”出去,少不得又要躺上几日,顿时怂了,狠狠瞪了凌云一眼,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公主看着驸马狼狈而去的背影,再对比眼前虽官职卑微却从容不迫、屡有急智的凌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与烦闷。她不禁第无数次暗叹:为何自己身边尽是些不成器的蠢材?若能早些遇到像凌云这般有胆有识、懂得变通之人,自己肩上的担子,何至于如此沉重?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凌云,却见凌云经此一闹,神色已恢复平静,方才那一瞬间的意动似乎也已消失不见。公主心知,今日之事,怕是难有结果了。
屋内,赵刺史惊魂未定,压低声音急道:“我的凌贤弟!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外面那可是公主殿下跟前的中官!你怎敢如此怠慢?”
凌云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低声道:“老大人莫慌。您今日寻我,究竟所为何事?不妨直言。”
赵刺史定了定神,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与希冀交织的神色,搓着手道:“这个……实不相瞒,老夫今年已五十有七,按制,地方官年过六十便需致仕。老夫自觉精力尚可,还想在台州任上多待几年……听闻吏部近年对官员年貌勘验渐严,老夫这年纪……咳咳,想请贤弟帮忙,在崔尚书面前美言几句,看看能否……能否在吏部档册上,将老夫的年岁稍作……调整?”
凌云闻言,心中了然。原来是为了“官年”(官员上报的年龄)之事。唐代官员为延迟致仕或满足升迁年龄要求,在履历上改动年岁乃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但需吏部关键人物默许或操作。这赵刺史定是听闻了自己与崔尚书的新关系,才拐弯抹角地求上门来。
“老大人如何得知下官能在崔尚书面前说上话?”凌云不动声色地问。
赵刺史讪笑道:“贤弟何必瞒我?如今京城官场谁不知晓,崔天官力排众议,举荐你出任尚书省令史?此等清要之职,非心腹不能任之。贤弟在崔尚书心中的分量,可想而知。老夫也是托了吏部一位旧识透露,才知此事,并言若想成事,或可求到贤弟门下。”
凌云心下暗忖,这消息传得倒快,自己这“崔党”标签怕是甩不掉了。他略一沉吟,此事对他而言不过顺水人情,且赵刺史在台州对自己也算有几分香火情,便点头应承下来:“既如此,下官便寻机向崔尚书探探口风。成与不成,尚在两可之间。”
赵刺史大喜过望,连连拱手:“多谢贤弟!多谢贤弟!”
“只是……”凌云瞥了一眼房门,低声道:“外间公主中官尚在等候,老大人之事既已言明,便请先回吧。公主相召,拖延不得。”
赵刺史这才想起门外还有一尊“大神”,顿时又紧张起来,担忧道:“贤弟,你将公主的人晾在外面,这……这岂非大大得罪了公主?日后恐有祸患啊!”
凌云心中苦笑,却不能明言自己已被崔尚书推至前台,与公主属意的驸马争夺令史之位,本就处于对立面,谈不上得罪不得罪。只得宽慰道:“老大人放心,下官自有分寸。您且先回,静候佳音便是。”
送走一步三回头、满脸忧色的赵刺史,凌云整了整衣袍,走出房门,对那面色已然不豫的邑司令拱手致歉,语气诚恳:“劳中官久候,实在罪过。本想即刻随中官前往拜见公主殿下,奈何方才与故交叙话,耽搁了些时辰。如今天色已晚,恐扰殿下清休,不若容下官明日一早,备齐礼数,再专程过府请罪谢恩?”
那邑司令面无表情,冷冷道:“凌大人不必多言。殿下有旨,无论多晚,务必请到凌大人。请吧!” 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凌云心知推脱不过,暗叹一声,只得道:“既如此,下官遵命。” 便随那邑司令再次前往公主府。
此番入府,并未再去那日罚跪的内院,而是被引至一处灯火通明、陈设华贵的大堂。只见长安公主一身雍容宫装,端坐于主位之上,珠翠生辉,容光慑人,与那日珠帘后的模糊身影判若两人,自有一番天家贵胄的威严气度。
凌云上前依礼参拜。公主抬手虚扶,语气竟比上次缓和许多:“凌参军请起。今日请你来,一是为那日驸马言行失当,冲撞了参军,本宫代为致歉。”
凌云忙道:“殿下言重了,下官不敢当。”
公主微微颔首,步入正题,语气转为郑重:“凌参军,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尚书省令史一职,干系重大。驸马虽有不妥之处,然其才学品性,本宫深知,且其身份特殊,于此位更能……有所作为。听闻崔尚书有意举荐于你,本宫希望你……能知难而退,主动辞谢。本宫绝不会亏待于你。”
凌云面露难色,沉吟道:“殿下厚爱,下官感激不尽。只是……崔尚书举荐之恩,下官亦难推却。此事……着实令下官为难。”
公主似乎早有所料,淡然一笑,抛出一个极具诱惑的条件:“若你愿成全此事,本宫可向太后请旨,赐你一个开国县男的爵位。虽是最低等的爵位,却也是正经的勋官,享有食邑,光耀门楣。届时,你既有爵位在身,享尽荣华,又可远离朝堂是非。即便因此事恶了崔尚书乃至一些文官,他们又能奈你何?岂不胜过在那漩涡中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凌云心中剧震!开国县男!虽最低等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勋爵,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跃升,拥有永业田、食邑等实际好处,更是极大的荣耀!这条件,不可谓不丰厚!他几乎就要脱口答应……
就在此时,堂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伴随着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凌云!你这无耻小人!安敢在此蛊惑公主!” 只见驸马爷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指着凌云鼻子便要开骂。
公主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呵斥道:“放肆!谁让你进来的?退下!”
驸马显然是早上被公主训斥,又听闻凌云在此,特意赶来撒气,被公主一呵斥,气势顿时矮了半截,但仍梗着脖子道:“殿下!此人巧言令色,绝非善类!您切莫被他蒙蔽!”
公主见他如此不成器,在这种关键时刻再次搅局,心中怒火腾起,厉声道:“滚出去!再敢多言,休怪本宫不客气!”
驸马见公主真动了怒,想起那邑司令手下如狼似虎的太监,若被他们“请”出去,少不得又要躺上几日,顿时怂了,狠狠瞪了凌云一眼,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公主看着驸马狼狈而去的背影,再对比眼前虽官职卑微却从容不迫、屡有急智的凌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与烦闷。她不禁第无数次暗叹:为何自己身边尽是些不成器的蠢材?若能早些遇到像凌云这般有胆有识、懂得变通之人,自己肩上的担子,何至于如此沉重?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凌云,却见凌云经此一闹,神色已恢复平静,方才那一瞬间的意动似乎也已消失不见。公主心知,今日之事,怕是难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