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黄路,万族行
一、梯上风波
光柱铺成的阶梯泛着万族印记的柔光,每一级都由不同族类的本源之力交织而成——骨藤族的共生根缠着淡绿的光,踩上去能感受到藤蔓蔓延的轻微痒意;雷鳍族的本源雷在梯级边缘跳动着银蓝火花,触碰时会传来提神的麻感;冰原族的孕灵冰凝结成透明的冰层,映出四境的虚影;鲛人族的定脉水则化作流动的光带,将所有力量黏合成稳固的整体。
林砚走在最前方,星髓纹的金光在周身流转,不时伸手扶住身后踉跄的族人。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阶梯下逆向灵脉的拉扯力,像有无数只手在往下拖拽,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暗紫色的雾气中。
“抓紧身边人的衣角!”雷煞的惊雷斧在身后划出半圆,将一道试图缠上阶梯的黑雾劈成两半,斧刃上的雷光因持续消耗而黯淡了许多,“这雾气能蚀灵脉,沾到了立刻用本源力逼出来,千万别硬扛!”
走在雷煞身边的石矶突然闷哼一声,她踩着孕灵冰的脚腕处渗出一缕黑烟,石质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没事。”她咬着牙用星砂裹住伤口,星砂遇黑雾发出“滋滋”的声响,“只是被擦到点边,不碍事。”可说话间,她扶着青藤长老的手却在微微发颤。
青藤长老见状,将手腕上缠着的共生根解下一段,缠在石矶的脚腕上。淡绿的藤蔓立刻泛起荧光,黑雾被藤蔓一点点吸走,石矶灰败的皮肤慢慢恢复原色。“骨藤的根能吸浊,带着总有用的。”长老拍了拍她的手背,自己手腕上的共生根却因消耗过度,蔫成了深褐色。
阶梯两侧的黑雾中,不时闪过扭曲的影子——那是被噬道源吞噬的上古修士残魂,他们的灵智已失,只凭着本能攻击靠近的生灵。有冰原族的修士被影子缠上,冰棱凝结的铠甲瞬间布满裂痕,幸亏身边的雷鳍族修士及时放出雷光,才将影子驱散。
“这些残魂生前都是守护封印的勇士。”花婆婆的紫藤拐杖在梯级上一点,杖头绽放出紫色的花墙,将涌来的影子挡在外面,“他们被吞噬后连轮回都入不了,只能困在这玄黄渊里,成了噬道源的傀儡。”她的声音带着悲悯,拐杖上的花瓣却毫不留情地将影子绞成碎片。
林砚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队伍拉得很长,各族修士互相搀扶着,有人灵力不支倒在后面,立刻有同伴将其架起继续前行。他腕间的星髓纹突然发烫,一段模糊的画面涌入脑海:上古时期,各族的先祖也是这样手拉手走上封印之路,有人倒下,就有人补位,灵脉在他们之间流转,形成生生不息的力量。
“还有多久能到封印核心?”沧溟的声音带着喘息,他身边的鲛人族修士正用定脉水修补被黑雾腐蚀的体级,每修补一处,他鬓角的鳞片就黯淡一分。
林砚凝聚灵力望向阶梯尽头,光柱的光芒在前方突然变弱,隐约能看到一片空旷的平台,平台中央悬浮着一块布满裂纹的黑色石碑,碑上刻着早已失传的古文字。“应该就在那片‘誓约台’后面,石碑就是封印的阵眼。”
话音刚落,阶梯突然剧烈摇晃起来,下方的逆向灵脉像是被激怒,掀起黑色的浪涛拍打而来。最前面的几级阶梯瞬间崩碎,林砚反应极快,伸手抓住身边雷煞的胳膊,另一只手拽住身后的青柯(青柯是青藤长老的孙女,主动请缨加入队伍),将两人拉向稳固的梯级。
“快用星髓纹稳住!”雷煞怒吼着将惊雷斧插入梯级,雷光顺着斧柄蔓延,暂时逼退了浪涛。林砚立刻响应,周身的金光暴涨,星髓纹的印记顺着阶梯铺开,将崩碎的部分重新凝结——骨藤的根须缠绕成框架,雷纹提供支撑,冰棱加固边缘,定脉水填补缝隙,竟在片刻间修复好了缺口。
青柯看着重新稳固的阶梯,脸颊因后怕而发白,却还是握紧了手里的灵植篮,里面的聚灵蕊正散发着微弱的光:“婆婆说这花能安神,果然刚才晃得厉害时,闻着它就不那么慌了。”她将一朵刚绽放的花蕊递给身边的石矶,石矶接过时,指尖的星砂轻轻蹭过她的手背,带着安抚的暖意。
二、誓约台秘辛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阶梯终于到了尽头。眼前的誓月台比想象中更破败,地面的石板大多碎裂,露出底下翻腾的黑雾,只有中央的黑色石碑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石碑高约三丈,表面布满蛛网状的裂痕,碑顶的“镇源珠”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空洞,像是一只凝视着众人的眼睛。
“噬道源就是从这空洞里漏出来的。”花婆婆的拐杖指向碑上的裂痕,“上古封印靠镇源珠锁住核心,珠体一碎,封印就成了筛子。”她走近石碑,指尖拂过那些古文字,“这些是‘万族契文’,记载着封印的方法——需要各族的本源信物嵌入碑上的凹槽,再以‘同心血’激活。”
众人顺着她的指尖看去,石碑上果然有十二个形状各异的凹槽,正好对应着万族的印记。林砚试着将自己的星髓纹贴向其中一个凹槽,凹槽立刻亮起金光,与他腕间的印记完美契合。
“信物我们带来了。”沧溟从怀中取出一个海螺,海螺壳上布满银色的水纹,“这是鲛人族的‘镇海螺’,里面封着黑海眼最深层的灵脉。”他将海螺嵌入对应水纹的凹槽,海螺瞬间与石碑融为一体,凹槽处亮起幽蓝的光。
雷煞跟着上前,将惊雷斧的斧柄插入雷纹凹槽,斧刃上的雷光与碑上的纹路共鸣,发出“噼啪”的声响;石矶捧着一块凝结了星砂的晶石,嵌入石纹凹槽,晶石融化成液态,顺着纹路流淌,填补了几处细小的裂痕;青柯将聚灵蕊的根须埋进植物纹凹槽,花蕊立刻绽放出巨大的花盘,将周围的黑雾驱散了一片。
各族修士依次上前,将本族的信物嵌入凹槽——冰原族的冰魄、骨藤族的千年根、花妖族的紫藤心、雷鳍族的霹雳胆……随着最后一件信物嵌入,十二个凹槽同时亮起,将石碑的裂痕照得清清楚楚,却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反应。
“还差‘同心血’。”花婆婆的脸色凝重起来,“上古记载说,需各族的血脉相融,凝成一滴‘万族同心血’,滴入镇源珠的空洞才能激活封印。可我们现在各族血脉各异,怎么相融?”
林砚突然想起腕间的星髓纹,那上面汇聚了万族的印记,或许……他伸出手掌,用灵力划破指尖,一滴金色的血液从伤口渗出,血液中隐约能看到各族印记的虚影。“我试试。”
当金色血液滴入石碑顶端的空洞时,奇迹发生了——石碑上的十二道光芒突然向中心汇聚,在空洞处凝成一颗新的镇源珠,珠体中流转着万族的色彩。可就在珠体即将稳固的瞬间,地底传来剧烈的震动,誓约台的地面大面积塌陷,暗紫色的雾气如喷泉般涌出,噬道源的本体终于露出了一角——那是一团没有固定形态的浓雾,雾气中隐约能看到无数挣扎的灵体,发出凄厉的尖啸。
“它怕了!”雷煞高举惊雷斧,“它在阻止封印完成!”
黑雾瞬间吞噬了半个誓月台,最边缘的几名修士来不及反应,就被黑雾卷了进去,只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青柯被石矶死死护在身后,聚灵蕊的花盘挡在前面,花瓣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
“这样下去我们都会被吞噬!”沧溟的镇海螺在石碑上剧烈震动,似乎随时会被黑雾拽出来,“必须有人引开它的注意力!”
“我去。”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青藤长老拄着拐杖走出队伍,她的共生根早已耗尽,此刻连站都有些不稳,“老身的根须能暂时缠住它,给你们争取时间。”
“不可!”青柯扑过去抱住长老的腿,眼泪掉了下来,“婆婆,你说过要看着我培育出‘四季花’的!”
长老抚摸着孙女的头发,露出慈祥的笑容:“傻孩子,只有守住这里,你才有培育四季花的地方啊。”她推开青柯,毅然走向黑雾最浓的地方,周身突然爆发出最后的绿光,无数根须从她体内钻出,如网般扑向黑雾,将其缠住了片刻。
“快!激活封印!”长老的声音在黑雾中变得模糊,“告诉花婆婆,她要的紫藤种,我藏在……”后面的话被黑雾吞没,再也听不清。
林砚含泪按下石碑上的启动纹,新凝成的镇源珠爆发出万丈光芒,将黑雾强行逼退。誓月台的塌陷停止了,石碑上的裂痕开始愈合,噬道源的尖啸渐渐远去,被重新锁回了地心深处。
三、余烬与新生
当光芒散去,誓约台只剩下一半,另一半沉入了无尽的黑暗。青柯跪在边缘,手里紧紧攥着半根从黑雾中飘出的枯藤,那是长老最后的遗物。石矶默默走到她身边,用星砂在她周围布下结界,防止残留的黑雾侵扰。
林砚走到石碑前,新的镇源珠正散发着柔和的光,碑上的万族契文清晰可见,记载的不再是封印的方法,而是各族先祖守护天地的誓言。他伸手触摸石碑,一股暖流顺着指尖涌入体内,星髓纹变得更加璀璨,里面不仅有各族的印记,还多了一道淡淡的青藤虚影。
“她藏的紫藤种,我知道在哪。”花婆婆走到青柯身边,将拐杖递给她,“长老早就把种子交给我了,说等你能独当一面时,就交给你培育。”她的声音哽咽着,却努力保持平静,“这是她留给你的念想,也是责任。”
青柯接过拐杖,杖头的紫藤花不知何时已换成了一颗饱满的种籽,种籽上还带着淡淡的体温。她擦干眼泪,将种籽紧紧握在手心:“我会培育出最好的紫藤,种满整个誓约台。”
雷煞走到林砚身边,惊雷斧的光芒虽不如从前,却多了一份沉淀的力量:“封印是稳住了,但噬道源没被彻底消灭,只是暂时被压制。”他望向地心的方向,“以后得派各族轮流驻守在这里,不能再给它可乘之机。”
沧溟点头附和:“鲛人族愿意承担第一班值守,黑海眼的灵脉能一直滋养镇源珠,我们在这也能更快察觉异常。”
石矶用星砂修补着誓约台的地面,她的动作很慢,却很坚定:“石灵族会在这里建造一座‘守望台’,用星砂混着各族的本源材料,让它和石碑一样坚固。”
林砚看着忙碌的众人,又望向誓约台边缘的黑暗,那里仿佛还能看到青藤长老最后的身影。他腕间的星髓纹轻轻跳动,各族的印记在其中和谐流转,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万族不仅要守护封印,更要在这玄黄渊中,重新筑起联结彼此的桥梁。
青柯突然指着远处的阶梯,那里有几点绿色的光正在移动。众人望去,只见是几株顽强的共生根从破碎的梯级中钻了出来,正顺着石壁往上攀爬,根须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是婆婆的根须。”青柯的声音带着惊喜,眼眶却又红了,“它们还活着。”
林砚微微一笑,伸手将青柯扶起来:“不止它们,我们都活着,而且会活得更好。”他望向石碑上重新亮起的万族契文,光芒中,仿佛能看到上古先祖们欣慰的笑容。
玄黄渊的深处,黑雾暂时退去,留下誓月台上忙碌的身影和新生的绿意。阶梯上,各族修士互相帮助着清理残留的黑雾,有人在修补道路,有人在搭建临时的居所,有人在为逝去的同伴默哀。林砚知道,星轨的偏移或许还未完全纠正,但只要万族同心,这条用羁绊铺成的路,就永远不会断绝。
一、梯上风波
光柱铺成的阶梯泛着万族印记的柔光,每一级都由不同族类的本源之力交织而成——骨藤族的共生根缠着淡绿的光,踩上去能感受到藤蔓蔓延的轻微痒意;雷鳍族的本源雷在梯级边缘跳动着银蓝火花,触碰时会传来提神的麻感;冰原族的孕灵冰凝结成透明的冰层,映出四境的虚影;鲛人族的定脉水则化作流动的光带,将所有力量黏合成稳固的整体。
林砚走在最前方,星髓纹的金光在周身流转,不时伸手扶住身后踉跄的族人。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阶梯下逆向灵脉的拉扯力,像有无数只手在往下拖拽,稍不留神就会被卷入暗紫色的雾气中。
“抓紧身边人的衣角!”雷煞的惊雷斧在身后划出半圆,将一道试图缠上阶梯的黑雾劈成两半,斧刃上的雷光因持续消耗而黯淡了许多,“这雾气能蚀灵脉,沾到了立刻用本源力逼出来,千万别硬扛!”
走在雷煞身边的石矶突然闷哼一声,她踩着孕灵冰的脚腕处渗出一缕黑烟,石质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没事。”她咬着牙用星砂裹住伤口,星砂遇黑雾发出“滋滋”的声响,“只是被擦到点边,不碍事。”可说话间,她扶着青藤长老的手却在微微发颤。
青藤长老见状,将手腕上缠着的共生根解下一段,缠在石矶的脚腕上。淡绿的藤蔓立刻泛起荧光,黑雾被藤蔓一点点吸走,石矶灰败的皮肤慢慢恢复原色。“骨藤的根能吸浊,带着总有用的。”长老拍了拍她的手背,自己手腕上的共生根却因消耗过度,蔫成了深褐色。
阶梯两侧的黑雾中,不时闪过扭曲的影子——那是被噬道源吞噬的上古修士残魂,他们的灵智已失,只凭着本能攻击靠近的生灵。有冰原族的修士被影子缠上,冰棱凝结的铠甲瞬间布满裂痕,幸亏身边的雷鳍族修士及时放出雷光,才将影子驱散。
“这些残魂生前都是守护封印的勇士。”花婆婆的紫藤拐杖在梯级上一点,杖头绽放出紫色的花墙,将涌来的影子挡在外面,“他们被吞噬后连轮回都入不了,只能困在这玄黄渊里,成了噬道源的傀儡。”她的声音带着悲悯,拐杖上的花瓣却毫不留情地将影子绞成碎片。
林砚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队伍拉得很长,各族修士互相搀扶着,有人灵力不支倒在后面,立刻有同伴将其架起继续前行。他腕间的星髓纹突然发烫,一段模糊的画面涌入脑海:上古时期,各族的先祖也是这样手拉手走上封印之路,有人倒下,就有人补位,灵脉在他们之间流转,形成生生不息的力量。
“还有多久能到封印核心?”沧溟的声音带着喘息,他身边的鲛人族修士正用定脉水修补被黑雾腐蚀的体级,每修补一处,他鬓角的鳞片就黯淡一分。
林砚凝聚灵力望向阶梯尽头,光柱的光芒在前方突然变弱,隐约能看到一片空旷的平台,平台中央悬浮着一块布满裂纹的黑色石碑,碑上刻着早已失传的古文字。“应该就在那片‘誓约台’后面,石碑就是封印的阵眼。”
话音刚落,阶梯突然剧烈摇晃起来,下方的逆向灵脉像是被激怒,掀起黑色的浪涛拍打而来。最前面的几级阶梯瞬间崩碎,林砚反应极快,伸手抓住身边雷煞的胳膊,另一只手拽住身后的青柯(青柯是青藤长老的孙女,主动请缨加入队伍),将两人拉向稳固的梯级。
“快用星髓纹稳住!”雷煞怒吼着将惊雷斧插入梯级,雷光顺着斧柄蔓延,暂时逼退了浪涛。林砚立刻响应,周身的金光暴涨,星髓纹的印记顺着阶梯铺开,将崩碎的部分重新凝结——骨藤的根须缠绕成框架,雷纹提供支撑,冰棱加固边缘,定脉水填补缝隙,竟在片刻间修复好了缺口。
青柯看着重新稳固的阶梯,脸颊因后怕而发白,却还是握紧了手里的灵植篮,里面的聚灵蕊正散发着微弱的光:“婆婆说这花能安神,果然刚才晃得厉害时,闻着它就不那么慌了。”她将一朵刚绽放的花蕊递给身边的石矶,石矶接过时,指尖的星砂轻轻蹭过她的手背,带着安抚的暖意。
二、誓约台秘辛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阶梯终于到了尽头。眼前的誓月台比想象中更破败,地面的石板大多碎裂,露出底下翻腾的黑雾,只有中央的黑色石碑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石碑高约三丈,表面布满蛛网状的裂痕,碑顶的“镇源珠”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空洞,像是一只凝视着众人的眼睛。
“噬道源就是从这空洞里漏出来的。”花婆婆的拐杖指向碑上的裂痕,“上古封印靠镇源珠锁住核心,珠体一碎,封印就成了筛子。”她走近石碑,指尖拂过那些古文字,“这些是‘万族契文’,记载着封印的方法——需要各族的本源信物嵌入碑上的凹槽,再以‘同心血’激活。”
众人顺着她的指尖看去,石碑上果然有十二个形状各异的凹槽,正好对应着万族的印记。林砚试着将自己的星髓纹贴向其中一个凹槽,凹槽立刻亮起金光,与他腕间的印记完美契合。
“信物我们带来了。”沧溟从怀中取出一个海螺,海螺壳上布满银色的水纹,“这是鲛人族的‘镇海螺’,里面封着黑海眼最深层的灵脉。”他将海螺嵌入对应水纹的凹槽,海螺瞬间与石碑融为一体,凹槽处亮起幽蓝的光。
雷煞跟着上前,将惊雷斧的斧柄插入雷纹凹槽,斧刃上的雷光与碑上的纹路共鸣,发出“噼啪”的声响;石矶捧着一块凝结了星砂的晶石,嵌入石纹凹槽,晶石融化成液态,顺着纹路流淌,填补了几处细小的裂痕;青柯将聚灵蕊的根须埋进植物纹凹槽,花蕊立刻绽放出巨大的花盘,将周围的黑雾驱散了一片。
各族修士依次上前,将本族的信物嵌入凹槽——冰原族的冰魄、骨藤族的千年根、花妖族的紫藤心、雷鳍族的霹雳胆……随着最后一件信物嵌入,十二个凹槽同时亮起,将石碑的裂痕照得清清楚楚,却迟迟没有进一步的反应。
“还差‘同心血’。”花婆婆的脸色凝重起来,“上古记载说,需各族的血脉相融,凝成一滴‘万族同心血’,滴入镇源珠的空洞才能激活封印。可我们现在各族血脉各异,怎么相融?”
林砚突然想起腕间的星髓纹,那上面汇聚了万族的印记,或许……他伸出手掌,用灵力划破指尖,一滴金色的血液从伤口渗出,血液中隐约能看到各族印记的虚影。“我试试。”
当金色血液滴入石碑顶端的空洞时,奇迹发生了——石碑上的十二道光芒突然向中心汇聚,在空洞处凝成一颗新的镇源珠,珠体中流转着万族的色彩。可就在珠体即将稳固的瞬间,地底传来剧烈的震动,誓约台的地面大面积塌陷,暗紫色的雾气如喷泉般涌出,噬道源的本体终于露出了一角——那是一团没有固定形态的浓雾,雾气中隐约能看到无数挣扎的灵体,发出凄厉的尖啸。
“它怕了!”雷煞高举惊雷斧,“它在阻止封印完成!”
黑雾瞬间吞噬了半个誓月台,最边缘的几名修士来不及反应,就被黑雾卷了进去,只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青柯被石矶死死护在身后,聚灵蕊的花盘挡在前面,花瓣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
“这样下去我们都会被吞噬!”沧溟的镇海螺在石碑上剧烈震动,似乎随时会被黑雾拽出来,“必须有人引开它的注意力!”
“我去。”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青藤长老拄着拐杖走出队伍,她的共生根早已耗尽,此刻连站都有些不稳,“老身的根须能暂时缠住它,给你们争取时间。”
“不可!”青柯扑过去抱住长老的腿,眼泪掉了下来,“婆婆,你说过要看着我培育出‘四季花’的!”
长老抚摸着孙女的头发,露出慈祥的笑容:“傻孩子,只有守住这里,你才有培育四季花的地方啊。”她推开青柯,毅然走向黑雾最浓的地方,周身突然爆发出最后的绿光,无数根须从她体内钻出,如网般扑向黑雾,将其缠住了片刻。
“快!激活封印!”长老的声音在黑雾中变得模糊,“告诉花婆婆,她要的紫藤种,我藏在……”后面的话被黑雾吞没,再也听不清。
林砚含泪按下石碑上的启动纹,新凝成的镇源珠爆发出万丈光芒,将黑雾强行逼退。誓月台的塌陷停止了,石碑上的裂痕开始愈合,噬道源的尖啸渐渐远去,被重新锁回了地心深处。
三、余烬与新生
当光芒散去,誓约台只剩下一半,另一半沉入了无尽的黑暗。青柯跪在边缘,手里紧紧攥着半根从黑雾中飘出的枯藤,那是长老最后的遗物。石矶默默走到她身边,用星砂在她周围布下结界,防止残留的黑雾侵扰。
林砚走到石碑前,新的镇源珠正散发着柔和的光,碑上的万族契文清晰可见,记载的不再是封印的方法,而是各族先祖守护天地的誓言。他伸手触摸石碑,一股暖流顺着指尖涌入体内,星髓纹变得更加璀璨,里面不仅有各族的印记,还多了一道淡淡的青藤虚影。
“她藏的紫藤种,我知道在哪。”花婆婆走到青柯身边,将拐杖递给她,“长老早就把种子交给我了,说等你能独当一面时,就交给你培育。”她的声音哽咽着,却努力保持平静,“这是她留给你的念想,也是责任。”
青柯接过拐杖,杖头的紫藤花不知何时已换成了一颗饱满的种籽,种籽上还带着淡淡的体温。她擦干眼泪,将种籽紧紧握在手心:“我会培育出最好的紫藤,种满整个誓约台。”
雷煞走到林砚身边,惊雷斧的光芒虽不如从前,却多了一份沉淀的力量:“封印是稳住了,但噬道源没被彻底消灭,只是暂时被压制。”他望向地心的方向,“以后得派各族轮流驻守在这里,不能再给它可乘之机。”
沧溟点头附和:“鲛人族愿意承担第一班值守,黑海眼的灵脉能一直滋养镇源珠,我们在这也能更快察觉异常。”
石矶用星砂修补着誓约台的地面,她的动作很慢,却很坚定:“石灵族会在这里建造一座‘守望台’,用星砂混着各族的本源材料,让它和石碑一样坚固。”
林砚看着忙碌的众人,又望向誓约台边缘的黑暗,那里仿佛还能看到青藤长老最后的身影。他腕间的星髓纹轻轻跳动,各族的印记在其中和谐流转,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万族不仅要守护封印,更要在这玄黄渊中,重新筑起联结彼此的桥梁。
青柯突然指着远处的阶梯,那里有几点绿色的光正在移动。众人望去,只见是几株顽强的共生根从破碎的梯级中钻了出来,正顺着石壁往上攀爬,根须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是婆婆的根须。”青柯的声音带着惊喜,眼眶却又红了,“它们还活着。”
林砚微微一笑,伸手将青柯扶起来:“不止它们,我们都活着,而且会活得更好。”他望向石碑上重新亮起的万族契文,光芒中,仿佛能看到上古先祖们欣慰的笑容。
玄黄渊的深处,黑雾暂时退去,留下誓月台上忙碌的身影和新生的绿意。阶梯上,各族修士互相帮助着清理残留的黑雾,有人在修补道路,有人在搭建临时的居所,有人在为逝去的同伴默哀。林砚知道,星轨的偏移或许还未完全纠正,但只要万族同心,这条用羁绊铺成的路,就永远不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