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于京中声望达到顶峰,成年轻一代楷模-《我在大奉加点成道祖》

  镇国公府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自苏明远受封以来,这座前朝亲王府邸便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朱红大门两侧的石狮旁,停满了各色轿辇,从一品大员的八抬大轿到地方官员的蓝呢小轿,将整条街巷堵得水泄不通。更有数十名仆从捧着礼盒在门外排队等候,锦缎、珠宝、古玩堆积如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礼部侍郎张大人到!门房高声唱喏,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这位三品大员已是今日第十位前来拜谒的官员。

  苏明远身着麒麟补服,站在正厅阶前迎客。这身超品爵服以金线绣就麒麟踏云图案,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但他眉宇间并无得意之色,反而带着几分凝重。昨日地宗教主临逃前的警告犹在耳边,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下官参见镇国公。张侍郎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异常。要知道,三个月前这位侍郎见到苏明远时,还只是点头之交。

  张大人不必多礼。苏明远虚扶一把,目光扫过院中堆积如山的礼盒,这些贺礼,还请大人代为处置,分发给昨日护驾有功的将士家属。阵亡者的子女,也要妥善安置。

  张侍郎闻言肃然:国公高义,下官佩服。只是...他压低声音,如今朝中多有议论,说国公权势过盛,恐非吉兆啊。

  苏明远淡然一笑: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苏某但求问心无愧,何惧人言?

  这时,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但见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护着一顶软轿而来,轿帘掀起,竟是许七安到了。这位新晋靖安侯今日特意穿着御赐蟒袍,腰佩蟠龙刀,显得格外英武。

  苏兄!许七安大步流星走来,腰间玉佩叮咚作响,你如今可是京城第一红人,连醉仙楼的说书先生都在讲你的故事呢!听说最新一出《镇国公大破地宗》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啊!

  苏明远苦笑摇头:许兄莫要取笑。不过是尽臣子本分,何德何能受此殊荣。倒是许兄的浩然正气,才是真正令人钦佩。

  诶,这话就不对了。许七安正色道,昨日若不是你力挽狂澜,京城早已生灵涂炭。这份功劳,当得起这些荣耀。不过...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树大招风,苏兄还需谨慎。我听说有些老臣已经联名上奏,说你权柄过重了。

  苏明远目光微凝:多谢许兄提醒。只是如今地宗未除,北疆又生异动,苏某不得不担此重任。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阵阵喧哗。但见数百名太学生聚集在府门外,齐声高呼:学生等求见镇国公,愿拜入门下求学!这些年轻人个个意气风发,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苏明远走到门前,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心中感慨。曾几何时,他也是这般渴望建功立业。

  诸位请起。他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苏某才疏学浅,不敢妄为人师。但若诸位有志报国,三日后我在国子监开讲《星辰要略》,欢迎前来切磋。

  太学生们欣喜若狂,纷纷跪拜:谢师恩!这一幕被路过的百姓看在眼里,很快传遍京城。不过半日功夫,镇国公虚怀若谷苏明远提携后进的美名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午后,嘉靖帝特意召苏明远入宫。在御花园的凉亭中,皇帝屏退左右,亲自斟茶。白玉茶盏中,西湖龙井清香四溢。

  爱卿可知,如今你在年轻士子中的声望,已超过当年的杨廷和?皇帝看似随意地问道,目光却锐利如鹰。

  苏明远心中凛然,知道这是皇帝的试探。他从容答道:陛下明鉴,臣之所学不过微末之技,全赖陛下洪福方能建功。那些虚名,不过是过眼云烟。臣只愿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

  嘉靖帝满意点头:爱卿明白就好。不过...他话锋一转,朕确实要你成为年轻一代的楷模。如今朝中老臣渐次凋零,正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

  说着,他取出一卷名册:这是朕让东厂整理的青年才俊名单。其中不乏可造之材,爱卿可酌情栽培。这些人将来若能成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

  苏明远郑重接过名册,知道这是皇帝在为他铺路。这份名单上的人,将来很可能成为朝中重臣。更妙的是,皇帝此举也是在暗示:这些人才是朝廷的未来,而不是那些守旧的老臣。

  三日后,国子监明伦堂人满为患。不仅太学生悉数到场,连许多年轻官员都慕名而来。苏明远站在讲台上,并没有急于讲授功法,而是先谈为臣之道。

  修武先修德,练功先练心。他声音清越,回荡在殿堂之中,《星辰真解》虽可借天地之力,但若心术不正,反受其害。昔日地宗宗主修为通天,却因心入魔道,终致身死道消。

  他讲述昨日之战时,特意淡化个人功劳,着重强调将士用命、皇帝洪福。这番谦逊态度,更赢得众人敬重。讲到精彩处,他随手演示了几个基础招式,星力流转,光华璀璨,令在场众人叹为观止。

  讲座结束后,一位青袍书生突然跪地:学生江南举子陈瑜,愿拜入国公门下,效犬马之劳!

  苏明远认得此人,是今科会元,文名颇着。他扶起书生:陈某人才学出众,何须如此。若有意报国,不如先入翰林院历练。待学有所成,自当为国效力。

  这番对答很快传开,苏明远知人善任的名声更盛。就连一向清高的翰林院学士们,都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树大招风。这日深夜,苏明远在书房处理公文时,突然心有所感。但见窗外一道黑影闪过,一枚飞镖钉在书案上,镖上附着一封密信。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公虽得圣心,亦需谨防暗箭。北疆非善地,塞外有异动。——知情人

  苏明远烧掉密信,目光深邃。他明白,声望越高,暗处的敌人也就越多。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只能勇往直前。

  这时,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声望系统激活】

  【当前声望:名满天下(8921\/)】

  【特殊效果:修炼速度提升30%,领悟力提升20%】

  【警告:声望过高可能引发效果,请谨慎应对】

  苏明远心中一震。没想到声望竟然还能影响修炼。但效果又是什么?看来这系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次日清晨,他召集镇魔司众人。看着堂下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苏明远沉声道:

  蒙陛下信任,授我镇魔司重担。然剿灭邪教非一日之功,需诸位同心协力。自今日起,镇魔司设天地玄黄四部,各司其职。

  他取出一卷章程,详细规定了选拔标准、训练方法和考核制度。这套制度融合了缉事厂的严谨和江湖门派的灵活,令在场众人眼前一亮。

  此外,他补充道,每月朔望,我会亲自讲授《星辰要略》。但有一点需谨记:修习此功者,需立誓永不为恶。若有违背,必遭天谴!

  众人肃然起敬,纷纷立誓。这些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今日的誓言,将在未来改变整个武林的格局。

  傍晚时分,苏明远独自登上观星台。望着满天星斗,他心中明镜似的:今日的声望,既是荣耀,也是责任。前路漫漫,更多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

  但此刻,京城各处酒馆茶楼里,说书人醒木一拍,正在讲述新的传奇:

  话说镇国公苏明远,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人家不骄不躁,提携后进,真是我辈楷模啊!昨日在国子监讲学,那可是人山人海,连翰林院的老学士都竖起大拇指呢!

  而在暗处,几双眼睛正盯着镇国公府的方向,窃窃私语:

  且让他得意几日,待那位大人出关...

  北疆那边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时机了...

  哼,什么镇国公,不过是昙花一现...

  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苏明远站在观星台上,夜风吹动他的衣袂。星辉洒落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