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康河上的桥-《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2008年9月初的英国剑桥郡,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草木香与古老学术机构特有的沉静。

  一辆黑色的宾利慕尚平稳地驶入ARm控股总部园区,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车内,许昊闭目养神。

  坐在他身旁的王楠楠,则有些紧张地再次检查着手中的笔记本电脑,上面是今天会议的所有关键资料。

  她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但微微汗湿的手心暴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这是她作为许昊私人秘书第一次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国际商务会谈,目的地更是全球芯片设计的圣地。

  副驾驶上,首席财务官武卫正对着手机低声确认着资金安排的最终细节。

  而坐在许昊另一侧的,则是首席技术官张维,他鼻梁上架着眼镜,目光灼灼,仿佛即将踏入的不是会议室,而是朝圣的殿堂。

  “昊哥,到了。”

  王楠楠轻声提醒。

  许昊睁开眼,眼底一片清明,没有丝毫长途旅行的疲惫。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率先下车。

  ARm总部的会议室,风格极简而现代。

  长桌对面,以cEo沃伦·伊斯特为首的几位ARm董事已经就座。

  他们的目光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好奇,打量着这位在金融危机中逆势而来,悄无声息便攫取了ARm 12%股份,并赢得一个董事会席位的东方年轻人。

  “伊斯特先生,各位董事,很荣幸见面。”

  许昊主动上前,流利的英语带着从容的磁性,与沃伦·伊斯特握手。

  王楠楠紧随其后,努力让自己的步伐显得镇定。

  “许先生,欢迎。”

  沃伦·伊斯特,这位半导体行业的传奇人物,语气温和却目光如炬,

  “你的到来,比我们预期得要快。看来,昊天科技的行动力,和你们的资本一样惊人。”

  寒暄落座,会议直接切入正题。

  张维率先发言,与ARm的cto就下一代低功耗处理器架构的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

  他的专业与前瞻性,引得对方频频点头。

  王楠楠快速记录着关键信息,偶尔抬眼看向身边沉稳的许昊,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她听着那些晦涩的技术名词和动辄以“亿”为单位的市场预测,愈发觉得自己踏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武卫则负责解释昊天科技的股权结构和资金稳定性,他用清晰的数据向对方表明,昊天并非投机者,而是着眼于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发展的战略投资者。

  “……因此,我们坚信,ARm的架构不仅是移动设备的现在,更是万物互联未来的基石。”

  许昊在关键时刻开口,将话题提升到战略高度,

  “昊天控股摩托罗拉移动,并非简单的硬件整合。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从芯片架构(ARm)、到操作系统(昊天oS)、再到终端设备的垂直生态。深度优化,释放极限性能,为用户提供颠覆性的体验。”

  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充满力量:

  “而昊天科技,愿意成为ARm通往广阔东方市场最可靠的桥梁和最深入的合作者。我们不仅是股东,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沃伦·伊斯特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许昊描绘的图景,与他内心对ARm未来的期望不谋而合。

  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这样一个资金雄厚、意图明确且展现出强大技术理解力的伙伴,显得尤为珍贵。

  会议在一种积极务实的氛围中结束。

  沃伦·伊斯特亲自送许昊一行人离开。

  “许,你的视野和决心让我印象深刻。”

  在总部大楼门口,沃伦·伊斯特由衷地说道,

  “ARm期待与昊天这样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共创未来。”

  “这只是开始,伊斯特先生。”

  许昊与他再次握手,笑容意味深长。

  坐回车内,王楠楠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的衬衫都有些湿了。

  她看向旁边闭目养神的许昊,忍不住轻声问:

  “昊哥,我们……这算是成功了吗?”

  许昊没有睁眼,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可是,我们只是拿到了一个董事会席位,离控股还远……”

  “楠楠,”

  许昊打断她,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记住,真正的征服,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今天,我们不仅拿到了入场券,更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王楠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向窗外。

  许昊在英国多停留的两天,收获远超预期。

  那几个在董事会上有过接触、流露出转让股份意愿的股东,果然陆续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他们语气中的急切与上次乔晚她们接触时已然不同。

  之前还试探性地提出上浮价格,如今却绝口不提,只希望能“尽快推进流程,确定交易细节”。

  金融危机的寒风,吹散了他们最后一丝待价而沽的侥幸。

  许昊在套房的客厅里喝茶,武卫从容地接着电话,用流利的英语与对方周旋。

  王楠楠坐在一旁,指尖在笔记本电脑上飞快地记录着要点,将对方的核心诉求和许昊的应对策略一一整理成档。

  她看着许昊运筹帷幄的侧脸,心中那份震撼依旧未曾消退,但已多了一份参与其中的专注与成长。

  “看来,市场的寒意比剑桥的秋风更管用。”

  看武卫结束了最后一通电话,许昊端起茶杯,对武卫和张维说道,语气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淡然,

  “这几个点的股份吃下来,我们在ARm的话语权将更加稳固。武卫,后续的支付和法务流程,你亲自盯紧。”

  “明白,许董。”

  武卫点头,脸上也带着一丝轻松。

  价格不再上浮,意味着能为国家省下不少真金白银,这笔投资显得更为划算。

  处理完正事,许昊看了眼窗外难得露脸的阳光,对身旁依旧正襟危坐的王楠楠说:

  “走吧,来了两天,还没好好看看这座闻名世界的大学城。”

  王楠楠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可以吗?不会耽误事情?”

  “事情是永远处理不完的。”

  许昊站起身,语气随意,

  “张罗了这么久,也该放松一下。武卫,张维,你们也自由活动吧。”

  于是,第二天,许昊只带着王楠楠,如同寻常的游客,漫步在剑桥古老的街巷中。

  他们走过庄严的国王学院教堂,仰视那恢宏的哥特式穹顶;

  穿梭在三一学院古老的庭院,感受着脚下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

  王楠楠像个好奇的学生,看着那些抱着书本匆匆而过的学子,眼神里流露出纯粹的向往。

  “要是能来这里读书就好了。”

  她忍不住轻声感叹。

  “在这里读书,和在这里决定规则的制定,是两回事。”

  许昊看着康河两岸的垂柳,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

  “前者是学习知识,后者是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方向。”

  王楠楠若有所思。

  最后,他们登上了小小的撑船,沿着蜿蜒的康河缓缓漂流。

  帅气的剑桥船夫站在船尾,用长篙轻轻一点,小船便平滑地驶过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古老石桥。

  数学桥、叹息桥、国王桥……在船夫带着口音的英语讲解中,历史与传说仿佛在潺潺流水中苏醒。

  王楠楠靠在船边,伸出手,指尖几乎能触到清凉的河水。

  她看着岸边巨大的柳树垂下绿丝绦,看着天鹅优雅地划过水面,看着那些在草坪上或读书或闲聊的学生,感觉自己仿佛暂时脱离了那个充斥着资本博弈与庞大计划的世界,沉浸在这片宁静的学术氛围里。

  她偷偷看向身边的许昊。

  他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阳光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神情是难得的放松。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在谈判桌上挥斥方遒的商业巨子,倒更像一个沉浸在思考中的学者,或者一个单纯享受午后阳光的年轻人。

  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有倾慕,有敬畏,也有一丝细微的心疼。

  他背负的东西,实在太重了。

  小船穿过叹息桥幽暗的桥洞,光线明灭间,许昊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王楠楠耳中:

  “看到了吗?这座桥。有人说,它连接的不是两岸,而是过去与未来。”

  他睁开眼,目光深邃地望向波光粼粼的水面。

  “我们刚刚在它的过去里游弋,而现在,我们要去塑造它的未来。”

  王楠楠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凛然。

  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不过是暴风雨间歇的喘息。

  小船靠岸,许昊率先起身,步伐稳健。

  “走吧,楠楠。”

  他回头,对她伸出手,

  王楠楠将手放入他的掌心,用力点了点头。

  康河的柔波留在了身后,而前方,是资本与科技交织的、更加汹涌澎湃的江河。

  她握紧了他的手,心中充满了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