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霉霉?-《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与斯蒂芬·雅各比的会谈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初步意向已经达成,后续细节交由武卫团队跟进。

  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许昊看着窗外苏黎世明媚的冬日阳光,忽然生出了几分闲情逸致。

  他看向身边正在整理会议纪要的王楠楠,这个从青涩时代就认识,如今已成为他得力臂助的女孩,似乎总是埋首于工作,很少有机会放松。

  “楠楠,别整理了,”

  许昊开口道,

  “既然来了,出去走走。苏黎世湖,听说很不错。”

  王楠楠有些惊讶地抬起头,对上许昊带着笑意的目光,她心头微微一暖,点了点头:

  “好。”

  两人没有惊动其他人,如同最普通的游客一样,漫步来到了着名的苏黎世湖畔。

  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阿尔卑斯山雪顶与沿岸的传统建筑,天鹅悠游,冬日的清冷空气吸入肺中,带着湖水的湿润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王楠楠感受着微风拂面,看着身边许昊放松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难得的宁静与满足。

  能这样远离工作和喧嚣,单独与他相处片刻,对她而言已是奢望。

  他们登上一艘较大的、提供简餐和咖啡的观光游船,在甲板的露天座位上坐下,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游船缓缓离岸,许昊的目光随意扫过船舱,落在不远处一个靠窗的位置上。

  那里坐着一个身材高挑、留着金色卷发的年轻女孩,她正低着头,在一个笔记本上快速地写着什么。

  手边放着一杯咖啡,偶尔抬起头看向湖面,眼神带着思索,似乎在寻找灵感。

  她穿着随意,看起来像个学生或者文艺青年,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到她。

  但许昊的眼神却微微一动。

  这张脸,虽然比记忆中青涩许多,但他绝不会认错——泰勒·斯威夫特。

  此时的她,刚刚凭借《tim mcGraw》等歌曲在北美乡村音乐界崭露头角,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远未达到后世那种全球巨星、无人不晓的程度。

  在欧洲,尤其是在苏黎世湖的一艘普通游船上,她完全可以像个普通游客一样不被打扰。

  王楠楠也注意到了许昊的目光,顺着看过去,只觉得那个女孩很有气质,像个艺术家,但并不认识。

  “怎么了,许昊?”

  许昊微微一笑,低声道:

  “看到一个潜在的‘优质资产’。”

  他示意王楠楠稍等,自己则站起身,很自然地走向船上的饮品区,恰好需要经过泰勒的桌旁。

  就在他经过时,一阵湖风吹来,将泰勒桌上几张散落的稿纸吹落在地,其中一张正好飘到许昊脚边。

  许昊弯腰拾起,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纸上的内容——是几行英文歌词,字迹有些潦草,充满了情感。

  他将稿纸递还回去,用蹩脚的英语说道:

  “你的灵感,差点随风而去了。”

  王楠楠赶紧过来充当翻译。

  泰勒抬起头,露出一张带着些许可爱雀斑的年轻面庞,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稿纸:

  “哦,谢谢你!这风总是这么调皮。”

  她注意到许昊的东方面孔和蹩脚的英语,以及他身上那种难以忽视的从容气度,不由得产生了一丝好奇。

  “在写歌?”

  许昊很自然地问了一句,没有停留,也没有刻意搭讪,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泰勒有些惊讶,没想到对方能看出她在写歌,毕竟她只是坐在那里写写画画。

  “是的,一些……突然想到的旋律和句子。”

  她笑了笑,带着年轻创作者特有的、混合着羞涩与分享欲的神情。

  许昊点了点头,语气带着真诚的欣赏:

  “很棒的爱好。捕捉瞬间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相信它们会变成打动人心的作品。”

  他没有点破她的身份,只是以一个欣赏创作的路人角度表达善意。

  这番话让泰勒感到非常舒服和被理解,她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些:

  “谢谢你,希望如此。”

  这时,许昊的目光落在她随手放在桌角的一张cd封面上——那是她2006年发行的首张同名专辑《taylor Swift》。

  “看来我遇到了专业人士?”

  他略带调侃地指了指那张cd。

  泰勒的脸微微红了一下,既有点被认出的欣喜,又保持着新人歌手的谦逊:

  “嗯,这是我的第一张专辑。我叫泰勒,泰勒·斯威夫特。”

  “许昊。”

  许昊简单介绍了自己,并没有提及自己的任何身份,

  “很高兴认识你,泰勒。你的音乐很有生命力,继续坚持。”

  他举起手中刚拿到的矿泉水,对她示意了一下,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友好的交流。

  泰勒也连忙拿起自己的咖啡杯回应了一下:

  “谢谢,许先生。”

  许昊没有再过多停留,对泰勒礼貌地笑了笑,便拿着水回到了自己位置。

  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没有任何唐突之感。

  泰勒看着许昊离开的背影,觉得这个年轻的东方男人非常特别,不仅气质出众,谈吐也让人如沐春风。

  更重要的是,他似乎真的懂得创作,并且真诚地欣赏音乐。

  许昊回到座位后,泰勒·斯威夫特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他。

  那个东方年轻人身上有一种奇特的磁场,沉稳、自信,尤其是他提到“音乐生命力”时那种笃定的眼神,让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进一步交流的冲动。

  这对于正在努力寻求突破、渴望被理解的年轻创作者来说,是难以抗拒的。

  她深吸一口气,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和那张cd,鼓起勇气走向许昊和王楠楠的座位。

  “抱歉,打扰一下,”

  泰勒带着些许腼腆但真诚的笑容,

  “许先生,您刚才的话……让我很受鼓舞。您似乎对音乐有很深的理解?”

  许昊似乎对她的到来并不意外,他微笑着示意对面的空位:

  “请坐,泰勒小姐。谈不上很深的理解,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能感受到作品背后的真诚与情感。”

  泰勒坐下,将笔记本抱在胸前,像抱着一个珍贵的宝藏。

  “这对我来说就是最重要的评价了!”

  她眼睛亮了起来,

  “我一直在尝试写能真正连接人与人情感的歌,记录我这个年龄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比如,‘当你想到蒂姆·麦格劳,我希望你能想到我’这样的句子?”

  许昊看似随意地引用了她成名曲《tim mcGraw》中的一句经典歌词。

  泰勒惊讶地微微张嘴:

  “你……你真的听过我的歌?”

  在遥远的瑞士,遇到一个能随口说出她歌词的东方人,这概率太小了。

  “机缘巧合听过,”

  许昊保持着温和的笑容,没有深入解释,

  “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具体意向绑定的创作方式,很巧妙,也极易引发听众的共鸣。你擅长将私人的故事,用普世的情感语言包装起来。”

  这番话精准地点出了泰勒早期创作的核心特点,让她瞬间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她兴奋地身体微微前倾,

  “故事是属于我的,但失落、甜蜜、心碎或者期待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有的。我希望我的歌能成为大家记忆的‘背景音乐’。”

  “一个非常棒的定位。”

  许昊赞许地点点头,

  “不过,音乐风格本身也可以更大胆一些。乡村音乐的叙事根基是你的优势,但节奏、编曲的边界可以更宽。比如,尝试融入更多的流行摇滚元素,甚至在未来,电子节拍也并非不可尝试。核心是你的叙事和情感,外壳可以随着你的成长而进化。”

  此时的泰勒,虽然以乡村歌手成名,但内心确实已经开始酝酿向更广阔流行领域突破的念头。

  许昊的话,简直像是窥见了她内心的想法,并给予了肯定的鼓励。

  “你真的这么认为?”

  泰勒像是找到了理论支持,

  “我的团队有些人还希望我更‘纯粹’一些……”

  “音乐的纯粹在于情感的真实,而非形式的固守。”

  许昊端起水杯,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

  “当你感受到更澎湃的情感,需要更强烈的节奏来表达时,为什么不呢?听众会跟随真诚的进化,而不是刻意的停留。”

  王楠楠在一旁给两个人翻译着,看着许昊与这位充满活力的年轻歌手侃侃而谈,从歌词创作聊到音乐风格演变,他总能精准地提出见解,既尊重对方,又能引发对方更深的思考。

  她心中对许昊的钦佩又加深了一层。

  泰勒完全被吸引了,她甚至翻开笔记本,指着一处修改了很多遍的段落,虚心地向许昊征求看法。

  许昊没有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她自己去发现更精炼、更有力的表达方式。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湖风轻柔,游船破开平静的湖面。

  三个年轻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一场愉快而投入的交流。

  直到游船即将靠岸,泰勒才意犹未尽地合上笔记本,由衷地说:

  “许,这真是一次不可思议的谈话!你给了我很多启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你!”

  “是你的才华和热情打动了我,”

  许昊与她交换了联系方式,

  “期待听到你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也许未来,昊天音乐有机会能将你的音乐带给更多的中国听众。”

  “昊天音乐?”

  泰勒记下了这个名字,虽然此刻对她来说还很陌生,但她相信,能拥有许昊这样人物的公司,一定不简单。

  “我一定会努力的!也很期待能去中国看看!”

  游船靠岸,大家随着人流走下船。

  泰勒再次向许昊和王楠楠道别,抱着她的笔记本,脚步轻快,金色的卷发在阳光下跳跃,仿佛充满了新的灵感与能量。

  王楠楠看着泰勒远去的背影,轻声对许昊说:

  “许昊,你好像又发现了一颗明珠。”

  许昊望着苏黎世湖广阔的湖面,微微一笑:

  “是一颗注定会闪耀世界的钻石。一次愉快的偶遇,不是吗?走吧,楠楠,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