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我明白了,董事长-《都重生了,当个海王怎么了》

  昊天集团顶层办公室内,许昊站在巨大的华夏地图前,眉头微蹙。

  地图上,几个被红色记号笔圈出的省份格外醒目——陕西、酒泉、西藏、蜀川,以及……海南。

  这几天,他的案头堆满了来自这些省份的邀请函和优渥到极致的招商条件。

  每一位封疆大吏都希望能将昊天航空航天这个注定承载未来与国家战略的“金凤凰”,引到自己辖区的梧桐树上。

  这确实是个幸福的烦恼,但也牵扯着巨大的精力和复杂的权衡。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沉吟片刻,他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安部长,我是许昊。有点事情,想听听您的意见。”

  许昊语气恭敬,带着对长辈和关键人物的尊重。

  电话那头,发改委的安部长声音沉稳:

  “是小许啊,听说你最近为基地选址的事,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正要向您请教这件事。”

  许昊直言不讳,

  “几个地方条件都很优厚,各有所长,一时难以决断。”

  安部长在电话那头笑了笑,没有直接评价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而是如同闲聊般说道:

  “小许啊,我们发展航天事业,眼光要放长远。不仅要看当下的支持力度,更要看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产业链配套,以及……未来的拓展空间和国际化便利。”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

  “咱们国家的文昌发射中心,你知道吧?纬度低,靠近赤道,利用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更大,发射效费比高,这是物理规律,谁也改变不了。而且,火箭部件可以通过海运,解决了大型构件运输的难题,不像有些地方,需要翻山越岭,拆解再组装,成本和风险都增加不少。”

  许昊心中一动,安部长的话像是一盏明灯,瞬间照亮了某些他之前更侧重于政治和商业利益权衡的角落。

  安部长继续不紧不慢地说:

  “海南嘛,虽然现在在某些配套上还不如内地一些老工业基地,但它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自由贸易港的政策,面向的是整个太平洋,是东南亚,是更广阔的世界。你的昊天航空航天,志向恐怕不止于国内吧?将来和国际伙伴合作,发射商业卫星,甚至开展太空旅游,在海南,无论是人员往来、设备进出,还是信息流通,都更方便些。”

  他没有说任何其他地方的不好,只是客观地、战略性地分析了海南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其不可替代的天然禀赋和面向未来的巨大潜力。

  “当然了,”

  安部长最后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调侃,也点明了关键,

  “那里环境也不错,冬天暖和,对你那些……嗯,经常去‘视察’工作,也算是个不错的去处。”

  这话带着长辈对晚辈私生活的些许了解和善意的提醒,也暗示了在某些层面,将基地放在相对远离权力中心漩涡的海南,或许能减少不少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通话结束,许昊缓缓放下电话,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那个被蓝色海洋环绕的岛屿——海南。

  他踱步到窗前,俯瞰着京都的繁华景象,脑海中飞速权衡。

  陕西、酒泉,基础雄厚,人才密集,但深处内陆,发射成本天然偏高,且敏感度更高,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有观测优势,但环境恶劣,配套几乎为零,建设周期和成本将是天文数字。

  蜀川三线建设时期打下了部分基础,但同样面临内陆运输和发射效率的问题。

  海南文昌纬度最低,发射效益最大化!

  海运便利,解决超大构件运输瓶颈!

  自由贸易港,利于未来国际合作!

  政策高地,享受顶级优惠政策!

  而且,相对独立的地理位置,能为他减少许多来自传统势力范围的掣肘和过度关注。

  安部长的建议,高明就高明在,他完全是从国家航天事业整体效率和昊天集团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摆出的是无可辩驳的科学事实和战略前景,让许昊自己得出了结论。

  许昊的嘴角渐渐浮现出一抹决断的笑容。

  之前困扰他的各方博弈,在更高的战略维度和更硬的科学道理面前,似乎变得清晰起来。

  他按下内部通话键:

  “楠楠,通知下去,一小时后,召开航空航天集团核心团队紧急视频会议。同时,以集团名义,正式回复海南省方面,我近期将亲自带队前往考察,洽谈昊天航空航天基地落户文昌的具体事宜!”

  “是,董事长!”

  王楠楠干练地回应。

  放下通话器,许昊感到一阵轻松。

  这个困扰他数日的难题,终于找到了最优解。

  选择海南,不仅是选择了一个发射场,更是选择了一条效率最高、限制最少、面向未来和全球的发展道路。

  这完全符合他打造昊天航空航天帝国的野心。

  就在这时,许昊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在王楠楠的引导下,摩托罗拉移动ipad 的负责人王维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台外观简约、颇具未来感的设备——正是即将发布的 ht-ipad one 工程样机。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焦虑。

  “董事长,”

  王维将样机小心地放在许昊的办公桌上,语气有些沉重。

  “ht-ipad one的最终测试和优化已经完成,性能和体验绝对能惊艳市场。但是……供应链那边,尤其是高端显示屏和特定元器件的供应,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紧张。”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核心问题:

  “按照目前最快的爬坡速度,到8月28日发布会那天,我们的全球备货量,恐怕……连200万台都很难达到。 这个数量,对于开创一个全新品类的产品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一旦发布,必然面临全球性的严重缺货,我怕会引发消费者和市场的负面情绪,甚至损害品牌形象。”

  王维抬起头,带着商量的口吻谨慎提议:

  “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发布会稍微推迟一到两个月?等到备货量至少达到500万台,甚至800万台的时候再发布,确保一炮打响,也能满足初期市场需求?”

  许昊身体微微后靠,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目光落在眼前那台精致的ht-ipad one上,并没有立刻回答。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只有许昊指尖规律的轻叩声。

  片刻后,他抬起头,看向王维,眼神锐利而清醒,嘴角甚至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王维,你的顾虑,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看,没有问题。”

  许昊先肯定了下属的谨慎,

  “但是,你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仿佛在俯瞰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浪潮。

  “我们发布ht-ipad one,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在第一天卖出多少万台。”

  许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我们的目的,是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启,是定义‘平板电脑’这个全新的产品品类!”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

  “我们要做的,是在苹果、三星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甚至还没看清这个市场的时候,就把‘平板电脑 = ht-ipad’这个概念,牢牢地钉死在所有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脑子里!”

  “200万台备货少吗?确实不多。”

  许昊走回办公桌,拿起那台样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但这200万台,将是撒向全球市场的火种!它们引发的讨论、媒体的报道、科技爱好者的狂热,以及因为买不到而产生的渴望和话题度,其价值远远超过多卖几百万台设备!”

  他看向王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战略:

  “我的本意,就不是指望它一上市就横扫市场。这个市场,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来培育和教育。 我们先发布,先定义,先占领用户心智。让所有人都知道,是我们昊天,是摩托罗拉移动,开创了这一切。”

  “让那些质疑声、惊叹声、渴望声先飞一会儿。让竞争对手们看着我们的产品干着急,让他们仓促跟进,却无法超越我们设定的标准和体验。”

  许昊的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

  “等到他们的产品好不容易出来,我们的供应链已经理顺,产能已经爬升,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可能都已经在路上了。到时候,我们不仅是市场的开创者,还将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持续的领导者!”

  王维听着许昊的阐述,脸上的焦虑逐渐被一种豁然开朗和钦佩所取代。

  他发现自己确实局限于眼前的供货压力,而老板看到的,是整个战局的未来和主动权。

  “我明白了,董事长!”

  王维的声音变得坚定起来,

  “是我们目光短浅了。8月28日,发布会照常举行!我们会尽全力做好发布前后的营销和舆论引导,将‘稀缺’转化为更高的期待值和品牌价值!”

  “嗯。”

  许昊满意地点点头,

  “去准备吧。记住,ht-ipad one的发布,不是一次销售战役的结束,而是我们引领下一个十年移动计算浪潮的宣言书。让世界准备好,迎接我们带来的变革。”

  王维用力点头,拿起那台承载着战略使命的样机,精神振奋地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