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地穴寻宝,毒物潜踪-《契约变大蛟胡黄虎众仙猎东北岭》

  几人立刻停下脚步,顺着她目光望去。

  浓雾如同幕布般缓缓被无形的力量拨开些许,露出了前方的景象——

  那是一片巨大、沉默、狰狞的石像群!

  它们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侵蚀,表面布满坑洼和厚厚的黑绿色苔藓,却依旧能看出大致轮廓。有的似人非人,面部扭曲模糊,仿佛在无声嘶吼;有的则完全是难以名状的怪异兽形,獠牙外翻,利爪张扬,透着一股原始的野蛮和邪性。石像大小不一,大的足有三四米高,小的也有半人高低,杂乱无章地矗立在迷雾中,如同一个个凝固在时间里的恐怖卫士。

  它们沉默地立在那里,被流动的灰白雾气缠绕、抚摸,若隐若现。石质的眼窝空洞地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仿佛下一刻就会活过来,发出咆哮,将闯入者撕成碎片。一股阴冷、死寂、却又蕴含着某种疯狂怨念的气息,从石像群中弥漫开来,让人心底发毛,脊背发寒。

  老李倒吸一口凉气,拿着罗盘的手都有些发抖:“这…这是…啥玩意儿?黑竹沟里咋还有这鬼东西?”

  就连常老爷那冰冷的脸上,眉头也微微皱起。虎老太则冷哼一声,周身那股无形的威慑力稍稍扩散,将石像带来的阴冷怨气冲淡了些许。

  然而,闵政南只是冷冷地扫了那片诡异石像群一眼,脸上没有丝毫动容,仿佛看到的只是一堆普通的石头。他转头看向胡小美:“哪边能绕开?”

  胡小美纤纤玉指抬起,指向石像群的右侧边缘,那里雾气似乎稍淡一些:“那边,主子。气息虽杂乱,但无碍。”

  “走。”闵政南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迈步,朝着胡小美所指的方向快步走去。他的果断感染了其他人,老李赶紧跟上,三位仙家也随即移动。

  他们紧贴着石像群的边缘穿行。那些冰冷、粗糙、布满苔藓的石质表面几乎触手可及。空洞的眼窝仿佛在随着他们的移动而转动,那股阴冷的怨气如同跗骨之蛆,试图钻入骨髓。老李吓得头皮发麻,几乎是小跑着紧跟闵政南,不敢回头多看一眼。

  唯有闵政南,目不斜视,脚步飞快而稳定,仿佛周身那令人不适的气息根本不存在。虎老太的威压如同一个无形的护罩,将最令人不适的气息隔绝在外。

  有惊无险地快速穿过了这片令人心悸的石像区域,前方的雾气似乎略微稀薄了一些,但光线依旧昏暗。

  闵政南停下脚步,看向老李:“老李,看你的了。找出那蜈蚣的准确位置。”

  “哎!好!闵爷您瞧好吧!”老李连忙应声,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悸动。他走到一片相对干燥的空地,将那个古朴罗盘小心翼翼放在地上。然后从随身背着的破旧布包里,掏出几样东西:一盏造型奇特的青铜油灯,灯油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绿色;一小包不知名的黑色粉末;还有几个刻满了符文的龟甲片。

  他神色变得无比郑重,先是屏息凝神,手指掐诀,绕着罗盘走了几步奇怪的步法,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晦涩。随后,他将那黑色粉末小心翼翼地撒在油灯周围,形成一个诡异的图案。最后,他划燃火柴,点燃了那盏青铜油灯。

  嗤—— 绿色的火苗跳跃起来,光线却并不明亮,反而让周围的气氛更加诡异。火苗扭动着,竟不随风向而变化,而是微微偏向东南方向。

  老李紧紧盯着那绿油油的火苗和地上的罗盘指针,手指飞快地掐算着,额头青筋鼓起,汗水涔涔而下。他的眼神变得空洞起来,仿佛在通过这火焰与罗盘,感知着这片土地深处隐藏的“宝气”。

  虎老太、常老爷、胡小美都安静地站在一旁。虎老太眼神平静,带着一丝审视;常老爷依旧面无表情,如同磐石;胡小美则好奇地看着老李施为,美眸中流光闪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那绿色的火苗猛地向上窜了一下,然后稳定地指向一个方向,不再晃动!与此同时,罗盘上的指针也发出轻微的嗡鸣,死死地定在了同一个方位!

  老李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兴奋。他抬手抹去额头的汗水,伸手指向火苗和指针共同指向的东南方向,语气肯定: “闵爷!找到了!就在那个方向,大概三公里外!地气有异,阴晦中带着一股燥烈的‘宝煞’,是那玩意儿没错!您看那缕烟!”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极目望去。在东南方向,迷雾缭绕的林梢上空,隐约可见,有一缕极其淡薄、几乎与雾气融为一体的青黑色烟柱,袅袅升起,若不仔细分辨,根本难以察觉!

  那烟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邪异,仿佛不是人间烟火。

  闵政南目光瞬间锁定那缕青烟,眼神锐利。 “走!”

  憋宝人老李端着那只磨得发亮的青铜罗盘,走在最前。他脚步很轻,眼神锐利如鹰,不断调整着方向,口中偶尔吐出几句含混不清的切口:“水口斜飞,砂反背,煞气盘踞…嗯,是这地界没跑儿了。”他手指掐算着,“地火勾连阴煞,那长虫定然是借了地脉阴火修行,才长得那般骇人。”

  又行了一刻钟,老李猛地停下脚步,罗盘上的指针剧烈颤抖后,死死定住。“到了!”他压低声音,指着前方一处被茂密藤萝和乱石遮掩的山壁,“煞气最重,地火之眼就在这下面!那缕青烟,就是从这些石缝里渗出来的!”

  众人上前,拨开藤蔓。果然,山壁底部乱石堆积,缝隙中隐隐有极淡的、带着硫磺和腥气的青烟逸出,周围的泥土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焦黑色。

  “开挖!”老李从背后卸下那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竟是各种奇特的工具:小巧锋利的鹰嘴镐、带螺纹的探杆、薄如柳叶的铲子,甚至还有几包用油纸包着的、气味刺鼻的药粉。他显然是此道老手,选择了一个缝隙较大的点,先用探杆插入,仔细感受着下方的震动和反馈,随后拿起鹰嘴镐和特制铲子,动作麻利而又异常小心地开始挖掘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