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雅典议会会议室的空气有点沉,林深手里攥着《意识净化技术报告》,封面上贴着片干枯的月季花瓣 —— 是之前帮老周净化时用的,现在成了报告里 “甜信号核心” 的实物样本。议会代表们围着长桌,有的翻着报告,有的皱着眉,李议员突然敲了敲桌子:“林深,报告里说‘净化后平均丢失 30% 非核心记忆’,这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老周丢了修设备的部分技巧,李勇忘了自己当保安时的经历,万一以后有人丢了更重要的记忆,比如怎么找家人,怎么办?”
林深还没开口,坐在旁听席的老周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桂花罐:“李议员,我就是那个丢了 30% 记忆的人。我忘了怎么修复杂的载体电路,忘了去年去祝融港的路线,但我没忘秀兰蒸桂花糕的味道,没忘她等我回家的话 —— 要是没净化,我现在早成了存储罐里的‘无主意识’,连‘想秀兰’的资格都没有,您说哪个更值?”
“可这是‘非核心记忆’的定义问题!” 李议员往前探了探身,“谁来判断哪些记忆‘非核心’?万一技术出问题,把‘记着家人长相’归成非核心,那不就成了另一种伤害?之前陆承宇就是拆意识,咱们现在这净化,跟他有啥本质区别?”
“区别大了!” 张强抱着萌萌的载体凑到前面,屏幕上的火星花闪着淡红,“陆承宇是故意拆‘情感模块’,让你连‘想回家’都忘了;净化是‘保核心丢边角’,比如我之前帮老陈净化,他丢了记矿道编号的本事,却没忘儿子小明的生日 —— 萌萌,你跟李议员说说,周爷爷没忘你啥?”
萌萌的声音从载体里传出来,软乎乎的:“周爷爷没忘给我带桂花糖,还教我认火星花的花瓣!他说就算忘了别的,也不能忘喜欢的人和事 —— 李爷爷,要是周爷爷变成空壳,就没人陪我看火星花了。”
会议室里静了会儿,之前被净化的复制体李勇突然举手:“我也说两句。我被陆承宇控制时,连女儿莉莉的名字都快忘了,净化后丢了‘怎么用意识刀’的记忆,却记起莉莉爱画火星花 —— 要是因为怕丢 30% 记忆,就不用这技术,那我们这些被杂质缠的人,只能等着被拆成零件,这才是真的没伦理!”
“可技术风险不能忽视!” 另一位王议员皱着眉,“报告里说‘目前技术无法精准筛选记忆’,要是以后有人滥用,比如用净化逼矿工丢了‘记着被克扣营养液’的记忆,咋办?这不成了新的控制手段?”
林深赶紧翻开报告的 “优化方案” 部分,指着上面的批注:“您放心,我们早想到了!第一,净化技术只对‘被杂质污染的意识’开放,健康意识不能用,由矿工代表和伦理委员会双重审核;第二,我们正在优化‘甜信号筛选’,以后能优先保‘家人、念想’相关的记忆,把丢失范围缩小到 10% 以内 —— 阿明,你把咱们的实验数据给大家看看。”
阿明抱着个改装的便携仪跑过来,屏幕上是老周最近的记忆检测图:“你们看!老周现在靠桂花信号,已经找回了 15% 丢失的记忆,比如秀兰第一次给他蒸桂花糕的场景 —— 以后咱们再加上‘家人语音唤醒’,说不定能把丢失的全找回来!”
老周摸了摸桂花罐,眼里有点湿:“我跟秀兰通了电话,她说‘你就算忘了我穿啥衣服,记着我爱吃甜的就行’—— 其实咱们普通人,记着这些核心的念想,比记着所有事都强。之前我怕自己成了‘新自我’,现在才明白,只要没丢‘爱谁、想谁’,我就还是我。”
李议员沉默了会儿,翻到报告里 “净化者名单” 那页,上面有 56 个签名,每个名字旁边都画着小标记 —— 老周画的是桂花,李勇画的是火星花,张强画的是萌萌的笑脸。“这些…… 都是自愿接受净化的?”
“全是!” 苏晚递过去一叠问卷,“每个人都填了‘知情同意书’,知道有记忆代价,还是选了净化 —— 他们说‘宁肯丢点记忆,也不想当没念想的工具’。”
会议室里的气氛慢慢松了,刘议员敲了敲桌子:“我看这样 —— 第一,成立‘意识净化伦理委员会’,矿工代表、技术人员、议会代表各占三分之一,审核所有净化申请;第二,林深团队继续优化技术,三个月后提交新的报告,重点解决记忆精准筛选问题;第三,暂时禁止将净化技术用于‘非急救场景’,比如普通的意识波动,不用这么激进的手段。”
“我同意!” 老周第一个举手,“有委员会盯着,咱们既不怕滥用,也不怕错过救意识的机会 —— 我还等着靠优化后的技术,找回秀兰第一次跟我去看月季园的记忆呢!”
张强也点头:“只要能护着萌萌的火星花,等三个月不算啥!以后咱们的净化技术,不仅要能清杂质,还得能‘补记忆’,让每个被救的人,都能记着该记的,忘了该忘的。”
散会时,林深把报告递给刘议员,封面上的月季花瓣被阳光照得有点亮。阿明凑过来,手里举着个新改装的 “记忆唤醒仪”:“林深哥,你看!我加了桂花、火星花、橘子糖三种信号,以后能帮老周他们找回更多记忆 —— 伦理争议不可怕,咱们慢慢优化,总能让技术既有用,又安心!”
林深笑着点头,看向窗外 —— 老周正跟李勇坐在花坛边,老周给李勇分桂花糖,李勇拿着莉莉的画,两人说着以后帮复制体找家人的事;张强抱着萌萌的载体,在给路过的孩子看火星花信号。他突然觉得,30% 的记忆代价争议,其实是在问 “技术该为谁服务”—— 答案很简单,为了那些记着桂花糕、火星花、家人笑脸的人,为了那些不想变成空壳的人。
技术或许不完美,但只要朝着 “守护念想” 的方向走,那些丢失的记忆,总会慢慢找回来;那些争议,也会在真实的温暖里,变成让技术更好的动力。
林深还没开口,坐在旁听席的老周突然站起来,手里举着桂花罐:“李议员,我就是那个丢了 30% 记忆的人。我忘了怎么修复杂的载体电路,忘了去年去祝融港的路线,但我没忘秀兰蒸桂花糕的味道,没忘她等我回家的话 —— 要是没净化,我现在早成了存储罐里的‘无主意识’,连‘想秀兰’的资格都没有,您说哪个更值?”
“可这是‘非核心记忆’的定义问题!” 李议员往前探了探身,“谁来判断哪些记忆‘非核心’?万一技术出问题,把‘记着家人长相’归成非核心,那不就成了另一种伤害?之前陆承宇就是拆意识,咱们现在这净化,跟他有啥本质区别?”
“区别大了!” 张强抱着萌萌的载体凑到前面,屏幕上的火星花闪着淡红,“陆承宇是故意拆‘情感模块’,让你连‘想回家’都忘了;净化是‘保核心丢边角’,比如我之前帮老陈净化,他丢了记矿道编号的本事,却没忘儿子小明的生日 —— 萌萌,你跟李议员说说,周爷爷没忘你啥?”
萌萌的声音从载体里传出来,软乎乎的:“周爷爷没忘给我带桂花糖,还教我认火星花的花瓣!他说就算忘了别的,也不能忘喜欢的人和事 —— 李爷爷,要是周爷爷变成空壳,就没人陪我看火星花了。”
会议室里静了会儿,之前被净化的复制体李勇突然举手:“我也说两句。我被陆承宇控制时,连女儿莉莉的名字都快忘了,净化后丢了‘怎么用意识刀’的记忆,却记起莉莉爱画火星花 —— 要是因为怕丢 30% 记忆,就不用这技术,那我们这些被杂质缠的人,只能等着被拆成零件,这才是真的没伦理!”
“可技术风险不能忽视!” 另一位王议员皱着眉,“报告里说‘目前技术无法精准筛选记忆’,要是以后有人滥用,比如用净化逼矿工丢了‘记着被克扣营养液’的记忆,咋办?这不成了新的控制手段?”
林深赶紧翻开报告的 “优化方案” 部分,指着上面的批注:“您放心,我们早想到了!第一,净化技术只对‘被杂质污染的意识’开放,健康意识不能用,由矿工代表和伦理委员会双重审核;第二,我们正在优化‘甜信号筛选’,以后能优先保‘家人、念想’相关的记忆,把丢失范围缩小到 10% 以内 —— 阿明,你把咱们的实验数据给大家看看。”
阿明抱着个改装的便携仪跑过来,屏幕上是老周最近的记忆检测图:“你们看!老周现在靠桂花信号,已经找回了 15% 丢失的记忆,比如秀兰第一次给他蒸桂花糕的场景 —— 以后咱们再加上‘家人语音唤醒’,说不定能把丢失的全找回来!”
老周摸了摸桂花罐,眼里有点湿:“我跟秀兰通了电话,她说‘你就算忘了我穿啥衣服,记着我爱吃甜的就行’—— 其实咱们普通人,记着这些核心的念想,比记着所有事都强。之前我怕自己成了‘新自我’,现在才明白,只要没丢‘爱谁、想谁’,我就还是我。”
李议员沉默了会儿,翻到报告里 “净化者名单” 那页,上面有 56 个签名,每个名字旁边都画着小标记 —— 老周画的是桂花,李勇画的是火星花,张强画的是萌萌的笑脸。“这些…… 都是自愿接受净化的?”
“全是!” 苏晚递过去一叠问卷,“每个人都填了‘知情同意书’,知道有记忆代价,还是选了净化 —— 他们说‘宁肯丢点记忆,也不想当没念想的工具’。”
会议室里的气氛慢慢松了,刘议员敲了敲桌子:“我看这样 —— 第一,成立‘意识净化伦理委员会’,矿工代表、技术人员、议会代表各占三分之一,审核所有净化申请;第二,林深团队继续优化技术,三个月后提交新的报告,重点解决记忆精准筛选问题;第三,暂时禁止将净化技术用于‘非急救场景’,比如普通的意识波动,不用这么激进的手段。”
“我同意!” 老周第一个举手,“有委员会盯着,咱们既不怕滥用,也不怕错过救意识的机会 —— 我还等着靠优化后的技术,找回秀兰第一次跟我去看月季园的记忆呢!”
张强也点头:“只要能护着萌萌的火星花,等三个月不算啥!以后咱们的净化技术,不仅要能清杂质,还得能‘补记忆’,让每个被救的人,都能记着该记的,忘了该忘的。”
散会时,林深把报告递给刘议员,封面上的月季花瓣被阳光照得有点亮。阿明凑过来,手里举着个新改装的 “记忆唤醒仪”:“林深哥,你看!我加了桂花、火星花、橘子糖三种信号,以后能帮老周他们找回更多记忆 —— 伦理争议不可怕,咱们慢慢优化,总能让技术既有用,又安心!”
林深笑着点头,看向窗外 —— 老周正跟李勇坐在花坛边,老周给李勇分桂花糖,李勇拿着莉莉的画,两人说着以后帮复制体找家人的事;张强抱着萌萌的载体,在给路过的孩子看火星花信号。他突然觉得,30% 的记忆代价争议,其实是在问 “技术该为谁服务”—— 答案很简单,为了那些记着桂花糕、火星花、家人笑脸的人,为了那些不想变成空壳的人。
技术或许不完美,但只要朝着 “守护念想” 的方向走,那些丢失的记忆,总会慢慢找回来;那些争议,也会在真实的温暖里,变成让技术更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