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恐怖的产量-《万界商城卖萝莉,不甜不要钱》

  “这个是杂交水稻,单季亩产,亩产1251公斤。”

  徐妙锦不太清楚理解这个亩产是个什么概念,看到上面的介绍后,顺嘴就直接念了出来,可当这个数字一出来后,老朱立即失声惊叫起来。

  “多少?”

  “1251公斤。”

  徐妙锦突然对老朱这份惊讶表示不理解,于是再次说了一声。

  “1251斤,一石是150斤,那么就是亩产8.34石,8.34石,标儿,你给咱再算算,咱这是算错了吗?”

  老朱说话又开始颤颤抖抖了起来。

  8.34石啊。

  这是个什么概念?

  北方的麦子,一亩地一年的产量,也不过就1石而已。

  南方的稻谷,产量比麦子高,可即便如此,稻谷一年产量也就2石,即便是那些优质的晚稻,一年下来也只不过是2.6石左右。

  这里的亩产量,还是老朱用的上上田的亩产量去对比的。

  普通田的产量更低。

  现在,这个杂交水稻的产量,一下子就比大明的稻谷产量多出了4倍。

  老朱是农民出身,对这些关系农民赖以生存的田地对谷物产量极为重视,看着这只是多出了四倍,但这实际上是至少能让大明多出了四倍的人口。

  有口吃的,人就不会饿死。

  这多了四口吃的,百姓不仅能家家户户吃饱饭,还能吃的很好,还能再多生几个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爹,没错,您没算错。”

  朱标也激动了。

  这杂交水稻,于大明而言,无异于是神稻,神谷啊。

  有了这杂交水稻,大明永远不会再有百姓饿肚子了。

  “错了,你们算错了。”

  两父子正高兴着呢,听到有人说他们算错了,目光立即看了过来,是苏杭,苏杭来了,没钓鱼了。

  没钓鱼的原因嘛,还不是因为这郭襄。

  郭襄现在的身份是店员,导购,结果这丫头现在跟周芷若两人切磋来切磋去,切磋的不亦乐乎,老朱带着小朱去商店了,这丫头也不过去接待。

  苏杭只好放下鱼竿过来接待一下。

  若是其他顾客,则无所谓了。

  毕竟是老朱,一国之皇帝,有些东西的话,还是得要自己亲自来才能让对方明白其中的价值。

  “您是?”

  朱标疑惑的看向苏杭。

  “参见店长。”

  老朱连忙拉着朱标,对着苏杭行一个拱手抱拳礼。

  有生死簿摆在这,面对苏杭时,老朱现在眼神老清澈,脑子瓜子也老清醒了。

  “朱标参见店长。”

  听到老朱提醒,朱标也拱手抱拳礼。

  “这个时候,就越发体现出始皇帝政哥的正确性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只可惜啊,你们做的还不够到位,你们算错了,又没算错。”

  苏杭上前,仔细的聊:“这里的度量用的是你大明以后的度量,后世的亩产一亩为666.67平方米,而你们大明的一亩,则为614.4平方米,而后世的一公斤等于2斤,1斤为十两,而不是你们大明的一市斤十六两。

  所以一亩地算下来,以你们大明的度量单位为基础,实际上杂交水稻一亩的亩产量为2295.82市斤,换算成石,则是15.3石。”

  (用ai去计算各种低级错误都能出来,最后还是作者手算,坑。)

  “多少石?”

  老朱又愣了,怀疑自己听错了。

  “15.3石。”

  “15.3石!!!”

  老朱再次失声,表情再度震惊错愕。

  刚刚的8.34石已经是一个让老朱都感觉到恐怖的产量了,结果你告诉我算错了,这算错不是往多了算,而是往少了算。

  15.3,这翻倍的何止是四倍啊。

  七个半倍啊。

  可以说,有了这个杂交水稻以后,大明完完全全,铁定铁一样的,永不会有饥饿饥荒了。

  什么天灾?

  什么人祸。

  你再怎么折腾,在这个亩产量之下,饿不死,完全饿不死啊。

  怎么都不会再缺粮了。

  呼,呼,呼。

  老朱现在的呼吸,变得极其快,也得亏是现在已经吃了大黑肥鲶鱼肉,增寿了二十年,连带把身板也养好了,不然又得激动的一下昏死过去。

  “买,买,咱要……”

  老朱刚开口,准备就要这个杂交水稻的时候,目光突然的一瞥,又看到了另一样商品。

  土豆。

  亩产,2129公斤。

  老朱???

  2129公斤!!!

  嘶,嘶,嘶。

  老朱一手指着土豆,说不出话来。

  刚刚亩产15.3石的杂交水稻,也不过亩产才1251公斤,他这个土豆的产量,2129,这几乎都快是杂交水稻的两倍了。

  这要换算一下。

  26石?

  26石啊。

  这还没完。

  有了土豆这个例子后,老朱的眼睛又忍不住在其他的农作物种子里面瞄,瞄来瞄去的,还会有产量更多的吗?

  下一秒。

  3500公斤。

  亩产3500公斤!!!

  红薯!

  “啊,啊啊。”

  老朱兴奋的尖叫了起来。

  3500公斤啊。

  42.8石?

  42.8石啊。

  疯了。

  老朱疯了。

  彻彻底底的疯了,面对这个红薯,他再也无法按耐住内心的激动了。

  一个农民,每天守着亩产2石的作物,辛辛苦苦的劳作,最后大量的作物还得上交作为赋税,能留在手里的,太少太少,一家人苦巴巴的为了这点吃的,各种省。

  即便是如此,一旦遇到荒年,或者哪一年收成不好,就得饿肚子。

  现在,2石要变成了15.3石,变成26,这还不够,要变成42.8石,这无论交多少比例的赋税上去,留在农民手里的,都是他们二十年才能吃到的粮食。

  种一年的地,相当于种二十年!

  幸福来的是如此的突然。

  噗通。

  老朱一屁股坐在地上。

  朱标好一点,但面对这个产量,撑不住啊。

  “土豆红薯,你们就别想太多了,看着亩产是高,而且对土地种植也没有啥要求的,但只能作为应急的作物,平时用来充当蔬菜或者副粮,主粮还是建议你们用这个杂交水稻。”

  看到这两父子面对土豆红薯的产量变成这副样子,苏杭也不得不上来打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