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阶段,看待的事物角度和思维都是各不相同的。
年轻的朱元璋,中年朱元璋,老年朱元璋,以及,遗留之际的朱元璋。
每时每刻的心态看法都是不同。
况且,原本的朱元璋已经是一个孤家寡人了,再加上年迈,皇权被架空,身体反应能力和接受到信息的程度都大大不如中年时。
最关键的是,没得选。
最少在选择立朱允炆为储的当时,朱元璋是没得选。
朱标死了。
立秦王?
自将赵敏许配给他当秦王妃的那一刻起,秦王就已经跟大统继承权没了关系。
立晋王?
这让秦王如何相处?
立燕王?
前面还有老二老三,这两位这不是架在火上烤?于礼法也不合适。
老朱为了这个新的继承人可是烧透了脑筋。
这样一来,最佳的继承人选择,也只能是从朱标的孩子里选择。
这里面,也就朱允炆和朱允熥可选。
朱允熥已经被吕氏故意养废了,而摆在他眼前的则是这一个装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朱允炆,老朱还有的选吗?
自己的时间又不多了,继承人又得好好培养。
于是,老朱急了。
上头了,同时也钻牛角尖了。
为了给朱允炆上位,给他扫清前面一切阻碍力量,于是武将体系全部几乎被清空掉了。
老朱魔怔了。
眼里就只剩下了这一件事。
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秦王被刺客害了。
晋王也病死了。
不知不觉中,老四燕王朱棣的前方,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阻碍。
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朱棣都已经是第一顺位人了。
可当时,年迈上头魔怔的老朱,只惦记着培养朱允炆,给朱允炆扫清,以至于压根没反应过来。
更加没反应过来的是,朱允炆身边的势力也在相互勾结,借助朱允炆,那些江浙利益集团也开始冒头,各种试探起老朱的反应。
得益于农民出身的局限性。
虽然老朱很努力的在学,但人,并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力量也终究是有限,比不得这群江浙利益集团,利用南宋和元朝当经验宝宝刷出来的各种高段位。
等到老朱反应过来的时候。
他已经被架空了。
周围已经没有了一个信任的人,哪怕是那群他一手创办的锦衣卫!
想把老四朱棣喊过来,但为时已晚。
在朱允炆发现老朱秘密招朱棣进京的时候,就立马一剂毒药送走了老朱。
堂堂一代开国皇帝。
大明的洪武皇帝。
停灵七天就急急忙忙的下葬。
更加不许各王入京吊孝。
老朱,错了吗?
在他的视角来,老朱并没有错。
只是,历史给了这帮人太多的经验了。
从夏朝,乃至更早的王朝,各王就已经在跟这帮利益集团在斗争了。
在商朝,是祭祀,是神权,是解释权,是依附在这些权利之下的贵族,那时的各商王,应对办法不多,只能选择迁都迁都再迁都,利用迁都来将贵族手里的田产等等,变得一文不值。
到了汉朝,是外戚,是世家。
千年的世家,也由汉开始,一路传承。
到了隋唐,天下兴衰全在世家,世家把持天下。
一直到黄巢的一把大火,将他们烧了个粉碎。
世家没了。
但利益集团却还在继续,只不过由千年世家,变成了以权利为结构的士大夫。
宋朝的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
刑不上大夫。
驴车战神凭什么能做皇帝?
凭什么敢挥斧子?
就是因为他身后站着的是士大夫,是这群利益集团。
武将站赵大,士大夫站赵二,可怜赵大傻乎乎,杯酒释兵权,说的好听,做的好听,都是被忽悠的,这不就跟老朱杀蓝玉,杀淮西武将等一个操作。
杯酒释兵权,是士大夫的狂欢。
所以北宋前期各种仁君辈出。
仁君嘛。
只要不跟士大夫作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什么千古佳话啊,什么仁德啊,好评通通给你。
可你要是想改革,想要危害士大夫的利益?
那不好意思了。
宋徽宗就成了最大的例子。
堂堂一国之君,竟被以一种羞耻极其羞辱侮辱的形式送给了金人。
此后南宋,完颜康,也是一言难尽。
此后,南宋的各个皇帝都开始变了,看似是皇帝,但各个都跟傀儡差不多,这群士大夫,这群江浙利益集团的人,也厌倦了跟皇权斗来斗去的戏码。
于是,各种试探开始在南宋各个皇帝身上上演。
今天要这个权利,明天要那个权利。
各种特权拿到手软。
他们已经从历史上总结出了无数的对付皇帝经验。
到了元朝更不得了,一个包税制更是让他们这些人,吃的满嘴流油。
他们这些人,尝过太多好处了,大明初立,也想从老朱手里索要好处,可惜啊,老朱的强势,让他们选择了蛰伏。
一直等到老朱年迈。
想试试老朱这把刀,还锋利否。
于是着名的南北榜案有了。
更准确的来说,是江浙利益集团光明正大的舞弊案,就是用来试探老朱的。
随着老朱将情况,一一跟朱标说了后。
朱标沉默了片刻。
嘴里只吐出了一个字。
“杀!”
仁德?
仁义?
那只不过是朱标表面的伪装而已。
作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想要造反,皇帝主动加入他造反的队列中的人。
作为老朱无比满意的继承人。
又岂是什么真正的老好人,白莲花?
后世的人,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词汇来形容朱标。
那就是黑芝麻汤圆。
表面雪白雪白,里面心老黑老黑了。
老朱走了。
他们一家子,连带把徐妙锦也一起带走了。
程咬金、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还想着厚着脸皮在这边多待一会儿,虽然借着领取奖励的名义多逗留,但也不敢多待。
因为李二不在这边,早就回去了。
只是这临走的时候嘛。
程咬金这货看到桌子上还摆着许多的零食,这些零食是用来招待的,不是售卖,于是他就笑嘿嘿的大手一揽,往衣服四周塞。
看的苏杭连翻白眼。
其他人拿到自己的最后奖励后,也一一过来向苏杭行礼告退。
很快。
整个商店就恢复了宁静。
政哥也回去了。
他那把轩辕剑,需要到大秦才能被天地认证。
年轻的朱元璋,中年朱元璋,老年朱元璋,以及,遗留之际的朱元璋。
每时每刻的心态看法都是不同。
况且,原本的朱元璋已经是一个孤家寡人了,再加上年迈,皇权被架空,身体反应能力和接受到信息的程度都大大不如中年时。
最关键的是,没得选。
最少在选择立朱允炆为储的当时,朱元璋是没得选。
朱标死了。
立秦王?
自将赵敏许配给他当秦王妃的那一刻起,秦王就已经跟大统继承权没了关系。
立晋王?
这让秦王如何相处?
立燕王?
前面还有老二老三,这两位这不是架在火上烤?于礼法也不合适。
老朱为了这个新的继承人可是烧透了脑筋。
这样一来,最佳的继承人选择,也只能是从朱标的孩子里选择。
这里面,也就朱允炆和朱允熥可选。
朱允熥已经被吕氏故意养废了,而摆在他眼前的则是这一个装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朱允炆,老朱还有的选吗?
自己的时间又不多了,继承人又得好好培养。
于是,老朱急了。
上头了,同时也钻牛角尖了。
为了给朱允炆上位,给他扫清前面一切阻碍力量,于是武将体系全部几乎被清空掉了。
老朱魔怔了。
眼里就只剩下了这一件事。
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秦王被刺客害了。
晋王也病死了。
不知不觉中,老四燕王朱棣的前方,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阻碍。
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朱棣都已经是第一顺位人了。
可当时,年迈上头魔怔的老朱,只惦记着培养朱允炆,给朱允炆扫清,以至于压根没反应过来。
更加没反应过来的是,朱允炆身边的势力也在相互勾结,借助朱允炆,那些江浙利益集团也开始冒头,各种试探起老朱的反应。
得益于农民出身的局限性。
虽然老朱很努力的在学,但人,并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力量也终究是有限,比不得这群江浙利益集团,利用南宋和元朝当经验宝宝刷出来的各种高段位。
等到老朱反应过来的时候。
他已经被架空了。
周围已经没有了一个信任的人,哪怕是那群他一手创办的锦衣卫!
想把老四朱棣喊过来,但为时已晚。
在朱允炆发现老朱秘密招朱棣进京的时候,就立马一剂毒药送走了老朱。
堂堂一代开国皇帝。
大明的洪武皇帝。
停灵七天就急急忙忙的下葬。
更加不许各王入京吊孝。
老朱,错了吗?
在他的视角来,老朱并没有错。
只是,历史给了这帮人太多的经验了。
从夏朝,乃至更早的王朝,各王就已经在跟这帮利益集团在斗争了。
在商朝,是祭祀,是神权,是解释权,是依附在这些权利之下的贵族,那时的各商王,应对办法不多,只能选择迁都迁都再迁都,利用迁都来将贵族手里的田产等等,变得一文不值。
到了汉朝,是外戚,是世家。
千年的世家,也由汉开始,一路传承。
到了隋唐,天下兴衰全在世家,世家把持天下。
一直到黄巢的一把大火,将他们烧了个粉碎。
世家没了。
但利益集团却还在继续,只不过由千年世家,变成了以权利为结构的士大夫。
宋朝的官家与士大夫共天下。
刑不上大夫。
驴车战神凭什么能做皇帝?
凭什么敢挥斧子?
就是因为他身后站着的是士大夫,是这群利益集团。
武将站赵大,士大夫站赵二,可怜赵大傻乎乎,杯酒释兵权,说的好听,做的好听,都是被忽悠的,这不就跟老朱杀蓝玉,杀淮西武将等一个操作。
杯酒释兵权,是士大夫的狂欢。
所以北宋前期各种仁君辈出。
仁君嘛。
只要不跟士大夫作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什么千古佳话啊,什么仁德啊,好评通通给你。
可你要是想改革,想要危害士大夫的利益?
那不好意思了。
宋徽宗就成了最大的例子。
堂堂一国之君,竟被以一种羞耻极其羞辱侮辱的形式送给了金人。
此后南宋,完颜康,也是一言难尽。
此后,南宋的各个皇帝都开始变了,看似是皇帝,但各个都跟傀儡差不多,这群士大夫,这群江浙利益集团的人,也厌倦了跟皇权斗来斗去的戏码。
于是,各种试探开始在南宋各个皇帝身上上演。
今天要这个权利,明天要那个权利。
各种特权拿到手软。
他们已经从历史上总结出了无数的对付皇帝经验。
到了元朝更不得了,一个包税制更是让他们这些人,吃的满嘴流油。
他们这些人,尝过太多好处了,大明初立,也想从老朱手里索要好处,可惜啊,老朱的强势,让他们选择了蛰伏。
一直等到老朱年迈。
想试试老朱这把刀,还锋利否。
于是着名的南北榜案有了。
更准确的来说,是江浙利益集团光明正大的舞弊案,就是用来试探老朱的。
随着老朱将情况,一一跟朱标说了后。
朱标沉默了片刻。
嘴里只吐出了一个字。
“杀!”
仁德?
仁义?
那只不过是朱标表面的伪装而已。
作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想要造反,皇帝主动加入他造反的队列中的人。
作为老朱无比满意的继承人。
又岂是什么真正的老好人,白莲花?
后世的人,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词汇来形容朱标。
那就是黑芝麻汤圆。
表面雪白雪白,里面心老黑老黑了。
老朱走了。
他们一家子,连带把徐妙锦也一起带走了。
程咬金、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还想着厚着脸皮在这边多待一会儿,虽然借着领取奖励的名义多逗留,但也不敢多待。
因为李二不在这边,早就回去了。
只是这临走的时候嘛。
程咬金这货看到桌子上还摆着许多的零食,这些零食是用来招待的,不是售卖,于是他就笑嘿嘿的大手一揽,往衣服四周塞。
看的苏杭连翻白眼。
其他人拿到自己的最后奖励后,也一一过来向苏杭行礼告退。
很快。
整个商店就恢复了宁静。
政哥也回去了。
他那把轩辕剑,需要到大秦才能被天地认证。